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朝堂商議河北事,靖朔軍駐紮範陽
字數:3668 加入書籤
武進三年八月末,陽光灑在大秦的土地上。此時的大秦內地,已經太平了二十三年。關東地區在太平盛世的背景下,蓬勃發展的如同燎原之火,迅猛而不可阻擋。
秦皇嬴安端坐在龍椅上,他的目光中透著沉思。天策軍早已駐紮洛陽以鎮攝河南,那裏一片繁榮景象。而河北之地如今也日漸富庶,成為繼關中、巴蜀、河南之後大秦的第四個重要稅收地。
嬴安心中卻始終有個疙瘩,盡管現在河北百姓和士族對大秦忠心耿耿。但當初河北支持劉秀之事,就像一片揮之不去的陰影,一直籠罩在大秦君臣心頭。
畢竟,河北之地富庶無比,更是劉秀曾經的發家之地,這讓大秦君臣們始終有所忌憚。
嬴安在朝會上,神色嚴肅地問道:“眾位愛卿,如今河北發展迅速,雖看似忠心,但朕內心仍有些憂慮。眾位愛卿覺得,該如何製衡河北?”
文臣江革率先出列,他恭敬地說道:“陛下,微臣以為可從官員任命入手。選派對我大秦忠心耿耿且有能力的官員前往河北任職,掌控地方政務。如此一來,便可將河北之地的治理權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
文臣龍方等緊接著站了出來,微微欠身道:“陛下,微臣覺得在經濟上也可加以製衡。可調整河北之地的賦稅政策,讓其財富不至於過度集中,既能保證朝廷稅收,又能防止河北地方勢力因財富雄厚而滋生不軌之心。”
武將耿秉抱拳上前,聲音洪亮:“陛下,末將認為軍事上不能放鬆。可在河北周邊增加駐軍數量,形成威懾。但駐軍也不可過於擾民,需恩威並施。
並且,定期舉行軍事演練,展示我大秦的軍威,讓河北之地的人不敢有異動。”
嬴安聽著大臣們的建議,微微點頭,他在龍椅上沉思片刻後說道:“眾位愛卿的建議皆有可取之處。”
嬴安微微歎息了一聲,那聲音在朝堂上輕輕回蕩著。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絲複雜的情緒:“朕對內施行仁政,對外采用王道。河北百姓與士族如今也是朕的子民,朕不會因此而多加重他們的稅收負擔。”
大臣們聽著秦皇的話,心中對這位君主的仁善又多了幾分敬意。
嬴安頓了頓,神色變得嚴肅起來:“然而,河北畢竟是劉秀起家之地,朕不得不防。朕想要派遣一支軍隊駐紮範陽,範陽地勢居高臨下,必能鎮攝住河北。”
秦皇嬴安的目光掃視著朝堂上的群臣,繼續說道:“如今大秦北境邊患幾近於無,朕想讓平虜將軍商複光率領幽州軍進駐範陽。
如此一來,以後天策軍駐紮洛陽,鎮攝河南;幽州軍駐紮範陽,鎮攝河北。大秦關東之地,必將高枕無憂……”
文臣江革恭敬地行禮後說道:“陛下聖明。陛下對內施行仁政,對外又能未雨綢繆,以軍事部署保障大秦之安穩。此乃大秦之福,百姓之福啊!”
武將耿秉也抱拳大聲說道:“陛下,此計甚好。平虜將軍商複光英勇善戰,幽州軍也是我大秦的精銳之師。他們進駐範陽,必能讓河北之地的人心存敬畏,不敢有任何不軌之舉。”
其他大臣們也紛紛點頭稱讚,朝堂上響起一片頌揚之聲。
嬴安微微抬手,示意群臣安靜:“朕希望這兩支軍隊能夠嚴守軍紀,不得擾民。若有違反者,定當嚴懲不貸。朕要的是大秦的長治久安,而不是百姓的怨聲載道。”
“陛下放心,我大秦的將士定當謹遵陛下教誨。”耿秉大聲回應道。
秦皇嬴安端坐在龍椅上,繼續說道:“幽州軍駐紮在範陽後,朕想把幽州軍換個名稱。幽州軍駐紮在幽州,鎮攝河北。河北又無駐兵,隻有巡捕。朕擔心會埋下隱患……”
大臣們聽聞,心中皆是一動,他們瞬間明白了秦皇的深意。
這是秦皇嬴安高瞻遠矚的體現,他擔心幽州軍在範陽駐紮久了,那帶有本地特色的軍隊名稱會讓幽州之地的民眾感到過度的親切。
再加上幽州軍肩負著鎮攝河北的重任,長此以往,萬一後麵的皇帝威望不足,恐怕難以壓製這股軍事力量。
文臣江革站了出來,恭敬地說道:“陛下,微臣以為此軍名當取一個既能彰顯大秦威嚴,又不失穩重的名字。可名為鎮北軍,寓意鎮守北方,且此名大氣磅礴,能體現我大秦之軍威。”
文臣龍方等也出列,微微欠身道:“陛下,微臣覺得叫靖朔軍也不錯。靖有安定、平定之意,朔代表北方,表明此軍乃是為了安定北方而存在,對河北之地能起到很好的鎮攝作用。”
武將耿秉抱拳說道:“陛下,末將有一想法,可名為威遠軍。威表示軍威,遠象征著這支軍隊能讓遠方的敵人聞風喪膽,也暗示著對河北之地的威懾力可傳至遠方。”
朝堂上的大臣們紛紛各抒己見,提出了許多不同的名字,每一個名字都有著各自的寓意和考量。
嬴安坐在龍椅上,認真地聽著大臣們的建議,他時而微微點頭,時而沉思不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經過一番商討後,嬴安的目光變得堅定起來,他緩緩說道:
“朕覺得靖朔軍這個名字甚好。既體現了我大秦安定北方的決心,又有著鎮攝河北的深意。”
群臣們聽到秦皇做出了決定,齊聲高呼:“陛下聖明,靖朔軍此名定能讓我大秦之軍威遠揚。”
嬴安看著群臣,神色莊重地說道:“那從即日起,幽州軍便更名為靖朔軍。朕希望靖朔軍能牢記自己的使命,為大秦的長治久安恪盡職守。”
這時,文臣鄧訓出列,他身姿挺拔,步伐沉穩的走到朝堂中央,恭敬地行禮後說道:“陛下,微臣懇請陛下於山海關也駐紮一支軍隊。”
鄧訓的聲音沉穩而堅定,在朝堂上清晰地回蕩著。他微微抬起頭,目光堅定地望著嬴安,繼續闡述著自己的觀點:
“靖朔軍駐紮範陽,鎮攝河北。那麽也就需要一支軍隊駐紮山海關,鎮攝幽州。治國方略,首重平衡。互相製衡,大秦方能長治久安。”
嬴安坐在龍椅上,聽著鄧訓的話,微微頷首。他心中對鄧訓的提議頗為認可,這確實是一種保持平衡,穩固大秦統治的良策。
大臣們都知曉鄧訓的身世,他是鄧禹的第六子。鄧禹曾是劉秀手下的大將,劉秀兵敗身亡後,鄧禹投降。
而鄧訓為了能夠進入官場,把他的女兒鄧綏送給嬴安做白玉奴。鄧綏生得極為美麗,身材婀娜多姿。鄧訓也就在朝堂上開始起勢。
秦皇嬴安沉思片刻後,做出了決定:“朕決定把劉不韋率領的安東軍調往山海關。
如此一來,關中有禁軍,洛陽有天策軍鎮攝河南,範陽有靖朔軍鎮攝河北,山海關有安東軍製衡靖朔軍。大秦無憂矣……”
喜歡千年大秦:西漢末年開始的帝國請大家收藏:()千年大秦:西漢末年開始的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