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愛民如子朱元璋

字數:4744   加入書籤

A+A-


    朱元璋還是那個朱元璋,他依然很勤勞,隻不過這半年看著大明欣欣向榮的景象,朱元璋也沒有那麽著急上火了。
    尤其是高產作物的出現,解決了朱元璋心中最大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的家人都是餓死的。
    如果朱元璋的家人沒有餓死,就不會有後來的大明了。
    再加上朱元璋要飯的那三年,走南闖北的,見識到了太多因為沒有吃的活不下去的百姓。
    他造反最開始的目的隻有一個,讓自己有口飯吃,讓百姓有口飯吃。
    這也是朱元璋最讓人敬佩的一個地方。
    陳勝吳廣的造反,是因為他們要被送去改造,不造反就是個死。
    項羽劉邦造反,是因為他們的野心。
    包括後來的那些造反的人,基本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
    隻有朱元璋,是為了不餓肚子。
    當然了,也不能說朱元璋沒有野心,隻能說剛開始造反的時候,他是真的沒有想那麽多的。
    現在高產作物的出現,解決了朱元璋的一大心病。
    朱元璋自然高興了。
    人一高興,就想放鬆一下。
    也不能總是在宮裏造小孩兒吧。
    再加上最近一段時間,他每次找朱吾適,朱吾適都在釣魚。
    這就讓他很是不爽。
    眾所周知,朱元璋心眼兒不大,看到朱吾適過的這麽滋潤,他羨慕啊。
    所以今天朱元璋決定放縱一下。
    朱吾適本來想去開發新的釣點兒的。
    既然朱元璋跟著,萬一新釣釣點兒魚情不好,朱元璋又要叨逼叨了。
    朱吾適幹脆帶著朱元璋來到了他爆護的地方。
    準備工作做好,兩人就開始了一天的垂釣工作。
    隨著一條條魚上鉤,朱元璋的心情肉眼可見地變的愉悅起來。
    樸實無華的朱元璋,占便宜就開心。
    中午兩人就在河邊吃了頓烤魚。
    又釣了一下午魚,兩人滿載而歸。
    朱元璋親自騎著電動三輪車,車鬥裏裝著兩人一天的漁獲,滿滿的一車鬥。
    附近村裏的孩子看到造型古怪的摩托車和三輪車,就開始跟著朱吾適他們屁股後麵跑。
    朱元璋幹脆放慢速度,方便孩子們追上來。
    “你們都是附近村裏的嗎?”
    歲數最大的那個孩子壯著膽子回答道。
    “回老爺的話,我們是那邊村裏的。”
    小孩兒說完,還指了指不遠處的村子。
    此時已經是傍晚時分,天色快要暗下來了。
    朱元璋怕這些孩子沒個分寸,一直跟著再跑丟了,幹脆將車停下來。
    “天太晚了,你們該回家去了,這樣吧,一人給你們兩條魚,你們帶著回家好不好?”
    朱元璋的話引得一群孩子不停地歡呼。
    他們早就眼饞朱元璋那一車鬥的魚了。
    朱元璋笑嗬嗬地開始給孩子們分魚。
    侍衛想要幫忙,都被他拒絕了。
    一人兩條魚,等到分完,車鬥裏已經隻剩幾條小魚了,朱元璋幹脆將這些小魚也都分給了孩子們。
    一群孩子艱難地扛著魚,迎著落日餘暉,回家去了。
    朱元璋看著他們的身影,不由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朱吾適來到他身旁,跟他並肩站立,看著越走越遠的孩子們,還有遠處村子裏嫋嫋升起的炊煙。
    “賢弟,謝謝你。”
    這是朱吾適聽朱元璋說過的最真誠的一句話。
    朱吾適沒有說話,隻是拍了一下朱元璋的肩膀。
    朱元璋縱然有各種各樣的缺點,但是他對老百姓的愛,朱吾適是非常認可的。
    這也是朱吾適願意幫他的原因。
    兩人回到應天府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了。
    兩人將車停到食為天門口,進去大吃了一頓。
    今天朱元璋的胃口格外的好,多幹了兩碗米飯。
    吃飽喝足,朱元璋一邊喝著茶,一邊對朱吾適說道。
    “賢弟啊,眼看著春暖花開了,咱們抽時間再出去玩兒一次唄,就跟去年一樣,妹子在宮裏待久了也難受。”
    嗯,朱元璋還有個優點,就是很愛馬皇後,即使當了皇帝後想要什麽美人兒都有,他還是隻愛馬皇後一個。
    “行啊,那過幾天再組織一次春遊吧。”
    “春遊之後,也要正式開始新一年的工作了。”
    大明皇家春遊計劃就這樣達成了。
    朱吾適回去之後自然又是一番準備。
    很快就到了春遊的日子。
    這次來的人就更多了。
    朱元璋不僅將他一家人都帶來了,還讓常茂也帶著他的家人,然後還有徐達湯和他們也將家人帶來了。
    朱吾適則是帶著媽媽桑,還有解縉兄弟倆一起來了。
    老六也被他生拉硬拽過來了。
    老六現在成了典型的工作狂。
    每天不是在大明皇家科學研究院,就是在水泥廠。
    軍工廠去的少點兒,主要是朱吾適不讓他去。
    大明的軍工廠太簡陋了,那些黑火藥的穩定性也不咋地。
    萬一出點兒意外,把老六給炸上天,那可就有樂子了。
    解縉聽說要跟皇帝一家子一起春遊,倒是沒什麽感覺。
    反而是他哥哥和爹娘很緊張。
    是的,解縉的爹娘剛過完年,就到應天府來了。
    沒辦法,兩個兒子賴在應天府不回家。
    他們兩口子實在是放心不下。
    尤其是聽說解縉成了朱吾適的徒弟,那就更加放心不下了,生怕年輕氣盛的解縉惹朱吾適生氣。
    朱吾適本來想讓解縉他爹去大明皇家書院當個先生。
    誰知道解縉他爹接觸到數學物理化學後,跟他倆兒子一樣,著迷了。
    硬是婉拒了朱吾適給他找的工作,開始跟著兩個兒子一起學習。
    既然這樣,朱吾適也就不管他們了,反正解縉家裏在江西也算是地主家庭。
    不缺錢,再加上朱吾適給解縉的補貼,怎麽也夠他們一家花銷了。
    解縉一聽說要去春遊,非常的高興。
    父子三人忙活了幾天,做了一個超級大的風箏。
    多大呢,大到朱吾適懷疑這個風箏可以帶著一個人飛起來。
    不僅僅是風箏,解縉還將他用自行車改造的船也給帶過來了,說是要在長江裏試驗一下。
    朱吾適目瞪口呆的,他真怕哪天解縉也坐著火箭上天去。
    這才剛開春啊,就長江那個水溫,真要掉下去,基本沒啥回來的可能性了。
    喜歡我家床底通大明請大家收藏:()我家床底通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