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滿城梅子黃時雨
字數:3322 加入書籤
就在方瓊花戰死之際,嶽家軍趕到了,八大錘率先攻入城中,牛皋、陸文龍、關鈴等一流戰將率領背嵬軍隨後殺入。
金兵哪裏擋得住嶽家軍,立時全軍崩潰。
不到半個時辰,牧羊城就被嶽家軍拿了下來。
可是,南軍的損失太大了,不僅龐家兄妹全部戰死,南軍將領穿雲叟張儉、淩波子元興、玉簫郎崔彧、化影手溫克讓皆死於亂軍之中。
南軍士卒也折扣了一萬有餘,石寶、厲天閏、司行方也身負箭傷。
聽到這裏,盧環隻覺眼前一黑,險些昏厥過去。他強撐著身體,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盧兄弟,此次北伐,本以為能直搗黃龍,迎回二帝,可誰知……”
嶽飛無奈地搖頭,繼續說道:“我率軍殺入城中,終於找到了二帝的下落。可那場景,實在是慘不忍睹……徽宗皇帝被困井中長達兩年,金兵竟喪心病狂,將他……將他做了燒烤,熬成了燈油……”嶽飛說到此處,聲音哽咽,“而欽宗皇帝,也早已成了一個又啞又聾的瘋子。”
“什麽?欽宗瘋了?”
盧環一臉的震驚,更令他震驚的消息還在後麵。
“通過俘虜的金兵看守得知,造成這一切的主謀,竟然是當今聖上……”嶽飛壓低聲音,眼中滿是失望與憤怒,“金兵捉住了一個給欽宗下藥的人,那人招認是秦檜派他所為。而金兵知道秦檜是金國奸細,不但沒有處死那人,反而將其放走了。這朝廷內部,早已腐敗不堪,令人心寒啊!”
盧環呆坐在原地,久久說不出話來。
國仇、家恨、背叛,種種情緒交織在一起,讓他感到無比的絕望。
就在這時,石寶匆匆走進營帳,手中拿著一封信,“元帥,這是在方元帥帳中發現的。”
嶽飛接過信,看了一眼,便遞給了盧環,“這是瓊花的遺書,你看看吧。”
盧環雙手顫抖著接過信,緩緩展開。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每一個字都像是方瓊花在他耳邊輕聲訴說。
盧郎如晤:
烽煙蔽日,朔氣侵肌。兄長血濺狼穴,痛徹肺腹。妾提筆時,已聞牧羊城頭刁鬥聲聲,金賊旌旗蔽空,箭樓林立如蝟。城前鹿砦橫陳,陷坑密布,真可謂鐵桶相似。然妾兄龐萬春之血猶溫,仇讎之麵未齏,縱是龍潭虎穴,亦當效那飛蛾撲焰!
妾提旅北征,無一日不思念夫君。憶昔揚州擂台,妾被金人鷹犬所困,金環鎖喉,命懸一線。郎君白衣如雪,俠氣如虹,拯妾兄與危難,至今尚憶夫君之言:"賊子之血不足汙姑娘羅裳。"彼時春風正暖,柳絮沾衣,妾之心旌,自此隨郎君馬後黃塵,輾轉千裏。
想當初,妾與郎君困守青石峽。賊眾三倍於我,賊首毒箭勁發,郎君以身為盾,護妾於巉岩之下,毒矢入骨,猶自拔箭擲敵,聲若洪鍾:"某在此,誰敢傷吾妻!"是夜,郎君高燒如烙,妾為郎君吮毒血,淚落郎君背脊,竟將毒血衝淡三分。郎君醒時,卻撫妾發笑:"娘子之淚比之金瘡藥。"
妾常思,此生何幸,得遇郎君這般英雄。昔年妾在梅州,常聞人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然妾所見江湖客,或沽名釣譽,或恃強淩弱。唯郎君即有劍膽琴心,亦能俠骨柔情。妾嚐笑言:"郎君這般人物,合該是天上星宿下凡。"郎君卻正色道:"某不過凡夫,所求者,唯與娘子白首不離耳。"
今晨秣馬,妾對鏡梳妝,見鬢邊已生華發。妾撫發而笑,暗忖:"待破此城,便與郎君解甲歸田。"妾已繪就梅州小築圖樣:前庭栽梅十株,後院辟藥圃三分,簷下懸郎君的青缸劍,案頭置妾的焦尾琴。春日采茶東山,秋來釀酒西園,冬夜圍爐教子,夏晨並轡垂釣。妾常夢此景,唯盼夢境成真。
然天不遂人願。昨夜巡營,見北鬥七星暗淡,主星搖搖欲墜。妾知此乃凶兆,然國仇家恨,豈容退縮?妾兄萬春,自幼護妾周全,猶記妾七歲墜井,兄以身為繩,救妾出水,自卻寒疾纏身十年。妾幼失雙親,與兄相依為命,後流落江湖,賣藝為生,寒冬臘月,兄舍衣就我。饑無可食,兄乞食於我。今兄長血灑疆場,屍骨未寒,妾若不取賊酋首級祭兄,何顏見雙親於九泉之下?
妾已著人備下兩具楠木棺。若妾僥幸生還,自當與郎君共騎青驄,榮歸煙雨江南;若妾馬革裹屍,還望郎君念在夫妻一場,將妾與兄長合葬於梅州祖塋。妾墓前不必立碑,隻植一株紅梅,待到來年花開,郎君攜酒來祭,自當是妾為君舞。
郎君素知妾性烈如火,然妾亦有萬般柔情,隻予郎君一人。記得那年上元夜,妾扮作男裝隨郎君觀燈,見有賣並蒂蓮燈者,妾欲買之,郎君卻笑:"此物俗氣,不及某為娘子摘的星子。"言罷攬妾腰肢,足尖輕點,竟帶妾飛上酒樓飛簷。那夜煙花絢爛,郎君之吻比月光更暖,妾至今想起,仍覺麵熱心跳。
臨書涕零,不知所雲。唯願郎君珍重萬金之軀,他日若聞妾戰死消息,不必悲戚。妾此生得遇郎君,已勝卻人間無數。若待來世,妾願與君白頭偕老,同宿百年。
紙短情長,就此擱筆。願化北風一縷,夜夜入君夢。
若君收到此書之時,便是妾永決之日。
妾 瓊花 絕筆
建炎三年冬月望日 夜
"瓊花!你怎麽如此狠心舍我而去!"
盧環再也按捺不住,放聲痛哭,淚水滴落在信紙上,暈開了字跡。
良久,盧環咬著牙,強忍著悲痛,抬起頭對嶽飛說道:“嶽將軍,我想帶瓊花和龐兄弟回家,將他們安葬在故土。”
嶽飛點頭,“理應如此。我會安排一隊人馬,護送你們回去。方瓊花和龐萬春都是忠勇之士,他們的功績,我會銘記於心。”
盧環謝道:“不必勞煩嶽元帥,安葬瓊花之事,我隻帶三名親兵,兩輛馬車足矣。”
接下來,盧環強打起精神,親自為方瓊花和龐萬春料理後事。他為二人換上幹淨整潔的衣物,擦拭去臉上的血跡和塵土,棺槨中的龐家兄妹,仿佛隻是沉沉睡去。
一切準備妥當後,盧環帶著三名親兵,用兩輛馬車拉著兩個棺槨踏上了前往梅州的路途。
喜歡水滸風雲大宋頭條好漢請大家收藏:()水滸風雲大宋頭條好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