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今非昔比
字數:3146 加入書籤
聽到這句話,陳福生正欲施法牽引錄冊,卻不知想到了什麽,也是停頓在了原地,餘光則瞥望一側的軍伍漢子。
那漢子脊梁挺得筆直,見舅舅未動,也是抄起案桌上的錄冊法器,三步並兩步遞給‘周平’,行為沉穩利落,但若是細看過去,就能發現其身軀微顫,顯然心中並不平靜。
周平此生共有三子,一為周明湖,一為周玄崖,一為周柏。
雖說他對三子的情誼都差不多,盡量地去一碗水端平,但因為種種事端、局勢動蕩等等,相互之間的感情也還是懸殊甚遠。
周明湖為長子,且是周家初建宅院時所生,所以先天上就有著特殊情感,更是寄以厚望,就連踏足修行都為周平親授。
也正是明白父親心思,知道自己身上的擔子,周明湖才會那般為家族勞苦一生。
而周柏作為幼子,當年因丁火不足,且出於安危著想,所以周平並未拔高其資質,終其一生也不過是個凡人。
但也正因如此,使得周平在麵對周柏時,始終感覺有所虧欠;平日的待遇不曾少過半分,一有空閑也會陪伴溫存,更是將族正院交由其來管理,就是不想幼子弱於兩個哥哥,從而自卑生頹。
至於周玄崖,其卻是始終同周平有隔閡;隻是這隔閡並非二人故意為之,而是局勢所迫。
當年,為避王孫兩家威勢,周平隱於山中不出,一藏就是整整五年,就連周玄崖出生都隻能遠遠望幾眼,自然也錯過了其明慧生智的時候。
待周家徹底安頓下來,就已然遲矣,連二人最初見麵時,周玄崖都是避懼著周平,就更別說父子相親什麽的;雖說後來有所好轉,但此間鬱結也一直沒能散去。
‘周平’接過錄冊法器,卻是順勢拽住漢子的臂膀,輕輕捏了幾下,有些惆悵低語。
“比以前瘦了好多。”
“鑽研法門極其勞神費心,要曉得鬆弛有度,莫累著自己。”
對於僅剩的一個兒子,周平自然不想其發生什麽意外,能平平安安就好,若能親近一些,那更是極好。
而也正是有他的示意,眾宗脈才能聯而將這位二祖宗求回來。
聽到身後傳來牽掛之言,臂膀上的溫熱觸感,這軍伍漢子微微愣在原地,旋即壓下情緒,“玄崖曉得。”
“父親,您也是……”
‘周平’聞聲不語,臉上卻是泛起淡淡笑意,旋即便將心神沉入掌間的錄冊法器之中。
這法器極其酷似黑木匣子,方正有序,菱角分明,更有諸多紋理銘刻其上,正散發著氤氳明輝。
周家坐擁西南八百裏山河,同百家諸方相連,所能尋得的功法何其多,說是浩如煙海也不為過;而如此龐大數量的藏經典籍,就算有序分之,想要尋找也極為繁瑣困難。
也正因如此,周玄崖便打造了此等法器,更是同陳福生耗費數年時間,將所有上等法門秘術都烙印於傳承玉帛上,以免擱置而腐朽。
神識一沉入法器內,就仿佛置身於高聳樓閣之中,萬千明光懸於樓閣上,閃爍交映,明暗分明,且被人為地分隔開來,形成一道道流虹。
而這每一道流虹,所代表的就是一則道派;每一點明光,其背後皆對應著一則修行法。
他隻是隨意掃掠一番,就發覺明光數量足有上萬之多,包羅萬象,且無一不是煉氣以上層次;而化基修行法也有足足六十七門,秘術殘卷更是數倍有之。
當然,《玉真玄元法》、《厚澤玄土法》、《九霄驚雷法》以及生道的《明生仙台》和《太元靈虛》,這五道玄丹法自然不可能放置在這。
“經久不歸望,倒是不知家族底蘊已如此雄厚了。”
‘周平’朗聲笑著,心念隨意牽引其中一點明光。
下一刻,便有一道飛虹自藏經殿某處襲來,旋即落在其掌間,正是一則明繡玉帛,上麵滿是古老篆文,隻需以心念觸之,就能直接感知其中的內容,極為方便,且極好保存。
隻是,其每每催使都會有所磨損,使用次數極為有限,再加上需煉器師鍛造,所以尋常勢力隻有在重要傳承上才會采用此物,多存在於化基以上勢力。
周平最早見到這樣的傳承玉帛,還是在青雲門當雜役的時候,當時更是因懵懂無知,被人以此物誆騙了半塊靈石,如今回想起來,也是感慨連連。
而現在,自家滿宮殿都是此物,比之青雲門都要豪橫,真可謂是今非昔比。
當然,青雲門情況不一樣,其門人弟子數以千計,若是用這樣的傳承玉帛,隻怕都供養不起。
其對於尋常功法,仍是采用傳統的卷冊抄錄,由弟子自行參悟修行;而涉及到重要傳承,則是以傳承石碑銘刻記之,隻要碑身不毀,便可長存。
再牽引了幾道修行法,‘周平’興致也不免散了大半;雖然自家如今功法繁多,但可窺望玄丹的法門卻是寥寥無幾,就更別說維係修行所消耗的大量資源。
畢竟,法門還可以想法子從皇族那裏謀求,但資源卻是無處可覓,尤其是當下這個節骨眼,異族都避著西南走。
而當年他雖然帶回來了二十幾道化基寶物,極大地壯盛了底蘊,但這終究隻是橫財,早晚有用盡的一日,更別說其中大半還拿去維係庇族大陣,不到必要時候,自是不用為好。
至於屬於自家的孕寶之地,則隻有寥寥幾處,更不知狀況如何。
想到這裏,‘周平’也是沉聲低問。
“吞風穀那幾處地界,如今怎麽樣了?”
喜歡不朽家族,我能改變子孫資質請大家收藏:()不朽家族,我能改變子孫資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