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有孕

字數:4416   加入書籤

A+A-


    “沒什麽不好的,後巷的房子也租了,平日吃飯也就多雙筷子的事,留在慈縣對她們娘倆有好處,你也落個清靜”,張氏道。
    李氏想了想,又望向徐氏和張老二道:“二弟,二弟妹,你們怎麽看?”
    徐氏愣了片刻,不過很快反應過來,看向自家男人,這種事她可不好做主。
    張老二聽了後倒是覺得對這事無所謂,今時不同往日,現在家裏條件好了,仆從丫鬟一大堆,多個把兩個人真不算啥事兒了。
    於是開口表態道:“我和平安他娘沒什麽意見,總歸是自家人,多雙筷子的事兒,如果娘和大嫂你們都同意的話,那就讓英娘留下來吧,也能給娘做做伴兒,等什麽時候爹娘想回臨安了,英娘母子倆再跟著一塊兒回去。”
    李氏聞言又沉默了半晌,心裏歎了口氣,她也知道婆婆這是為了家裏清靜才特意暫時把兩個產婦隔開,心是好的,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啊,何況還有她在呢!
    不過轉念一想,英娘在這裏確實比在家裏要過得舒服的多,這全是沾了老頭老太太的光。
    罷了罷了,二房一家子過年總要回去的,算一算,也沒幾個月時間了,就讓英娘在這兒再鬆快幾個月算了。
    想完這些,李氏才打起精神強顏歡笑道:“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既然娘想要英娘在這兒跟著伺候著,那就讓她們母子倆留下吧,也免得折騰了,不過這就免不了叨擾二弟一家了,往後還得多看顧著些,麻煩你們了!”
    “哎喲,這說的哪裏話,隻要娘覺得好,怎麽著都行”,徐氏說了句漂亮話。
    張平安和錢攸宜作為晚輩,當然更不會說什麽。
    大柱聽了後卻不是很情願,畢竟是結發夫妻,他對英娘是有感情的,要不當初也不會那麽多年沒孩子,還堅持不休妻,分開這麽久,他也挺惦記英娘的,於是躊躇道:“這…要不還是回去吧,留在這兒太麻煩二叔一家了,本來就住了不少日子了,正好兩個孩子沒隔幾天,一塊兒帶也方便,再說,我看平安這裏下人多,也不缺人伺候。”
    李氏聽後默默用腳在桌下踢了踢兒子,論察言觀色和人情世故,她是幾個妯娌中最擅長的,以往也最得張氏器重,沒想到生了兩個兒子都沒遺傳到她這一點,木的很。
    這時候說幾句客氣話就行了,還強著來幹嘛!
    張老大也跟著輕咳了兩聲,端起茶杯喝茶,意思不言而喻。
    他倒沒想那麽多,主要是覺得英娘母子倆留下來是自己家占便宜了,也不是不行,反正他孫子也不少。
    “就這樣定了,英娘先留下來,等過段時間再說其他吧”,張氏一錘定音。
    其他人也跟著說好。
    大柱低著頭,隻能不再說什麽了。
    家裏還有一攤子事兒,李氏不放心,在慈縣又留了一日,第三日幾人便跟著鏢局回去了。
    臨走前,大柱抱著兒子逗了逗,又給英娘留下了一些銀子,有些不舍又有些惆悵道:“我走了,有啥事記得跟咱奶說啊,別悶在心裏,自己保重好自己,照顧好兒子。”
    英娘眼圈也紅紅的,眼淚在眼睛裏打轉,哽咽道:“你也是!”
    她心裏也很傷感,但是望著李氏幾人走遠的背影,心裏卻確確實實鬆了一口氣。
    大柱給孩子取了一個小名叫團團,意思是一家人團團圓圓。
    本來李氏是想叫帶蛋啊根啊的小名的,接地氣,好養活,但是大柱現在在衙門裏上工,見識廣了,想法也不一樣了,覺得還是得給孩子取一個稍微中聽一些的名字,哪怕是小名呢,聽著也不能太俗氣了。
    至於大名,全家最有學問的人就是張平安了,因此這個孩子的大名大柱是讓張平安給幫忙取的。
    名字是會跟隨一個人一輩子的,事關小侄子的取名問題,張平安還真認真想了想。
    最後定下了“思衡”這個名字,取自《九歌》山鬼篇‘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這句話,寓意孩子以後會思維廣闊、明辨是非。
    而且聽著也朗朗上口,李氏當時一聽就喜歡上了,笑道:“一聽就是有學問的人取的,比當初晨陽他們的名字還好聽呢!”
    因此,孩子現在大名小名都有了。
    雖然李氏等人回了臨安,但是孩子滿月的時候,錢攸宜作為當家主母,又是堂嬸嬸,還是給孩子辦了幾桌很體麵的滿月酒,邀請了相熟的幾家人過來一起吃飯。
    眾人都是帶了賀禮來的,錢攸宜也給準備了一條小巧的純金平安鎖鏈,孩子戴上去正好,也不會太沉。
    要是回了臨安,可能還沒有這麽熱鬧。
    英娘抱著孩子,心裏是十分感激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操持滿月宴累到了還是怎樣,錢攸宜自從滿月宴過後,就總是提不起精神,即使每天晚上很早上床睡覺,第二天早上也還是起不來,精神不濟,哈欠連天。
    胃口也不好,吃的比往常更少了。
    看得張平安擔憂不已,說請個大夫來看看,錢攸宜又擺手拒絕:“我的身體我知道,沒什麽事兒,多休息幾天就好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天晚上一起吃晚飯時,眼看媳婦兒就吃了兩塊比大拇指蓋大不了多少的紅豆糕就放下了筷子,張平安實在忍不住了,吩咐下人道:“去請個大夫過來。”
    錢攸宜聞言停下擦嘴的動作,不解道:“怎麽了?”
    “讓大夫過來給你看看,你以前雖然吃的少,但也沒有吃這麽少的,最近這段時間看你也憔悴了不少,不管有沒有事,讓大夫看看咱們也安心”,張平安拍了拍媳婦兒的手回道。
    就這食量都趕不上一個兩歲小兒,看的人實在太擔心了。
    “你啊,我都說了我沒事了,不是每個月都在診平安脈嗎”,錢攸宜無奈地笑了。
    除了有些累,她真的沒有其他的感覺,應該不是生病,她的身體她知道。
    “看看也好,這吃的確實太少了”,徐氏看了看兒媳婦的碗盤,也關心道。
    這麽多美味佳肴,竟然還有人不想吃,她也搞不懂這些大戶人家的女兒都是怎麽養出來的,哎!
    沒一會兒大夫過來,也是府上用熟了的老大夫,平時都是他在給家裏人診平安脈。
    看到下人過來請,還以為是誰生了什麽重病。
    聽張平安說明情況後,不敢耽擱,連忙重新給錢攸宜仔細診了診脈。
    片刻後才露出笑容,收回手,對張平安拱手笑道:“恭喜大人,賀喜大人,夫人脈象如珠走盤,這是滑脈啊!不過現在月份尚淺,還不能診的太準,等下個月初我再過來重新診一次,到時候就能確定了,我估計夫人疲累困乏也是因此導致,平時多注意休息就行,要是實在不放心,可以吃些藥膳補一補!”
    張平安和錢攸宜聽後都愣住了,有些不敢置信,錢攸宜是對她自己的身體有數,張平安則是本就猜到了幾分,所以暫時不敢抱有期待,沒想到這就有孕了!
    最激動的人是張老二和徐氏。
    “大夫,你說的是真的?”張老二再次問道。
    徐氏也滿眼期待的望過去。
    大夫捋著胡須笑眯眯道:“回老太爺、老夫人,八九不離十。”
    “哎喲,老天爺終於開眼了,這菩薩沒白拜,陳二姑的方子真靈”,徐氏聽後喜不自勝。
    從懷裏摸了幾個銀角子出來給大夫做診費,滿麵笑容道:“同喜同喜,辛苦大夫了,勞煩您下個月初再來跑一趟!”
    “多謝老夫人,那在下先告退了”,老大夫拱手回道,這種情況他也見得多了,也很理解,讓藥童背起藥箱就回去了。
    喜歡穿越之農家獨苗苗的科舉之路請大家收藏:()穿越之農家獨苗苗的科舉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