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送子入學
字數:3738 加入書籤
“還行,差事不算累,就是需要仔細認真,同僚也都挺好的”,劉三郎回道。
“那就好,升到今天這一步不容易,得珍惜啊”,張老二叮囑道。
“多謝嶽父大人關心,我明白的”,劉三郎笑笑應了,心裏暖暖的。
“貓蛋兒呢,在軍營中怎麽樣了?”張平安看大姐夫站住腳了也就放心了,轉而關心起了外甥。
“他也挺好的,聽他們總領說,他各種訓練總是排在前頭,這孩子天生神力,適合吃軍營這碗飯,就是性子吧,太過莽撞,愛爭強好勝的,還需要好好打磨才成”,說起小兒子,劉三郎是又苦惱又驕傲。
“少年人嘛,難免年輕氣盛,也正常,多曆練曆練就有分寸了”,張平安勸道,對於貓蛋的前程還比較看好。
“算了,不管他了,讓他自己去闖吧,總歸家裏有我在,他什麽時候回來都有他的一碗飯吃,有他的退路,相比之下,驢蛋兒是大哥,就懂事多了,他現在年紀也不小了,我正好想跟你商量商量他的前程問題呢”,劉三郎遲疑道。
“嗯?大姐夫你說,正好大家都在,一塊兒商量商量也好”,張平安聞言做了個洗耳恭聽的手勢。
大丫聽到了也望過來,臉上並不意外,看樣子是已經提前商量過了。
“是這樣的,正好我是四品武官,不是有一名蔭補資格嗎,我準備舉薦驢蛋兒,給他謀份差事,但現在武將太多,導致蔭補能選的好職位太少,通常都是三班職銜,像三班奉職、監當官、侍衛官或者齋郎這些,我和大丫商量了好久,都沒能拿定主意,你讀書多,見識廣,你看選哪個職位好,幫忙拿個主意”,劉三郎問道,臉上一臉糾結,看得出確實很難抉擇。
張平安把這幾個職位捋了捋後,才看向驢蛋兒,問道“驢蛋兒,你怎麽想?以後當差的可是你,你爹已經幫你把路鋪得差不多了,但你也得有自己的決斷才行。”
“小舅,其實我之前和爹說過了,我想去宮裏做侍衛官,但爹他們覺得在宮裏時時刻刻都需要小心謹慎,容易犯錯,更傾向於讓我去太廟做齋郎這種體麵輕鬆的文官”,驢蛋兒有些不好意思的回道。
心裏還有些羞赧,覺得對不住弟弟,他蔭補以後直接就能做官,上比貓蛋就輕鬆了許多,總感覺對他不甚公平。
“我現在問的是你自己的想法”,張平安指尖輕輕敲了敲桌子認真道。
“我自己的話,我還是想去宮裏做侍衛官,以後升遷也容易,更有前途”,驢蛋兒思索片刻後抬頭回道,好似下定了決心。
“你這孩子,好好的文官不做,非要去宮裏吃苦幹嘛”,徐氏聽大丫解釋了幾種差事的差別後,頓時也覺得去太廟做齋郎挺好。
“娘,去太廟做事是輕鬆,可得不到太多曆練”,張平安搖搖頭,隨即道“這種人生大事就算我是舅舅,我也不好輕易幫你們決定,我隻能說說我的看法,最終決定權還是在你們。”
“那是自然,大姐明白,我們也就是想聽聽你的看法”,大丫點點頭。
“行,那我就直說了,如果叫我來選的話,我也覺得驢蛋應該去宮裏做侍衛官,謀個宮廷侍衛,比如太子右衛率府翊衛或者太子詡衛等三衛官的差事,這是高級官家子弟最常見的起家官,以後升遷絕對要比旁的職位容易的多,這裏是京城,不是地方,要想過得好,不爭是不行的,驢蛋兒又還年輕,如果去了太廟混日子的話,想想還是有些可惜。”張平安說這番話也是肺腑之言。
有人的地方就有戰場,既然已經入朝為官,何必去太廟浪費光陰呢,他覺得不值得。
看大姐夫兩口子一臉糾結,張平安也不催促兩人下決定,說到底,這事兒他也隻能給他們參考一下,遂繼續道“這事兒也不太急,你們慢慢考慮,有需要幫忙的地方隨時跟我說,到時候我跟吏部打聲招呼,他們授官也能快一點。”
“行,多謝了”,劉三郎拍了拍小舅子的肩膀道謝,又在桌下踢了兒子一腳,訓道“還不快謝謝你小舅!”
驢蛋兒聞言連忙起身行了一禮,靦腆道“謝謝小舅,麻煩小舅了!”
“這小子!”張平安趕緊讓人坐下。
隨即轉頭對大姐夫無奈道“都是自家人,踢孩子幹嘛!”
珠珠聞言吐了吐舌頭,抱怨道“爹自從做了大官,越來越凶了,哼!”
“爹哪兒有?”,劉三郎叫屈,無奈的隔空點了點調皮的小女兒。
小魚兒見了捂著嘴嘻嘻笑。
兩家人其樂融融的吃完了晚飯。
飯後喝完茶,張平安便帶著爹娘告辭離開了。
此時小魚兒早已困得睡著了。
第二日一大早,張平安便揪著兒子早早起來了。
小魚兒還有些賴床,不想起,死死抱著自己的小枕頭嚷道“爹,幹嘛啊,這麽早起來也沒事做,讓我多睡一會兒嘛!”
“還睡,天都大亮了!”張平安輕輕拍了拍兒子的小屁股,手感還挺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隨即強行將兒子再次拎起來,邊走邊道“今日得去你外公府上拜訪,去晚了可不好,失了禮數,還有,你不是一直想見你幾個舅舅還有表哥嗎,以後你就可以日日見到他們了。”
“啊?真的嗎?”小魚兒聞言頓時睜大了眼睛,也不困了,停止了掙紮。
下人很有眼色的趕緊上前幫忙梳洗。
等弄的差不多了,張平安才回兒子“當然是真的,從明日起你就要去錢家族學上學了。”
“上學?”小魚兒好一段日子沒上學了,都快忘了自己還是要上學的。
“怎麽?你不想去?”張平安一個眼刀飛過去反問道。
去錢家族學,他也是經過考量的,主要現在京城的各個書院經過戰火焚毀後實在沒什麽拿得出手的,還不如世家大族的族學學風嚴謹。
另外,國子監雖然有名氣,而且有不少新晉的王公貴族的子孫後代入讀,但正因如此,攀比之風尤其嚴重。
小魚兒年紀還太小,很容易被帶歪,張平安不希望他過早的接觸這些。
嶽父家雖然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有一說一,教書育人還是很成功的,有自己的方法。
所以小魚兒的蒙童時期,他準備就讓他在錢家族學度過。
“好吧,那就去吧,一個人在家也挺無聊的”,小魚兒學著大人那樣攤攤手。
吃完早飯後,帶上帶上書袋,張平安便帶著兒子坐上馬車去了錢家。
喜歡穿越之農家獨苗苗的科舉之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之農家獨苗苗的科舉之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