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參觀,公社消息

字數:4251   加入書籤

A+A-


    在王家村,似乎一切都已經走入正軌,大家都按照固定的生活節奏過著每日生活。
    王澤隻是偶爾去機械廠加工一些王先超他們做不出來的零件。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他的工作量也在慢慢減少。
    王先超他們有著王澤的無私指導,進步還是很快的。
    在王澤看來,王先超他們去城裏工廠,評個五級工都沒什麽問題。
    而村裏的學校,雖說新學校隻起了個地基便荒廢在那裏,可本身的五間房也夠用了。
    至少現在小學這些人是夠了。
    徐校長也顧不得初中的事情,就三個老師,天天教小學都累得不輕。
    她怎麽都想不到,王家村小學為什麽會有如此多的課外輔導書籍。
    甚至每周必有一張卷子讓學生去做。
    這教育別說農村,城市都比不上。
    而他們三個老師,也經常被王澤叫到一起培訓。
    徐校長明顯感覺到,自己經過這些時日學習,教學能力明顯提升了。
    她直感歎,可惜王澤不願意來給孩子們天天上課,不然這些孩子肯定能學的更好。
    自從村裏印刷作坊開始運行後,就一直沒閑著。
    村委那邊圖書室的書全都印刷了好多套,如今施今墨那邊自己屋裏就有全套的中醫書籍。
    至於手寫原本,則被王澤收起來了,這以後有了孩子,他也能拿著手寫的書籍告訴孩子,他爹以前是多麽努力。
    這可是幾百本手寫書啊,任誰知道了不得真心實意的讚歎一番?
    在書籍印刷完後,這個印刷作坊便天天給學校印卷子。
    王家村小學的孩子,還以為回來村裏,可以自由自在的玩耍了。
    可是,回來之後卻隻有做不完的作業,看不完的書,寫不完的試卷。
    更關鍵是,在王家村小學,他們還不敢和在城裏一樣調皮。
    徐校長動不動就找家長,恨得孩子們牙癢癢。
    而變化比較大的就是養魚場了,不但有魚,在邊上村裏還養了些鴨子。
    因為人手的關係,都是放養,雖說這樣量起不來,但也能有一些收入。
    王家村也變的經常分紅,每個人都可以分三十多,再加上上班的收入,壯勞力一個月收入都在七十元左右。
    而一個家庭,如果人多一些,甚至月收入可以達到數百元。
    雖然現在已經開始使用,糧票,肉票,布票等等。
    但是工業品這個時期還不需要票。
    隻要有錢就能購買。
    王家村經過幾次分紅,如今是家家都有自行車,縫紉機。
    有的家庭還買了收音機等工業產品。
    就因為這個,王家村還上了一次報紙,這可是農村集體經濟帶來的成果展示。
    不過這一出名,帶來的煩心事也不少。
    這些日子,潘洋和王宜榮總要不時接待來學習的人,而王澤和王先一幾人則躲得遠遠的。
    支書村長兩人很煩,卻不得不做好接待工作。
    這是上級的指示,要求他們將經驗傳給各地。
    為此還特地補貼了些糧食讓王家村招待來人。
    鎮上也派了幾個人每天跑來王家村,一起接待參觀的人。
    他們當然不會有任何隱瞞,但來參觀的人很有自知之明,目光基本都集中在水庫,菌房,養豬場這些地方。
    在他們看來,這種技術要求較低的產業他們才有可能發展。
    機械廠,瓷磚窯這種東西,他們隻是順道看了看,壓根沒有學習的想法。
    先不說學不學的會,就這前期巨大的投資他們就不可能拿得出來。
    每個來王家村參觀的人,都不禁詫異,這裏還是農村麽?
    也就是他們提前知道一些這裏的情況,不然絕對會認為這裏是京城弄出來的麵子農村。
    村裏麵道路都是瀝青路,最少也是水泥路。
    道路兩旁還種植著樹木花草。
    而且這些年常年的綠化,讓王家村在周圍異常顯眼。
    其他地方都是荒山土屋,王家村這裏山上樹雖不高,但也能看到綠意。
    這種環境讓他們羨慕,卻隻能看看,學不來,學不來啊。
    王家村村委,手裏分紅實在太燙手,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為了趕緊用出去,也讓村裏的環境越來越好。
    甚至還特地讓機械廠改裝了一輛加長汽車,由村委出錢買下。
    吉普車後麵拉著一節車廂,免費送村民去鎮上。
    還包括住房,水電,甚至是豬肉,都是村裏掏錢,全部免費。
    為此,東山上的房子一直都沒有停止修建,雖然現在因為人手問題建的速度比較慢,但卻在一點點增加。
    哪怕這幾年又分出去幾套,村裏還有十多套建好的空房在東山上麵。
    王家村的富裕在附近已經不是什麽新鮮事了,鎮上甚至是城裏麵很多人都知道。
    但這種出名,也帶來一些好處,至少注視的人多了,一些有心人才放棄對王家村下手的想法。
    但這事情也不是一定的,王澤坐在村委,這裏正在進行一場村委會議。
    潘洋說道:“我有消息,咱們這邊也要開始組建公社。”
    “之前合作社不是都沒算我們嗎?這次公社能不能和上麵說說,我們自己發展就行。”王澤皺眉道。
    合作社一出,上麵就有了直接管理的人了。
    對王家村而言,可不算好消息。
    “難,咱們村發展快,經濟好,還原本就成立了村集體企業,考慮這些上麵才沒有讓我們去組建合作社,但是公社不一樣。”潘洋搖搖頭,他也想過這個問題。
    但是詢問了一些人後,都表示沒辦法,幫不了。
    “盡量爭取,如果不行,公社的領導,咱們村當仁不讓,要盡量多爭取職務。”王澤堅定道。
    “嗯,這個沒問題,我相信其他村子合作社會支持我們的。”王先一點頭說道。
    在場的人紛紛露出會心微笑。
    附近的村很多人可都是在王家村幹過活的,他們對於王家村的好可是有直接體會。
    這種公社大部分職務都是選舉,王家村的情況肯定能占據大量崗位。
    “王副村長,你現在也是組織成員,要不要爭取一下。”潘洋出聲問道。
    喜歡四合院:回到54年,還好帶係統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回到54年,還好帶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