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護送
字數:3512 加入書籤
一直到了晚上天色擦黑的時候,大丫才帶著小魚兒回來。
可能是玩的太累了,小魚兒趴在大丫懷裏,眼睛半睜半閉的,時不時還打著小哈欠,一看就是困了。
徐氏見了心疼的不行,連忙將孩子接過來放到床上,又吩咐下人給脫了鞋襪。
小魚兒睡意朦朧間喊了聲“祖母”,接著看到是熟悉的環境,在床上打了兩個滾後,便徹底睡著了。
不一會兒,小呼嚕聲便有規律的響起來。
大丫在一旁也看得心軟成一團,等放下蚊帳來到外間後,才笑著對幾人道:“爹,娘,小弟,你們是不知道,小魚兒這孩子人雖小小的,可精明的很啊,今兒杜夫人好幾次有意把話題帶到孩子們的親事上,都被小魚兒給攪和了!”
想到杜夫人一臉憋屈的樣子,大丫就忍俊不禁的笑起來。
“哦?發生何事了?這孩子,我早知道他精靈古怪的,不過隻要心思放在正道上就好”,張平安搖頭失笑,心裏隱隱有絲獨屬於為人父的驕傲。
徐氏聽了也很感興趣,在一邊追問道:“他怎麽了?快跟我說說?沒受欺負吧?”
“娘,瞧您說的,小魚兒有小弟這麽個父親撐腰,誰敢欺負他啊?他不欺負別人就不錯了!”大丫打趣道。
然後才說起下午發生的事:“下午我去杜府的時候,這杜夫人話裏話外都有些捧著我,把我們家珠珠誇的天上有地下無的,我又不傻,一猜就知道杜家這是想跟我家做親家呢!
按理說,我們兩家官職品級一樣,杜家又是文官,還更有前途一些,我們珠珠嫁過去也不算委屈了她。
可是我隻有珠珠這一個女兒,真把她嫁到了府城,以後山高水遠的,還能見得了幾麵?我可舍不得!最好是去了京城再找人家才好!我跟三郎商量過,他也是這樣想的,是不是大官不重要,家世清白人品好,又上進才是最重要的。
這杜夫人為人挺強勢,我婉拒兩次了,她還堅持說他們家怎麽怎麽好,我要說的太直白了吧,又怕得罪人,多虧了小魚兒,在一邊又是要喝水,又是要上茅房,再要不就說肚子疼,將杜夫人的話幾次打斷了,這才沒讓場麵鬧得太難看!咱們小魚兒可是個福星呢!”
“喲,這麽點兒娃娃都能聽懂大人的話啦?”徐氏驚訝。
“可不是,別總說孩子還小,有的孩子聰明著呢,小魚兒就是!”大丫點點頭肯定道。
“當時剛開始我也真被他唬住了,還真以為他不舒服呢,杜夫人還派人請了大夫,後來才知道他是故意的,你們是沒看到,杜夫人臉都綠了,可又不好跟一個孩子計較,硬是忍著沒發作,嗬嗬。”
“這招也不是什麽地兒都好使,萬一碰到個官位比我還高的,人家不吃這一套,那不是尷尬了,小小年紀,心眼子不少”,張平安又是好笑,又是無奈。
“所以啊,他就是吃準了杜夫人不敢如何的,可會仗勢了,以後不得了”,大丫笑著說完後。
便起身準備回去了,“好了,我也不多說了,你們待會兒記得給孩子擦洗一下換身幹淨衣裳啊,我先回去了,明日還得早起回縣裏呢!”
“哎,成!”徐氏點點頭應道。
張平安則起身吩咐了下人幫忙給兒子洗漱換衣,這樣也能睡的舒服些。
本來還擔心動作大了會將兒子鬧醒,容易有起床氣,誰料小魚兒睡得呼呼的,香的很,這擔心完全是多餘!
“真是隻小豬!”張平安看的好笑,輕輕捏了捏兒子的鼻頭,這才回房歇下了。
第二日一大早,下人便早早起來收拾好了行李,等著府衙的護衛隊和送行的官員們過來辭行,然後啟程回武山縣。
因為大家在府衙又小小采購了一次,行李比下船時隻多不少,馬車上的位置是挪了又挪,這才放下。
杜載清帶著底下官員過來送行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幅景象。
“要不我再從府衙調兩輛馬車過來借用一下吧?等儒新回來的時候帶回來就成!”杜載清善解人意的提議道。
“不用了,杜大人的好意本官心領了,挪來挪去也麻煩,就這樣吧!”張平安客氣的道謝。
“可是,底下同僚們還準備了不少贈儀呢,都是大家的一片心意,大人您可不能推辭啊!”杜載清拱手道。
側開身子讓張平安看後麵官員們身邊下人手裏捧著的大大小小的盒子。
雖然不知道具體是什麽東西,但肯定價值不菲,不然也拿不出手。
張平安也是料到了可能會有這一出,才讓下人們磨磨蹭蹭到最後綁行李的。
他可沒準備在府城收底下官員的重禮。
當下便做出了一臉為難的表情客氣道:“杜大人,本官知道底下諸位都是有心了,盛情難卻,的確不好推辭,可是我這行李確實也是滿滿當當,無處安放啊,不若這樣,我帶些點心吃食類的上路吧,也能做幹糧,路上餓了墊補一下,至於其他的,你們就收回吧,都是同僚,不用如此客氣!”
“隻收點心?!”杜載清蹙了蹙眉,語氣裏有些驚訝。
“收點心就足夠了,千裏送鴻毛,禮輕情意重,贈儀不在乎送多少銀子,心意到了就行了!”張平安背著手坦然道。
底下官員麵麵相覷,還想再勸說,但被張平安和劉三郎都婉拒了。
看張平安如此堅持,底下人也不好再推推搡搡的勸說了,沒帶點心的人又讓下人去買了點心過來。
最後,兩人到底並沒收什麽貴重的東西,收了一些點心吃食走了個過場也就算了。
如此做派,加上昨日家裏夫人所說的關於賞花宴上發生的事情,卻讓杜載清在心裏給兩人打上了不好結交的標簽。
甚至覺得兩人有些扮豬吃老虎,將中庸之道實行的淋漓盡致。
尤其是劉三郎,看著不聲不響的,也不怎麽應酬,卻往往是這種人最能成大事。
劉三郎還真不知道杜載清給他這麽高的評價,知道了也隻能嗬嗬一笑了。
這些人就喜歡把事情猜的這麽複雜!
杜載清一直帶著人將張家眾人送到十裏亭,兩邊才徹底辭別。
餘下的路便由譚耀麒帶著府衙的護衛隊一起護送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