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朕是不是KTV得有點過了?
字數:7844 加入書籤
“呃……”馬三寶微微愣了愣,但隨後就露出一個習以為常的釋然表情,平靜地應聲道“是,陛下,奴婢安排。”
他是最清楚朱允熥那天馬行空的行事風格的了。
更見多了自家主子臉不紅心不跳地耍無賴——誒我就隨心所欲,誒我就亂來!你鬧騰你的我就不搭理你,有本事不進乾清宮來咬我呀!
哦你沒這本事,憋著吧!
而馬三寶也是一次次看到了這種簡單粗暴的處理方法,所帶來的便利和效果。
正如朱允熥所說的那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不止如此,有時候時間拖久了,下麵那幫朝臣擔心的,就不是朱允熥有沒有玩物喪誌了,他們開始擔心朱允熥就這麽直接把上朝這個環節就這麽給廢了——當今這位開乾陛下無法無天,經常做出違背祖宗的決定,他們還真不敢賭——那天可就真塌了,大明朝堂也真要亂套了。
所以i這種情況,到了最後反而是朝臣們反過來要好生哄著朱允熥陛下你還是上上朝吧。
這招數屢試不爽。
正所謂招數在精不在多,管用就行。
於是乎……
隨著馬三寶按照朱允熥的吩咐,直接曉瑜朝臣明天又要開始罷朝了之後……本就罵聲一片的應天府上下,愈發雪上加霜。
“又來?他……獨夫!獨夫啊!”
“上朝的定例是太祖洪武皇帝定下的規製,從前太祖皇帝以身作則,勤於政務,從不懈怠。”
“當今陛下卻將此事隻當做兒戲!”
“一回兩回也就罷了,可這都多少回了?但凡有一個不如意,便將政務都撇到一邊去。
“隻要是他不想聽的,那他是一點不留餘地啊!此豈為明君所為?自古以來那些隻知捂著耳朵自以為是的帝王……都是些什麽下場?長此以往……”
“我大明皇朝安定下來才不過三十年,難道真要……唉!”
“……”
好了,先是煉丹司勞民傷財、傷天害理,接著又是獵場玩物喪誌,順帶著胡亂封賞收編錦衣衛,轉頭撒手罷朝……
條條都往朝臣們肺管子上戳——清流讀書人憂國憂民,看到這樣一個君王恨鐵不成鋼;追求進步的看著朱允熥把朝廷官位胡亂賞賜下去,眼紅嫉妒……
對於這些聲音。
朱允熥不聽不聽,王八念經……
他躲在乾清宮裏清閑快活得很!
直到幾天後。
乾清宮門外傳來一陣陣小心翼翼、苦口婆心地勸說“陛下……諸多朝務堆積,還需陛下與各部大臣群策群力,共同商定,微臣鬥膽,請陛下上朝!”
“大明皇朝不可一日無陛下呀!”
“請陛下上朝!”
“陛下……”
朱允熥從來都隻看重內裏——每日把最緊急、最該處理的事情理理清楚,確保朝廷各大體係可以正常運轉,一切情況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要做的事情也在有條不紊地往前發展……
這就夠了,就完事兒了。
所以他從來不拘泥於什麽條條框框、規矩體統的。
他比誰都坐得住。
可朝中的大臣們卻不然,氣那當然是氣的……看到朱允熥這麽離經叛道,無論是站在什麽立場的人都氣瘋了。可是各自激情開麥,罵了好幾天之後……
終究還得來請。
沒辦法啊,現在的大明就這麽一個皇帝,固然有先帝的親皇子,各大藩王就藩大明各處,可當今天的天子偏偏是最名正言順的,而且給大明換皇帝這種事情……幹係太大、風險太大,誰都不敢輕易動這樣的念頭,否則可能更萬劫不複。
當然更重要的……就算有人心懷怨念,覺得朱允熥並無天子之姿,可一想到當今這位開乾皇帝胡作非為的靠山,就什麽念頭都給壓下去了……
也是因此,他們又雙叒叕……來求朱允熥上朝了。
朱允熥放下自己手裏的筆,站起身來,漫不經心地打了個嗬欠,伸了個懶腰。
這才瞥了一眼大門口的位置。
挑了挑眉道“喲,假期又結束咯?罷了罷了,一整個大明皇朝的確事情繁雜,上朝還是要上的。”一邊說著,他也就隨意理了理自己的衣袍,慢悠悠地朝門口方向踱步而去。
他的目的。
無非就是避免和朝臣之間無謂的口水戰,也懶得聽他們講那些什麽亂七八糟的大道理,規矩啊、體統啊、祖訓啊什麽的。
並非是為了「不上朝」。
雖然朱允熥有自己的節奏和計劃。
但在一些繁瑣的日常事務上,這些浸淫其中多年的朝臣,卻比他更有經驗。
所以上朝還是不能省的。
現在朝臣們的態度擺出來了,朱允熥當然樂意和之前一樣,順勢而為,重新按照往常的定例上朝,和朝臣議論國事。
門外,相邀而來的朝臣們的聲音,還在此起彼伏。
站在門口時候的小太監貼心地替朱允熥打開了乾清宮厚重的朱漆大門,“砰”的一聲響起,朱允熥隨著大門打開,緩緩出現在房門外廣場上請願的朝臣們視線之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看到朱允熥走了出來。
眾人的第一反應是長舒了一口氣——嗯,好歹陛下還願意出來,否則陛下一直不肯上朝,那可就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微臣等……參見陛下!”
眾人先是齊齊見禮,朱允熥不按規矩不講武德,其他人不能這麽來啊,自然是無論心裏怎麽想的,麵上都得做足了禮數。
朱允熥伸手虛抬了一下“免禮。”
隨後,眾人便立刻認真陳情起來
“陛下!朝中諸多繁雜事務,其中許多事情,終究還是需要陛下和各部同僚共同商討才好得出結論,萬望陛下莫要荒廢了國事朝務啊!”
“正是如此!微臣附議!”
“臣也附議!這是太祖洪武皇帝傳下的定例。”
“陛下……”
看到眾人這著急的樣子,認真的態度,朱允熥心裏也明白,這其中的大多數人,終究還是真心為大明著想,是真心希望大明皇朝可以不亂、不出岔子的人。
這些矛盾和衝突,都隻不過是因為他自己要做的事情太宏大、太超脫於這個時代才導致的,也就是所謂的代溝。
所以朱允熥自然也不會存心想要為難他們。
當下也順著他們這個態度往下走,做樣子一般輕咳了兩聲,道“列位臣工忠君體國,朕是知道的,既然如此……”
然而,正當朱允熥想要說明天恢複早朝的時候。
便見麵前的朝臣之中,兵科給事中終究還是沒忍住,站了出來,道“啟稟陛下!洪武二十四年,太祖皇帝特設六科給事中,為的便是稽核詔旨章奏、並監督朝廷百官,以避免好不容易從風雨飄搖之中走出來的大明皇朝行差踏錯……陛下罷朝數日,今日微臣總算得見陛下,該說的事便不得不說!”
朱允熥這次隨意調動衛所人馬,以自己的喜好直接把人編入錦衣衛,正是兵科給事中負責監督的範圍。
所以他一馬當先地站了出來。
而這兵科給事中一站出來。
其他五科給事中也一點不慫,紛紛站了出來,目光堅定。
聞言。
朱允熥打住了自己的話,臉色微微一滯,在心裏暗罵了一句「特麽的,還真是見縫插針,簡直就是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朕都罷朝這麽些天了,還來!」
正如兵科給事中剛剛說的那樣,六科給事中,是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四年才設置的官職,是獨立於六部、都察院之外的監察體係,與都察院合稱“科道官”,形成明代監察體係雙軌製。
或者可以說。
這群人就是朱元璋選來,專門負責肅清官場不正之風的。
而洪武二十四年到現在的開乾元年。
相隔隻兩年時間。
這一批六科給事中,相當於是朱元璋親自挑選出來的第一班六科監察人員……當然都是最不講情麵的。
就一個字,參!
除了都察院那幫人之外。
朱允熥最頭疼的就是他們,躲的也是他們。
都察院那邊,詹徽是個老油條,都察院右都禦史的袁泰之前被傅友文開導了一番,這段時間倒是消停了不少,可是六科給事中體係裏這一票人,依舊頭鐵。
這群人頭鐵歸頭鐵。
可他們卻也是朱元璋專門挑了來監察百官的,實實在在幹事的人,他們的眼睛也的確利,能在很大程度上監督大明官場、抑製不正之風——這於龐大複雜的官僚體係來說,這還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朱允熥還真不能動他們。
他是看起來昏,不是真昏。
「罷了罷了,惹不起還躲不起麽?」
朱允熥掃視了一眼摩拳擦掌準備抨擊他的六科給事中們,在心裏暗道了一句。
然後直接在眾臣麵前丟下一句話“再說,再說。”
說完就轉頭往乾清宮裏麵鑽,還讓門口的小太監趕緊把大門給“砰”地一聲關上了……
看著那扇緊閉的朱漆大門。
無論是站出來想要勸諫的六科給事中,還是跑過來求朱允熥上朝,生怕朱允熥把上朝這事兒都給徹底荒廢了的其他朝臣……內心都是無奈到了極點。
尤其是準備了一肚子話,正要發揮的六科給事中……雖然那扇關得幹脆利落地朱漆大門沒有砸到他們鼻子上,可幾個人都有些腦仁兒疼的感覺。
甚至憋的臉有些發紅,彼此交換著一言難盡的眼神。
最終隻能化為一陣陣無奈的、長長的歎息聲“唉……”
能咋辦?
還能衝進乾清宮裏去教育陛下不成?
至於此間其他人,他們倒是並不似六科給事中那樣死板、激進、頭鐵。所以……一陣愣神之後,最終反倒是把矛頭對到六科給事中身上去了
“嘖!陛下為何突然罷朝的原因,你們難道不知道、不清楚麽?方才陛下明明就鬆了口,答應恢複上朝了……偏你們不知道一點眼色!”
打工嘛,你能怪老板麽?那不能夠啊。
這時候不就得把鍋往同事身上甩了,古往今來,道理總是相通的,而朱允熥其實也是吃定了這一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張大人,您這說的叫什麽話?這些天發生的許多事情對嗎?下官不該說麽?”
“下官若是不說,那是有負太祖洪武皇帝對咱們得知遇之恩,辜負他對咱們的信任!”
“……”
被其他人這麽指責,六科給事中自然還是有些委屈的,他們能做諫官,就是因為性子直,不怕得罪人,認死理。
所以他們自然覺得自己沒錯。
“就算你們說的那些話都不錯,可你們說話總也得分點場合吧?現在是說這些的時候麽?”
“就是!當務之急,是要勸陛下恢複朝廷秩序!”
說到這裏,說話之人壓著聲音道“陛下的性子,你還沒看明白麽?萬一他以後罷朝真罷成習慣了,本官看你怎麽勸!”
“不錯!相比於其他,先讓陛下恢複上朝,維持朝廷朝務正常運轉才是更重要的大事!”
“說話真是一點不知道含蓄拐彎!”
“……”
正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朱允熥一向以來的行徑,那可謂是「劣跡斑斑」也不為過——他就像是一個完全不按正常規則運行,充滿了各種超級大bug的程序。
所以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特麽的不管其他什麽亂七八糟的bug不bug的,先讓這個程序跑起來再說吧。
各執己見之下,乾清宮外的廣場上,愣是吵成了一團。
給乾清宮裏躺在軟塌上嗑瓜子的朱允熥都聽樂了,他慢悠悠吐了口瓜子皮,忍不住在心裏暗暗嘀咕了一句「朕這是不是把他們ktv得有點過分了?」
正當外麵廣場眾臣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
一個此間所有人都頗為熟悉的白淨麵孔從遠處而來。
馬三寶臉上帶著些許紅潤之色,腳步匆匆,疾行而來。
對於這個朱允熥身邊最受信任的大太監,在場所有人都是有所了解的——他很是特殊,並不像宮裏那些尋常的閹人一般輕佻浮躁,得勢也一點不猖狂。
平日裏很少有這種樣子。
也不知心裏藏了什麽重要事情。
喜歡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選擇登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選擇登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