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發放俸銀

字數:3373   加入書籤

A+A-


    原本以為花蕾隻是引出這個俸銀話題,博眾人好感,什麽時候發放,肯定還會卡一下,能在四月底前發放,已經很不錯了。
    沒想到,對方直接說月底就發放,那不就說最晚四天時間,自己就可以拿到半年的俸銀了嗎?
    “吳大人真是兢兢業業,恪盡職守,行,去拿來吧。”花蕾點頭應許道。
    吳右盛轉身匆匆而去。
    “戶房給事中哪一位?提前讓銀倉科準備好銀兩,等俸銀名單通過,銀倉科就撥付俸銀總金額到禮房。”花蕾又問道。
    大盛朝的官員,每月的俸銀都是固定的,唯一相差的,可能就是有突然離職的人,所以,總金額會有微小差異,戶房一般都有一個大概數,所以花蕾直接問道。
    “下官馮雙喜見過大人。銀倉科已經備好俸銀大致數量,隻等俸銀名單具體金額。”下首一個有些微胖的中年人站了起來。
    “那就好,馮大人辛苦了,請坐。”看來,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對於工資都是急吼吼的,做事都很主動。花蕾心裏暗自腹誹道。
    “馮大人,等俸銀的事情解決後,把戶房的所有明細,包括稅賦明細整理一份給我。”花蕾吩咐道。
    作為西昌府新上任的一把手,對於自家到底有多少流動資產,花蕾還是需要了解的。
    “是,大人。”馮雙喜俯身應道。
    “好,俸銀的事情我們就這麽決定。接下來,我們繼續。各位,剛才本官也說了,本官剛到西昌府,對這裏的情況還不了解。但是,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我相信,大家在西昌府任職多年,應該也很清楚,我們西昌府是整個大盛朝最貧困的府城之一。
    我想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據我所知,首先,應該就是前幾年,西昌府一直受到鄰國的侵擾,百姓們無法安心耕種,所以嚴重的影響了我們西昌的發展。
    不過,好在朝廷已經在前幾年先後和鄰國簽訂了停戰協議。我想這幾年,情況已經慢慢的好了起來。因此,這個以後我們就不用再擔心了。
    而另一方麵,我覺得我們西昌府之所以這麽貧困,和我們西昌府本身的地理位置有關。
    因為地處西境,遠離上京城,所以上京城很多先進的農具,高產的糧種都無法運送過來,也造成了我們西昌府止步不前的重要原因。
    不過,我既然做了這西昌的知府,就不會任由西昌府如此發展下去。在座的各位,我相信大家也都是大盛朝的肱骨之臣,也都有自己的鴻鵠之誌。
    所以,也請大家在以後的日子裏,能夠同心協力,為改善西昌府的貧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花蕾停頓了一下,掃了一圈,說道,“趁大家今天都在,我們先商討一下西昌府接下來的發展,各位有何看法,可暢所欲言。”說著做了一個請的姿勢,姿態放的很低。
    萬通判坐在那裏,看了看對麵的容瑾,微微頓了頓,站起身拱手道:“大人,西昌府常年高溫,缺水嚴重,幹旱時常發生。
    加上土質沙化,所以糧食產量普遍偏低,百姓溫飽都很難解決。下官覺得,興修水利,提高糧食產量是最重要的。”
    坐著的一圈人都點頭附和道:“是啊!”
    又有一人出聲道:“大人,西昌現在在種植的土地不多,因為戰亂,拋荒的田地不少,加上農具陳舊,效率低下,很多百姓得過且過,這也是導致西昌貧困的原因之一。”
    花蕾點了點頭,說道,“兩位大人都說到了點子上。不過眼下已是三月末了,很多百姓已經在開始春耕了。
    現在征徭役興修水利的時間不合適,至少先等百姓們春耕結束,我們在準備興修水利,比較好。”
    坐在一側的容瑾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至於提高糧食產量,這也需要多方麵的通力合作。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糧種。這次過來,我帶來了不少高產的玉米種子和紅薯種子,大概還需要半個月能到西昌府。”
    萬通判一聽,有些驚喜道,“大人有玉米種?是上京城種植的玉米嗎?”
    花蕾點了點頭,笑道:“是的,不過數量有限,到時候,我想讓我們府城的一部分官田種植一些,先試試。至於下麵的州城官田要不要種植,等後麵我們再具體商議。”
    “太好了……那先讓戶房提前規劃一下?”萬通判小心翼翼的問道。府衙的官田是戶房主管的。
    “可以,那這事就辛苦萬通判暫時跟進一下。”花蕾爽快道。
    萬通判點頭應是。
    “至於這位大人說的農具問題,我覺得也很重要。”
    花蕾拿過放在書案上的工房庫房明細單子,看了一下,心裏有些失望。看來庫房裏的物件不多啊。
    地方上的工房,和京城的工部同樣的屬性,除了平時維護修繕官署外,其他也會製作地方上需要的一些用具,比方鐵製的農具,或者工藝比較複雜的大型農具等。
    但是,現在手裏的這份明細單,值錢的東西很少啊,看來,西昌府除了府衙這個固定資產外,其他有價值的資產很少啊。
    “工房給事中哪一位?........”花蕾話還沒說完,下首已經站起來了一個中年人。“下官郝時節見過大人。”
    好時節?這名字!很特別。花蕾抬頭一看,年紀應該是在五十開外了,身材有些瘦,不過,很隨和的樣子。略過對方眼底的狐疑,花蕾溫聲開口道。
    “郝大人,我們工房庫房物件不多啊,像樣的農具什麽也沒有嗎?上京城百姓去年就在使用的農具耬車和耙,我們西昌府有製作過嗎?”
    “回稟大人,沒有。”郝時節頓了頓,又直接道,“大人,下官沒見過什麽耬車和耙。”
    花蕾點了點頭,西昌府地處於大盛朝最西邊,當時的費知府是從地方上升任至知府的。
    去年又直接丁憂回老家了,估計也沒見過上京城的耬車和耙,更別說很少出西昌府的地方官員了。
    喜歡花若盛開請大家收藏:()花若盛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