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剩者為王
字數:4274 加入書籤
第431章 剩者為王
見人來了,範舉人回身淡笑道:“今日天氣不錯,陪我走走吧!”
張平安點點頭:“嗯!”
知己無需多言語,心交不語勝言交!
兩人十分有默契的漫步在湖邊,誰都沒有說話。
走了好一會兒,到了登舟的小渡口時,範舉人明顯心情好了不少,方才笑道:“今日天朗氣清,實是個出遊的好日子,平安,我們登舟敘話吧,請!”
“範舉人,您先請!”張平安躬身行禮道。
無論從年齡還是資曆來說,範舉人都是前輩,因此也沒客套,當先一步踏上船。
張平安緊隨其後。
範舉人定的就是普通的烏篷船,非常簡陋,船艙上方覆蓋著竹篾篷,船板上鋪有草席,中間擺了小桌子,正好容兩人坐下。
桌子上已經擺好了小菜和酒杯,酒壺被放在小泥爐裏用炭火溫著,溢出陣陣酒香。
船夫是個飽經風霜的老頭兒,此時正立在船頭,看兩人都上船後,便撐起長竿,將小舟駛離小碼頭。
二月份並不是遊湖的季節,放眼望去,寬廣的湖麵上隻有自己坐的這一艘烏篷船而已。
範舉人介紹道:“你別看這烏篷船簡陋,但坐起來卻比那精致的畫舫更有意趣。”
“確實別有一番景致”,張平安笑道。
不過就是怪冷的!
“說起來我二人雖年紀差了不少,但卻誌趣相投,現今,做翁婿是沒這個緣分了”,範舉人歎息一聲,顯得很遺憾。
接著提議道:“如果你願意,不如以後我們就以叔侄相稱,也顯得親近!”
張平安聞言自然願意,他早就想這樣了,每次喊對方的功名都覺得很生分,想叔侄相稱,又怕範舉人覺得自己占了他便宜,眼下由範舉人親自提出來是最好不過了!
當即表示道:“晚輩當然願意!”
說完抬頭認真的看向範舉人,“晚輩一直將您視作人生的貴人,當初若沒有您的指導,我也不會那麽快考上秀才,邁上了科舉的第一步。”
範舉人搖搖頭,淡然道:“這都是你自己的造化!”
張平安笑了笑,沒爭辯,反正這份情他是記在心裏的。
順手將小泥爐裏溫著的酒壺拿出來,一人斟了一杯,張平安才繼續問道:“範叔,才剛剛考完會試,按理說同窗邀約肯定不少,您今日特意約我泛舟湖上,可是有什麽話要跟我說?”
畢竟這不太像範舉人的一貫做事風格。
“人生難得幾時閑,輕煮歲月慢煮年,會試又沒放榜,我可不想把難得的閑暇時光花在無意義的吟詩作對上”,範舉人朗聲笑道。
“是我俗氣了!”張平安失笑。
“不,我在你這個年歲的時候,也很熱衷交友,隻不過現在年紀大了,精力跟不上罷了,再則,知己不在多,兩三足矣”,範舉人道。
臉上神色是難得的輕鬆和愜意。
接著邀請道:“平安,先吃菜,別光顧著說話。”
張平安也不急,反正時辰還早呢!
兩人吃的差不多了,範舉人才略微傷感道:“也不知以後還有多少這樣共同吃飯的機會。”
“嗯,這話怎麽說?”張平安驚訝。
“實不相瞞,我舅兄已經幫我謀到了臨安底下一個小縣的縣令之職,不管這次會試我是否上榜,一個月後我都會離開臨安,以後咱們見麵的機會就少了”,範舉人望著湖麵淡淡道。
“範叔,怎麽這麽突然,之前不是還說要在臨安安頓下來嗎”,張平安不解。
“形勢比人強啊,哪能事事如意,臨安的過江龍太多,我這小魚小蝦的都不夠看的,還不如去底下的縣城,起碼是一方父母官,大小事能自己做主,這點比在臨安強”,說起這個,範舉人也很無奈。
背靠嶽家,他已經得了很多便利,現在正是需要他出力的時候,他不得不應。
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根本就沒有再次科舉的想法。
張平安聽了後有一些理解,不過範舉人年紀已經不小了,不由有一些擔心:“我記得您家眷還在金陵吧,那此次去上任是您一個人去,還是?”
範舉人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才回道:“暫時是我一個人去,不過有管家和仆從照顧,倒無礙,至於我的家眷,她們這個月會來臨安,先讓他們在臨安住下吧,等我上任安頓好後再接她們過去。”
“從仕途方麵來說,還是得恭喜範叔,畢竟縣令怎麽說也是有品級的官員,不知具體是哪個縣,從臨安過去有多遠呢?”張平安問道,心情也有些複雜。
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很多人分開後也許這輩子都再見不到了。
範舉人搖搖頭:“去哪個縣暫時沒定,不過離臨安肯定不會太遠,最多兩百裏。”
說完意有所指道:“其實說白了,就是要方便給臨安補給。”
張平安何嚐不懂,不過:“背靠大樹好乘涼,總比單打獨鬥強,畢竟獨木難成林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聰明人一點就透!
“你呢,錢家是望族,肯定已經對你有所安排了吧”,範舉人問道。
“應該有吧,不過目前沒跟我透露,估計得等放榜後再說了”,張平安坦誠道。
“有時候我真羨慕你”,範舉人感歎。
張平安露出聆聽的表情,範舉人卻沒再繼續說,轉移話題道:“我年少讀《商周傳》時,總弄不懂為什麽程公平平無奇,卻能活到最後,並且到新朝成立時得了善終,享年七十七歲!”
頓了頓才接著道:“論武功,他是最差的,比不上其他人英武,論打仗,他也不是合適的將才,論治國之策,也平平,各方麵都很一般,那麽多英雄人物都比他強,卻獨獨他結局最好,當時我很不服氣,但是現在,活到這把年紀後,我卻有些明白了。”
“小侄願聞其詳”,張平安恭敬道。
他在羅夫子的私塾讀書時就讀過《商周傳》,程公他當然知道,是新朝二十四功臣之一,陪葬太陵,也是二十四功臣中結局最好的。
程家至今都是五望七姓之一。
其他開國功臣的家族很多卻都沒落了。
範舉人捋著胡須緩緩道:“我想,正因為他各方麵恰好都不是最出色的,懂進退,他才能剩到最後,反而剩者為王!”
張平安聞言心中一凜,拱手道:“多謝教誨,小侄明白!”
“但願我們都能剩到最後”,範舉人笑了笑,然後看向湖麵喃喃自語道:“起風了!”
說完吩咐船家:“船家,起風了,往回搖吧!”
老頭高聲應了一聲:“哎,好嘞!”
範舉人望著微波蕩漾的湖麵,內心卻有些許悲涼,這個亂世風起雲湧的時代啊,他真不想老了老了還落到一個亡國奴的下場!
但願今日結的善緣,日後能幫到自己,範舉人不禁想到。
喜歡穿越之農家獨苗苗的科舉之路請大家收藏:()穿越之農家獨苗苗的科舉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