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中老年人吃粗糧有什麽好處?
字數:7445 加入書籤
第122章 中老年人吃粗糧有什麽好處?
中老年人的健康密碼:粗糧的非凡功效
引言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速,截至2024年末,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3.2億,占總人口的22.3 。中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愈發受到關注,飲食作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群體的養生規劃中占據著關鍵地位。粗糧,這類被現代飲食潮流一度忽視的食物,正憑借其豐富的營養價值和對健康的諸多益處,重新回到大眾視野,尤其是中老年人的餐桌上。本文將深入剖析中老年人食用粗糧的好處,並分享多種粗糧的烹飪方法,探索如何通過合理攝入粗糧,提升中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為他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一、認識粗糧:營養寶庫的全麵解析
1.1 粗糧的定義與分類
粗糧,通常是指未經精細加工,或雖經碾磨粉碎、壓片等)處理,但仍保留了完整穀粒所具備的胚乳、胚芽、麩皮及其天然營養成分的穀物。常見的粗糧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穀類:像玉米,在我國種植曆史悠久,品種繁多,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族、鎂等營養元素;燕麥,以其豐富的β葡聚糖聞名,是調節血脂的好幫手;還有小米,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傳統的滋養佳品。
豆類:紅豆,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富含鐵元素,對預防缺鐵性貧血有一定作用;綠豆,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功效,在夏季食用尤為適宜;黑豆,更是被譽為“豆中之王”,含有大量的優質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
薯類:紅薯,口感香甜,富含膳食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a、c、e以及鉀、鐵、銅等10餘種微量元素;土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除了富含碳水化合物,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且其所含的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
1.2 粗糧與細糧營養成分對比
與經過精細加工的細糧相比,粗糧的營養成分更為豐富和全麵。以大米和糙米為例,大米在加工過程中,去除了富含營養的胚芽和麩皮,導致大量的維生素b族、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流失。而糙米保留了這些部分,其維生素b1含量是大米的數倍,膳食纖維含量更是遠超大米,有助於促進腸道健康、維持血糖穩定。同樣,小麥加工成精白麵後,營養成分也大打折扣,而全麥粉則保留了更多的營養,包括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
二、中老年人吃粗糧的七大好處
2.1 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中老年人由於腸道功能逐漸衰退,腸道蠕動速度減緩,便秘成為困擾他們的常見問題之一。粗糧中富含大量的膳食纖維,尤其是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它就像腸道中的“清道夫”,能夠增加糞便的體積,促進腸道蠕動,使糞便更容易排出體外。例如,玉米中膳食纖維含量高達2.9克100克,燕麥中的膳食纖維含量也達到10.6克100克。研究表明,每天攝入足夠膳食纖維的中老年人,便秘發生率明顯低於膳食纖維攝入不足的人群。長期堅持食用粗糧,能夠改善腸道功能,預防腸道疾病,如結腸癌等。
2.2 穩定血糖,預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高發疾病,合理控製血糖對於他們的健康至關重要。粗糧的升糖指數gi)普遍較低,這意味著它們在進入人體後,消化吸收速度相對較慢,不會導致血糖快速升高。以燕麥為例,其gi值僅為55左右,遠低於精米白麵gi值通常在80 90之間)。燕麥中的β葡聚糖可以形成一種黏性物質,減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從而起到穩定血糖的作用。此外,粗糧中的膳食纖維還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幫助身體更好地利用血糖。多項臨床研究表明,長期食用粗糧的中老年人,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明顯降低,且血糖控製更為穩定。
2.3 降低血脂,保護心血管健康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的心血管係統麵臨著諸多挑戰,高血脂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粗糧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和植物甾醇等成分,這些成分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風險。例如,蕎麥中含有蘆丁等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脂和血壓的作用;豆類中的植物甾醇可以競爭性抑製膽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研究顯示,每天食用一定量粗糧的中老年人,其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比不食用粗糧的人群降低了20 30。
2.4 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增強免疫力
中老年人的身體對營養的需求更加多樣化,且吸收能力相對較弱,容易出現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的情況。粗糧是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如維生素b族、維生素e、鎂、鉀、鐵等。維生素b族對於維持神經係統的正常功能、促進新陳代謝至關重要;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夠延緩細胞衰老;鎂和鉀對於維持心髒正常功能、調節血壓起著重要作用。以小米為例,每100克小米中含有維生素b1 0.33毫克、維生素b2 0.1毫克、鎂107毫克、鉀284毫克。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有助於增強中老年人的免疫力,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預防感冒、感染等疾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2.5 增加飽腹感,有助於控製體重
許多中老年人存在體重超標或肥胖問題,而肥胖又會增加患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粗糧富含膳食纖維,消化吸收相對較慢,能夠增加飽腹感,減少食物的攝入量。例如,吃一碗糙米飯比吃一碗白米飯更容易讓人產生飽腹感,且這種飽腹感持續的時間更長。同時,粗糧的能量密度相對較低,同等重量下,所含的熱量比細糧要少。因此,中老年人在日常飲食中適當增加粗糧的攝入,有助於控製體重,維持健康的身體狀態。
2.6 促進骨骼健康,預防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骨骼疾病,尤其是絕經後的女性,患病風險更高。粗糧中含有豐富的鈣、鎂、鋅等礦物質,這些礦物質對於骨骼的健康發育和維持起著重要作用。鈣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鎂能夠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鋅則參與骨骼細胞的代謝過程。例如,每100克燕麥中含有鈣186毫克、鎂177毫克;每100克黑豆中含有鈣227毫克、鎂243毫克。此外,粗糧中的維生素k有助於鈣在骨骼中的沉積,增強骨骼的強度。中老年人適量食用粗糧,能夠補充骨骼所需的營養物質,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
2.7 改善睡眠質量,緩解焦慮情緒
中老年人常常受到睡眠問題和焦慮情緒的困擾,而粗糧中的一些營養成分對於改善睡眠和緩解焦慮具有積極作用。例如,小米中含有豐富的色氨酸,它是合成血清素的前體物質,血清素能夠調節情緒、改善睡眠。燕麥中的b族維生素可以參與神經係統的代謝,幫助緩解焦慮和壓力。將小米煮成粥,在晚餐時食用,對於改善中老年人的睡眠質量有一定的幫助。長期食用粗糧,能夠從營養層麵調節中老年人的神經係統功能,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中老年人食用粗糧的建議
3.1 攝入量建議
中老年人每天粗糧的攝入量應占主食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大約為50 100克。具體攝入量可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消化能力和活動水平進行適當調整。例如,消化功能較弱的中老年人可以適當減少粗糧的攝入量,或者將粗糧加工得更加精細一些;而活動量較大、身體較為健康的中老年人,則可以適當增加粗糧的攝入。
3.2 種類選擇建議
中老年人在選擇粗糧時,應多樣化搭配,避免單一食用某一種粗糧。可以將穀類、豆類、薯類等不同種類的粗糧進行搭配,如早餐可以選擇燕麥粥搭配紅薯,午餐可以食用糙米飯搭配紅豆湯,晚餐可以煮玉米搭配綠豆粥。這樣不僅能夠保證營養的全麵攝入,還能豐富口感,增加食欲。
3.3 烹飪方式建議
粗糧的烹飪方式應盡量簡單、健康,避免過度加工和添加過多的油脂、糖分等。以下為您介紹幾種常見粗糧的烹飪方法:
燕麥:
燕麥粥:將燕麥片100克放入鍋中,加入500毫升牛奶或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持續攪拌,煮至燕麥片變軟,湯汁濃稠,依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蜂蜜或紅糖調味。還能撒上一些核桃、蔓越莓幹等幹果或堅果裝飾,既增添口感又增加營養。
燕麥餅:在碗中打入三個雞蛋,加入切成蔥花的小蔥、切片的一根火腿,放入2克食鹽,攪拌均勻。將200克燕麥片、100毫升純牛奶、30克麵粉混合攪拌,再加入100毫升清水,調成稀麵糊。起鍋開小火,均勻刷上植物油,油溫五成熱時,倒入麵糊攤成薄厚均勻的圓形麵餅,蓋上鍋蓋烙2分鍾,麵糊定型後倒入調好的蛋液,均勻地淋在上麵,蓋上鍋蓋再烙1分鍾後翻麵,繼續烙1分鍾,保持小火大約烙製5分鍾,表麵呈金黃色時即可出鍋。
玉米:
蒸玉米:將玉米外皮和須子去除,保留最裏麵一層薄皮,清洗幹淨後放入蒸鍋中,大火蒸20 30分鍾即可。這種做法能最大程度保留玉米的營養和原汁原味,口感香甜軟糯。
玉米燉排骨:準備玉米2根、排骨500克、薑片3片、鹽適量。先將排骨洗淨切段,玉米切段。把所有食材放入鍋中,加水沒過食材,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此菜肴葷素搭配,營養豐富,玉米的清甜融入到排骨和湯中,味道鮮美。
紅薯:
蒸紅薯:把紅薯洗淨,無需去皮,直接放入蒸鍋中,大火蒸30 40分鍾,用筷子能輕鬆插入紅薯即為熟透。蒸紅薯能保留紅薯的自然甜味和營養,簡單又健康。
紅糖紅薯丸子:先準備一塊紅薯,削去外皮切成片,切得稍微薄一點,方便蒸熟。鍋內燒開水,放入紅薯片蒸15分鍾。紅薯蒸熟後取出放在盆中,加入適量白糖增加甜度,用勺子按壓成紅薯泥,加入50克糯米粉,用手團成紅薯團,麵團比較鬆散不需要揉搓。團好後揪下小麵劑子,在手心揉成小圓球,將剩下的麵團依次揉好放入盤中備用。接著,鍋內燒水,水燒開以後下入紅薯丸子,蓋上鍋蓋煮5分鍾。最後,熬點紅糖水,把紅糖水煮到充分沸騰時起鍋,均勻地澆在紅薯丸子上,再撒上少許白芝麻點綴 。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豆類以紅豆為例):
紅豆粥:將紅豆提前一晚用清水泡發,這樣更容易煮熟。鍋中燒水,放入泡好的紅豆,小火煮30分鍾左右,煮至紅豆微微開花,加入適量大米或糯米,繼續煮至米熟爛,期間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冰糖。
山藥紅豆卷:紅豆提前一晚泡發,鍋裏燒水,放入紅豆小火煮30分鍾,煮熟撈出備用。將幾根山藥削去外皮,切成段放入蒸鍋中蒸熟,一般蒸15分鍾左右,蒸熟後取出用勺子壓成山藥泥,晾涼備用。在盆中加入200克麵粉、3克酵母,與山藥泥均勻融合,揉成麵團,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至原來的兩倍大。把發酵好的麵團取出,揉搓排氣後搓成長條,切成相同大小的麵劑子,將麵劑子揉幾下、壓扁、擀成小餅,放上適量的紅豆泥卷起來,然後壓扁、擀成牛舌狀、再卷起來,把接口的地方捏緊,紅豆卷的生坯就做好了,用細布蓋住再發酵10分鍾,這樣蒸出來的紅豆卷更暄軟。蒸鍋中水燒開後放入紅豆卷,大火燒至上氣以後轉中火蒸15分鍾即可。
對於一些質地較硬、難以消化的粗糧,如糙米、全麥麵粉等,可以提前浸泡一段時間,使其更容易煮熟和消化。同時,在烹飪粗糧時,可以將粗糧與細糧搭配,如在白米飯中加入糙米、燕麥、小米等,或者用玉米麵和白麵混合製作饅頭、烙餅等,這樣既能改善口感,又能平衡營養,減輕腸胃負擔 。
3.4 食用時間建議
中老年人食用粗糧的時間也有一定講究。一般來說,早餐和午餐是比較適合食用粗糧的時間,因為這兩個時間段人體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強,能夠更好地消化吸收粗糧中的營養成分。晚餐則應適量減少粗糧的攝入,以免加重腸胃負擔,影響睡眠。例如,早餐可以喝一碗燕麥粥,午餐可以吃一碗糙米飯,晚餐則可以選擇一些容易消化的細糧,如小米粥等。
四、食用粗糧的注意事項
4.1 避免過量食用
雖然粗糧對中老年人的健康有益,但過量食用也會帶來一些問題。粗糧中的膳食纖維含量較高,如果攝入過多,可能會導致腸胃不適,如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此外,過量食用粗糧還可能影響某些礦物質的吸收,如鈣、鐵、鋅等。因此,中老年人在食用粗糧時一定要注意適量,循序漸進地增加攝入量,給腸胃一個適應的過程。
4.2 注意食物搭配
在食用粗糧時,要注意與其他食物的搭配,以保證營養的均衡攝入。例如,粗糧中的蛋白質含量相對較低,且氨基酸組成不夠完善,因此在食用粗糧時應搭配一些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肉類、魚類、豆類、蛋類、奶類等,以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同時,粗糧中的植酸含量較高,它會與一些礦物質結合,影響礦物質的吸收,因此可以將粗糧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一起食用,如柑橘類水果、草莓、獼猴桃等,維生素c可以促進礦物質的吸收。
4.3 特殊人群需謹慎
患有一些特殊疾病的中老年人,在食用粗糧時需要格外謹慎。例如,患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腸胃疾病的患者,由於粗糧中的膳食纖維可能會刺激腸胃黏膜,加重病情,因此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控製粗糧的攝入量;患有糖尿病腎病的患者,需要控製鉀的攝入量,而一些粗糧,如紅豆、黑豆等,鉀含量較高,應避免食用或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食用;患有痛風的患者,由於粗糧中的嘌呤含量相對較高,可能會導致血尿酸升高,加重痛風症狀,因此也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粗糧。
五、結論
粗糧作為中老年人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豐富的營養價值和對健康的諸多益處,為中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從促進腸道蠕動、穩定血糖、降低血脂,到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增強免疫力、保護骨骼健康等,粗糧在多個方麵發揮著積極作用。同時,掌握科學的烹飪方法,能讓粗糧更加美味可口,易於中老年人接受。然而,中老年人在食用粗糧時,也需要遵循科學的建議,注意適量攝入、合理搭配和選擇適合自己的烹飪方式,同時關注特殊人群的食用注意事項。通過科學、合理地食用粗糧,中老年人能夠更好地享受健康、美好的晚年生活。希望本文能夠為中老年人及其家屬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讓粗糧成為中老年人健康養生的得力助手。在未來的飲食生活中,不妨將粗糧融入日常,開啟健康生活的新篇章。
喜歡日常養生常識請大家收藏:()日常養生常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