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秋夜無眠?這5個“助眠邪術”正在偷走你的健康!

字數:6609   加入書籤

A+A-


    秋夜無眠?這5個“助眠邪術”正在偷走你的健康!
    淩晨三點,城市一片寂靜,43歲的教師王麗卻再次睜著眼睛等待天亮。自從入秋以來,她嚐試了朋友圈所有的“助眠妙招”——睡前喝紅酒、白天強製不睡覺、夜間運動讓自己疲憊……結果失眠反而變本加厲。
    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的數據顯示,超過3億中國人存在睡眠障礙,其中秋季失眠就診人數較夏季增加30以上。更令人擔憂的是,近六成失眠患者曾嚐試過不科學的“自我療法”,導致問題雪上加霜。
    這些被廣泛傳播的“助眠偏方”看似有效,實則可能擾亂你的睡眠節律,讓短暫的睡眠問題演變為慢性失眠。這個秋天,是時候識破這些“睡眠邪修”,找回真正的安眠之道了。
    01 現象觀察,秋季失眠背後的科學真相
    秋風送爽,本該是一年中最宜人的季節,為何卻成了失眠的高發期?
    北京協和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醫師高和解釋說“秋季日照時間縮短,陽光強度減弱,這會影響人體內褪黑素的正常分泌,從而打亂睡眠節律。”
    同時,秋季“燥邪”當令,易傷津液。中醫認為“陽入於陰則寐”,當人體陰液不足時,會導致陽浮於外,難以入陰,從而引發入睡困難、睡眠淺等問題。
    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也是導致秋季失眠高發的重要因素。某三甲醫院精神科門診數據顯示,每年911月,因睡眠問題就診的患者比其他月份平均多出25。
    令人擔憂的是,麵對失眠問題,大多數人不是尋求專業幫助,而是輕信網絡上流傳的各種“快速入眠法”,這些方法往往缺乏科學依據,甚至適得其反。
    02 五大失眠“邪修”,看似有效實則傷身的誤區
    邪修一睡前飲酒助眠
    “睡前一杯紅酒,睡得像個嬰兒”——這種說法在朋友圈廣為流傳,事實上卻是最大的睡眠誤區之一。
    酒精確實能讓人快速入睡,但它會嚴重破壞後半夜的睡眠質量。研究表明,酒精會使快速眼動睡眠(re)減少,這是夢境發生的階段,對記憶鞏固和情緒調節至關重要。
    長期依賴酒精助眠,不僅會導致睡眠結構紊亂,還可能引發酒精依賴。北京安定醫院睡眠科主任醫師賈福軍指出“酒精助眠如同借高利貸,短期內看似解決問題,長期卻要付出更大代價。”
    邪修二
    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有著與眾不同的睡眠習慣。與大多數人不同的是,他白天會強製自己不睡覺,而是努力積攢困意。
    許多失眠者都有這樣的想法白天堅持不睡,晚上就能睡得更好。他們相信通過這種“睡眠儲蓄”的方式,可以讓自己在夜晚更容易入睡。然而,這種觀念實際上是一種誤解。
    睡眠醫學專家指出,人體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睡眠銀行”。當我們過度保持清醒時,體內的壓力激素皮質醇水平會升高。皮質醇是一種能夠讓人保持警覺的激素,它的升高反而會使人更加難以入睡。
    正確的做法是,當我們在白天感到困倦時,可以適當地小憩一會兒,時間控製在15101novel.com分鍾左右。這樣既能緩解白天的疲勞,又不會影響到夜間的睡眠。但需要注意的是,小憩時間不宜過長,最好不要超過30分鍾,否則可能會導致夜間入睡困難。
    邪修三夜間劇烈運動讓自己疲憊
    不少人認為晚上運動讓自己疲憊不堪就能自然入睡,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夜間高強度運動會使核心體溫升高,交感神經興奮,釋放腎上腺素等刺激激素,這種狀態需要23小時才能平複。上海市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王道建議“晚上7點後應避免劇烈運動,可選擇溫和的伸展或冥想練習。”
    邪修四周末瘋狂補覺
    對於許多忙碌的上班族來說,“平時睡不夠,周末一起補”似乎成了一種常見的選擇。畢竟,工作日的繁忙使得他們難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而周末則被視為彌補睡眠不足的好時機。
    然而,這種看似合理的睡眠模式實際上可能會給身體帶來一些負麵影響。研究表明,這種不規律的睡眠習慣會進一步擾亂我們的生物鍾,導致所謂的“社交時差”。
    斯坦福大學睡眠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在周末補覺超過2小時的人,在周一早上往往會表現出類似跨時區飛行後的疲勞感。這是因為突然改變睡眠時間會幹擾我們的生物鍾,使其難以適應新的節奏。
    事實上,規律的起床時間對於維持良好的生物鍾比睡眠時長更為重要。即使是在周末,我們也應該盡量保持與平時相似的起床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的差異。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的身體更好地適應日常生活的節奏,減少“社交時差”帶來的不適感。
    因此,盡管周末補覺可能會讓人感覺暫時恢複了一些精力,但從長遠來看,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對於我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更為有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邪修五躺在床上“努力”睡覺
    失眠者常常會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過早地躺在床上,試圖通過各種方式來強迫自己入睡。然而,這種做法往往事與願違,不僅不能幫助入睡,反而可能會讓失眠的情況變得更加嚴重。
    睡眠專家們明確指出“床應該隻被用於睡眠和性生活,而絕不是一個讓人‘努力’睡覺的地方。”這是因為當我們躺在床上卻無法入睡時,大腦會逐漸將床與清醒狀態聯係起來,形成一種條件反射。久而久之,隻要一躺在床上,我們的大腦就會自動進入清醒模式,而不是睡眠模式。
    那麽,當我們躺在床上超過 101novel.com 分鍾仍然無法入睡時,應該怎麽辦呢?正確的做法是起身離開臥室,去做一些能夠讓自己放鬆的活動,比如閱讀、聽音樂、冥想等。這樣可以幫助我們轉移注意力,緩解焦慮情緒,讓身體和大腦逐漸進入放鬆狀態。
    等到我們感到困倦時,再回到床上嚐試入睡。這種方法被稱為“刺激控製療法”,它是認知行為療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重新建立床與睡眠之間的聯係,讓大腦在進入臥室和躺在床上時,自然地產生睡眠的信號。
    03 中醫解讀,秋季失眠的辨證分型與調理
    中醫將失眠稱為“不寐”,認為其病機主要與陰陽失調、氣血不足、髒腑功能紊亂有關。秋季失眠尤其需要辨證論治,不可一概而論。
    肝火擾心型入睡困難伴煩躁易怒
    這類患者往往入睡困難,即使躺在床上也難以靜心,常伴有口幹口苦、頭暈頭脹等症狀。多由秋季肅殺之氣引動肝火所致。
    調理應以清肝瀉火、寧心安神為原則。可嚐試菊花枸杞茶菊花10克、枸杞15克,開水衝泡代茶飲。菊花清肝明目,枸杞滋補肝腎,二者合用適合肝火旺盛的失眠患者。
    陰虛火旺型睡眠淺伴手足心熱
    秋季燥邪易傷陰液,導致心腎不交,出現心煩不寐、入睡後多夢易醒、手足心熱、咽幹口燥等症狀。所以大家一定要改掉這些毛病
    調理應滋陰降火、交通心腎。推薦百合棗仁湯鮮百合30克、酸棗仁15克(搗碎)、粳米50克,共煮為粥,晚餐食用。百合清心安神,酸棗仁養心益肝,為安神要藥。
    心脾兩虛型多夢易醒伴心悸健忘
    多見於思慮過度的腦力勞動者,秋季氣候轉涼,陽氣漸收,易導致心脾陽氣不足。表現為多夢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
    調理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可食用桂圓蓮子粥桂圓肉15克、蓮子101novel.com克、紅棗5枚、粳米50克,煮粥食用。桂圓補心脾、益氣血,蓮子健脾安神。
    胃氣不和型臥不安伴脘腹脹滿
    《素問》雲“胃不和則臥不安。”秋季人們食欲增強,過食肥甘厚味可能導致胃氣不和,影響睡眠。
    此類失眠往往伴有脘腹脹滿、噯氣吞酸。調理應和胃化滯、安神定誌。睡前可輕輕按摩腹部,或飲用少量陳皮水幫助消化。
    04 科學助眠,打造秋季優質睡眠的實用方案
    睡眠環境優化打造秋日“安眠窩”
    溫度控製秋季晝夜溫差大,臥室溫度最好保持在1822c之間。過熱或過冷都會幹擾睡眠。
    光線管理使用遮光窗簾阻擋早晨過早的陽光,睡前調暗室內燈光,避免藍光設備的使用。
    聲音環境如果環境嘈雜,可以考慮使用白噪音機或耳塞。某些人則喜歡絕對的安靜,應根據個人偏好調整。
    睡前儀式建立給大腦“關機”時間
    建立固定的睡前儀式,暗示大腦即將進入睡眠狀態。這套儀式應該包括
    睡前1小時關閉電子設備,調暗燈光,進行輕柔的伸展運動。
    睡前30分鍾泡一杯溫熱的草本茶(如洋甘菊茶),進行10分鍾的冥想或深呼吸練習。
    睡前15分鍾整理臥室環境,確保舒適整潔,準備好明天的衣物。
    飲食調整秋日“助眠餐桌”
    晚餐原則宜早不宜晚,宜簡不宜繁。睡前3小時完成進食,避免油膩、辛辣食物。
    助眠食材小米、牛奶、香蕉、核桃等食物富含色氨酸,是合成褪黑素的前體物質。
    安神茶飲酸棗仁茶、百合茶、蓮子心茶都有安神助眠效果,但應注意個體差異。
    日間習慣調整為夜晚睡眠“蓄能”
    早晨起床後盡快接觸自然光,幫助重置生物鍾。
    午後避免過量咖啡因攝入,尤其是下午2點後不宜飲用咖啡、濃茶。
    傍晚日落前後進行適量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但睡前3小時應停止運動。
    05 專業幫助,何時應該就醫的明確信號
    雖然大多數睡眠問題可以通過自我調整改善,但以下情況需要尋求專業幫助
    持續時間失眠症狀每周出現3次以上,持續超過1個月。
    日間功能明顯影響日間工作、學習或社交功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伴隨症狀伴有情緒低落、焦慮不安、軀體疼痛等其他症狀。
    特殊人群孕婦、老年人、有慢性疾病患者的睡眠問題應更加重視。
    睡眠醫學中心通常會對患者進行詳細評估,包括睡眠日記、體動記錄儀監測、多導睡眠圖等檢查,然後製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06 傳統與現代,融合中西智慧的安眠之道
    中醫養生強調“天人相應”,秋季睡眠也應順應自然規律。《黃帝內經》提出“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指出秋季應當早睡早起,與自然界陽氣收斂的狀態相應。
    現代睡眠科學則從生理機製角度解釋睡眠,了精確的測量和幹預手段。最好的安眠方法是融合古今智慧既吸收傳統養生的整體觀念,又結合現代科學的精準幹預。
    例如,可以將中醫的辨證食療與現代的睡眠衛生原則結合,將傳統的呼吸冥想與現代的認知行為療法結合,形成全麵而個性化的睡眠改善方案。
    《老老恒言》中指出“寤則神棲於目,寐則神棲於心惟心無物,乃能靜養。”睡眠不僅是生理需求,更是心神回歸寧靜的過程。
    麵對秋季失眠,我們需要的不是急功近利的“妙招”,而是重建與自然節律的和諧關係。當你不再“努力”睡覺,而是讓睡眠自然來臨時,安眠便會如秋夜的月光,不期而至。
    夜深人靜,55歲的李老師輕輕調整了枕頭的高度,閉上雙眼,不再糾結於“必須睡著”的執念。她接受了睡眠有自己的節律,如同秋天有落葉紛飛也有月明星稀——放下對抗,反而迎來了最好的安眠。
    喜歡日常養生常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日常養生常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