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朱棣:未來可期未來可期!

字數:4070   加入書籤

A+A-


    燕王府,演武場。
    當天氣涼下來,北方總是最先感知到的。
    空曠的演武場上風聲略顯呼嘯,帶著秋日的寒涼,將場上繡有“燕”字的旗幟吹得獵獵作響……
    “這一箭力道有餘,準頭不夠。”朱棣眉目英挺,一身勁裝,看著前方百步位置的箭靶上的箭靶,點評道。
    箭靶上並沒有箭矢紮在上麵,隻有圓心附近有一個小圓洞,顯示著剛剛或許有一支箭射穿了箭靶。
    站在朱棣身邊,雙腿一前一後岔開的朱高煦手中握著一把上力硬弓,神色之間盡皆自得之意。
    他自小善騎射,臂力極大,如今不過十二歲的年齡,便已經可以將手中的上力硬弓拉滿。
    此時,他看著那個被自己射穿的小圓孔,直接忽略了朱棣對他“準頭不夠”的點評,麵色驕傲地道:“這點力道算什麽?爹你就是給我一把虎力硬弓,我也能中靶!”
    朱棣伸手不輕不重地拍了一下他的腦袋,半是吐槽半是教導道:“力氣大有什麽用?準頭不行一個人都殺不死,還好意思洋洋得意,還好意思說要拉虎力硬弓,急功冒進!”
    朱高煦不服氣地撇了撇嘴。
    冷哼了一聲。
    “哼!我遲早拉給你看!當年皇爺爺就是帶著一把虎力硬弓打天下,到時候我也要用虎力硬弓幫爹你打天下!”朱高煦低聲嘟囔。
    卻被朱棣橫了一眼:“嘴皮子上又沒把門的?”
    朱高煦被自家老爹的眼神給嚇到了,縮了縮頭道:“錯了錯了,知道錯了。”
    朱棣搖了搖頭。
    隨手從他手裏拿起硬弓,又從他背後的箭囊裏抽出來一支箭,張弓搭箭。
    隨著一聲破空之音響起,箭矢離弦,正中靶心!
    “好好練!”朱棣把硬弓丟回去給他,叮囑道。
    說罷便朝演武場入口的方向大步流星而去。
    朱高煦看著自家老爹的背影,立刻斂去了麵上的畏懼,轉而化為一個略顯激動的笑容:“爹你等著就是!”
    他知道,自家老爹這是認可了自己之前的話,說要讓自己好好練幫著打天下呐!隻是這話老爹不敢宣之於口罷了。
    想到這裏。
    朱高煦麵上露出一陣激昂之色。
    嘴角噙起一抹驕傲的笑意,繼續從背後的箭囊裏取箭,同時還用隻有自己聽得到的聲音嘀咕道:“朱允熥,你近水樓台先得月,不過是你運氣好罷了。”
    話音落下,箭也離弦。
    另一邊,朱棣也走到了演武場入口的位置,迎上了一身玄色袈裟的道衍和尚。
    “燕王殿下好俊的箭法。”道衍和尚麵上帶著一貫的沉著淡然,誇讚道,平靜的目光之中隱現一抹讚賞之色。
    文才、武功、秉性、資質……皆是上乘。
    這才是他選中的帝王。
    朱棣嗬嗬一笑:“道衍師父過譽了,你向來不輕易出寺,此次來找本王,莫非是對佛法有了新的感悟,有所指教?”
    從前的應天府是朱元璋。
    現在的應天府是那群等著抓他把柄的淮西武將。
    除非絕對安全的情況下,朱棣從來不會說出任何一個可能惹火燒身的字眼。
    道衍和尚點點頭:“當尋一僻靜處與王爺探討。”
    二人一同出了演武場。
    確定周圍沒有旁人之後,朱棣才下眼瞼微微一顫,神色變得凝重了起來:“應天府那邊的消息?”
    “是。朝廷新建了工業司,傳媒司,發了這麽一份《百姓傳媒日報》出來了。”
    道衍和尚直接進入正題,從袖中拿出了報紙。
    朱棣麵露不解之色,蹙起了眉頭:“《百姓傳媒日報》?工業司?傳媒司?……都是什麽?”
    對於他來說。
    這些名字都顯得頗為陌生。
    朱棣一臉疑惑地接過道衍和尚手裏的報紙。
    立刻展開查看起來。
    不過很快他麵上的表情就變得精彩許多了——懵逼、震驚、饒有興趣、一絲激動、一言難盡……
    “這是本王那位好侄兒又在玩兒新花樣尋開心了吧?”朱棣收起報紙,吐槽道,麵上略帶一絲戲謔之意。
    自從朱元璋“駕崩”。
    他就通過道衍和尚手裏的情報線,關注著應天府的動向。
    而他陸陸續續得到的消息是什麽?
    朱允熥在父皇還沒來得及下葬的時候,就在乾清宮裏燒製陶瓷,擺弄名貴花木,被參了。
    朱允熥花了內帑二十萬兩銀子建磚爐,被參了。
    朱允熥……
    嗯,被參了,被參了,被參了……
    而那群強行把朱允熥扶上皇位的淮西武將,現在隔三差五就得在奉天殿上和人吵架,維護新帝。
    仿佛是真應了道衍師父那句話:朱允熥上位,反倒是件值得恭喜的事情。
    如今看到這份令人哭笑不得的“報紙”。
    朱棣在心態上幾乎都已經開始習以為常了,就連麵上的笑意都壓不下了:“搞這東西又得花上不少銀子吧,嗬嗬,看來……離道衍師父的目標,又近了一步啊。”
    原本他還不敢全信道衍和尚的那一聲聲“恭喜”。
    不過現在看來。
    照這情況繼續發展下去。
    未來可期啊!
    然而,這一次道衍卻沒有回應他,反而麵上露出一絲凝重之色,微微蹙眉,若有所思。
    “道衍師父,怎麽了?”朱棣收起麵上的笑意,問道。
    “看到那一篇和祥瑞有關的文章了沒?”道衍應聲道。
    朱棣點了點頭:“給他安了個順應天意的名頭,曆代上位者屢見不鮮的一種手段。不過……又是什麽傳媒司,又是什麽工業司,花這麽大的功夫耍點錦上添花的小手段……不值當。”
    朱元璋一直十分重視子孫後代的教育,朱棣胸中的見識韜略自然不差,也一眼就看出了這篇文章的端倪。
    道衍和尚雙眼微眯。
    道:“正是這一點,所以貧僧認為,這份‘報紙’後麵的推手,應該不是新帝,而是站在那群淮西武將背後那人!”
    “新帝甫一上位就做了不少離經叛道的事,隻怕在應天府的風評不是太好,所以他造出來了個祥瑞,還借著新帝那‘玩物喪誌’的名頭做遮掩……不對勁,這很不對勁。”道衍神色有些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