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商人問道
字數:4954 加入書籤
想要家裏的人去培訓的,都可以送兩個人過去先免費學著。
另外就是去瀛洲的事兒了。
淘金這種事兒,不可能一下子就派成千上萬的人過去。
商人們雖然獲取了淘金的資格,但是對於瀛洲,對於金礦,他們還是一無所知的。
所以在朱吾適的建議下,這些人湊到一起,組成了一支船隊。
每家每戶都或多或少派出了一些人去瀛洲。
等到一切安排好,朱吾適會派人帶著他們先去瀛洲考察一下。
正好現在是冬天,海上風浪不大,適合出海。
人家天冷了都在家窩著,朱吾適這個冬天反而非常的忙碌。
幾天之後,商人們終於做好了準備工作,沒做好的朱吾適也懶得搭理他們。
賺錢不積極,思想有問題啊。
考慮到後續會派人去瀛洲,朱吾適早就讓俞通淵留下了幾個經驗豐富的船員。
此時正好派上用場了。
這天一大早,風和日麗,天空萬裏無雲,風也很溫柔。
正是適合出海的好日子。
朱吾適和那些想要去淘金的商人們齊聚碼頭,給開往瀛洲的船隊送行。
一番寒暄後,船隊正式出發。
畢竟是商業行為,沒必要搞得那麽隆重。
朱吾適出麵也是為了體現重視而已,畢竟這些商人可是實打實 掏了錢的。
在建的幾所學校都是人家讚助的。
船隊已經看不到影子了,朱吾適準備回家去了。
這時有個五六十歲的商人湊了過來。
“王爺,我們大家商量了一下,想要請您吃個飯。”
朱吾適下午也沒啥事兒,這會兒也十點多了。
都是金主,吃飯就吃飯吧。
商人代表見朱吾適同意了,非常的開心,趕緊讓人去通知其他人,匯報這個好消息。
一群幾百人浩浩蕩蕩地去吃飯了。
商人不愧是商人,做事兒滴水不漏,早就已經包下了兩個酒樓。
兩百來人,兩個酒樓擠一擠,也坐得下了。
這些人請朱吾適吃飯也是有目的的,除了要聯絡感情外,也是想要向朱吾適請教一下。
大明發展日新月異,這些人也有了危機感,生怕自己掉隊。
跟朱吾適一個酒樓的,都是實力雄厚的商人。
這些商人不僅實力雄厚,背後還都是有關係的。
那些實力不行的,或者靠山不夠硬的,隻能在另外一個酒樓吃飯。
朱吾適說了什麽,就得手下人來回跑著通報了。
都是老江湖了,吃飯的規矩自然是都懂的。
等到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才有一位商人代表小心翼翼地問朱吾適。
“王爺,您吃得可還滿意?”
朱吾適也不是傻子,自然聽得出他話裏的意思。
“挺好的,有什麽事就直說吧。”
也就是朱吾適好說話,什麽阿貓阿狗都能套套近乎。
換成是朱元璋,我不主動開口,你們就敢問問題,想死了是吧。
那位商人代表也是個見過世麵的,知道朱吾適確實是好說話。
“感謝王爺,您就是咱們大明商界的指路明燈啊。”
“行了,馬屁就不用拍了,直接說正事兒吧。”
商人代表也不覺得尷尬。
畢竟身份差距巨大,被朱吾適說幾句有什麽好尷尬的。
“那個,王爺,小的想問一下,那個科舉的事兒。”
這個問題並不是商人們商量出來的問題。
商人哪敢直接問朱吾適這種問題啊。
關係到國本的事兒,朱吾適不主動說,沒人敢問。
一個不小心,可是要腦袋不保的。
而且要是被文官知道了,以後的日子必然不好過。
文官集團可是最反對商人後代參加科舉的。
如果有可能的話,文官集團希望能參加科舉的,隻有他們的子弟。
就連農家子弟他們也不待見。
權力嘛,還是要掌握在自己手裏的。
所以商人代表這個問題要是傳到文官集團耳朵裏,他以後的日子必然不好過。
王爺都還沒有說要這麽幹呢,你天天問,是不是生怕王爺忘了。
就你一個商人還想當官,弄死你丫的。
其他商人也沒想到他們選出的代表竟然如此的不按套路出牌。
其實這個商人代表也是無奈。
他並不是世家大族出來的,家族也沒有那麽深厚的底蘊。
之所以能有現在的身家,第一靠的自然是他自己的實力。
第二就是因為,他找了一個好靠山。
他這個靠山,在戶部當差,官職還不小呢。
戶部是什麽,戶部是大明財政管理的核心部門,他們的工作直接關係到大明哦經濟穩定和百姓的生活。
戶部主要負責大明財政支出,稅收征管,土地管理,戶籍管理以及糧食調配等工作。
可以說大明凡是用錢的地方,都要經過戶部批準。
跟著戶部的人混,想不發財都難。
這個商人代表本來就有能力。又找了個好靠山。
那自然是財源滾滾,日進鬥金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本來他也很滿足了,自己本來就是個不入流的商人而已。
現在更有錢了,地位也提高了,確實沒有什麽不知足的。
壞就壞在,他這個後台有兒子啊。
這個兒子還不是當官的材料。
他爹使了好大的勁兒,這個兒子還是扶不起的阿鬥。
最後戶部這個官員也放棄了,你愛幹嘛幹嘛吧。
反正家裏有權有勢的,這個兒子啥也不幹也能富貴一生了。
偏偏這個兒子屁本事沒有,心氣兒還頗高。
既然當官當不明白,那就經商吧。
這也是文官集團的一貫手段。
自己當官,然後扶持幾個手套,幫自己斂財。這個商人代表就是戶部這個官員的手套。
現在的情況是,戶部官員的兒子不想要這個手套了,他想把手套摘下來,徒手撈錢了。
這件事兒其實也跟朱吾適脫不了幹係。
朱吾適出現之前,商人地位低下。
文武官員們需要錢,需要商人,但是他們不會自己下場去當商人,說出去不好聽。
而且朱元璋還特別的痛恨商人,掛在嘴邊的話就是無商不奸。
所以官員們都會找個類似商人代表這樣的手套。
朱吾適出現後,大明越來越重視商業。
就連朱元璋都親自下場了,大明皇家集團的董事長可就是朱元璋本人。
雖然大家不明白董事長是個什麽東西,但是猜也猜得出,肯定是老板啊。
喜歡我家床底通大明請大家收藏:()我家床底通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