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很好!你已經有了取死之道

字數:4750   加入書籤

A+A-


    正當眾人呆愣之際。
    一陣粗獷的笑聲讓眾人宛如從夢中驚醒。
    “哈哈哈哈哈哈哈!!!”
    “好!!”
    “這才是咱外甥孫!”
    “這氣質!這氣魄!這才是洪武大帝皇嫡孫,是大明戰神常遇春的嫡親外孫!!”
    這個聲音瀟灑豪邁,許多人不需要看也知道是誰。
    征虜大將軍,涼國公,藍玉!
    一方麵,也是看著自家外甥孫站在奉天殿上,指點朝堂,把黃子澄、齊泰之流的腐儒給懟了一遍又一遍,還是用那些腐儒最喜歡講的禮法、綱常,心裏著實痛快又自豪。
    另一方麵他也知道。
    自己就應該這個時候站出來。
    讓朝堂上那些人知道,朱允熥不止是嫡是長,不僅有不得了的爺爺和外公,同時還有他們這些人站在身後。
    該怎麽辦,你們自己掂量!
    藍玉一邊說著,一邊站了出來,麵向著朝堂文武百官鏗鏘有力地道:“東宮三殿下,乃是原配嫡子,陛下駕崩由三殿下主持大局,有何不可?”
    藍玉一站出來。
    立刻就有人縮著頭目光閃躲起來。
    這貨是誰?
    驕兵悍將無人能出其右,在陛下麵前都敢囂張三分,現在陛下還沒了,誰敢和他硬碰硬?
    與此同時。
    朝中一些通過武舉,以及建國之後的諸多戰役而進入朝堂的武將看朱允熥的眼神也變了變。
    「原來這位東宮三殿下,還是當年那位常將軍的外孫!」
    對於武人來說,他們心裏就沒那麽多彎彎繞繞了。
    在軍中,最崇尚的就是強者。
    向來是誰強就服誰。
    而常遇春的名頭,無論是在朝堂、民間、還是軍中,誰還沒聽說過這位戰神?
    連帶著,這位從前沒聽說過的三殿下都親切了一分。
    文官列隊之中。
    不少人不由得露出了遲疑的目光。
    詹徽、傅友文、劉三吾三人暗中交換了一個眼神,各自都有些五味雜陳。
    片刻後。
    朱允熥的聲音再次傳來。
    略帶一絲戲謔地喊了一句:“黃大人?”
    黃子澄抿著嘴咽了口唾沫,一雙眼珠子滴溜溜一轉,強自鎮定著,梗著脖子道:“哼!那又如何?二殿下嫡長的名分乃是陛下親自承認的!”
    “否則,怎麽不見陛下帶著三殿下您,出入奉天殿、謹身殿?怎麽不見陛下手把手教三殿下您,處理國政?”
    黃子澄陰陽怪氣地道。
    這也正是他的底氣所在——朱元璋承認的!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在乾清宮的時候,劉三吾、詹徽、傅友文三人明明知道朱允熥的身份背景,但還是堅持「名分在朱允炆」的原因。
    也是朱允熥為什麽一定要提前把劉三吾、詹徽、傅友文拉到自己身後,或者至少拉到中間的原因。
    果然。
    此話一出。
    不少人都點了點頭。
    這一點,是他們所有人有目共睹,壓根就不需要辯。
    黃子澄話音未落,立刻便有另外一道聲音在奉天殿響起,附和道:“此話有理!”
    而循聲望去,這道聲音竟然不是文臣列隊之中發出,卻是來自武將列隊!
    武將列隊之中。
    一個國字臉,絡腮胡的人站了出來。
    義正言辭地道:“二殿下和三殿下各自都有名分大義的道理,可有一點誰也不能否認,陛下已經認可了二殿下!”
    “試問在場的各位,誰私下裏不不是已經默認,陛下隨時可能發出一道立儲詔書?”
    “相比之下,二殿下才是名正言順!”
    “……”
    此人年齡不小,說話卻依舊中氣十足。
    正是江夏侯周德興!
    論出處,周德興和藍玉等人一樣分屬淮西勳貴,甚至還是大行陛下朱元璋的同鄉、幼年時期的玩伴。
    隻不過朝堂上的人都知道。
    周德興和藍玉等人並沒有什麽牽連糾葛,反而相互不對付,其原因正在於東宮二殿下朱允炆——他是東宮太子妃呂氏的族叔!
    見周德興還有他身旁一些武將站了出來。
    黃子澄和齊泰二人目光一亮,神色頓時就振奮了起來。
    仿佛拉住了根稻草一般。
    黃子澄麵露喜色,道:“江夏侯是明白人!”
    而周德興站出來,也讓一些畏懼以藍玉為首的淮西勳貴之人心中安定不少。
    朱允熥挑了挑眉,眸子裏閃過一抹意外之色:「周德興?」
    倒也不是別的。
    主要是,他差點兒就把周德興這貨給忘了。
    當然。
    也是因為他下意識認為。
    周德興這個人對他壓根兒造不成什麽影響。
    畢竟,來自後世的朱允熥早就知道,周德興同樣是活不過洪武二十五年的人。
    為了給朱允炆鋪路。
    老朱把藍玉這群人一鍋端了。
    但同時大概也是考慮到了外戚幹政的原因,找了個由頭把周德興也給擼了抄家,而這個原因就是他兒子周驥在宮裏和宮女亂搞。
    朱允熥因為常日在自己的院子裏,又被呂氏提防著,對外界的消息難免遲滯一些。
    他也不知道周德興嘎沒嘎。
    但這不重要。
    在朱允熥看來,要是周德興這貨已經被老朱給抄家了,也不需要他考慮什麽。
    要是周德興還沒被抄,那他把周德興的好大兒周驥盯緊一點兒,遲早自己動手抄。
    想到這裏。
    朱允熥點了點頭,眸子裏潛藏著一抹殺意。
    顯然。
    在周德興站出來的一刹那。
    他就已經有了取死之道。
    奉天殿內,黃子澄、齊泰、周德興……等人已經站在了一處,在藍玉等人的對麵,隱隱成對峙之勢。
    見眾人對他和周德興這一番說辭紛紛點頭,黃子澄撚著下巴的胡須,暗暗鬆了口氣。
    心中得意。
    嘴上依舊沒有停下來。
    轉而看向距離自己不遠處,須發皆是灰白的老者,大儒劉三吾,自信滿滿地煽動道:“東宮二殿下乃是陛下認可的嫡孫,年齡又最長,理當為皇太孫,劉學士,您說是也不是?”
    劉三吾乃是當代大儒,最重禮法。
    理當會支持他。
    說罷。
    又轉頭看向另外一邊,文官列隊最前方的位置,準備繼續拉戰友:“詹大人?”
    詹徽則是吏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禦史,文官之首。
    自然也是繞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