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不如撤去那些沒用的埋伏
字數:4722 加入書籤
汝南郡新蔡境內,曹操的主力大軍已經從六安行進至此處安營紮寨。
此刻,中軍帳內,曹軍各路人馬對鄭錚圍追堵截的消息已經傳了回來。
然而,讓曹操沒想到的是,曹軍已經圍追堵截了半個月,愣是沒圍住漢軍。
每一次漢軍都要進入曹軍設置好的伏擊區域,但每一次鄭錚都會在伏擊區域外圍停下來,然後改道而行。
這讓生性多疑的曹操,開始懷疑起他的軍中高層裏藏有漢軍的細作。
於是,曹操用審視的目光看向中軍帳中的眾人,同時心中想到:
鄭錚怎麽可能那麽巧,每一次都精準的躲過我軍的伏擊。
定是有人將我軍布置傳遞給了鄭錚,這才讓鄭錚每一次化險為夷。
我軍在汝南的設伏地點,是很久之前都做好的,當時隻有少數幾人知道。
眼下,這些人裏除了荀彧之外,其他人都在帳中。
也就是說,目前看來最有機會的,便是留守許昌的荀彧了。
隻是荀彧這人,雖然一心向漢,但卻並非兩麵三刀之人。
畢竟是出自潁川荀氏這樣的大家族,禮義廉恥這些都是刻在骨子裏的。
他……應該做不出這樣的事情來。
既然如此,那出賣消息的人,大概率就在這中軍帳中。
想到這裏,曹操先看了看左手邊的郭嘉、荀攸、程昱詡等人。
隨後又看了看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人。
曹操皺起眉頭,心中又想到:
謀士這邊,奉孝等人為了圍困鄭錚,一個兩個的都是熬心熬神的,恨不得腦中所學全都用上。
他們裏麵若要有鄭錚的細作,那他這麽努力設計圖什麽呢?
至於武將這邊,都是自己家人。
他們之中要是有鄭錚的細作,那我可以直接投降了。
想到這裏,曹操的心中不由的翻起嘀咕來:
在坐的人裏沒有嫌疑,不代表他們手下的人沒有嫌疑。
他們手下的人,完全可以用手段在他們這些人口中套出情報。
尤其是夏侯惇這幾個武將,隻要把他們灌醉了,他們說不準能把事情交代個底朝天。
既然如此,那就要在全軍之中清查一番。
若是不將這細作找出來,我是寢食難安。
一念至此,曹操開口冷聲道:
“鄭錚幾次三番能逃出我們設下的伏擊,定然是提前知道了消息。”
“我軍之中,定然有漢軍的奸細。”
“你們回去詳查,就算挖地三尺,也要將漢軍的奸細給我挖出來。”
此時,郭嘉接話道:
“主公,細作自是要查的。”
“不過,此事卻有些不合理之處。”
“那鄭錚若是提前知曉了消息,為何每次都要在計較踏入埋伏之時,才決定改道而行呢?”
郭嘉話音剛落,急脾氣的夏侯淵怒道:
“還能是為什麽,那鄭錚定然是在與我等耀武揚威!”
“明明已經提前知曉了我軍的部署,卻還要如此行事。”
“這分明在辱罵我軍無能!”
這時,曹仁接話道:
“不過於禁他們也真是的。”
“一個兩個率軍追擊,愣是沒追上鄭錚。”
“這要是傳出去,還不得讓其他諸侯嘲笑我軍無能!”
曹操聽聞,再度陷入沉思:
曹仁說的對啊……
五路設伏,五萬步騎,追在漢軍身後,追了快有七天了,愣是沒追上。
若不是前麵時不時的有埋伏,那些人怕不是要追丟了。
漢軍也也是步騎混搭,雖然人數少些,但行軍速度比我軍也快的太多了些。
這不應該啊……
難道是追擊的人沒有出力?
莫不是這些人裏有漢軍的細作,故意放緩了腳步不成。
隻是……細作的話隻能影響一路,他還能影響五路不成?
他鄭錚若真有這本事,那還跑什麽,調頭回來打多好。
畢竟,調頭回來打,都不一定會輸的……
就在這時,荀攸沉聲建議道:
“主公,若那鄭錚真的知曉我軍部署,那我軍便不能再像之前那樣設伏了。”
“那樣的話很容易讓鄭錚逃掉。”
“既然我們已經捕捉到了鄭錚現在就在平輿和上蔡附近。”
“不如撤去那些沒用的埋伏。”
“命令上蔡以西的大軍開始向東合圍,直接鎖死漢軍向東的之路。”
“如今在追擊漢軍的部隊,先斷掉漢軍南下之路,再從南向北合圍過去。”
“再由一名行動迅速的將軍,率軍截斷漢軍北上之路,再由北向南合圍。”
“最後,由主公親率剩餘兵馬,從向東合圍過去。”
“這樣一來,我軍就可以堵住鄭錚所有逃竄的道路。”
“同時,又可以將鄭錚和其麾下漢軍,圍困在上蔡和平輿之間。”
“隻要合圍完成,那鄭錚縱然有通天的本事,也逃不出我們十五萬大軍的包圍圈。”
曹操聽聞,思索片刻後笑道:
“公達所言極是,既然他鄭錚能夠躲著埋伏走,索性我們就不埋伏了。”
說著,曹操看向了夏侯淵。
在他曹操的麾下,行軍速度最快的便是夏侯淵了。
率軍從大營出發,快速截斷漢軍北上之路,夏侯淵去最為合適。
於是,曹操下令道:
“夏侯淵,命你領軍三萬,前去截斷漢軍北上之路。”
夏侯淵聞言,立刻起身回應:
“主公放心,末將定能完成任務。”
曹操聞言,點了點頭,隨後又繼續下令道道,
“派人前去傳令,那些正在追擊漢軍的部隊,暫時由於禁統一指揮。”
“命其南下截斷漢軍南下之路。”
“告訴於禁,這一次他要是還做不好,就自刎歸天吧!”
說到這裏,曹操看向了曹仁和曹洪,對二人說道:
“曹仁曹洪,你二人即刻出發,給我馬不停蹄的趕往上蔡以西。”
“接手上蔡以西的兵馬,然後率軍合圍。”
曹仁和曹洪聞言,趕忙起身回應:
“諾!”
曹仁、曹洪二人領命離去。
看著二人離開的背影,曹操心想:
這一次,無論如何也要殺了鄭錚。
當然,在殺死鄭錚之前,我定然要讓他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