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這可真是神跡
字數:5178 加入書籤
宛城治所內正堂內,劉備看著鄭錚給他寫的討賊檄文,心情甚是激動又緊張。
他心裏清楚,隻要將這檄文發出去,他劉備的聲望便會提升一層。
等到他真的做到了一切,那他劉備在大漢的聲望將會達到頂峰。
而且,劉備也很清楚,這一切都是鄭錚為他鋪的路。
於是,劉備看向鄭錚,感激地說道:
“備何德何能,可得軍師相助,實乃三生有幸。”
“請軍師受劉備一拜。”
說罷,劉備便朝著鄭錚拜了下去。
鄭錚見狀,連忙扶住劉備,對其說道:
“自古君明臣賢。”
“主公禮賢下士,對錚信賴有加,放手讓錚施展畢生所學。”
“若無主公,便無今日之鄭錚。”
“主公信賴錚,錚自當拚盡全力,以報主公知遇之恩。”
隨著鄭錚話音落下,劉備的雙手握住鄭錚的雙手,眼中滿是欣慰。
一時之間,正堂之中,充滿了君臣相知的喜悅氣氛。
然而,這氣氛並沒有維持多久,便被張飛的一聲抱怨給打斷了:
“大哥和軍師都相處這麽多年了。”
“怎麽還這般肉麻嘻嘻的。”
現場的氣氛頓時變得稍微有些尷尬……
見正堂之中,劉備麾下身處宛城的文武都集合完畢了,鄭錚便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這時,他想起之前動用的恢複狀態卡,到現在也用了一周的時間了,也不知道那東西效果如何。
於是,鄭錚對著眾將詢問道:
“諸位將軍,前番接連征戰,我軍累計了不少傷兵。”
“不知最近如何了?”
眾將聞言,一個個的全都露出一副不可思議的神色。
隻見,張飛最先笑說道:
“軍師啊,你是不知道啊!”
“最近這七天裏,當真是出現了神跡。”
“軍營裏麵,大部分重傷垂死的士兵,那軍醫都放棄了的人,竟然陸續的起死回生了。”
這邊張飛話音剛落,張合那邊繼續說道:
“還有那些骨折的士卒,原本需要休養很久,但這一周之內,一個兩個的竟然能夠下地走路了。”
“雖然現在還無法不能劇烈運動,但是軍醫估計再有一個多月就可恢恢複如初了。”
張合說完,馬超繼續接上,他的神情更加不可思議的說道:
“諸位都知道。”
“軍師發明了馬蹄鐵,能夠降低戰馬的損耗。”
“但是馬蹄鐵因為產量的原因,並沒有普及全軍。”
“我那裏的戰馬,有一半沒用上馬蹄鐵的。”
“這一半的戰馬裏,又有一部分在這一戰裏馬蹄受損,不能再上戰場了。”
“我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甚是心疼,心裏多少有些埋怨考工令他們。”
“這馬蹄鐵怎麽就不能加緊生產。”
“但是就在這幾天裏,那些馬蹄受損的戰馬,馬蹄竟然一點點痊愈了!”
“到現在,我那裏甚至都沒有馬蹄受損的戰馬了。”
聞言,鄭錚心中暗想:
果然,係統給的獎勵,依舊是這般給力。
這時,劉備感歎的聲音傳到了鄭錚耳中:
“當真是上天不亡我大漢啊!”
“如此一來,我軍便可快速恢複戰力。”
“這對我等接下來的行動大有助力。”
“我也算是更有信心了。”
說罷,劉備看向鄭錚詢問道:
“軍師,我等接下來應該做些什麽?”
鄭錚聞言,開始思索起來:
若是想要讓這這檄文快速傳遍天下,最好的方法,便是讓劉備當著宛城百姓的麵朗誦出來。
然後派人快速送往治下各地,著人當眾誦讀,讓百姓知道劉備的決心。
與此同時,我軍的軍事行動也可以展開了。
俗話說,兵貴神速。
完全可以在主公誦讀檄文的時候,我帶著馬超以及一萬鐵騎現行一步,前往長安,去將清君側的事情做完。
一念至此,鄭錚對劉備說道:
“還請主公當著宛城百姓的麵,誦讀此檄文。”
“然後快速發往各地,著當地官員誦讀。”
“好讓百姓們知曉主公的決心。”
“同時,我將和馬超將軍一起,帶領一萬鐵騎先行出發,前往長安處理好皇後的事。”
“等到甘寧的軍糧送到襄陽,主公便可帶著大軍返回長安。”
“至於南陽這邊的防備,就交給張合將軍吧。”
劉備聽聞點了點頭,對於鄭錚的安排他沒有任何意見。
而且皇宮裏的那些爛事以及李儒的事,眼下也就隻有他的軍師能夠處理好。
於是,他對眾人說道:
“既然如此,諸位就按照軍師所言行事吧。”
晌午時分,鄭錚派人在宛城的中央搭了一個臨時的高台。
午時左右,劉備登上高台,看著圍上來的宛城百姓、學子以及世家中人,高聲誦道:
“為劉備檄妖後奸佞、驅胡虜文
乾坤有常,夷夏之防不可破;日月昭昭,君臣之義不可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昔年,高祖手提三尺劍,鼎立中原,創大漢基業。
武帝驅胡虜,使攻守異形,寇可往,吾亦可往;
光武龍飛白水,誅王莽、複漢室,立後世中興之綱。
今國有妖後伏壽,狐媚惑主,牝雞司晨。
有伏完、王子服、種輯、吳子蘭、吳碩等奸佞竊命,偽臣弄權,竊據神器;
妖後佞臣,蒙蔽聖聽,製偽詔,引胡騎犯境,使社稷傾危,宗廟蒙塵!
觀其行跡,狡詐可比王莽之篡漢,凶殘可比董卓之亂政,陰毒可比呂後之專權!
今有太尉劉備,孝景帝玄孫,中山靖王之後,漢室正統,天命所歸!
高舉義旗,立誓清君之側,靖國之難!
特檄告天下,誅妖後,斬佞臣,逐胡虜,撫恤黎庶, 獎賞忠義。
今日備並非為虛名,實因漢室處於存亡之際,不得不發!
願四海豪傑,共舉義兵;望九州誌士,同襄盛舉!
檄文所至,如律令行!
大漢太尉劉備
興平四年九月十五”
劉備掌朝政,並未改換國號為建安,一直沿用興平為號)
隨著劉備話音落下,現場眾人一片沉默。
他們之前還在擔憂異族入侵的事,甚至是對大漢感到絕望。
但現在他漢室宗親劉備,當著所有人的麵發布檄文。
他要去清君側,靖國難,伐胡虜……
能不能做到的暫且不提,就這份勇氣、這份身為漢室宗親擔當值得稱讚。
此刻,劉備就仿佛是這腐朽黑暗的大漢裏,最後的那一束值得眾人追隨的皇。
短暫的沉默過後,現場驟然升起熱烈的歡呼聲。
眾人高聲呼喊著劉備的名字,這是對他逆行而上的支持。
與此同時,鄭錚已經帶著馬超和一萬精騎出了宛城,向著長安狂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