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讀卷

字數:6834   加入書籤

A+A-


    李婉兒在屋裏一如既往繞著桌子打圈圈。看到楊植進屋,婉兒愣住了,她瞥一眼屋裏的更漏,問道:“老爺是提前交卷了?”
    楊植笑著說:“我寫了六千多字,超過了前狀元羅倫,第一個交卷!”
    婉兒感覺有點不踏實:“常聞語曰:嶢嶢者易折,皎皎者易汙!老爺這樣高調,就不怕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吾觀那狀元頭銜,如插標賣首爾!”楊植豪氣幹雲道:“一切盡在掌握中!要學會輿論上造聲勢,給讀卷官製造壓力,這樣我的狀元就是實至名歸!”
    婉兒放下心來,倒了一杯茶雙手遞過:“那老爺坐下歇歇,妾身給老爺鬆鬆骨!”想想又說:“晚上要不要再去兩位老師家裏拜訪?”
    “不用了!今天下午開始,我楊植的大名必然傳遍北京士林!
    首先製造輿論, 奪取政……,嗯,奪取狀元,然後解決級別問題, 再大大發展勢力,這是一般規律!
    這個一般規律, 對楊植和楊廷和都是適用的, 基本上是一致的。”
    婉兒滿臉堆笑,邊給楊植捏肩邊憧憬道:“老爺考上狀元,也不枉妾身頂著一個不尷不尬的正妻名份!
    你就不怕楊首輔從中掣肘?”
    楊植仰天長笑:“夫人,你看咱們大明,很多文臣的筆記都記錄過本人參加科舉或主持科舉經曆,還公開說自己主持鄉試會試時,看到哪篇文章說此人必定是某某某,非錄取他不可!
    但是,唯獨沒有人說過殿試讀卷的事情!殿試的水很深,隻有我這種經常與最高層談笑風生的人,才能窺視一二!
    楊首輔陰陽怪氣,綿裏藏針,吾料其不能成事,終難逃餘之一握!”
    婉兒徹底放下心來,笑逐顏開:“捏完了肩,妾身就給老爺打洗腳水來!
    不過自從嫁給老爺,妾身發現隻要老爺說話有寧波口音就諸事不順。老爺還是不要學那張時徹說話。”
    傍晚楊廷和下值回家,便看到好大兒楊慎、好二兒楊惇都在書房等候。
    楊惇也參加了本科會試並中式,是楊植的同年,他剛剛從奉天殿殿試回來。
    兩兒見禮問安後左右侍立,楊廷和坐下道:“惇兒,今日殿試如何?”
    楊惇聞言恭敬回道:“聖上出的題,不太好回答。”
    楊廷和點點頭道:“你會試中式後,我本來請辭讀卷官的,但是聖上曰不必避嫌,明日為父隻得勉為其難!
    吾家已有一個狀元,你隻能在二甲前二十名,進六部沒問題,但是入不了翰林院,不要心有怨望。”
    楊惇正想謙虛幾句,楊慎在另一旁不服氣道:“那費大學士兩代三人同入翰林院,不也沒有人說什麽?”
    楊廷和對楊慎怒喝道:“你聖賢書讀到狗肚子裏了?跪一邊反省去!”
    見三十多歲的好大兒乖乖地走到書房角落跪下,楊廷和又對楊惇說道:“不要聽你兄長瞎開腔!費家兩代人考進士時,上麵俱無奧援!費大學士兄弟兩人被貶回鄉,子侄考入翰林院,與我家不同!”
    楊惇連聲求情:“我這次中式全倚仗父、兄之力,請父親莫要責罰兄長!”
    楊廷和哼一聲道:“叫他跪,是罰他忤逆狂悖!你殿試情況如何?”
    “孩兒答得勉強。倒是殿試中,那楊植不打草稿提筆寫下六千多字,又是第一個交卷,人人皆說楊植將打破羅倫和費宏的狀元記錄!”
    楊廷和冷笑一聲:“天下太平,世人閑得扯淡,所以喜歡傳播這些不著調的噱頭!他們就是市井小民的傳奇小說看多了!楊植考不上狀元的!”
    跪在一邊的楊慎忍不住又接話道:“那樣最好!我可不想跟楊植同坐在翰林院狀元廳裏!”
    楊廷和這次沒有再責罰好大兒,轉頭對楊慎恨恨道:“你已人到中年,怎麽還這個性子!今聖性格陰沉又心意堅定,你莫要被他記恨上!”
    在大明典章中,掄才大典的重要性僅次於皇帝登極,一切政務都要為科舉讓路。
    殿試次日清晨,內閣四相、掌院學士、九卿齊聚文淵閣,開始讀卷。
    錦衣衛將四百十一份考卷放至文淵閣當中的幾張桌案上退場,大明王朝最有權勢的十四人登場,個個目光炯炯看著中央堆成幾疊的考卷。
    華夏講人情世故,為親朋好友獲利是華夏兒女應盡的義務。但如何掌握這個度,不至於吃相難看並考慮到其他人也有這個義務,很考驗每位官老爺的情商智商。
    所以,十四人在讀卷前都分別答應過兩至三人的請托,現在到還人情的時候了。
    楊廷和身為總讀卷官,先發言道:“老夫忝為總讀卷官,先給大家分一下卷子吧!”
    這幾疊卷子中,其中最厚的一份非常耀眼。好幾個人眼睛看著它,蠢蠢欲動。
    楊廷和正待動手,隻見孫交、喬宇、張瓚先行邁步道:“我還是自己來吧!”說著手伸向最厚的那一張卷子。羅欽順、毛澄稍一猶豫,落後於三人也伸過手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楊廷和心中雪亮,這五人必定答應了楊植的請托!
    五人裏麵,聖寵以孫交最重,其他四人便縮回手,由得孫交拿走一疊試卷,楊植那份顯眼地就在其中。
    剩下十三人便各自取走試卷回到座位上閱卷,文淵閣安靜下來,隻有翻紙的聲音。
    過了一會,蔣冕問道:“哪位手上的卷子中有‘履霜堅冰至’這句話?可以給他一個二甲。”便有羅欽順答應一聲,抽出一張卷子放在一邊。
    隨後閣中十四人紛紛都問某某卷子在誰手上。大家互通有無,先把人情卷選出來。
    楊廷和估算一下,二甲以上的卷子中,大約有二十多份是互相給麵子的人情卷,但是不排除剛好有人情卷被正主拿到,比如說楊惇的卷子就剛好在自己手上。
    羅欽順看看孫交那邊,楊植那份卷子放在一側,孫交並沒有看,顯然是想最後看最厚的卷子,這個弟子保底是二甲了。
    每位讀卷官均年過半百,卻要看二十五到三十份卷子,每份卷子二千字以上,還要給它們比對優劣,還是很花時間的。
    眾人選出二甲以上一百四十五份卷子時已是下午,剩下的三甲卷子被丟棄一邊,另外一堆。
    楊廷和見天色已晚,再不出宮,侍衛就要催促了。便喚來錦衣衛把二甲以上及三甲試卷分別封存起來。
    見錦衣衛鎖好櫃子貼上封條,鎖好文淵閣大門並在四周警戒,眾人這才齊齊離開紫禁城。
    羅欽順回到家中時,楊植已經在書房候著,涎皮搭臉問道:“老師可曾看過我的試卷?”
    羅老師哼一聲道:“還沒有人看過你的試卷,不過你二甲保底沒問題,能不能再進一步到二甲前二十名,甚至到二甲前十名,就看你的文章能不能服眾了!”
    殿試讀卷最關鍵的一步,就是選出一甲三名試卷給皇帝看,但同時要準備二甲前十名的試卷做備份。如果皇帝閱卷時看不上一甲的卷子,就會看二甲前十名的卷子換了一甲試卷。所以遞給皇帝的卷子共十三份。
    而二甲前二十名呢,往往能成為庶吉士,經過翰林院教習合格,也能成為翰林。
    楊植驚訝地說:“弟子的試卷獨一無二,如黑夜裏的螢火蟲一樣耀眼,居然前輩們還沒有看過?”
    這個弟子好作驚人之語,和蘇州的科場失意普信男十分相似!弟子先前在南京國子監就散發揭帖鬧得沸沸揚揚,靠這個辦法,眾望所歸地獲得南直解元名號,如今殿試又想複製一次。
    羅欽順微感不妙,喝道:“你已經形成了路徑,那個,哦,路徑依賴!做人還是要踏踏實實!”
    不肖弟子底氣十足地說:“老師請放心!我的文章不怕給大家看,就怕大家不看!”
    羅欽順撇撇嘴道:“你寫的八股文呢,不怕給大家看?”
    “老師放心,我已經把我過去寫的八股文全銷毀了!他們想看也看不到!”
    次日清早讀卷官又來到文淵閣,今天的任務就是選出前十三名的卷子,並議出三鼎甲送給嘉靖。至於文淵閣角落裏的三甲試卷,那就隨機排位,不用再看了。
    二甲以上一百四十五份試卷靜靜地躺在桌子中央。十五名讀卷官,隻須每人看八、九份卷子,然後選出自己認為最優秀的卷子給其他人傳閱,共同議定最終的前十三名試卷。
    孫交當仁不讓,又是第一個拿起九份試卷,包括最厚的那份。大家也各自取走試卷,分頭看了起來。
    眾人正在閱卷之際,隻聽到孫交“啊”地一聲,循聲看去,卻見孫交捧著最厚的試卷,像是被蠍子蜇了一下,從座位上騰地站起來。
    楊廷和問道:“大司徒,可有不妥?”
    孫交臉色變換,定定神隨口說沒事,然後繼續凝神看下去。
    不到一個時辰二甲以上的試卷很快被看完了,每人選出兩份試卷。孫交拿起最厚的試卷遞給羅欽順說道:“諸位都來看看!”
    羅欽順看過試卷後臉色不好,又遞給毛澄。毛澄見兩人神色,心裏早有準備,不動聲色看完又傳遞給下一個,直到所有的人都看完了楊植的試卷。
    眾人麵麵相覷,不知道如何開口,還是楊首輔咳嗽一聲道:“此份試卷離經叛道,學術迂邪,不要說前十三,就是二甲都過不去,隻能列為三甲最後!”
    喬宇立刻反駁說:“我看這位考生才華橫溢,文章如花似錦,為人忠厚老實坦坦蕩蕩,可以列為三鼎甲!羅掌院,你來說說看!”
    他看看羅欽順,驚訝道:“你臉紅什麽?”
    羅欽順隨口敷衍一句:“精神煥發!”然後長籲一口氣,又喝了口茶,想了一下說:“大明曆來講言路通暢言論自由,從來沒有聽過因為學術觀點不同,而視異見者為寇讎者!我個人認為這策論很好!
    大宗伯,你說說看!”
    毛澄咬咬牙道:“策論就要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我看這卷子不錯,至少可以列為前十!”
    刑部尚書林俊不以為然說:“我看這名考生有阿諛諂媚君上之嫌,其心不正!不可汙染聖上之目,最多三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工部尚書趙璜哼一聲道:“論阿諛奉承,我看這位考生還不夠格!”
    林俊臉一紅,不再發聲。
    楊廷和心中飛快地推算一下,朝向蔣冕、毛紀、費宏說道:“三位閣老有什麽看法?”
    費宏咽口口水,艱難說道:“不用解釋,大家都知道此名考生是誰!如果老夫否定這名考生,指不定物議紛紛,說老夫嫉妒,所以我保持中立!”
    毛紀附和道:“我也是這個意思!就怕大家議論內閣為了保持最年輕狀元的記錄,同氣連枝打壓楊植!”
    蔣冕本來想說什麽,聽到此話便把話咽了下去。
    剩下鄭嶽是林俊老鄉,剛才林俊被譏諷,自己也不敢說話。
    張瓚道:“大家都有門生子弟鄉人參加殿試,還是不要為這個事爭議不決!
    依我看,聖上未必不會不喜歡這份策論!把這策論放到前十,讓聖上決定吧!”
    張瓚你自己阿附郭勳,丟盡士大夫的臉,也敢拿楊惇威脅我!
    楊廷和心中冷笑一聲,道:“好吧,老夫與蔣次輔、毛三輔都是多次上疏請辭的人,也不在乎什麽了!既然大家這麽說,那就讓聖心獨裁吧!
    我們先把前二十名排出來!”
    盡管彌封,表麵上沒有人知道哪個考生是誰,但會元李舜臣肯定要排在二甲第一,即第四名,不然會試就成了笑話;讀卷官好幾個江西人,歐陽德完全是心學的觀點,也排進前二十,楊惇也進了前二十。
    經過討價還價,最後楊植的卷子終於被排進了三鼎甲,眾人排好三鼎甲和二甲前十,請張佐把這十三份試卷帶走,明天一大早在文華殿呈給嘉靖。剩下的試卷送去禮部,畢竟明天文淵閣還要照常做為辦公室。
    喜歡我在錦衣衛跟大儒辯經請大家收藏:()我在錦衣衛跟大儒辯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