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我們兄弟二人,也不知多久才能再見
字數:5380 加入書籤
七月的長安,天氣熱的讓人煩躁。
尚書台內,人來人往的嘈雜聲,讓代替鄭錚坐鎮尚書台的法正更加煩躁。
自從鄭錚率軍南下,尚書台的所有事務便壓在了身為尚書左丞的法正身上。
尚書台本就是大漢朝堂的政務中樞,軍事、民政以及朝堂決策的執行,都需要尚書台進行處理和協調。
再加上如今天下大亂,尚書台不僅要完成日常的事務,更要參與到權力的博弈之中。
這就導致尚書台的事務成倍增長。
而作為眼下這將近四個月來,尚書台最高長官,法正便也成為整個大漢朝堂最忙碌的人。
雖然劉備沒少往尚書台增加人手,但架不住事情多啊。
而且作為尚書台的臨時主事,尚書台的事情基本上都要在法正的手上過一遍。
這就導致,這四個月裏,法正基本上算是住在了尚書台,而且沒睡過幾個好覺。
他感覺再這麽幹下去,他一定會早逝的。
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竹簡,法正心裏開始抱怨起來:
軍師也真是的。
你出征就出征,把司馬懿和楊修帶走做甚?
他倆去能做什麽?
還不如留下來幫我處理尚書台的事物。
就在法正在心裏抱怨之時,劉備帶著司馬朗走了進來。
“孝直啊,我把伯達帶來幫你了。”
法正聽到劉備的聲音,趕忙起身,對其拜道:
“見過主公。”
說著,將自己坐的主位讓給了劉備。
劉備見原本年紀輕輕、儀表堂堂的法正,變得邋遢不堪。
於是,一邊坐到主位上,語氣誠懇的關切道:
“孝直啊,你這幾個月過於勞累。”
“身子骨可還能吃得消?”
“如今,我把伯達帶來助你,你也不要再像之前一樣操勞了,快些去休息吧。”
“若是將你身子骨累壞了,見不到我等大業有成的那天,那你讓我如何能高興起來。”
劉備情真意切的話語,讓法正甚是感動。
在這樣的主公麾下做事,又怎能不讓他效死。
於是,法正笑著對著劉備鄭重拜道:
“謝主公關心,法某定然會陪著主公到完成大業的那天。”
劉備倍感欣慰,起身將法正扶起,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了肯定。
隨後,劉備看著桌案上的竹簡,詢問道:
“可有益州的消息傳來?”
法正搖了搖頭,隨後對其說道:
“最近的消息,還是代漢中太守閻圃傳來的。”
“那也是已經有一個月之前的事了。”
“當時說的是,軍師傳令,讓關將軍率軍南下。”
劉備聞言,眉頭緊鎖。
自從張飛帶回鄭錚帶著典韋南下益州的消息,劉備就沒停止擔心過。
鄭錚可是他劉備心中的寶貝疙瘩,對他一整個勢力而言,更是至關重要。
劉備的心裏很清楚,若不是鄭錚為其出謀劃策,他能在短短幾年內就成為權傾朝野的太尉?
自己指不定在哪裏流浪呢。
所以,對鄭錚孤身入益州之事,他劉備是擔心的要命。
萬一鄭錚折在益州了,他都沒地方哭去。
為了此事,劉備還埋冤了張飛一番。
埋冤他和關羽沒有阻止鄭錚胡鬧。
然而張飛直接將他反駁:
“軍師要做的事,我跟二哥誰能攔的住?”
“就是大哥你親自去,大概率也是被軍師給勸回來。”
張飛的話讓劉備啞口無言。
於是,他隻能止不住的擔心著。
好在,閻圃傳來的消息,從側麵能印證鄭錚在益州平安無事。
這讓他劉備也悄悄鬆了口氣。
至於益州的戰事,劉備倒不是很擔心。
隻要鄭錚安然無恙,益州定然是唾手可得。
就在劉備為鄭錚的安危擔心之時,一陣匆忙的腳步聲傳來。
劉備聞聲看去,隻見一名尚書台的文吏,拿著一捆竹簡走了進來。
那文吏見到劉備在,直接來到劉備的麵前,將竹簡端著遞給劉備:
“太尉,益州急信。”
劉備聽聞是益州傳來的消息,趕忙起身將竹簡奪了過來。
隨後,趕忙拆開竹簡,認真看起上麵的內容來。
司馬朗和法正二人,聽說竹簡上是益州的消息,便緊張起來。
他們二人都知道,鄭錚在為劉備勢力做發展規劃之時,益州可是重中之重。
二人緊盯著劉備,見其看著竹簡喜上眉梢,嘴裏不停的說著:
“好!好!”
二人的心中不由的鬆了口氣。
二人同時在心裏推測:
看來,益州的進展還算順利。
但片刻之後,二人又見劉備麵色愁苦,心中不由一緊。
同時,心中暗想:
難道是出了什麽岔子?
但有尚書令在,應該不至於吧……
二人繼續盯著劉備,希望能在他臉上再看到喜色。
但劉備一臉愁苦的看到了最後,並將竹簡合了起來。
見狀,司馬朗小心翼翼的詢問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主公,可是益州進展不順。”
劉備聞言,趕忙搖了搖頭,隨後麵帶笑容,語氣欣慰的說道:
“益州有立明鄭錚的表字)在,又怎會進展不順。”
“如今劉璋已經投降,益州已經回歸大漢了。”
司馬朗和法正二人聞言,頓時心中大喜,對著劉備拱手祝賀道: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隨後,司馬朗對劉備說道:
“主公,益州得還乃是大漢之喜,天下之幸。”
“理應昭告天下,讓天下人都知曉主公的豐功偉績。”
法正也附和道:
“此事,確實要讓天下人都知曉,以壯大漢聲威。”
劉備聞言,點了點頭,沉聲說道:
“理應如此,此事就交給你們二人去辦。”
法正和司馬朗趕忙回應:
“諾!”
隻是二人再抬頭,就見劉備臉上原本的喜悅之色不見了,取而代之的依舊是那愁苦的表情。
二人的心中不由的暗自嘀咕起來:
這都打了勝仗,收服一州之地,不應該是高興的事情麽?
怎麽還愁苦起來了。
就在二人不解之時,劉備歎了口氣,對他們說道:
“哎!”
“軍師建議,讓雲長坐鎮成都,統禦益州。”
司馬朗和法正聞言,心中甚是不解。
關將軍,無論是地位和能力,都足夠坐鎮一方了。
軍師的提議沒有問題啊?
主公為何要歎氣呢?
就在二人不解之時,劉備的眉頭微皺,感歎道:
“雲長的能力,我自是知曉。”
“由他來坐鎮益州,也是最好的選擇。”
“隻是……山高路遠,我們兄弟二人,也不知多久才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