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誰讚成誰反對
字數:4439 加入書籤
朱吾適這話算是說到他們心坎兒上了。
尤其是其中一個商人,他的船之前出事兒了,家裏資曆最老,能力最強的那個賬房先生掉到海裏淹死了。
搞得他都得親自去算賬了。
“另外呢,學院還會教學生們如何科學養蠶,所謂科學養蠶,就是讓蠶吐更多的絲。在座的也經常缺蠶絲吧?”
好吧,又說到心坎兒上了。
大明的絲綢供不應求,蠶絲現在都一天一個價了。
“所以啊,我找你們出錢蓋這個學校,最後得力的還是你們啊。別說這個學校還能回本,就算回不了本,你們也不虧啊。
等到學生畢業的時候,我可以安排你們優先去跟這些學生接觸,雙方有意向的,可以當場簽訂用工合同。
大明最缺的是什麽?不是商機,因為有了我,就有了商機。
大明真正缺的,是幹實事兒的人才。
不瞞各位,我腦子裏還有很多賺錢的方法呢,但是就算現在告訴你們,你們也不能靠著這些方法賺錢,為什麽,因為人才不夠啊。
各位,培養人才,迫在眉睫啊。光靠著你們自己家老帶新,什麽時候才能培養一個好的賬房?
等你培養出來,人家都多賺了多少錢了啊。
還有船長,好船長哪兒是那麽好找的,有現成培養好的,他不香嗎?”
朱吾適這番話,有理有據,情真意切,在座的各位都心動了。
這個餅,色香味兒俱全,真的太誘人了啊。
在座的商人們又不是傻子。他們很明白,經商這種事兒,看的從來都不是一時的利益。
隻顧眼前利益的,進不了今天這個場合。
如果能投一筆錢,幾年之後得到一批優秀的人才,這個買賣很劃算的。
而且朱吾適還說了,學校不是不能回本,隻是回本周期長而已。
再長還能有高速水泥路長啊,那玩意兒可是百年工程啊。
好吧,這些商人高估了水泥路的耐久度,也低估了學校花錢的能力。
就算沒有載重量特別大的大卡車,朱吾適也不確定大明的水泥路能不能用百年。
至於學校,朱吾適想的是,五到十年之內能夠自負盈虧就不錯了。
至於自負盈虧之前,那自然是要資金扶持的。
不過嘛,看這些商人的表情,職業技術學院真建成的話,他們應該會讓家裏的後輩去上學的。
到時候得想個辦法多賺他們點兒。
這麽一想的話,大明職業技術學院未嚐不能賺錢啊。
老子投資,兒子去花錢,然後花出去的錢一部分再回到老子手裏。
商人們也不虧嘛。
眼看著台下的商人被勾起了興趣,朱吾適反而閉口不談了這事兒了。
“接下來,大家吃好喝好啊。”
有些事兒,你一味地主動,反而讓人覺得是不是有什麽貓膩兒。
你拋個餌出去,然後等著魚兒上鉤就行了。
朱吾適讓商人們吃好喝好,他們能吃好喝好就怪了。
他們現在一個個都心事重重的。
有的想的是商業中心的事兒,有的想的則是職業技術學院的事兒。
該投資多少錢才好,如果不投資的話,朱吾適會不會給他們穿小鞋兒。
這些都是他們需要考慮的。
任憑他們怎麽想,朱吾適反正是不說了。
一個小時後,酒會結束,商人們陸陸續續都走了,隻留下王德發。
“老王,你可是胖了啊。少吃點兒肉,多多運動。你可要多活幾年啊,不然我豈不是少了一個得力幹將。”
朱吾適一句得力幹將,哄得王德發開心不已。
“王爺您放心,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堅持幾年。王爺您對我王家的大恩大德,我王家世世代代都會銘記在心的。”
這麽多年了,王德發一直忠心耿耿的,朱吾適也就不讓他叫主人了。
畢竟都一把年紀了,朱吾適聽著也不順耳。
“那就行,好好幹,我肯定不會虧待你們王家的。”
王德發這些年跟著朱吾適混,已經是大明第二大商人了。
第一是誰,自然是朱元璋了。
為啥不是朱吾適,因為他淡泊名利,錢都給了朱元璋了。
錢這種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夠花就行。
朱吾適也想像馬總那樣,對錢不感興趣。因為他根本就不缺錢花。
王德發年紀大了,他不求什麽了。
隻希望自己死後,朱吾適能夠善待他王家。
這個嘛,就得看王家後人的表現了。
識時務的話,朱吾適自然會善待他們的。
如果不識時務,那都用不到朱吾適動手,朱元璋就會去接收他們王家的財產了。
王德發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一門心思跟著朱吾適的同時,也時刻不忘叮囑王家後人,一定不要有什麽歪心思。
朱吾適讓他們往東,他們就一定不能往西。
經過這幾年,王德發也看出來了。
朱吾適是個好人,隻要你規規矩矩的,他是真的會讓你有個好結果的。
不像有些人,喜怒無常,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舍棄其他人。
沒錯,說的就是朱元璋了。
朱吾適又單獨交代了王德發一些事兒。
“老王,慈善一定要持續做下去,大明好了,咱們才能更好啊。所以咱們賺錢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幫大明窮苦百姓一把。”
王德發連連點頭,表示明白。
其實他做得還是不錯的,每年都會召集江南商會的人募捐。
得到的善款也是真的用來做慈善了。
而且他不是單純地給錢,而是想辦法給那些窮苦百姓一個謀生的手段。
畢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嘛。
杭州城這邊紡紗織布的作坊多,王德發就會給予那些窮苦人家資金扶持,讓他們去養蠶。
有些家裏沒錢,但是小孩比較聰明機靈的,他也會幫著把孩子安排進私塾,或者去學一門手藝。
這方麵朱吾適對王德發還是很放心的。
王德發現在在江南地區名頭可是很響亮的。
人人都叫他王大善人。
他自己也從做慈善當中找到了樂趣,家裏的生意都丟人後輩去做了。
他自己隻負責江南商會的事務,其他的時間都用來管理慈善基金了。
用他自己的話說,這叫行善積德。
喜歡我家床底通大明請大家收藏:()我家床底通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