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這考的都是什麽玩意兒啊

字數:4829   加入書籤

A+A-


    例如:論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的異同,並提出你對於治理國家的建議。
    跟朱吾適這個請以時間為題,寫一篇不少於八百字的文章,就挺像的。
    但是朱吾適這個可就要簡單多了。
    正是因為簡單,考生們反而不好下筆了,生怕其中有什麽自己沒想到的玄機在。
    就好像高考數學,突然出現一道題。1+1=?
    相信絕大部分考生不可能直接無腦寫個2.
    哪怕知道正確答案就是2,也要猶豫糾結半天。
    然後把這道題空著。
    等到其他題目都寫完了,檢查了好幾遍之後,再去思考這道題。
    甚至思考半天還是不敢寫。
    直到最後要交卷兒了,實在沒辦法了,才會把2寫上。
    當然了,那些學習不咋地的,已經放棄了的,大概會直接寫個2,反正對不對都無所謂。
    高考完馬上就進廠打螺絲了,管他對不對呢。
    參加考試的考生們如今麵臨的就是這麽一個問題。
    八股文他們學過,策論也學過。
    可是這麽簡單的題目,他們沒有學過啊。
    再加上朱吾適對這次考試又表現得那麽重視,這些人不敢相信題目真的這麽簡單。
    朱吾適出這麽簡單的題,其實還有一個目的。
    那就是考驗一下這些人的應變能力。
    如果這些人不能及時想到,題目真的很單純,沒什麽貓膩的話,勢必會影響他們的心態。
    眾所周知,考試考得不僅僅是知識儲備,還有心態。
    有些人平時學習很好,摸底考試也能考得不錯。
    一旦碰到正式的,重要的考試,成績就不理想了。
    這些人就是心態不行,遇到事情就慌了。
    一慌,注意力就沒辦法集中,腦子都轉不動了。
    這樣的人也不是朱吾適需要的。
    畢竟他要招的老師,不僅要學習,以後還要教書育人,甚至真的有可能被他舉薦去當官的。
    心理素質太差了這些工作幹不好的。
    再猶豫,也終究還是要作答的。
    等到考生們寫完作文,翻到下一道題的時候,又傻眼了。
    當然了,也有人是狂喜。
    因為第二道題目赫然是。
    籠子裏有雞有兔,一共有三十五個頭,九十四條腿。問,籠子裏一共有多少隻雞,多少隻兔。
    是的,就是經典的雞兔同籠。
    這道題可不是現代才有的,最早是出現在《孫子算經》裏麵的。
    四五世紀就有了的。
    隻要是看過孫子算經的,或者學過數學的,這道題基本上都能做出來。
    但是吧,也總有一些人,一心隻讀聖賢書,就想著考取功名,還真就沒有用心學過。
    第二道題目。
    一個數被3除餘2,被5除餘3,被7除餘2。問這個數是多少。
    這個也是《孫子算經》裏麵的經典題目。
    第三道題目。
    100文買100隻雞,公雞5文1隻,母雞3文1隻,小雞1文3隻。問買了多少隻公雞,多少隻母雞,多少隻小雞。
    這道題來自《張丘建算經》
    最後一道數學題。
    三兄弟分田,田地的形狀是一個直角三角形,麵積是15畝,要求將田分成三個麵積相等的部分,且每個部分的形狀也是直角三角形。問怎麽分。
    這道題是《九章算術裏的》
    一共四道數學題,全部來自已經流傳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書上。
    如果這都不會做,那就說明數學基礎非常的差,而且還很不感興趣。
    畢竟古代雖然不是那麽重視數學,但是生活中用到數學的場景還是挺多的。
    身為一個讀書人,多少學一些數學也是應該的吧。
    這麽經典的數學方麵的著作都沒有看過,那被淘汰了也就不冤枉了。
    接下來的物理和化學,也都是解縉父子三人從各種書籍裏找到的。
    這就不得不說一句了,古代那些真正的書香門第,詩書傳家,是真的牛逼。
    就像解縉父子三人,涉獵非常的廣泛。
    朱吾適並沒有一上來就從現代數理化找題目。
    他的目的又不是要刁難人。
    他是要找那些數理化方麵有基礎的,對這方麵本身就很感興趣的人。
    畢竟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而那些不感興趣還學過的,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感興趣還學得不錯的,不是人才是什麽呢。
    四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
    八點開考,此時已經是十二點了。
    朱吾適為了表示重視,也為了看看大明讀書人的數理化到底學得怎麽樣,他就一直在貢院門口沒有回家。
    就連午飯都是在貢院門口吃的。
    十二點一到隨著敲鑼聲響起,監考老師開始收卷兒。
    有的考生自信滿滿,有的考生則如喪考妣。
    有的甚至直接捂著試卷大喊道。
    “再給我點時間,我馬上就想起來了啊,求求你了,再給我一點時間吧。”
    監考老師才不管那麽多呢,直接口頭警告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再不鬆手就取消你的資格啊。”
    然後上手去奪試卷。
    如果試卷被撕爛了,那跟他們也沒什麽關係。
    考生再心有不甘,也不敢亂來了。
    現在交卷兒還能有些分數,試卷要是撕爛了,那就沒有成績了,必然是 考不上了。
    朱吾適可是明確規定了,每個考生一年隻有一次參加考試的機會。
    是的,每年都可以參加一次。
    朱吾適這個人還是很好心的,給那些因為條件受限,或者不夠重視,而導致沒有學過數理化的讀書人一個機會。
    如果一個讀書人第一次考試不及格,回家苦學一年數理化,第二年能夠取得長足的進步,朱吾適還是願意用他們的。
    人才嘛,沒有固定格式的,行動力強的也是人才啊。
    有些人考完試,發現成績不理想,嘴上說著回去好好學,來年再戰,實際上回去以後該幹嘛還是幹嘛,根本沒什麽提高。
    有些人回去之後,那真的是臥薪嚐膽,廢寢忘食。
    這樣的人,朱吾適願意給機會,也願意用他們。
    等到試卷收完,考生們開始有序退場。
    朱吾適坐在貢院門口,看著考生們陸續走出考場,仔細觀察著每個人的表情。
    大明人才緊缺,他得知道這批讀書人的基礎到底有多差。
    要是隨便出個雞兔同籠的題,結果百分之八十的人都答不上來的話,那等到下次考試,他就得降低難度了。
    喜歡我家床底通大明請大家收藏:()我家床底通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