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京城居,大不易

字數:5484   加入書籤

A+A-


    朱吾適帶著侍衛,晃晃悠悠地來到食為天會展中心分店。
    他現在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出門不帶錢。
    在現代也不用帶錢,但是得帶手機。
    在大明,他連手機也不用帶。
    想吃啥喝啥了,記賬就行,如果是街邊小攤小販,侍衛會替他付錢的。
    要是想找誰了,侍衛會去代為通傳的。
    侍衛就相當於手機了,隻不過實效性沒有那麽高。
    吃完飯,朱吾適又去碼頭上轉了一圈兒。
    就算是中午吃飯時間了,碼頭上依舊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在這裏體現的淋漓盡致。
    商人們忙著裝貨卸貨,一刻不敢耽擱。
    裝卸工都是論數量拿錢的,裝的越多,工錢越多。
    他們更不敢懈怠了。
    朱吾適漫無目的地走在碼頭上,突然被一個佝僂的背影吸引住了目光。
    那是一個老者,之所以說是老者,是因為他的頭發已經花白了,在都是青壯勞動力的碼頭上,分外的顯眼。
    不僅頭發花白,身型瘦弱,腰都直不起來了。
    還在努力地想要將一袋糧食扛在肩膀上。
    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成功了。
    然後就那麽扛著糧食,顫顫巍巍地往不遠處的商船走去。
    朱吾適來到負責登記的工作人員那裏,好奇地問道。
    “怎麽你們這裏還有年紀這麽大的人嗎?”
    那人抬頭一看,短頭發,穿的很奇怪,是王爺無疑了。
    整個應天府都知道,看到一個短頭發,衣著怪異,英俊帥氣的男子,那就是王爺了。
    那名工作人員看到朱吾適,慌忙下跪,朱吾適也沒攔著他。
    古代就是這樣,你太平易近人了,很多老百姓反而會更加的恐慌。
    “我操,堂堂王爺對我這麽客氣,他是不是準備弄死我啊,吾命休矣。”
    經曆過幾次後,朱吾適也就不再客氣了,愛跪就跪吧。
    那人行完禮,才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王爺有所不知,那個老賈家裏條件很差,家裏老婆子和兒子都是藥罐子,全靠他一個人養著。”
    “他又沒什麽技術,隻能來碼頭扛大包了。”
    “按理說他這個年紀,是不該收他的,但是草民看他實在太可憐了。”
    “請王爺責罰。”
    沒想到啊。
    朱吾適印象中,那些在碼頭上坐個板凳負責記錄的,一般都是些混混,沒人性的。
    香江的影視作品都是這麽演的,朱吾適印象深刻的就是馬永貞。
    這個工作人員倒是個善良的人。
    他不知道的,會展中心的人都很善良。
    誰不知道王爺心善啊,最見不得欺壓百姓的人。
    會展中心又是朱吾適組織修建的,他也經常會過來。
    所以沒人敢在這裏胡搞的。
    那些脾氣暴躁的,根本不讓在會展中心幹活兒。
    “責罰不至於,你也是好心,隻是他年紀太大了,幹這個工作很容易出事兒的。”
    “他要是出事兒了,他的家人不也活不下去嘛。”
    “一會兒等他回來,你跟他說一聲,讓他明天一早去天上人間物業報道吧。”
    朱吾適說完,就走開了。
    他也不是聖人,隻不過看到了,自己又有這個能力,想幫也就幫了。
    朱吾適都走出去一百米了。
    突然聽到身後傳來一聲高喊。
    “王爺活菩薩啊,我賈富貴無以為報,回去後一定在家裏給王爺立長生牌位!”
    朱吾適無奈地搖搖頭,才二十多歲,就有牌位了,不知道了還以為他英年早逝了呢。
    朱吾適又在碼頭上溜達了一會兒。
    他發現了一個問題。
    秦淮河還是太窄了。
    目前還行,要是船隻再多點兒,估計就要堵船了。
    朱吾適覺得還是應該把碼頭弄到長江去,長江比秦淮河寬多了。
    至於會展中心,也不用搬遷。
    修條水泥路直通長江邊的碼頭就行。
    到時候在長江邊上再建一個大倉庫。
    從水路過來的貨物就放在那邊的倉庫就行。
    朱吾適畢竟不是神,也沒想過秦淮河還能堵船呢。
    現在想到了也不晚。
    他對身邊的侍衛說道。
    “你去找一趟老六,讓他派幾個修碼頭和修路的專家過來。”
    交代完,朱吾適就回去了。
    此時是下午兩點,剛好是上班時間。
    “各位吃飽了嗎?”
    “吃飽了!”
    “吃撐了!”
    氣氛很活躍,大部分人的心情也都不錯。
    看來都已經想明白了。
    “既然吃飽了,那咱們的招標會就開始吧。”
    招標會很簡單。
    有意向的,說一下自己想要修哪一段的路,大概能投入多少的資金。
    資金是很重要的。
    沒有錢說個屁。
    有錢的話,根據錢多錢少,修的路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這個招標的過程其實就是競拍的過程。
    同一個路段,出資多的獲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吾適可不想搞豆腐渣工程。
    經過一上午的思考討論,有實力,有想法的,早就已經想明白了。
    沒實力的,沒想法的,想再多也沒用,看熱鬧就行了。
    朱吾適本來以為競爭會很激烈。
    沒想到杭州本地的商人竟然聯合起來了。
    他們臨時成立了一個商會,專門負責修路。
    按照出資比例占股。
    一下子就將杭州到應天府這一路段全部吃下去了。
    其他人如果能聯合起來,肯定比杭州商人有錢多的。
    但是他們不團結啊,畢竟不是一個地方的,互相不知根不知底的,不敢輕易合作。
    如果比城市的話,那杭州確實獨一檔的。
    畢竟自古以來杭州都很繁華,尤其是宋朝時期,商業很繁榮,底蘊夠深厚。
    最後競標竟然毫無波瀾。
    不過朱吾適還是挺滿意的。
    杭州商人的報價他很滿意,足夠修一條保質保量的水泥公路了。
    這次杭州商人真的是大出血了。
    要知道,朱吾適準備修的可是六車道的路。
    在大明,六車道的路綽綽有餘了。
    中間的四個車道是供馬車通行的。
    要是以後發明出了汽車,就可以無縫銜接了。
    兩邊的兩個車道是供騎馬的人走的。
    想來應該走的人不多。
    但是朱吾適還是留出了這兩條道。
    目的嘛,為八百裏加急服務的。
    就是對大明的馬蹄鐵是個巨大的考驗。
    至於行人,走老官道就行了。
    朱吾適也是為他們著想。
    大明人穿的都是布鞋,甚至草鞋,走水泥路根本就不耐磨。
    朱吾適上了初中就再也不穿布鞋了。
    沒辦法,全部場地都是水泥地麵,一雙新布鞋一兩個月就磨得差不多了。
    喜歡我家床底通大明請大家收藏:()我家床底通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