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再臨杭州城

字數:4563   加入書籤

A+A-


    杭州城有實力的商人,都是江南商會的成員,有朱吾適的約束,這些人也不敢壓榨員工。
    不僅不敢壓榨,工資給得還不低呢。
    用朱吾適的話來說,大明海岸線那麽長,遠的不說,咱就說杭州城附近,就有很多適合做港口的地方。
    隻要他想,隨時都可以重新扶持一部分人,到時候杭州城商人哪裏還能有立足之地啊。
    再說了,江南商會的人跟著朱吾適都發財了,孰輕孰重,他們比誰都明白。
    朱吾適他們剛走到城門口,就看到城門口道路兩旁站了好多人。
    甚至還有衙役負責維持秩序。
    沒辦法,人太多了。
    馬路上站的是杭州城當地的官員,他們身後站著的,就是江南商會的商人們。
    道路兩旁也站滿了百姓。
    他們都想見見朱吾適。
    杭州城的父母官怕百姓衝撞了朱吾適,又或者有心懷不軌的人傷害到朱吾適,不得不派了很多人來維持秩序。
    朱吾適見此情景,也沒有托大,直接下了車,步行走了過去。
    幾個孩子乖巧地等在車鬥裏。
    這裏人太多了,不能讓他們亂跑。
    “恭迎王爺!”
    杭州城父母官大喊一聲,當先跪了下來。
    其他人見狀,也趕緊跟著跪下。
    朱吾適已經習慣了這種場麵了。
    在應天府,百姓都知道朱吾適不喜歡人動不動就下跪,所以他們看到朱吾適的時候已經很淡定了,不需要下跪。
    別的地方的人可不了解朱吾適的習慣,就算有所耳聞,畢竟接觸得少,也不敢真的不跪,萬一惹得朱吾適不開心了怎麽辦。
    “免禮吧。”
    杭州城父母官聞言站了起來,其他人看到他站起來了,才敢跟著站起來。
    “咱們趕緊進城吧。這裏人太多了,容易出事兒。”
    朱吾適都這麽說了,杭州城的父母官自然不敢怠慢,趕緊帶著朱吾適他們進了城。
    百姓們見沒有熱鬧看了,也就慢慢散去了。
    穆裏尼奧昂頭挺胸,跟在隊伍後麵,心裏滿滿的都是驕傲。
    這就是咱的主人,多牛逼啊。
    與有榮焉,說的就是現在的穆裏尼奧了。
    眾人進入杭州城,城裏此時也很熱鬧,到處都是來熱鬧的百姓。
    來都來了,朱吾適很熱情地跟他們揮手打招呼。
    五個小朋友有樣學樣,坐在車鬥裏開心地揮著手。
    看到路邊有小朋友時,他們還有拿起自己的小零食遞過去。
    也不知道他們到底帶了多少小零食。
    五個小朋友的行李都是他們自己收拾的,朱吾適完全沒有幫忙。
    隻是告訴他們要出去幾天,讓他們自己收拾東西,然後讓下人幫忙帶著。
    估計幾個小朋友帶的大部分都是零食。
    拿到零食孩子自然是很開心了。
    周圍的百姓見狀,心裏對朱吾適的認同感就更強烈了。
    果然是個愛民如子的好王爺啊,就連家裏的小孩子都如此的親民。
    好不容易來到杭州城最大的酒樓,食為天杭州城分店。
    此時已經是中午時分了,自然是要先吃飯的。
    雖然是食為天的分店,但是也融入了當地的特色美食。
    最特色的自然是西湖醋魚了。
    朱吾適拿到菜單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把這道菜給劃去了。
    大明的西湖醋魚怎麽樣朱吾適不知道,反正現代的西湖醋魚評價真的不好。
    好多人吃過之後都會懷疑,這玩意兒到底怎麽就成了杭州城美食的代表了呢。
    一群人鬧哄哄地吃了一頓中午飯,吃完飯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了。
    杭州城的父母官本來想跟朱吾適匯報一下工作,被朱吾適婉言拒絕了。
    用他的話說,我就是個閑散王爺 ,不負責這些事兒,你也不用跟我匯報。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嘛,自己幹嘛要主動增加工作量呢。
    朱吾適不聽,杭州城的父母官總不能把他綁起來強迫他聽吧。
    既然朱吾適不聽他們的工作匯報,那大家就沒什麽可說的了。
    朱吾適主抓商業,父母官管的是政治,確實也沒什麽好聊的。
    主要是在朱吾適的建議下,大明搞的是政商分離的政策。
    一個好的官員,不一定懂經濟。
    讓一個不懂經濟的人管理一個城市的經濟,那結果,不說很慘吧,也好不到哪兒去。
    目前大明各地的商業基本上都是商人自己搞的,根本就沒有政府規劃一說。
    在現在,城市裏要建個商業中心,基本上都是政府規劃,然後招商引資。
    在大明不是這樣的,大明沒有商業中心一說。
    都是商人看這裏比較繁華,自發地在這裏開店做生意。
    朱吾適準備讓朱元璋成立大明商務部,專門負責商業方麵的規劃。
    商務部直接對朝廷負責,先集中培訓,然後讓他們去各個城市考察,做出商業方麵的規劃。
    好處是,朱吾適比較好把控全局。
    壞處就是,進度會很慢。
    畢竟大明的交通和通訊本來就不發達。
    商務部的工作人員需要先去實地考察,然後做出方案。方案通過後,才能開始實施,這個過程還是挺漫長的。
    好在大明目前還是農業社會,並不是商業社會,慢一點兒也無所謂。
    朱吾適可不喜歡摸著石頭過河。
    看似沒什麽問題,實際受折騰的都是普通百姓。
    朱吾適就記得,小時候村裏有個銳意進取的副鎮長,一心想要帶村民致富。
    第一個項目,賠錢了。沒事兒,村民信任他。
    第二個項目,又賠錢了。
    他信誓旦旦地保證,下一個項目一定會成功的。
    村民們被他的執著感動了,再次選擇相信他。
    第三個項目,不出意外的,還是賠錢了。
    副鎮長輕飄飄地來了一句,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嘛。
    然後,他就升遷了,到別的地方當鎮長去了。
    但凡他道歉的態度誠懇點兒,也沒有升遷的話,也不至於被人罵了。
    後來朱吾適聽人說,那個家夥小學都沒畢業,就是靠著能說會道,會處關係,結交了上麵的領導,才當上鎮長的。
    所以他現在就挺不喜歡摸著石頭過河這句話的。
    這句話本身沒什麽毛病,但是卻成了甩鍋的萬能答案了。
    喜歡我家床底通大明請大家收藏:()我家床底通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