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中老年的夏季養生指南

字數:7004   加入書籤

A+A-


    中老年夏季養生全攻略:守護健康,安然度夏
    盛夏時節,驕陽似火,暑氣蒸騰,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夏季養生至關重要。隨著年齡增長,中老年人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減弱,高溫高濕的夏季更容易引發各種健康問題。因此,掌握科學、全麵的夏季養生方法,是中老年人安然度過炎炎夏日、維護身體健康的關鍵。本文將從中老年人生理特點出發,圍繞飲食、起居、運動、情誌、疾病預防等多個方麵,詳細介紹夏季養生要點,為中老年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一、中老年人夏季生理特點
    中老年人的身體在夏季麵臨著諸多特殊的生理變化。從新陳代謝角度來看,隨著年齡增長,基礎代謝率逐年下降,一般每增長10歲,基礎代謝率約降低2  3。夏季高溫雖然會使新陳代謝有所加快,但中老年人的整體代謝速度仍明顯低於年輕人,能量消耗相對減少。這就導致他們在夏季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減弱,若飲食不當,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積食等問題。
    在心血管係統方麵,中老年人的血管彈性降低,管壁增厚,動脈硬化程度逐漸加重。夏季氣溫升高,人體外周血管擴張,血壓可能會有所下降,但同時心髒為了維持血液循環,負荷反而增加。此外,出汗過多導致血液黏稠度升高,還容易形成血栓,增加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呼吸係統功能也隨著年齡增長而衰退,中老年人的肺活量、通氣功能下降,呼吸道黏膜萎縮、變薄,纖毛運動功能減弱,對病原體的抵抗力降低。夏季室內外溫差大,頻繁進出空調房,容易引發感冒、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脾胃功能同樣大不如前,中老年人的脾胃運化能力減弱,消化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緩慢。夏季濕熱的環境進一步影響脾胃功能,使得他們更容易出現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消化係統問題。
    二、飲食養生:科學搭配,滋養脾胃
    一)蔬果為主,補充營養
    蔬菜水果是中老年人夏季飲食的主力軍。它們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水分,能有效滿足中老年人夏季的營養需求。
    維生素c可增強免疫力,預防感染,如橙子、獼猴桃、青椒等都是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損傷,堅果、橄欖油、綠葉蔬菜中含量豐富。b族維生素參與能量代謝,有助於緩解疲勞,全穀物、豆類、酵母等是其重要來源。中老年人每天應保證攝入至少300克蔬菜和200克水果,且盡量選擇不同種類、不同顏色的蔬果,以獲取更全麵的營養。
    對於牙齒不好、咀嚼能力差的中老年人,可以將蔬菜切碎、煮軟,或製成蔬菜泥、蔬菜湯;水果可榨成果汁、切成小塊或製成水果羹食用。例如,胡蘿卜蘋果羹,將胡蘿卜和蘋果蒸熟後打成泥,口感細膩,易於消化,還富含胡蘿卜素、果膠等營養成分,有健脾開胃、潤腸通便的功效。
    二)適量攝入優質蛋白質
    雖然夏季倡導少吃肉,但中老年人仍需保證適量的優質蛋白質攝入,以維持身體正常的生理功能。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細胞的基本成分,對於修複組織、增強免疫力至關重要。
    中老年人可選擇瘦肉、魚類、蛋類、奶製品、豆類及其製品等優質蛋白質來源。瘦肉如雞肉、魚肉脂肪含量較低,富含優質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魚類中的三文魚、鱈魚等富含oega  3脂肪酸,對保護心髒、預防老年癡呆有積極作用。每天可食用50  75克瘦肉或魚類。
    蛋類營養豐富,雞蛋、鴨蛋等都是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但蛋黃膽固醇含量較高,中老年人每天食用不超過1個為宜。奶製品富含鈣和優質蛋白質,建議每天飲用200  300毫升牛奶或酸奶,酸奶中的益生菌還能調節腸道菌群,促進消化。豆類及其製品如豆腐、豆漿、黑豆等,蛋白質含量高且易於消化,適合中老年人食用,每天可攝入50  100克。
    三)飲食清淡,健脾祛濕
    夏季氣候濕熱,中老年人脾胃功能較弱,飲食應遵循清淡原則,避免食用過於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脾胃負擔。可多選擇一些具有健脾祛濕功效的食物,如薏米、芡實、山藥、白扁豆、冬瓜、苦瓜等。
    薏米紅豆粥是經典的健脾祛濕食譜,將薏米、紅豆提前浸泡,然後加水煮至軟爛,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冰糖。山藥排骨湯以山藥和排骨為主要食材,山藥健脾益胃,排骨提供蛋白質,二者搭配營養豐富,易於消化。冬瓜含水量高,有清熱利水、祛濕消腫的作用,可做成冬瓜湯、清炒冬瓜等菜肴。
    四)飲食禁忌與注意事項
    中老年人夏季應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冰鎮飲料、剛從冰箱取出的水果等。這些生冷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導致脾胃虛寒,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若想吃水果,可將其放置至常溫後再食用。
    同時,要嚴格控製鹽和糖的攝入量。高鹽飲食會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中老年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不超過5克。過多攝入糖分則可能引發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病情,因此要少吃糖果、甜飲料、糕點等高糖食品。此外,夏季食物容易變質,中老年人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變質、過期的食物,蔬菜水果要清洗幹淨,肉類要煮熟煮透。
    三、起居養生:規律作息,適應環境
    一)調整作息,保證睡眠
    夏季晝長夜短,中老年人應順應自然規律調整作息時間。遵循“夜臥早起”的原則,晚上盡量在10點  11點之間入睡,早上6點  7點起床,保證7  8小時的睡眠時間。中午可適當小憩30分鍾至1小時,有助於緩解疲勞,養心安神。良好的睡眠能使身體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恢複體力和精力,增強免疫力。
    為了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臥室要保持安靜、涼爽、通風。使用空調時,溫度不宜過低,一般設置在26c  28c為宜,避免空調風直吹身體,以防受涼感冒。可在睡前用溫水泡腳,水溫控製在40c  45c,時間15  20分鍾,能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身心,提高睡眠質量。
    二)衣著舒適,注意保暖
    夏季穿衣應選擇寬鬆、透氣、吸汗的棉質或麻質衣物,有利於汗液蒸發,保持皮膚幹爽,減少痱子、濕疹等皮膚問題的發生。衣物的顏色以淺色為主,因為淺色衣物吸熱較少,穿著更涼爽。鞋子要選擇輕便、舒適、防滑的款式,如布鞋、運動鞋,避免穿拖鞋或高跟鞋,防止摔倒受傷。
    雖然夏季炎熱,但中老年人也要注意保暖,尤其是關節部位。避免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外出時隨身攜帶薄外套,在室內空調溫度較低或夜間睡覺時及時增添衣物,防止關節受寒引發關節炎。同時,不要貪涼睡在地板上,以免寒濕入侵身體。
    三)居室環境,清潔舒適
    保持居室環境的清潔、舒適對中老年人的健康十分重要。夏季室內溫度高、濕度大,容易滋生細菌和黴菌,要定期打掃房間,清理灰塵,保持空氣流通。每天開窗通風2  3次,每次30分鍾左右,可有效降低室內細菌、病毒濃度,改善空氣質量。
    可使用加濕器或在室內放置水盆等方式調節空氣濕度,將室內濕度控製在40  60為宜。過於幹燥的空氣會使呼吸道黏膜幹燥,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濕度過高則會讓人感到悶熱不適,還利於黴菌生長。此外,可在室內擺放一些綠色植物,如吊蘭、綠蘿、蘆薈等,既能美化環境,又能淨化空氣。
    四、運動養生:適度鍛煉,動靜結合
    一)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
    中老年人夏季運動要遵循“適度、適量、適時”的原則,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運動項目。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傳統養生功法動作緩慢、柔和,能調節呼吸,疏通經絡,增強體質,非常適合中老年人。這些運動注重意念、呼吸與動作的配合,可促進氣血流通,改善心肺功能,還能緩解壓力,調節情緒。
    散步也是中老年人夏季不錯的運動選擇。每天早晚選擇空氣清新、環境安靜的地方散步30  60分鍾,速度以每分鍾60  80步為宜,可根據自身情況逐漸增加步數和速度。散步時要抬頭挺胸,手臂自然擺動,步伐平穩,有助於增強腿部肌肉力量,促進血液循環。
    對於身體條件較好的中老年人,還可以嚐試遊泳。遊泳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在水中身體承受的重力較小,對關節的壓力也小,能有效鍛煉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同時還具有消暑解熱的作用。但遊泳時要注意選擇衛生條件良好的泳池,避免在空腹或飯後立即遊泳,遊泳時間不宜過長,每次30  45分鍾即可。
    二)把握運動時間與強度
    夏季氣溫高,中老年人應避免在正午時分11點  15點)外出運動,此時陽光強烈,容易中暑。最佳運動時間為清晨或傍晚,這兩個時間段氣溫相對較低,空氣清新。運動強度要適中,以微微出汗、稍感疲勞為宜,避免過度勞累。運動過程中若出現頭暈、心慌、胸悶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運動,原地休息,並及時就醫。
    運動前要做好充分的熱身準備,活動關節、拉伸肌肉,如進行5  10分鍾的關節活動、慢走等,預防運動損傷。運動後不要立即用冷水洗澡、吹空調,應待身體自然冷卻、汗液消退後再進行清潔,防止寒邪入侵。運動後要及時補充水分,可少量多次飲用溫開水或淡鹽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
    五、情誌養生:調節情緒,平和心態
    一)保持樂觀,避免煩躁
    夏季炎熱,人容易心煩氣躁,中老年人也不例外。中醫認為“心在夏氣與心氣相通”,情緒過激會影響心髒功能。因此,中老年人要學會調節情緒,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可通過培養興趣愛好來豐富生活,轉移注意力,如練習書法、繪畫、下棋、釣魚、養花等。這些活動不僅能陶冶情操,還能讓人在專注中忘卻煩惱,內心平靜。
    遇到煩心事時,中老年人要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平和的心態。可與家人、朋友傾訴,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釋放壓力;也可以通過聽舒緩的音樂、閱讀書籍等方式放鬆身心,緩解不良情緒。此外,還可以參加社區活動、老年大學課程等,擴大社交圈子,與同齡人交流互動,在愉悅的氛圍中保持心情舒暢。
    二)靜心安神,修養身心
    中老年人可通過冥想、靜坐等方式靜心安神。每天抽出15  20分鍾,找一個安靜舒適的地方,盤腿而坐,閉上眼睛,排除雜念,專注於自己的呼吸。隨著一呼一吸,讓身心逐漸放鬆,感受內心的平靜與安寧。這種靜心練習有助於調節神經係統功能,緩解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增強心理抗壓能力。
    此外,中老年人還可以學習一些放鬆技巧,如深呼吸放鬆法、漸進性肌肉鬆弛法等。深呼吸放鬆法即慢慢地吸氣,讓空氣充滿腹部,然後再緩緩地呼氣,重複幾次,可有效緩解緊張情緒。漸進性肌肉鬆弛法是通過依次收縮和放鬆身體各部位的肌肉,達到放鬆身心的目的。
    六、疾病預防:未雨綢繆,守護健康
    一)預防中暑
    中暑是夏季常見的疾病,中老年人由於體溫調節功能較差,更容易發生中暑。預防中暑要做到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外出時做好防曬措施,如佩戴遮陽帽、太陽鏡,塗抹防曬霜,攜帶遮陽傘等。盡量選擇清晨或傍晚外出,若必須在高溫時段外出,應縮短外出時間,避免劇烈運動。
    室內要保持通風涼爽,合理使用空調、風扇等降溫設備。中老年人要及時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可適當飲用一些含鹽的清涼飲料,如淡鹽水、綠豆湯等。此外,家中可備一些防暑藥品,如藿香正氣水、十滴水、人丹等,以備不時之需。
    二)防範心血管疾病
    夏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中老年人要特別注意防範。首先,要嚴格控製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遵醫囑按時服藥,定期監測。保持規律的作息和飲食,避免情緒波動過大,因為情緒激動容易導致血壓升高,誘發心血管疾病。
    適當運動有助於改善心血管功能,但要注意運動強度和時間,避免過度勞累。天氣炎熱時,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進出空調房要注意保暖,防止血管突然收縮或擴張引發意外。如果出現胸悶、胸痛、心悸、頭暈等症狀,應立即休息,並及時就醫。
    三)預防呼吸道疾病
    夏季室內外溫差大,中老年人頻繁進出空調房,容易引發感冒、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要注意根據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避免受涼。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定期清潔空調濾網,防止細菌、病毒滋生。
    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呼吸道的抵抗力。在流感高發季節,盡量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如必須前往,可佩戴口罩。此外,中老年人還可以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四)關注消化係統疾病
    夏季中老年人的消化係統功能較弱,加上飲食不當、細菌滋生等因素,容易引發消化不良、腹瀉、腸炎等消化係統疾病。要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變質的食物,蔬菜水果要清洗幹淨,肉類要煮熟煮透。
    規律飲食,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少吃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減輕脾胃負擔。如果出現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症狀,應及時調整飲食,並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防止病情加重。
    中老年人的夏季養生是一個綜合性的係統工程,涉及飲食、起居、運動、情誌、疾病預防等多個方麵。隻有全麵、科學地進行養生保健,順應夏季的氣候特點和身體的生理變化,才能有效預防疾病,保持身體健康,安然度過炎炎夏日,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