第412章 馬成
字數:3262 加入書籤
聽到百姓們的歡呼聲,吳家軍的人還有人不可置信,就這樣,他們竟然贏了。
在他們看來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以前他們還是平頭百姓的時候,隻要一看到當兵的不說嚇得兩股顫顫,那也沒好到哪裏去。
在他們心目當中,當兵的又凶又惡,根本不就不是他們這些小老百姓惹得起的。
可是現在他們成了吳家軍,在大周士兵的眼裏他們就是叛軍,他們也曾質疑過自己到底能不能勝任吳家軍這個稱號。
以前對自己還不確定的人,在此次戰役中信心暴漲到可怕。
他們真的贏了,他們贏了大周士兵,這簡直就是打破了他們長久以來的堅持,原來那些士兵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他們隻需要一刀下去就能砍掉對方的腦袋。
一場戰役下來,大周的兩萬士兵光戰死的就有一萬多人,剩下的幾千兵馬逃的逃,傷的傷,劉營長沒讓人去追黃曲,反正大周也不會放過他。
黃曲帶著剩餘的士兵逃出去老遠,見沒人追上來,這才全部躺倒在官道兩旁歇息。
“將軍,咱們接下來該怎麽辦?”
劫後餘生後,黃曲也在想著接下來該怎麽辦,他現在若是回去京都城,等待他的將是一個死,根本就毫無疑問。
帶著兩萬兵馬的他竟然被五千兵馬給打得潰不成軍,落荒而逃,這簡直就是他的恥辱,也是大周士兵的恥辱,朝廷根本就不會容得下他,會把這罪責算到他的頭上。
但這能怪他嗎,他也想不到這夥叛軍竟然會如此厲害,要是早知如此的話,這次朝廷派他來剿滅叛軍,他說什麽都要把這差事給推掉。
可現在事情都發生了也沒什麽好說的,但京都城他是絕對不回去。
“京都城你們誰想回去就回去,反正我是不回去,現在到處都亂,我先占個山頭,等風頭過了在出來尋找出路。”
聽到黃曲的話,心腹心想也隻能如此,這樣他們還算有條活路。
最後清點了下人數,他們這次戰死的人一共有十一人,受傷的有四十多個,雖然有損傷,但損傷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最主要的是他們以五千人馬勝了兩萬,這對於主子來言是個很好的開端。
根本就不需要他們宣傳,劉營長帶著士兵在永壽縣休整了一天,之後就帶著人雲返回了州城,州城跟永壽縣也隻有半天的路程。
那天在永壽縣城外觀戰的百姓們回去之後大吹特吹,更是有人把當天的那場戰役寫成書,在茶樓找了說書人說書。
事情很快就傳遍整個慶安州,接著再慢慢往外傳,一直傳到了京都城。
京都城這邊,本來朝廷都在等著慶賀,可沒想到等來等去沒有等回來黃曲以及兩萬士兵,等回來的卻是慶安州吳家軍大獲全勝,黃曲帶著剩餘幾千兵馬落荒而逃的消息。
朝臣們氣急,不相信黃曲竟然如此窩囊,帶著兩萬人馬打不過對方五千。
最主要的是打了敗仗的黃曲沒有帶著人回京都城,而是直接帶著剩餘的人逃了。
找不到黃曲,朝廷的人便把怒火發泄在了黃家人身上,黃曲的妻子還有他的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全部都被下了大獄,三日後將於菜巿口問斬。
三日後的菜市口人滿為患,黃曲本來是悄悄回來打算把家裏人接出去,可他還是晚來了一步,一來便趕上家裏人在菜市口問斬,就算是他想安排也來不及。
現在的他隻能躲在人群裏,看著親人們一個個被砍了腦袋。
看著劊子手一刀落下,親人的人頭落地,黃曲閉了閉眼睛。
他雖然不是什麽好人,但那也隻是對外人,對於家裏人他還做不到不聞不問。
一個大周朝廷,一個慶安州吳家軍,他黃曲記住了。
派去慶安州的兩萬兵馬,已經是現在能抽調出的最多人手,本來想著兩萬人馬拿下一個慶安州簡直就是小意思,卻哪想到會是現在的結果。
但現在想要再派兵馬去根本就不現實,各處戰事瀕發,實在是抽不出人手,朝廷也隻能望著慶安州這塊肥肉望而興歎。
俗話說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是大周朝廷今年沒有得到慶安州的糧食,從別的地方擠一擠也能過去。
但是在其他州府的三股義軍卻不是,他們可以算是白手起家,底子本就薄弱,現在又要養著手底下一班人,每天都在想著從哪裏弄銀子,從哪裏找糧食,簡直快把他們逼瘋了。
他們老早就想過搶慶安州的糧食,隻是他們還沒有付出行動,京都城這邊就已經派了兩萬兵馬過去繳滅叛軍,他們也隻能再等等看。
沒想到等來的卻是大周兩萬士兵,被對方五千兵馬打得潰不成軍的消息,這跟他們想象當中的不一樣,他們還以為此次勝的會是大周,卻一點也沒想到,慶安州還真真是讓他們刮目相看。
劉誌成雖然是莽夫出身,不過跟吳維猜測的一樣,他身邊有一個腦子很好使的軍師,此人就是他的妹夫馬成。
馬成以前是個秀才,娶了劉誌成的妹妹,隻是連考三次都落了榜,最後隻能回到家鄉安心當了個教書先生。
這一次劉誌成能夠起事成功,馬成可是幫了不少的忙,說句難聽點的話,要是沒有馬成,劉誌成也不會混到如今的地步,說不定這條命早就沒了。
“姐夫,咱們不了解慶安州的幕後之人,都是對方一定對咱們了如指掌,朝廷派的兩萬人馬,對方隻用了五千就把朝廷的兵馬給打敗了,怕是我們派兩萬的人手過去也不頂事。
問題是現在我們手上也抽調不出兩萬人手,去安州搞糧食。”
“那怎麽辦,慶安州的糧食咱們不要了?”
“姐去,你聽我跟你說,糧食肯定是要的,到現在缺糧食的也不單單是我們一方,咱們不如把其他兩股勢力集合在一起,一起去慶安州搞糧食,到時候搞的糧食咱們三家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