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出門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給的

字數:5962   加入書籤

A+A-


    翌日清晨,鄭錚帶著典韋離開軍營,向著白水關的方向前進。
    曆史上,已經做好準備投降劉備的法正,在被劉璋派往荊州出使劉備之時,為劉備分析過益州局勢和戰略要點。
    期間,法正提到:
    “魚腹、關頭實為益州禍福之門。”
    意思是益州有兩處命脈,益州能否禦敵於外,就看這兩個地方能否守住。
    其一便是位於巴郡和荊州的交界,又有長江從境內流過的魚腹縣。
    那是從水路進入益州的交通樞紐。
    而另一處,便是鄭錚和典韋準備要去的,從陸路走金牛道通往益州的第一道關卡—白水關。
    由於漢軍麾下沒有水軍序列,而且荊州還在劉表手中。
    所以,想要南下益州便隻能走陸路。
    而走陸路,目前看來,白水關便是繞不過去的。
    兩天後,鄭錚和典韋二人抵達白水關下,二人做好偽裝,跟隨在入關的商隊身後,等待著守關士卒的排查。
    鄭錚抬頭仰望,一座雄關映入眼簾。
    白水關建在兩山之間,北通秦隴,南接葭萌,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隨後,鄭錚又看向來路,心中暗自思量。
    關前路窄,大軍施展不開。
    此處還在茫茫大山之中,攻城器械也不好運。
    若是想強攻,恐怕隻有將陷陣營調來,才有可能減小傷亡。
    但那樣的話,陷陣營可能就要被徹底打殘。
    如此一來,哪怕是拿下白水關,那也是得不償失。
    至於效仿曆史上的劉備,誘殺白水關的守將…那就更不可能了。
    劉備當時乃是劉璋請來的客軍,請白水關守將前去相見倒還說的過去。
    現在自己這邊可是實打實的要打,白水關的守將又怎會輕易出關?
    如今看來,拉攏個內應,直接將白水關大門打開,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就在鄭錚思索之時,輪到鄭錚和典韋前麵的那個商隊。
    商隊管事和檢查士卒的交談之聲,傳入鄭錚耳中。
    “符傳漢代的身份證)拿來!”
    “軍爺您請看。”
    “嗯?褒中來的?”
    “小的是煲中商戶,到綿竹進貨。”
    “不能進!”
    “軍爺,為什麽!?”
    “上麵有令,籍貫是漢中境內的都不準進,帶著你的東西,快讓開!”
    這時,鄭錚看到,商隊管事向檢查士卒的懷裏塞了些東西。
    “軍爺,通融通融。”
    隨後,他又在那士卒的臉上看到了滿意的笑容。
    但…他聽到的話卻是:
    “趕緊走!趕緊走!”
    “說不讓進,就是不讓進!”
    “再不走,就將你當作細作論處。”
    說著,那名士卒便要拔刀。
    那商隊管事見狀,隻能罵罵咧咧的下令讓商隊掉頭離開。
    鄭錚見狀,心中開始猜測。
    不讓漢中的進,應該是益州的那些人把劉焉的死怪罪在了張魯身上。
    若沒有我的摻合,等到益州內部選出劉璋為繼承人。
    那他做的第一件事應該就是北伐張魯了。
    這時,士卒的聲音將鄭錚的思緒拉回:
    “符傳!”
    鄭錚回過神來,從懷中取出他和典韋二人的符傳,遞了過去。
    那士卒看看符傳,又看看鄭錚和典韋二人,疑惑道:
    “鄭三兒?典四兒?”
    鄭錚和典韋二人點點頭,算是回應。
    士卒一邊看著符傳上的信息,一邊吐槽道:
    “你說你,一副書生打扮,這名字倒是沒什麽文化。”
    鄭錚訕笑著回應:
    “家裏長輩起的賤名,好養活。”
    隨後,那士卒繼續盤問道:
    “從陳留來?”
    “來我們益州做甚?”
    這時,鄭錚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心想。
    要在益州製造亂局,那就不能跟劉璋一夥人站在一起。
    這麽看來,我隻能原諒劉瑁了。
    眼下,便是先與劉瑁扯上關係的好機會。
    我記得,劉備入蜀之後的吳皇後,也就是吳懿的妹妹,現在這個時間是劉瑁的夫人。
    而那吳懿祖籍乃是陳留的,我跟他扯個關係。
    畢竟,出門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給的。
    看看有沒有傻魚願者上鉤。
    一念之此,鄭錚開口答道:
    “訪友。”
    “我那好友姓吳,也是陳留人士,前些年他到益州定居。”
    “我們就沒見過。”
    “年前聽聞他妹妹嫁人,便想著來此慶賀一番。”
    那士卒聞言一副為難的樣子,說道:
    “你說的,不一定是真的,恕我不能當你入關。”
    典韋聞言甚是惱怒,當即便要發作,卻被鄭錚攔住。
    他們需要的是秘密潛入,而不是引人注目,那樣沒好處。
    而且,那士卒的拒絕,鄭錚並不意外。
    那人伸手伸習慣了,現在這副模樣,是在跟他要好處。
    但鄭錚也沒準備給他什麽,因為他看見一名將軍裝扮的人,來到那士卒身後。
    那士卒見鄭錚沒有動作,便有些不耐煩的催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還不快……”
    隻是他還沒說完,便被人從身後踹了出去。
    “誰!”
    “誰敢……”
    那士卒的滿腔怒火,在回頭看到他的頂頭上司的那一刻熄滅了。
    那將軍看了一眼熄火的士卒,心中無比慶幸。
    還好沒讓這小子壞了好事。
    這人從陳留來,朋友還姓吳…
    那他很有可能是在綿竹坐鎮的,吳懿將軍的朋友。
    雖然吳懿跟他一樣隻是雜牌將軍,但人家有個好妹妹啊……
    他妹妹可是三公子的夫人啊!
    而且也是年前結的親……
    這麽看來,真是越看越像吳將軍的朋友啊!
    我得好好巴結一番。
    說不準這人在夫人麵前說句好話,能讓我少奮鬥幾年。
    於是,那將軍對著鄭錚恭敬的行禮,問道:
    “二位可是吳將軍的朋友?”
    鄭錚聞言,心中暗想:
    這人怕是就是那條願著上鉤的傻魚。
    應該是已經聯想到劉瑁那裏去了。
    於是,鄭錚一邊回憶著關於吳懿的信息,一邊假裝疑惑道:
    “將軍?”
    “我那好友當上將軍了?”
    “我記得,當時他說要跟隨他父親的好友,來益州闖蕩一番。”
    “沒想到,這還沒過幾年,他就成將軍了。”
    那守將聞言,心中頓時大喜。
    ‘哈哈!撞大運了!’
    ‘他說的一定是吳懿沒有錯。’
    ‘我記得,那吳懿的父親便是主公的摯友。’
    ‘而那吳懿,也是跟著主公前來的。’
    想到這裏,那守將笑道:
    “既然是吳將軍好友,那我便不能怠慢了。”
    “快快隨我入關。”
    說罷,那守將便拉著鄭錚,向關內走去。
    鄭錚回頭給了高順一個眼神,讓他跟上。
    同時,他心裏想到:
    人家如此殷勤,若是不知其名諱,以後如何防備這點?
    等拿下益州,可不能讓他守關了。
    於是,鄭錚輕聲詢問道:
    “還不知將軍名諱。”
    那人笑著回應道:
    “吾乃白水關守將,楊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