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發展經濟,老大哥解體
字數:4517 加入書籤
蘇文自然知曉對方擔心的是什麽。
真要是讓關東軍在那邊發現了油田,對方豈不是會更加如魚得水。
對此,蘇文給了他一個安心的眼神:
“嗬嗬~,大概是天佑華夏,小鬼子直到戰敗也沒能發現那裏的油田。”
“而且據說距離出油隻差十幾米來著,因為沒了耐心,就沒能繼續向下挖掘。”
“還是後來咱們自己的鑽井隊,就在原來鬼子挖掘的地方繼續向下挖,沒多久便打出了高質量的原油。”
聞言,三位首長不由得長舒一口氣。
並且知道小鬼子終將戰敗之後,也更加堅定了他們北上抗日的決心。
有些回過味來的*,對於剛才蘇文所說的話很是好奇。
於是便問道:
“蘇文,剛才你說的走上了些彎路,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啊?”
蘇文稍微沉吟,道:
“是這樣的首長,就是剛剛建立那會兒,因為沒有發展經驗,所以難免走了些的彎路。”
“直到後來您看出了問題的本質和根源,隨後排除萬難的告訴咱們,一切都要實事求是。”
“隨後就帶領咱們發展經濟生產。”
“就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的,腳踏實地的,走出了屬於咱們自己的發展道路。”
*有些回味的望著蘇文,微笑道:“嗬嗬,蘇文,你所說的這個,應該沒那麽簡單吧?”
蘇文默默點頭,他早就預料到*多半會問及這個問題,於是按照事先想好的道:
“咱們成立之初,的確是內外交困。”
“外有帝國主義虎視眈眈,內有餘孽企圖東山再起。”
“所以當時,大部分精力依然用在了鬥爭方麵,因此就忽略了很多發展生產的事情。”
“後來國家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所以就帶著咱們把這股風氣給壓了下去。”
“隨後還率先提出不再學習前蘇聯那套方法發展生產的經驗,改用咱們自己的方法。”
“極大的解放了生產力,使得咱們的農業發展,上了一個新台階。”
“所以事實證明,我們走的這條路,是正確的,”
“嗬嗬嗬。”聞言*微笑著擺擺手:
“蘇文,你把我這個不算太老的老人家,當成啥了?”
“我自己有多少斤兩,還是很清楚的嘛。”
聞言,蘇文不由得開始緊張起來。
自己不過是把後世的先進做法,提前給對方暗示了一番,其實也沒別的意思。
來不及多想,便聽見*饒有深意道:
“咱們的政策提出,以及路線製定,可一向都是講究民主的。”
“不管是錯誤決策也好,還是正確決策也罷,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所有功勞,都不能係於任何一個人的身上。”
隨後對方眉眼一挑:“蘇文,雖然你把我當長輩,但我可沒老糊塗哦!”
聞言蘇文有些尷尬的抓了抓腦袋,不好意思道:
“實話實說首長,人無完人,但是您的功績絕對比得上秦皇漢武,這一點毋庸置疑。”
“哈哈哈,蘇文,你再這麽說的話,我估計就該找個地縫鑽進去咯。”
對方趕緊擺擺手,翻過這一頁。
接著道:“對了,你剛剛說的前蘇聯,這是啥意思啊?”
蘇文不作他想道:
“其實就是字麵意思,咱們這位老大哥,會在1991年那會兒,突然宣布解體,隨後分裂成10幾個國家。”
“怎麽會這麽快?”**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到底是因為什麽解體的?”
畢竟現在的蘇聯,在他們這代人看來,完全就是巨無霸的存在。
而且是作為紅色陣營的燈塔,照亮著全世界的布爾什維克。
至於說解體是因為什麽,蘇文隻能以自己粗淺的知識麵,簡單說道:
“解體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最主要的原因,我覺得是經濟方麵。”
“那時的蘇聯雖說軍事實力世界第一,但是經濟方麵因為太關注重工業發展,從而導致民生行業停滯不前。”
“隨後他們國內,便被西方世界帶來的優秀物資產品,逐漸分化腐蝕。”
“以至於社會上,到處都彌漫著西方那種浮躁的情緒。”
“這也是為啥咱們在吸取蘇聯經驗教訓之後,全力發展經濟的主要原因。”
“隻要滿足了老百姓對物資和文化等方麵的需求,很多社會矛盾都能迎刃而解。”
“次要原因,我覺得是因為腐敗問題。”
“不管是經濟方麵,又或者是反腐方麵,老大哥都沒辦法妥善解決。”
“於是乎,解體就成為了唯一的宣泄途徑。”
“而蘇聯解體之後,最大的國家叫大鵝,第二大的叫小鵝。”
“嘿嘿,他們現在正打得起勁呢。”
提起打仗,蘇文便眉飛色舞。
見三位首長一臉茫然的望著蘇文。
大概是覺得即使分了家,但好歹也是文化相通的同胞。
就算打起來,應該也是小摩擦才對吧。
隻見蘇文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表情,接著道:
“而且首長,他們可不是小打小鬧哦,已經快打出狗腦子了,各種重武器輪番上陣。”
“死傷也超過了幾十萬,就差動用核武器了。”
對於同根同源的國家能打起來這件事,深諳曆史的*倒是覺得挺正常。
畢竟咱們國家曆史上,同宗同源相互攻伐也不在少數。
“對了小蘇,核武器又是啥?”對軍事較為敏感的***忍不住問道。
這玩意兒蘇文熟悉,畢竟他可是做夢都想給櫻花國種上幾顆。
“嗬嗬,核武器就是未來戰場的終極武器,往往會以洲際導彈的形式出現。”
“而且一旦出現,必定是一場滅國之戰。”
“往往一顆足夠當量的核武器,就能輕易摧毀一座大型城市。”
“那…咱們有核武器嗎?”驚出一身冷汗的**當即問道。
“有!怎麽可能沒有?”蘇文臉上帶著得意的表情:
“要是咱們沒有,估計早就被西方國家吃幹抹淨了,怎麽可能無憂無慮的發展經濟。”
提起原子彈,蘇文很自然的望向*:
“而且當初發展核武器,是您帶領大家咱們排除萬難,執意要發展的。”
“起初可是有不少學者專家反對,說什麽勞民傷財,最典型的就是某武俠小說家。”
“但是咱們早就預料到了以後的事情。”
“所以才在如此艱難的局麵下,發展出了咱們自己的核力量。”
“這些事情,我們可都記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