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劉備忽然變得激進了
字數:4823 加入書籤
這日,鄭錚早早起身,拿著係統獎勵給他的神臂弩、馬蹄鐵以及馬鐙的製作圖紙,前往馬均的工坊。
馬均是在漢末留下名號的能工巧匠,對各種器械的製造和改良有著非凡的天賦。
鄭錚覺得,將這些係統獎勵的武器製作之事交給馬均,再合適不過。
走進工坊,一股熱氣撲麵而來,馬均正專注地擺弄著一堆零件。
鄭錚笑著打招呼:
“德衡,忙著那。”
馬均抬起頭,看到鄭錚,連忙行禮:
“別駕前來,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別駕今日前來,可是有要事?”
鄭錚從懷中掏出圖紙,遞到馬均麵前:
“德衡,這幾張圖紙上的物件,對我軍至關重要。”
“汝且看看,有沒有把握。”
馬均接過圖紙,仔細端詳,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妙啊!別駕這設計,真是巧奪天工。”
“均定當竭盡全力,早日將這些物件製造出來。”
鄭錚拍了拍馬均的肩膀:
“有勞德衡了。”
“此事關乎涼州軍力,還望越快越好。”
鄭錚剛與馬均交談完畢,正準備離開工坊,就看到簡雍慌慌張張地跑來。
簡雍氣喘籲籲地說道:
“立明,可算找到你了!”
鄭錚心中一緊,看簡雍這模樣,定是有大事發生,於是忙問道:
“憲和,莫急,慢慢說,發生何事了?”
簡雍平複了一下呼吸,說道:
“立明,董卓身死。”
“主公得知後,立刻讓我來找你,速去議事。”
鄭錚聽聞,心中一驚。
董卓的死意味著局勢將發生巨大的變化。
他來不及多想,與簡雍匆匆趕往劉備的府邸。
一路上,鄭錚思緒萬千,董卓一死,長安乃至關中必然陷入混亂之中。
該如何在這混亂之中取得好處,便成為最棘手的問題。
來到劉備府邸,鄭錚看到劉備正一臉凝重地在廳中踱步。
鄭錚上前問道:
“主公,聽聞董卓已死?”
劉備停下腳步,將情報遞給鄭錚說道:
“這是我等安插在長安的細作,冒死傳回的消息。”
“董卓千真萬確是死了,而且是被呂布殺的。”
“隨後呂布又認可王允為義父,如今的長安是王允做主。”
“而且他已經開始清算董卓一係的人。”
鄭錚看著手中的情報,心中暗忖,曆史的軌跡果然強大,董卓終究還是沒能逃脫被王允以美人計算計致死的命運。
隻是不知這後續的發展又會與原本的曆史有多少重合。
以王允那狹隘的心胸和偏激的手段,恐怕會像曆史上一樣,對董卓麾下的文武官員趕盡殺絕。
可他又不禁好奇,原本曆史上被賈詡煽動著反攻長安的李傕和郭汜已經被自己提前布局搞死。
如今賈詡還能忽悠誰呢?
難道會是僅存的張濟?
但張濟謹小慎微,麾下兵馬又弱,貿然反攻長安恐怕也討不到好處。
賈詡定然不會做不討好的事,他若找張濟反攻長安,一定還有後手。
這些變數在鄭錚心中不斷盤旋,讓他對未來局勢的發展充滿了擔憂與期待。
這時,劉備一臉決然地說道:
“長安如今大亂,正是我等收複長安,匡扶漢室的大好時機。”
劉備的眼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在長安城中,輔佐天子,重振漢室的場景。
鄭錚聞言心中一緊,他沒想到平時猶猶豫豫的劉備忽然變得激進了,這可不是好事。
於是他趕忙勸阻道:
“主公,此時發兵實非明智之舉。”
“雖說長安大亂,但陛下尚在長安,刺董的功臣王允護著,短期內並無性命之憂。”
“況且,若無陛下明發詔旨,詔主公帶兵前往,主公私自發兵,定會被天下人定義為反賊。”
“如此一來,我等便再無大義傍身,日後行事必將處處受限。”
鄭錚深知,在這個講究名分和大義的時代,一旦失去了道義的支持,想要成就大業簡直難如登天。
法正也在一旁附和道:
“別駕所言極是,主公切不可貿然行事。”
“如今局勢錯綜複雜,貿然出兵,恐怕會陷入多方勢力的夾擊之中,得不償失。”
劉備眉頭緊皺,麵露不忍之色,說道:
“吾等身為漢室宗親,眼見漢室蒙塵,百姓受苦,怎能坐視不管?”
“難道就眼睜睜看著長安陷入混亂,陛下受那奸人擺布?”
劉備的心中滿是對漢室的忠誠與對百姓的憐憫,他實在不願意錯過這個看似能夠拯救漢室的機會。
鄭錚理解劉備的心情,但想要成就大業,不僅要有勇氣,更要有耐心,等待那個最佳的時機。
於是他輕聲勸說道:
“主公心懷天下,心係漢室,此乃大義之舉。”
“然時機未到,強行出兵隻會徒增傷亡,壞了我軍大計。”
“王允此人,剛愎自用,行事偏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定然會對董卓舊部的趕盡殺絕之舉,並會引起反噬。”
“到那時,長安局勢必將更加混亂,各方勢力也會因此產生矛盾。”
“待那時,若陛下有詔,或局勢對我軍極為有利,我等再出兵不遲。”
劉備在廳中來回踱步,內心極度糾結。
他滿心都是對漢室的忠誠,渴望能即刻出兵,解救天子於危難,重振漢室的榮光。
可鄭錚和法正的話也句句在理,若貿然出兵被視為反賊,那自己多年來堅守的大義便蕩然無存,未來的路隻會更加艱難。
劉備喃喃自語,臉上滿是不甘與無奈。
“難道真的要眼睜睜看著這大好時機從指縫中溜走?”
許久,劉備長歎一口氣,說道:
“罷了罷了,就依你二人所言。”
“隻是這等待的過程,實在煎熬。”
劉備看向鄭錚,眼神中滿是信任與期待,詢問道:
“既然如此,那接下來我軍該做些什麽準備?”
鄭錚聞言陷入沉思,心理想到:
‘此戰很重要,必然要動用全部力量。’
‘但涼州境內的羌人他也信不過,不得不防。’
一念至此,鄭錚回答道:
“主公,當務之急,可將諸位將軍和麾下兵馬召回,加緊操練,做好隨時出征的準備。”
“同時,留下馬騰將軍率領三千人馬防備羌人,確保後方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