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常縣

字數:4686   加入書籤

A+A-


    次日一早,張平安起來用了早飯後,便準備告別六姐夫,返程去往常縣。
    於釋奇一直依依不舍的送別到城外。
    “六姐夫,我們走了,別送了”,張平安嘞了嘞馬停下。
    囑咐道:“你一個人在揚州,若是有什麽事情拿不準的話,可以去問問羅將軍,經過昨日吃飯這事,我發現他這人是粗中有細,又消息靈通,跟他商量一下沒什麽壞處,若是不著急,也可以寫信給我,咱們在北地就是要互相扶持、守望相助!”
    於釋奇點點頭:“我明白,你們放心吧,路上小心!”
    辭別六姐夫後,張平安帶著人快馬加鞭,不到兩個時辰就到了常縣的管轄範圍。
    常縣地處官道旁邊,又緊鄰運河,交通便利。
    當地百姓曾多以養鴨和養蠶織布為生,出產的鹹鴨蛋以及素色錦緞都十分有名。
    除了麻鴨、鹹鴨蛋、素色錦緞這幾樣特產,常縣還有一個為人所津津樂道的特點,便是尼姑庵與女道觀特別多。
    大夏有名的女道士呂玄淼就曾居於此。
    甚至在附近鄉下有了“長女不嫁,為家主祠”的風俗。
    因此本地女性地位較其他地方來說相對較高,民風開放不少。
    原本是個很適合百姓安居樂業的好地方。
    但自從北地戰亂頻起後,百姓流離失所,常縣便荒廢了。
    現存人口將將一千餘人,裏麵甚至多數還是還俗的女修士。
    靠躲在大片的蘆葦蕩,或者野地的坳坳裏僥幸存活下來的。
    少見的竟然出現了女多男少的情況。
    是人就要吃飯。
    饑餓之苦,甚於苛政。
    在常縣,女人現在也得負擔起壯勞力的活計。
    但引水灌溉、犁地、擔稻穀都是要出大力的,一個秋收下來人累倒了一大半。
    如此賣力下,秋收成果也有些差強人意。
    說到底主要還是人手不足的問題。
    要想快速恢複往日繁華,除非有大量人口遷入才有可能。
    隨著慢慢靠近常縣縣城,道路兩旁的農田裏已經可以看到三三兩兩的農人在地裏忙活了,的確是女性居多。
    進城時,守城兵一看一行人是生麵孔,盤查的便格外嚴格。
    吃飽拿出令牌表明身份後,立刻便有人進城去通報。
    張平安帶著眾人等在城門處。
    順帶眼角餘光打量了一圈四周。
    發現常縣的城牆修葺很一般,城樓上的守衛也比澤縣少了很多。
    整體感覺上來看縣城不太大,有點像前世的鎮。
    片刻後,常縣縣令便帶著人快速過來迎接了。
    遠遠見到張平安便深深鞠了一躬,拱手行禮道:“下官何有才,恭迎張大人憲駕!大人不辭辛勞,蒞臨巡查,下官等人不甚惶恐,還請快快隨下官進城歇息,喝杯涼茶解解暑氣。”
    “有勞何大人了”,張平安客氣道。
    這位何有才何大人,想當初還是和他同一批坐船來北地的。
    年紀將近三十歲,舉人出身,學問還過得去,能力也很有些,但脾氣火爆,性格很衝動。
    心倒是不壞,大體上做事都是為百姓在考慮。
    就是有些謀略不足。
    當初家裏散盡家財,求爺爺告奶奶才在臨安附近的一個縣城給他謀了知縣一職。
    可這人壞也就壞在性格衝動,沒有城府上,容易得罪上級。
    這種性格混官場一般升遷不易。
    正因為如此,所以在南方的時候知縣的位置才幹了一年多,還沒到考核之年便被罷免了。
    被上級發配到北地。
    最後被分配到常縣,一直幹到現在,這次升官也沒撈著份兒。
    要是能遇到心胸寬廣的上級提攜或許這輩子還能有出頭之日,若不然,可能這輩子到頭也就是個六七品小官了。
    這是張平安對他的中肯的評價。
    而且在張平安看來,依這人的性格,其實越往上走,反而不一定是什麽好事。
    官兒做的越大,麻煩越大!
    他並沒有與之相平衡的能力。
    一行人牽著馬浩浩蕩蕩走在常縣街頭,十分惹人注目。
    張平安和何有才兩人走在中間。
    何有才邊走邊笑著介紹:“大人,您看,這邊是驛站,旁邊不遠處設的有醫署,百姓們有個頭疼腦熱的,都可以過去看病拿藥。”
    “今年秋收的糧食給百姓們分了嗎?”
    何有才連忙點頭:“已經分了,今年日子可比去年咱們剛來時好過多了,這常縣啊,跟其他地方有些不一樣,女多男少,壯勞力不夠,田就耕的不好,產量便沒其他地方高,下官也是盡可能安排本縣駐軍去幫忙了,結果還是有些差強人意,實在慚愧!”
    語氣裏的羞愧確實不似作假!
    “這點本官知道,剛才在路上,本官也看到有不少女眷在田裏忙活,好像有不少還是還俗的女修士是吧?”張平安問道。
    “嗯,不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現在飯都吃不飽了,她們哪兒還有心思修道,又沒香火供奉,不比往常了,唉,您也看到了,實在是本縣人口太少”,何有才解釋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本官明白”,張平安擺擺手,示意自己理解。
    隨後提議道:“本官剛才倒突然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或許對於常縣以及澤縣兩縣人口增長大有助益。”
    “哦?下官願洗耳恭聽!”何有才虛心請教道。
    “常縣目前的問題是女多男少,而澤縣則恰恰相反,是男多女少,我們雙方平衡一下,豈不美哉!”
    何有才有些猶豫:“大人此計當然甚好,就是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有話直說無妨”,張平安擺擺手。
    “這些個尼姑庵和道觀裏出來的女子都夾生的很,想法也和咱們南邊的女子不太一樣,她們不依夫唱婦隨那一套,主意大的很,脾氣也十分不好,針線女紅、洗衣帶娃這方麵恐怕也不太行,實非良配,直接強行婚配不知是否可行啊?”
    “這事兒好辦啊”,張平安笑了笑,應道:“這也不是什麽大事,把她們集中起來,找幾個年紀大的嬤嬤統一教導,也不用抽太多時間,就每晚用完晚飯後,半個時辰的時間就夠了,家務活兒也不算什麽難事,好上手。
    她們這種一般都還認識幾個字,自然心中有份驕傲和清高,咱們不強求,讓她們自己選,到時候兩邊一起辦一個盛大的鵲橋會,看對眼了的再讓官媒統一婚配就可,何大人覺得呢?”
    “如果大人不介意這個,那當然甚好,如此一來,這些女子也能有個依靠”,何有才拱手道。
    心裏卻擦了把冷汗,常縣女人的彪悍真不是其他地方可比的,張大人他們是沒見識到啊!
    希望澤縣那邊的男子能包容些吧!
    “沒有什麽想法是會一直一成不變的!”
    想當初,前世華國老百姓多子多福的觀念可是深入人心。
    甚至各地在生育計劃下還出現了超生遊擊隊。
    但是一代代下來,到了他穿越的時候,大部分年輕人卻已經不想生孩子了。
    可見,沒有什麽想法是一成不變,不能被改變的!
    喜歡穿越之農家獨苗苗的科舉之路請大家收藏:()穿越之農家獨苗苗的科舉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