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三條大槍震番邦

字數:4248   加入書籤

A+A-


    周雲清第三次張弓放箭,“唰”的一聲,一隻箭閃電般直奔忽雷豹,這次忽雷豹卻沒有再躲。
    一是氣急敗壞,忘記了對方放箭。
    二是周雲清連放兩次空箭,他以為隻是嚇唬他而已,對方並不會放箭。
    隻聽“啊”的一聲慘叫,那箭正射入忽雷豹的左眼。
    忽雷豹慘叫一聲,用手去拔箭,就在這個當口,周雲清已經撥馬回來,一槍將忽雷豹挑於馬下。
    李元振身邊一人大怒,大叫一聲:“暗箭傷人算什麽本事!”
    縱馬飛出,直取周雲清。
    周雲清看時,來將如同一團黑雲,黑盔黑甲,黑馬黑袍,臉上也是一團黑,像是活張飛,但手裏拿得不是矛,而是一條九耳八環大砍刀。
    此人正是八大金剛之一的野利大鵬。
    周雲清道:“來者何人?”
    野利大鵬並不答話,手中大刀唰唰唰衝著周雲清就連砍三刀,周雲清擺大槍一一摚過,周雲清聽到他罵自己,決定讓他知道自己的真本事。
    周雲清與之戰了十幾合,便使出了百鳥朝鳳槍的絕招絕命三槍。
    周雲清一抖大槍,瞬間現出三十六個槍頭,中間、左右各十二個槍頭,那野利大鵬頓時花了眼,不知道去對付哪一個槍頭。
    他隨便拿大刀向中間槍頭劈去,哪知這槍頭是幻影,他一刀劈空了,真正的槍頭卻從左側紮了進去,這槍直直從野利大鵬肋間紮進去。
    周雲清的槍叫做五鉤神飛亮銀槍,頭上暗帶五個小鋼勾,周雲清將槍杆一轉,野利大鵬的心肝腸子被攪成了漿糊。
    野利大鵬大叫一聲,一頭倒栽於馬下,絕氣而亡。
    李元振一看此情景,大吼一聲:“一起上!”
    剩下的四條金剛一同殺出戰陣,直取周雲清。
    陣中周侗看得起勁,見四將齊出,唯恐周雲清有失,便親自拈槍出陣,他叫一聲:“雲清回陣,我來對付!”
    周雲清哪裏放心老爹一人對付四員西夏猛將?並不回陣,而是與父親一同抵住四將,一個對兩個,捉對廝殺。
    薑還是老的辣,周侗一條槍舞將開來,如雪花紛紛,讓人眼花繚亂。
    圍攻周侗的五金剛、六金剛沒出十個回合,就被周侗紮傷,二人抱鞍拚命逃去。
    另一邊圍攻周雲清的四金剛、八金剛正與周雲清殺得難解難分,一看五金剛和六金剛敗陣而逃,手中兵器失了方寸。
    一個被周雲清一槍刺中左肩,另一個被一槍紮在大腿上。
    兩人大叫不好,撥馬而逃。
    周侗將槍一舉,高聲大喊:“衝陣!”
    上萬人馬如怒潮般向西夏軍殺去,西夏軍接連被殺死四員大將,剩下幾位也敗陣而回,士氣低落,這對麵宋軍一衝,立腳不住,紛紛抱頭鼠竄。
    這一仗將李元振的人馬殺得大敗,順利解除了天裕關之圍。
    周侗又乘勝追擊,將李元振一口氣趕出五十多裏。
    這場戰役,猶如狂風驟雨,西夏四員驍將隕落沙場,另有四人重傷不起,西夏軍隊更是折損上千精兵,士氣大挫。
    周侗乘勝追擊,不過三月光景,便如秋風掃落葉般,將西夏侵占的五座關隘悉數奪回,其勢不可擋,震撼了整個西夏國。
    西夏皇帝驚慌失措,急遣皇叔李仁德率十萬大軍增援李元振,兩軍合流,兵力驟增至十五萬之眾。
    麵對如此懸殊的敵我力量,周侗深諳兵法之道,未敢輕舉妄動,果斷率軍退守黃沙城,采取堅壁清野、居關死守之策。
    他派遣史文恭為遊擊將軍,專司劫掠敵糧,令西夏大軍腹背受敵。
    每當夜深人靜之時,黃沙城上便鑼鼓喧天,炮聲隆隆,西夏軍營中人心惶惶,夜不能寐,連日來疲憊不堪,士氣跌至穀底。
    而史文恭更是屢出奇兵,成功截斷西夏糧道,糧草盡毀,周侗意圖以此消耗戰拖垮敵軍,再尋良機,一舉破敵。
    然而,李仁德亦非等閑之輩,他洞察了周侗的意圖,白天屢次發動攻勢,卻均被周侗巧妙化解,西夏兵折損甚重,攻勢漸弱,士氣更加低落。
    為扭轉戰局,李仁德暗中派遣細作,攜帶重金異寶潛入大宋都城,買通轉運使蔡文璋,後者利用與當朝宰相蔡京的親密關係,在蔡京麵前構陷周侗,稱其飛揚跋扈、畏敵不前,錯失戰機。
    蔡京本就與金台有隙,而周侗作為金台的得意門生,自然成了其報複的靶子。
    於是,蔡京向皇帝進讒言,誣陷周侗有通敵之嫌,請求換帥並嚴懲周侗。
    皇帝雖未立即應允,卻派遣蔡文璋為監軍,前往前線監督周侗。
    蔡文璋雖有萬般不願,卻不得不遵旨行事,帶著心腹手下,硬著頭皮踏上了前往前線的征途。為求自保,他並未深入黃沙城,而是選擇在天裕關駐紮。
    到了前線,蔡文璋依仗權勢,囂張跋扈,一麵密信李仁德令其加強防備,一麵嚴令周侗立即出戰,否則軍法從事。
    周侗深知時機未至,但迫於蔡文璋的壓力,無奈之下,隻得令周雲清留守黃沙城,自己則親率史文恭及五千精兵出城迎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西夏軍見宋軍主動出擊,假意撤退,誘敵深入。
    周侗率部緊追不舍,直至城外十裏外的一處山凹之中,方覺地勢不利,正欲下令撤退,忽聞炮聲連天,西夏伏兵四起,前後夾擊,宋軍頓時陷入絕境。
    周侗奮力拚殺,終於殺出一條血路,向黃沙城疾馳而去,但身邊僅餘數百勇士。
    途中,他驚覺史文恭未歸,心中焦急萬分,毅然決定返身救援。
    此時,史文恭正被數十名西夏猛將圍困,生死一線。
    正當他絕望之際,卻見師父周侗如天神降臨,大槍揮舞,所向披靡,瞬間擊潰數名敵將。
    史文恭見狀,精神大振,與師父並肩作戰,兩人槍法如神,殺得西夏軍節節敗退。
    然而,西夏軍仍不死心,邊追邊放箭,數名宋軍不幸中箭落馬。
    在這場生死較量中,周侗與史文恭憑借著超凡的武藝,最終殺出重圍,回到了黃沙城。
    而周雲清卻被困到陣中。
    周侗見雲清沒有回來,知道雲清困到陣中了。
    周侗要回去接應雲清,史文恭道:“師父且在城中竭息,我去接應雲清。”
    說罷,史文恭上馬提槍,重新殺回敵陣。
    再說周雲清,其槍法不在史文恭之下,他展開百鳥朝鳳槍的絕技,槍馬到處,如入無人之境。
    西夏兵粘上死、挨上亡。
    此時李仁德正在一土坡之上手拿令旗親自指揮,見對麵過來一員銀甲白馬的宋將,一條大槍上下飛舞,無人能擋,槍馬所過之處,血肉橫飛、伏屍如山。
    李元振看到此情景不由心驚:“此是何人?”
    他身旁李元振告知:此人是宋帥周侗之子周雲清。
    喜歡水滸風雲大宋頭條好漢請大家收藏:()水滸風雲大宋頭條好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