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給張魯上壓力

字數:5028   加入書籤

A+A-


    公元194年4月,鄭錚率漢軍與張魯對峙南鄭。
    隨著漢軍停下了進攻的腳步,南鄭戰場陷入短暫的平靜之中。
    南鄭城內,張魯集結教眾,準備守城物資。
    張魯心裏清楚,他麾下漢中軍主力,已在成固之戰和南鄭城下的戰鬥中損失殆盡。
    而一眾教眾組成的雜牌軍根本沒什麽戰力。
    那日漢軍退兵,不過是鄭錚隨了他的主公劉備,心存仁德,不願對南鄭百姓落下屠刀。
    若是換成去年剛在徐州屠城的曹操,南鄭恐怕是早就易主了。
    所以張魯他不敢出城,隻敢據城而守拖延時間。
    等漢軍打不動撤了,他便親自南下跟劉焉請罪。
    解釋清楚兩位公子是朝廷設計害死的,絕非他張魯所為。
    拉著劉焉與他一起對抗朝廷。
    想來唇亡齒寒的道理應該劉焉是懂的。
    想到這裏,張魯回神繼續指揮眾人加固城防。
    他要抵抗到底,抵抗到底才有活路。
    漢中城外,鄭錚盯著南鄭高聳的城牆,心中甚是發愁。
    逼迫張魯投降的想法很好,但要如何做到呢?
    這個問題鄭錚在心中思索了許久,一直未能得到答案。
    暫時休戰的第七天,鄭錚對著中軍帳中的南鄭地圖苦思冥想。
    這時,帳外傳來一陣腳步聲,緊接著張飛那洪鍾般的聲音便傳了進來:
    “軍師,俺張飛和文遠來啦!”
    鄭錚抬頭,隻見張飛大步跨進營帳,身後跟著神色沉穩的張遼。
    鄭錚連忙起身相迎,臉上露出欣喜之色:
    “你們可算來了,一路上辛苦了。”
    “快說說看,攻打法散關可還順利?”
    張飛哈哈一笑,拍著胸脯說道:
    “俺張飛親自出馬那還能不順利?”
    “俺帶著兄弟們一鼓作氣,就把散關給拿下了。”
    “那散關守將,張魯的弟弟張衛還想負隅頑抗,結果被咱輕鬆活捉。”
    鄭錚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驚喜:
    “如此甚好。”
    “拿下張衛,對張魯來說可是不小的打擊。”
    這時,張遼上前一步,略帶歉意地說:
    “不過中間稍微出了些岔子。”
    “看守張衛的士卒突然拉肚子,讓張衛找到了機會跑了出去。”
    “我們發現後立刻派人去抓,誰知道他主動竟然跳到漢水之中。”
    “那漢水湍急,我們本以為他死在了漢水裏。”
    這時張飛又搶話道:
    “可沒想到啊,第二天在來南鄭的路上,我們竟然又抓到了張衛。”
    “那張衛也是個蠢貨,自認水性極佳,跳入漢水逃生。”
    “卻不想漢水水流太急,他被漢水給向著漢水下遊衝去。”
    “等他想盡辦法好不容易爬上岸,又正好遇到我們。”
    “這個時候我們才知道,漢水的流向和我們行軍的方向都是一樣的。”
    “都是朝著南鄭來的。”
    鄭錚聽後,先是一怔,隨後立刻起身來到地圖前,找到圖上漢水所在。
    他發現漢水正是從南鄭南側流過。
    隨後,鄭錚又指向褒水,順著褒水的流向劃動,最終在南鄭的西北方交匯在一起。
    鄭錚雙眸微眯,盯著那兩水交匯之處,心中不由的盤算起來。
    眼下即將進入五月,而漢中從五月開始便算是入了雨季。
    需要調動大量人手,在雨季到來之前,在漢水和褒水上築壩。
    並在南鄭城外挖出寬數丈,深數丈的壕溝圍堤,四麵壕溝都要留出一道寬敞的河道用來引入河水。
    等到雨季來時,漢水和褒水水位大漲,便可決堤淹城。
    到那時,破城便指日可待。
    然而水火無情,待到大水入城,水過之處,眾生平等,死傷慘重便是在所難免。
    此計有傷天和,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能輕易便用。
    但這並不妨礙我用水攻嚇唬人
    想到這裏,鄭錚想起前世經常聽到的一句話:
    核武器威力最大的時候,並不是它落地的那一瞬間,而是它被擺在發射架上的時候。
    同樣的話,眼下的情況也十分適用。
    隻要讓張魯知道,我要用水攻南鄭的計策。
    那水攻威力最大的時候,或許就是決堤的前一刻。
    想到這裏,鄭錚回過神來,轉身拍了拍張飛和張遼二人的肩膀,笑道:
    “翼德、文遠,我可得謝謝你們。”
    “你們二人可是幫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啊。”
    張飛和張遼二人滿臉的疑惑,他們想不明白自己是怎麽幫到鄭錚的。
    鄭錚這時可沒有心思為他們解惑,而是朝著帳外喊道:
    “來人!傳令眾將,中軍帳議事。”
    不多時,眾將齊聚中軍帳。
    鄭錚站在地圖前,神色凝重又帶著幾分自信,將水攻之計和盤托出。
    著重強調隻是以水攻威懾張魯,不到萬不得已不會真的放水。
    張飛一聽,眼睛瞪得如銅鈴,大聲嚷嚷道:
    “軍師,何必如此麻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直接放水淹城,張魯那廝肯定扛不住。”
    “咱們也能早早拿下南鄭,何須跟他費這些事。”
    張合聞言,連忙擺手,神色憂慮:
    “翼德將軍,此言差矣。”
    “水攻雖能克敵,可一旦放水,南鄭城內百姓死傷無數,這豈不是大傷天和?”
    “能不放水,還是不放為好。”
    張飛撓了撓頭,還是有些不服氣:
    “俺就是覺得,直接動手來得痛快,何必搞這些彎彎繞繞。”
    鄭錚無奈搖頭,耐心解釋:
    “翼德,咱們行軍打仗,不光要考慮勝負,更要顧及民心。”
    “若因我們的強攻或水攻而生靈塗炭,日後這漢中之地,百姓如何能真心歸附主公?”
    “威懾張魯,逼他投降,既能減少傷亡,又能順利拿下南鄭,這才是上上之策。”
    眾將聽了,皆陷入沉思。
    關羽微微點頭,對鄭錚的話表示認可,但他麵色沉靜,思索許久後,緩緩開口問道:
    “若那張魯死活不投降,又當如何?”
    鄭錚目光堅定,掃視眾人,沉聲道:
    “我等將事情說明,將壓力給足。”
    “張魯若不識時務,執意抵抗,那便是與我軍作對,與天下大勢作對。”
    “威懾在前,若他依舊冥頑不靈,到時水攻破城,也不過是他咎由自取。””
    “至於城中那些百姓…”
    說到這裏,鄭錚頓了頓,隨後冷聲說道:
    “這亂世之中,我等想盡辦法護著他們,他也要配合。”
    “若他們鐵了心跟隨張魯負隅頑抗者,那我等也沒必要再為反賊多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