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狼群 上
字數:3439 加入書籤
十幾個還沒成年的皮小子也瞬間對金寶爺爺仰慕不已。
“真了不起”,驢蛋真心誇道,“我以後也要去很遠的地方見世麵!”
金寶爺爺笑道:“等你們到了我這個年紀就會明白,見識什麽都是虛的,踏踏實實過日子才是真!”
幾個小子完全不能理解,堅持道:“能到處見世麵的男人那才叫威風呢!”
金寶爺爺笑了笑不再多言。
大丫二丫幾個招呼孩子們趕緊歇息,明日還得早起趕路呢!
正是北風蕭瑟的時候,山洞周邊有不少枯茅草,加上車上的稻草一起墊在身下,比直接睡地上舒服的多,孩子們累了一天,很快便相繼響起細碎的呼嚕聲。
女眷們也抱著孩子睡了。
深夜,張平安看火堆快熄滅了,又抽了一些幹柴添到柴堆裏,撥了撥柴灰,火勢瞬間旺起來。
一同值夜的還有大姐夫劉三郎和徐小舅,兩人也圍坐在柴堆邊取暖。
夜深人靜的時候,人總是會想得更多,徐小舅茫然的看著火堆發呆。
“小舅,咱們這是在值夜呢,還是得警醒點”,張平安提醒道。
“哎,我知道”,徐小舅輕聲應道,“不知道下一個縣城情況怎麽樣,能不能讓人安定下來,這樣一路走來太累了,我怕我走不到臨安。”
張平安歎了一口氣,誰不想安定下來呢,但是他怕他安定下來沒幾天又得繼續跑路,而且去了新的地方他可就沒什麽人脈關係了,一大家子怎麽活也是個問題,到時候真要繼續跑路得到的消息也不會及時,搞不好還要跟難民大隊伍混在一起,反複折騰更心累,還不如一口氣到臨安!
天子腳下怎麽也要強一些,有這麽多世家門閥的支持,經濟上不會太差,加上有林俊輝這個同窗兼好友在,拉拔自己這一大家子人糊口起碼不成問題。
他現在算是能體會到古代人喜歡投奔親朋的心理感受了,萬事開頭難,人生地不熟的是真會走很多冤枉路,看他當初在嶽州落腳有多辛苦就知道了!
劉三郎是很信任自己這個小舅子的,憨憨的接話道:“平安聰明,他去哪裏我家就跟著他去哪裏。”
“哎”,徐小舅又歎氣,他這一年比他過去一輩子歎的氣都多,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還沒成親,逃難路上也找不到好人家,他愁啊!
“噓”,張平安突然豎起手指放在嘴邊“噓”了一聲。
劉三郎和徐小舅麵麵相覷,還是劉三郎反應更快,立刻神色嚴肅地拿起弓箭和長刀。
徐小舅趕緊低聲問道:“咋啦?”順手也拿起了車上的長刀。
“你們仔細聽,是不是有腳步聲?”張平安輕聲道。
劉三郎側耳細聽,道:“是有,好像是動物的,有輕輕跳躍落地的聲音。”
這得感謝現在是初冬時分,樹葉枝丫都幹枯了,變得脆脆的,哪怕輕輕踩上去也會發出枝葉的碎裂聲,加上夜晚安靜,這才能聽到,張平安的聽力一向都很敏銳。
“那現在怎麽辦?”徐小舅問道。
“先去門口看看,我在門口拉了繩子拴了鈴鐺,鈴鐺沒響,證明他們離洞口至少還有一丈多”,張平安立刻站起身道。
劉三郎和徐小舅也跟著站起來。
就著月光,張平安側身貼著洞口朝外望去,首先看到了幾隻綠色的眼睛在洞口不遠處徘徊,眯眼定睛望去才發現好像是幾隻狼,他前世隻在電視上看過,這輩子還沒碰到過狼。
其實這時候野外的狼非常多,張老二以前做篾匠早起去收竹子還有賣篾器的時候就碰到過好幾回,張老頭也碰到過,這也就是為什麽張老大不願意做篾匠的原因,第一是辛苦,第二是危險。
夏天在打穀場乘涼的時候,大人們也會叮囑小孩子別跑遠了,尤其是抓螢火蟲玩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螢火蟲也是發出綠色的光,和狼的眼睛一樣,就怕一個不小心遇到的其實是一隻躲在暗處的豺狼。
“去把他們都叫醒吧,記得別發出聲音,外麵有五隻狼”,張平安輕聲道。
徐小舅應道:“哎!”
劉三郎也貼身站一邊,問道:“這有五隻呢,要怎麽弄?”
“大姐夫,你射箭水平怎麽樣?”張平安道。
“還成,楊夫子說我挺有天賦的,天生吃武舉的飯”,劉三郎撓撓頭道。
“行,這幾隻狼應該還隻是在門口試探,我們先試著用火把和銅鑼驅趕,如果他們要往前的話,你就用箭先射一輪,射完後這些畜生如果沒死肯定會反撲,咱們再用長刀來解決”,張平安凝重道。
“嗯,好”,劉三郎幹脆地應道。
此時徐小舅也把人都叫醒了,張老二金寶爺爺還有劉大哥等人都貼著洞壁站在後麵,神色略帶一絲驚慌,手裏拿著長刀。
金寶爺爺把一根正在燃燒的火把遞給張平安,自己則拿著銅鑼敲起來,“當當”幾聲銅鑼聲響起後幾隻豺狼嚇得後退了幾步,但也並沒有退遠,依然望著洞口。
敲了片刻後。
“這幾隻畜牲怕是趕不走了,雖說有火把他們一時半會應該也不會靠近,但是咱們火把準備的不多,輕易不能用,隻能想法子殺了他們了”,金寶爺爺冷聲道。
“嗯,明白”,張平安嚴肅道。
眾人屏息凝神等了足有一刻多鍾,門口的幾隻豺狼才又試探的往前走了幾步,踩在枯枝落葉上“沙沙”作響。
“大姐夫,射”,張平安迅速道。
劉三郎早已經把弓拉滿,聞言立刻唰唰兩箭射出,正中狼身,兩隻狼立刻倒下。
來不及射出第三箭,剩餘三隻狼便已經迅速跳遠了,又在洞口前麵十幾米處樹後徘徊,發出“嗷嗷”的叫聲,聽起來淒厲又響亮!
兩邊再次陷入對峙狀態,洞裏的人不敢出去,門口的狼也不走。
喜歡穿越之農家獨苗苗的科舉之路請大家收藏:()穿越之農家獨苗苗的科舉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