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

字數:3506   加入書籤

A+A-


    盧環握緊拳頭,指甲深深掐入掌心:"蔡京、童貫那些奸臣呢?"
    "嘿!"李助冷笑一聲,"欽宗即位後,迫於民意,除掉了蔡京、童貫、楊戩等六賊。李綱被提拔為尚書右丞,主持抗金。東京軍民在李綱指揮下,同仇敵愾,打退了金兵多次進攻。"
    "那為何還會城破?"盧環急切問道。
    李助眼中怒火燃燒:"朝中投降派太多!金人收買了大批官員,二帝又都是軟骨頭,害怕打仗。李綱被罷官,欽宗竟要用張邦昌那奸賊接替!"
    說到這裏,李助突然激動起來,一把抓住盧環的手臂:"盧兄弟,你可知道,老朽曾闖入宮中,麵見欽宗!"
    盧環震驚:"前輩竟敢闖宮?"
    "哈哈哈!"李助狂笑起來,狀若瘋癲。
    "老朽裝瘋賣傻,混入宮中,對那昏君說:"若用張邦昌,大宋必亡!"那昏君嚇得麵如土色,命人捉我。可笑那些侍衛,連老朽的衣角都摸不到!"
    "後來呢?"盧環輕聲問道。
    李助鬆開盧環,頹然坐回石上:"後來...金兵突襲東京,城內守軍無主將指揮,一觸即潰。二帝被俘,皇室、官員、百姓十餘萬人被押往北方,金銀財寶被洗劫一空..."他聲音哽咽,再也說不下去。
    山風嗚咽,鬆濤陣陣,仿佛在為這國殤哀鳴。
    盧環沉默良久,他雖然與大宋為敵,但突然聽到國破家亡的消息,也不由得心中淒然。
    盧環突然問道:"韓世忠何在?"
    李助抬起頭:"韓將軍在河北薊州與金軍作戰,被粘罕大軍包圍,自顧不暇。"
    "宗澤大人呢?"
    "宗大人在開德與金兵激戰,亦無力回援東京。"
    "張叔夜、張俊、劉光世呢?"
    李助冷笑:"張叔夜在東京城外與金軍血戰,全軍覆滅,他的兩個兒子也都陣亡,他被金兵活捉,被金國擄走,途中自縊而亡;張俊那廝在太行山鎮壓李昱、張遇的義軍,難以脫身;劉光世率三千人"勤王",卻磨磨蹭蹭,未到東京,二帝已被擄走。"
    盧環脫口而出:“沒想到這張叔夜父子倒是頂天立地的好漢。”
    李助歎息一聲:“本來東京尚有二十萬人馬,但是張邦昌勾結金國,力主派康王去金國為人質以換取和平,做為大宋的談判代表,他又私自與金國媾和,簽訂了割讓土地的盟約,在金國攻打東京時,他又使門人做為內應,打開城門,迎金兵入城!大宋全亡於此人之手!”
    盧環猛地一拳砸在鬆樹上,樹皮碎裂,鮮血從指節滲出:"奸臣誤國!昏君誤國!"
    李助盯著盧環,突然正色道:"盧兄弟,老朽此來,是想請你出山。"
    "出山?"盧環一怔。
    "正是!"李助站起身,腰間的金劍在夕陽下閃閃發光,"如今二帝被擄,但大宋血脈未絕。康王趙構已在應天府即位,是為高宗。天下義士紛紛起兵抗金,正是我輩用武之時!而盧公子號稱天桂王,擁兵五十萬,放眼半壁江山,隻有的勢力最大,因此隻有天桂王出山,才能拯救破碎山河。"
    盧環沉默不語,轉身望向遠處的群山。
    五年前,他因兵敗而退據天桂山,經過五年的休養生聚,天桂山上已經建立起一支新式軍隊,擁有火槍營一千人,火炮營一千人,手炮營五千人,各式火炮一千門,火繩槍、步槍兩千支,鐵甲戰車五百輛、超級雷鳥轟炸機五百架,空軍二千人,火箭炮一千輛、飛雷三千枚。步戰營一百二十個,三十萬眾,鐵騎兵二十萬眾,水軍一萬五千人,大小戰船一千五百艘,以這樣的陣營,不要說放眼大宋,就是放眼天下,也沒有對手。
    盧環感覺時機到了。
    他嘴上卻是一聲苦笑:"我荒野孤軍,能有何作為?"
    李助走到他身旁,低聲道:"盧公子雄兵五十萬,戰將數百員,猛將一百零八數,更有世人見所未見的新式武器,小老兒雖然不在天桂山,但是你的軍力我了如指掌,如今國難當頭,豈能袖手旁觀?"李助激動道,"老朽聯絡了各路豪傑,其中太行山就有十八路義軍。盧兄弟若能出山,必能號召更多誌士,建立一支抗金盟軍!"
    暮色漸濃,山風更勁。
    盧環的灰袍在風中翻飛,他忽然拔出膝前長劍,劍光如水,在山巔舞出一道銀虹。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盧環長吟一聲,劍勢陡然一變,如驚濤拍岸,似狂風卷雲。
    這是他在山中五載所創的"飛龍劍法",每一招都蘊含著千層殺氣。
    李助拍手叫好:"好劍法!盧兄弟這十年並未虛度啊!"
    盧環收劍而立,氣息平穩如初。
    他轉身麵對李助,眼中已是一片清明:"前輩,我隨你出山。"
    李助大喜,從懷中取出一枚金色令牌,遞給盧環:"這是抗金義軍的"金劍令",持此令可號令各路豪傑。老朽年邁,這統領之位,非盧兄弟莫屬。"
    盧環鄭重接過令牌,隻覺重若千鈞。
    他知道,從這一刻起,他將告別五年的隱居生活,重新踏入那個血與火的世界。
    天桂山行宮的禦花園裏,西宮王妃王亦菲正漫步在牡丹叢中。
    她身著淡金色宮裝,發髻高挽,一支鳳釵斜插,舉手投足間盡是皇家氣度。身後十步外,四名宮女低頭跟隨,不敢有絲毫怠慢。
    "娘娘,禦膳房新做了桂花糕,可要嚐嚐?"領頭的宮女輕聲問道。
    王亦菲正要回答,忽然耳尖一動,聽到假山後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響。她唇角微不可察地翹了翹,揮手道:"你們都退下吧,本宮想獨自賞花。"
    待宮女們退遠,王亦菲突然轉身,袖中白綾如蛟龍出海,直射假山後:"何方宵小,膽敢擅闖行宮!"
    "哎喲喲,王妃娘娘好大的威風!"
    一個灰影從假山後翻出,輕巧地避開白綾,落在花園之中,壓倒了一大片花叢。
    喜歡水滸風雲大宋頭條好漢請大家收藏:()水滸風雲大宋頭條好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