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挾天皇以令東瀛,大將軍掌握實權

字數:5957   加入書籤

A+A-


    千葉家茂端坐在金碧輝煌的大殿上,他身著華貴的天皇服飾,然而此刻他的臉上卻滿是愁容。
    大殿兩側,群臣們身著朝服,神色凝重地站在那裏。
    千葉家茂長歎一聲,打破了殿內的沉寂:“諸位愛卿,攝津城已被大秦鎮倭軍攻陷,鮮卑國也已滅亡。如今大秦勢如破竹,我大日國恐難抵擋啊!你們可有什麽良策?”
    大殿內一片寂靜,群臣們麵麵相覷,無人敢開口。
    過了許久,一位年邁的大臣顫顫巍巍地走出列,說道:“陛下,大秦如今兵強馬壯,勢不可擋。我們如今實力懸殊,恐怕難以與之抗衡……”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是啊,陛下。我們已經與大秦交戰多次,卻屢戰屢敗。如今攝津城一失,我們更是危在旦夕。”
    千葉家茂聽了群臣的話,眉頭皺得更緊了。他不甘心自己就這樣向大秦投降,但又實在想不出什麽好的辦法來挽救危局。
    “難道我們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千葉家茂問道。
    群臣們紛紛搖頭,臉上滿是無奈之色。
    “陛下,如今之計,恐怕隻有向大秦乞降了。”一位年輕的大臣說道。
    “乞降?”千葉家茂有些不甘心地說道,“我大日國難道就這樣向大秦低頭嗎?”
    “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現在向大秦投降,或許還能保住國家和百姓的性命。如果繼續抵抗下去,恐怕隻會落得個國破家亡的下場……”年輕的大臣說道。
    千葉家茂聽了年輕大臣的話,陷入了沉思。他知道,這位大臣說得有道理。如今大日國的實力已經無法與大秦抗衡,如果繼續抵抗下去,隻會帶來更多的災難。
    “好吧,那就派使者前往攝津,向鎮倭軍請求投降吧……”千葉家茂無奈地說道。
    群臣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不久,大日國的使者來到了攝津城。
    劉不韋此刻坐在軍帳之中,他身著甲胄,一臉威嚴地看著眼前的使者。
    “你來本將這裏,是來做什麽?”劉不韋冷冷地問道。
    “將軍,天皇得知攝津城被您攻陷,深感惶恐。他特派我來向您請求投降。”使者說道。
    “投降?”劉不韋冷笑一聲,說道,“你大日國降而複叛,背信棄義,還有什麽臉麵來乞降?”
    大日國使者被罵得臉色通紅,卻也隻能低頭忍耐。他小心翼翼地說道:
    “將軍息怒,之前實在是我大日國的不是。但如今我等真心悔過,天皇願意為鎮倭軍準備三千美人,以供將士們享用。
    隻要將軍能將我大日國乞降的消息傳給秦皇,這三千美人就是鎮倭軍的了。而且,天皇還為將軍您一人準備了三百美婦……”
    劉不韋聽了使者的話,眼中閃過一絲貪婪之色。他在心中暗自盤算著,三千美人可不是個小數目,而且還有三百美婦專供自己,實在是一筆不小的誘惑。
    “哼,算你們識相。”劉不韋故作威嚴地說道,“既然如此,我就給你們一個機會。不過,你們必須保證以後不再反叛,否則,我定殺的你大日國片甲不留!”
    大日國使者連忙點頭哈腰地說道:“將軍請放心,我大日國以後一定對大秦忠心耿耿,絕不敢再有二心。”
    劉不韋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好吧,我這就派人前往鹹陽,將你們乞降的消息傳給陛下。”
    大日國使者聽了劉不韋的話,心中大喜,連忙道道:“多謝將軍,多謝將軍。”
    劉不韋揮了揮手,示意使者退下。使者連忙退出軍帳,心中暗自慶幸自己這次任務總算順利完成。
    劉不韋看著使者離去的背影,臉上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他心想,自己這次不僅攻下了攝津城,還能得到這麽多美人,真是一舉兩得啊!
    隨後,劉不韋立即派出信使,快馬加鞭地前往鹹陽,將大日國乞降的消息傳給秦皇。
    數日後,鹹陽城內,秦皇嬴安正在皇宮中批閱奏章。他身著龍袍,一臉威嚴地坐在龍椅上。
    這時,一名白玉奴匆匆走進殿內,她跪倒在地,說道:“陛下,鎮倭侯劉不韋派信使前來,說有緊急軍情稟報。”
    嬴安聽了白玉奴的話,心中一動,說道:“宣信使進殿。”
    白玉奴領命退下,不一會兒,信使便走進殿內,跪倒在地,說道:
    “啟稟陛下,鎮倭侯劉不韋已攻陷攝津城,大日國天皇千葉家茂派使者前來乞降。”
    嬴安聽了信使的話,陷入了沉思。他在想自己該如何處置大日國。大日國降而複叛,自己必須讓它不能再次反叛。但大日國與大秦本土隔著大海,遍地東瀛人。自己吞並了,也不太好治理……
    嬴安眉頭微蹙,心中遲疑不決。他於是決定召開朝會。
    巳時的朝堂上。
    嬴安掃視著殿上群臣,開口道:
    “諸位愛卿,鎮倭侯劉不韋派人傳來消息,大日國天皇千葉家茂派使者乞降。然而大日國降而複叛,背信棄義,若此次饒恕,恐日後再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東瀛之地雖小,潛力卻不容小覷,我大秦在彼處僅有鎮倭軍一支,若強行滅之,恐難以穩固統治。眾卿可有良策?”
    大殿內一時陷入沉默,群臣們都在思索著應對之策。
    過了片刻,文臣江革出列,他拱手道:
    “陛下,微臣以為,大日國背信棄義,不可輕饒。但誠如陛下所言,眼下滅之確有難處。不如暫且受降,待日後我大秦國力更盛,再圖他事。如此,既可彰顯陛下仁德,又能為日後徹底解決東瀛問題爭取時間。”
    武將耿秉卻不以為然,他上前一步,大聲道:
    “陛下,大日國反複無常,此為小人之國,留之必為後患!我大秦將士英勇善戰,鎮倭軍雖僅有一支,但士氣正盛。末將請命,親率一支大軍東渡,與鎮倭軍合力。集合兩軍之力,掃蕩東瀛,永絕後患!”
    文臣江革聽了,連忙反駁:“將軍此言差矣。東瀛之地,地形複雜,民風彪悍。我軍勞師遠征,恐多有不便。再者,眼下我大秦剛滅鮮卑,百廢待興,此時不宜再興兵戈啊!”
    耿秉麵色一沉,正要反駁,卻被嬴安抬手製止。
    “二位愛卿所言,皆有道理。”嬴安緩緩道,“但此事事關重大,還需從長計議。眾愛卿還有何見解,不妨一一說來。”
    這時,文臣龍方等走出列,他目光閃爍,說道:
    “陛下,微臣有一計。我大秦可先令大日國割地賠款,僅留國都大和城。同時,在東瀛設立都護府,派我大秦官員前去治理,逐漸同化其民。如此一來,既能讓大日國衰而不死,又能為日後徹底掌控東瀛打下基礎。”
    嬴安聽了,微微點頭,陷入了沉思。他傾向於龍方等的意見。
    大殿之中,嬴安目光堅定地掃視著群臣,緩緩開口道:“朕決定吞並大日國,建立鎮倭都護府。”
    此言一出,群臣頓時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有人麵露喜色,認為這是開疆拓土的壯舉;有人則眉頭緊鎖,擔憂其中的風險。
    嬴安抬手示意眾人安靜,繼續說道:“但朕會保留大日國的國都大和城,留天皇千葉家茂一命,從而挾天皇以令東瀛。”
    文臣江革聽後,上前一步,拱手道:
    “陛下聖明。我大秦與東瀛遠隔重洋,如今兵力有限,難以大量駐紮。如此一來,借助天皇在東瀛人心目中的信仰地位,以瀛製瀛,實乃上策。”
    武將耿秉雖心有不甘,但也明白其中的道理,隻得沉默不言。
    嬴安滿意地點點頭,隨後命人傳旨給劉不韋,令他接受大日國投降,並著手籌備建立鎮倭都護府事宜。同時,嬴安要求劉不韋妥善安置大日國天皇及一眾皇室成員,確保他們的安全,但也要限製其權力。
    數日後,劉不韋接到聖旨,心中大喜。他原本還擔心陛下會拒絕大日國的投降,但如今不僅同意了,還讓他負責建立都護府,這無疑是對他的信任和重用。
    於是,劉不韋按照聖旨的要求,接受了大日國的投降。
    未幾,大日國天皇千葉家茂在一眾大臣的陪同下,親自來到攝津城,向劉不韋遞交了降書。
    千葉家茂身著素服,神情落寞,他跪在劉不韋麵前,說道:“罪臣千葉家茂,願率大日國上下,內附大秦,僅留大和城以奉宗廟。”
    劉不韋看著眼前的千葉家茂,心中充滿了得意。他傲慢地說道:“天皇不必如此多禮。隻要你們東瀛人以後對我大秦忠心耿耿,我大秦自然會善待你們。”
    千葉家茂連忙點頭稱是。
    武進八年八月八日,這一天在大秦的曆史上注定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大日國在大秦的兵威之下,終於臣服,大秦順利吞並了大日國。
    鹹陽城內,皇宮張燈結彩,一片喜慶。嬴安高坐在龍椅上,接受著群臣的朝賀。
    大秦遵循既定策略,保留了大和城,也留下了傀儡千葉家茂。
    然而,事情並未完全平息。北海道的阿伊努部落不願臣服於大秦,他們憑借著對當地地形的熟悉和頑強的鬥誌,奮起反抗。
    鎮倭軍此時經過一係列戰鬥,已是疲憊之師,無力遠征北海道。嬴安在權衡利弊後,同意與阿伊努部落簽訂和約。
    未幾,津輕海峽岸邊,雙方使者會麵。
    大秦使者身著官服,氣宇軒昂;阿伊努部落使者則身著獸皮,眼神警惕。最終,雙方以津輕海峽為界,約定互不侵犯。
    如此一來,東瀛諸島形成了四個勢力割據的局麵:占據北海道的阿伊努部落,占據本州島西南部的吉備國,龜縮在一城之地的千葉家茂,以及占據絕大部分東瀛土地的鎮倭都護府。
    為了更好地治理東瀛,嬴安任命楊光朝為鎮倭都護府的都護。楊光朝身著官袍,在朝堂上領旨謝恩。他是嬴安白玉奴楊凝冰的族人,精通儒學。
    嬴安深知權利平衡的重要性,劉不韋武勇過人,楊光朝則文采斐然,一文一武,相互製衡,定能讓東瀛安定。
    同時,作為對劉不韋的補償,嬴安將他由鎮倭侯升為鎮倭公,賜鎮倭大將軍頭銜。
    消息傳到東瀛,劉不韋身著華麗的官服,在一眾將士的簇擁下,接受了這一榮耀。從此,東瀛進入了大將軍時代。天皇淪為虛名,大將軍則掌握著實權……
    喜歡千年大秦:西漢末年開始的帝國請大家收藏:()千年大秦:西漢末年開始的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