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自動請纓

字數:3708   加入書籤

A+A-


    等柳大夫走後,張平安想到大虎哥如今的情況也不適合挪動。
    便提議道:“大強叔,小虎,如今大虎哥的腿傷也不適合挪動,你們先在客棧安心住著,等後麵大虎哥腿好的差不多了之後,我再給你們在城南尋處院子,跟羅小夫子家正好能做鄰居,彼此也有個伴兒。”
    “哎,好,好,都聽你的”,大強聞言連聲應道。
    等收拾的差不多了以後,張平安才留下些錢,準備告辭離開。
    “小虎,快送送”,大強忙著照顧大兒子,忙吩咐道。
    小虎比起從前穩重了許多,話很少,拘謹地送兩人下樓後,眼看兩人快上馬車了,才忍不住上前幾步扒著馬車問道:“平安哥,我還能給你做書童嗎?”
    張平安聽後一愣,然後笑道:“小虎,咱們現在都大了,我自然也不需要書童了,再說了,我們是族人,現在你在我身邊當書童也不合適。”
    小虎聽後頓時泄了氣,難掩失望。
    “不過如果你願意的話,等大虎哥的腿好了,家裏也安置妥當了,可以到我身邊做個貼身護衛,也能學點東西”,張平安話鋒一轉道。
    這是他剛才就想好的對大虎和小虎以後的安排,大強叔一家現在這樣,不管肯定是不行。
    但兩人是自己未出五服的本家族人,肯定不適合待在自己身邊做下人一類的活計,傳出去好說不好聽。
    何況不定什麽時候就出兵了,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再加上兩人又不認識什麽字,沒什麽文化,尤其是大虎,跟文盲也沒什麽區別,實在不好安排。
    跟羅小夫子家的情況還不太一樣。
    隻能先留在身邊跟著做段時間的貼身護衛,曆練一段時間的人情世故後,再安排到衙門去做個捕快或者市場上做個巡案都不錯,也能有個出處。
    小虎不知道張平安的這番苦心,不過能做貼身侍衛也很好了。
    霎時間眼睛都明亮起來,抿著嘴僵硬的笑了笑,看得出來很開心。
    “行了,上去吧,有事就按地址到軍營尋我,或者去城南找羅小夫子一家商量”,張平安也跟著笑了笑,揮手道。
    “哎,平安哥,我聽你的”,小虎點點頭,這時候才有了從前的幾分活絡,兩人關係一時之間也拉進不少。
    劉三郎看著這一切,再一次慶幸當初跟著張平安走了。
    心中也更加堅定了以後凡事要聽小舅子的話的想法。
    聰明人總是多長幾個心眼的。
    張平安可不知道大姐夫的這番心理活動,他此時正想著到時候朝廷出兵的事。
    在此之前,他得把兩家人安頓好了。
    “大姐夫,你是武將,下次我們再議事的時候,你就主動請纓要求帶兵做先鋒,看看楊主帥的反應”,張平安想了想說道。
    “行!”劉三郎想都沒想便應下了。
    然後才猜測道:“你是想試探楊主帥對於北伐的態度還是?”
    “我是想看看楊主帥那裏有沒有北伐的乾坤妙計”,張平安笑道,“我心裏有了底,也好配合他們啊!”
    劉三郎不是從前的小白,想了想便有些了然,道:“現在冰期已經過了,若是要在夏秋兩季出兵,那隻能架設浮橋,加船隊強渡,輔以聲東擊西,速戰速決,避免拖延才是最優策略。”
    “不錯,而且如果想穩紮穩打,從長遠來看,那我們必然是要控製黃河以北的要塞,比如大名府、真定、太原等地,建立北伐橋頭堡,以此作為補給中轉點,將戰線逐步向北推進,進而奪取京城、大同,切斷韃靼人騎兵的南下通道,才是上策”,張平安分析道。
    “所以你們這一次的先鋒不可能將戰局拉太遠的,既然來了前線,躲是躲不過去的,大丈夫自當建功立業,危險與機遇並存。”
    “平安,我雖然讀書沒你多,但我都明白,我也不是貪生怕死之輩,隻是我不放心貓蛋,讓貓蛋後麵跟著你吧,也能多學點本事,你比我強”,劉三郎一臉平靜地沉聲道。
    “行,說起貓蛋兒,那小子來了前線軍營算是耗子進了米缸了,成天也見不著人”,張平安無奈的搖頭道。
    “誰讓我是老子,他是兒子呢,隻能我多想著他了”,劉三郎也搖頭失笑。
    說起兒子,他是又氣又恨又舍不得,做父親的心不外乎如此吧!
    如張平安兩人所料,後麵主帥楊眾又安排了幾次文武將議事,這次有兩人主動請纓,獻上北伐之策,並願當先鋒。
    一人是劉三郎,另一人則是趙仁之。
    黃大人看到後,不由望向張平安。
    張平安一臉坦蕩,無所謂誰看,他這樣做不是為別人,是在為自己爭取生機。
    現在朝廷好好的一手牌,可不能隨意被打的稀巴爛了。
    楊眾對兩人的表現很滿意,大加讚賞之餘,允了兩人到時候做先鋒。
    與之相比,閆副帥則臉色很不好看。
    事情重大,當下也不可能一下子敲定。
    還得改日繼續再議。
    一拖就是兩三個月。
    在此期間,大虎的腿倒是好的七七八八了,也能勉強扶著拐杖走路了。
    張平安給他們在城南找了一處小院子,離羅小夫子的家不遠,兩人在同一條巷子裏做鄰居,還有個伴兒。
    大強叔年事已高,也做不了什麽活了,兩個孫子又還小,張平安便沒有給他安排活計。
    隻安排了小虎跟在身邊學些東西。
    說到這兒,張平安就不得不感慨家族底蘊的重要性了。
    他安排去衙門和街道司做事的羅家的幾個孫子,雖然年紀都還不大,和小虎差不多,卻十分通人情世故,學東西也快,短短兩三個月,便在衙門站穩了腳跟。
    其中固然有自己的關係,但打鐵還需自身硬,要真是幾個扶不起來的阿鬥,恐怕早有人給他遞話了。
    反觀小虎,這幾年的經曆過於沉重,大強叔又把所有的希望和重擔寄托在他身上,每日都要碎碎念。
    這種無形的壓力讓小虎緊張不已,做事便顯得有些束手束腳。
    張平安看得心中暗自歎氣,也隻能耐心的慢慢教了,好在小虎年紀還不算太大,態度也謙遜,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