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藍星的資源危機
字數:5866 加入書籤
在距離垃圾星三萬光年的藍星上,位於一片群山環抱中的航天局總部內,一場緊張的會議正在進行。
大廳中央的全息投影儀上,垃圾星的影像緩緩旋轉,那顆滿是廢墟與塵埃的星球占據了所有人的視線。
“剛剛收到葉暗的最新反饋,他依然安全,但局勢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嚴峻。”一個中年男人站在投影儀前,神情凝重。他是藍星航天局的局長,常景程。
“根據葉暗傳回的數據,這片垃圾星的外星艦隊威脅已經超出我們的想象。
而更重要的是,他提到那顆星球上隱藏著大量的科技遺產,這可能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技術突破機會。”
會議室內,幾十位科學家和高層官員圍坐在長桌兩側,他們的神情各異。
有些人顯得興奮,有些人則憂心忡忡,顯然,這個議題已經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局長,我認為我們不能把資源浪費在這樣一個遙不可及的星球上。”一個年長的議員率先發言,“三萬光年的距離,以我們目前的航天技術,根本不可能直接救援葉暗,更別提獲取那裏的資源。”
另一名年輕的科學家立刻反駁:“但垃圾星上存在的科技遺產對藍星的意義非凡!
如果我們能夠破解其中的關鍵技術,藍星的能源問題、星際航行技術,甚至我們的文明發展,都可能迎來巨大的飛躍!”
“是啊,尤其是他提到的那些外星裝置,能夠進行跨星係的通訊和能量傳輸,這本身就是劃時代的發現。”
爭論逐漸升級,雙方的觀點針鋒相對。
“即使有技術價值,但這並不改變一個事實——葉暗現在的處境幾乎無法挽回。我們不可能為了一個幾乎看不到希望的計劃,投入寶貴的資源!”反對派依舊堅持自己的立場。
“但他是為了藍星的探索計劃才陷入這個困境的,我們不能就這麽袖手旁觀!”支持派的聲音愈發激烈,“更何況,他已經多次傳回了重要的數據,這些數據很可能會為我們提供突破技術瓶頸的關鍵。”
常景程在長桌前舉起手,示意眾人安靜。
“我明白各位的擔憂,也理解爭議的來源。”他平靜地開口,但語氣中透著一股壓迫感,“然而,現在的問題不是我們該不該繼續投入,而是我們能做些什麽,才能既保住葉暗,又讓這次任務的價值最大化。”
全息投影儀上的垃圾星影像放大,顯示出葉暗傳回的外星裝置結構圖,以及垃圾星上的其他未知區域標記。
“從葉暗提供的數據來看,垃圾星不僅僅是一個廢棄的星球,它可能是某種跨星係文明的關鍵節點。如果我們不抓住這個機會,未來可能再也沒有這樣的突破可能。”
會議沉寂了一會兒,常景程環顧四周後繼續說道:“我提議,成立一個專門的小組,利用葉暗傳回的數據進行遠程研究,同時通過現有的量子通訊技術與他建立更高效的協作模式。”
“至於救援方麵……”他頓了頓,語氣稍顯沉重,“我們無法直接派遣星艦,但可以嚐試通過葉暗的技術反饋,為他提供更多的資源方案。尤其是如何利用垃圾星上的資源,構建一個穩定的防禦和能源循環。”
他的提議得到了部分人的支持,但也有人提出了質疑。
“局長,這樣的方案聽起來是個折中之策,但如果葉暗在那邊遭遇更大的威脅呢?我們遠程能提供的幫助實在太有限了。”
“這個問題我們都知道,”常景程微微皺眉,“但正因為如此,我們需要他撐下去,撐到我們找到更有效的辦法。”
與此同時,藍星航天局的實驗室內,幾名頂尖的科學家正圍繞著葉暗傳回的外星裝置數據展開激烈的研究。
“這個模塊的結構簡直是神!這些符號似乎包含了某種能量編碼,與我們的任何已知技術完全不同。”一位科學家興奮地說道,雙手不停在屏幕上調試著數據。
“這裏的能量傳輸方式與量子糾纏非常相似,但似乎更加高效。”另一人插話,“如果我們能解碼這些技術,或許能夠解決藍星當前的能源危機。
“你們看這一部分,它可能是某種自修複機製,這種技術如果應用到航天領域,足以讓我們的星艦運行時間翻倍。”
幾人越說越興奮,整個實驗室的氣氛也逐漸高漲。然而,在他們的興奮之下,也隱藏著一絲不安。
“如果我們能理解這些技術,葉暗的處境或許會有所改善,但現在的問題是時間。”一位年長的科學家低聲說道,“藍星的技術研發需要時間,而葉暗未必能等到那個時候。”
實驗室內陷入了一陣短暫的沉默,所有人都明白,這場星際博弈的勝負,不僅關乎葉暗的命運,也關乎藍星未來的發展方向。
常景程最終下達命令:“全力研究葉暗傳回的技術,必要時授權他更多權限,讓他自己決定如何在垃圾星上展開下一步行動。我們藍星,絕不能放棄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場會議結束後,藍星航天局的研究團隊開始了更加緊張的工作,而葉暗的命運,也在三萬光年的另一端,悄然發生著變化。
航天局的會議室逐漸恢複了平靜,但外麵的世界依舊一片忙碌。
常景程結束了這場爭論,他的身影消失在走廊盡頭,隻留下一個個疲憊的身影匆匆離開。
……
周衡是航天局的技術人員,主要負責數據分析與設備維護。
一天的工作讓他筋疲力盡,他走進地下磁懸浮車站,準備回家。
這種軌道列車是藍星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雖然快速,但隨著資源的枯竭,能量供應頻頻中斷,列車的穩定性早已大不如前。
正常來說,即使藍星能源技術落後,也不至於這麽淒涼,連列車都要限電。
畢竟就算沒有高級能源,總還有火電、風電、核電這些基礎能源吧。
但藍星目前的人口為180億,這幾乎是一個無法想象的數字,藍星究竟有何德何能容納那麽多人口。
是大量的叢林的消失,是陸地上生態的崩壞換來的;是大規模的填海造陸,是曾經的71到如今43的海洋換來的。
火電與核電的開發已經讓藍星的氣候變得難以忍受。風電、太陽能的開發已經榨幹了每一寸角落……
但這換來的還是人均資源不足,能源枯竭……
周衡站在站台邊,抬頭看著天花板上明暗不定的燈光,心裏一陣感慨。
這座城市曾是藍星最繁華的地區之一,高聳的建築群、密集的軌道網絡和全天候運轉的機械係統無不彰顯著藍星科技的輝煌。
然而,如今的大環境讓這一切變得脆弱而不堪一擊。
他低頭看了看手腕上的智能終端,一則提醒彈了出來:“能源供應不足,建議節約使用。”
周衡苦笑著搖了搖頭:“又是這條消息,藍星的未來到底在哪兒?”
列車進站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周衡上車後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的城市燈光從飛馳的列車旁掠過。
他記得,這些燈光原本應該整夜通明,但現在,大部分建築已經陷入了黑暗,隻有一些必要的設施還在勉強維持運轉。
列車抵達終點站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周衡走出車站,迎麵而來的寒風讓他打了個哆嗦。
由於資源短缺,城市的溫控係統也逐漸停止運行,原本恒溫舒適的環境如今隻能靠人們自己適應。
他步行了幾分鍾,來到一棟老舊的公寓樓前。
這棟樓在藍星上算是普通住宅,雖然設備老化,但比起那些徹底斷水斷電的區域,已經算是條件不錯了。
走進公寓,周衡習慣性地抬手在牆上的感應屏上按了一下,燈光緩緩亮起,但有些微弱。
他歎了口氣,走進廚房打開儲物櫃,發現裏麵隻有幾塊合成蛋白塊和一瓶能量飲料。
“還好,還有點東西。”他取出一塊蛋白塊,用微波加熱後坐在桌邊吃了起來。
吃完晚飯後,周衡打開客廳的全息屏,新聞頻道正在播放當天的熱點報道。
畫麵上顯示的是航天局發布的聲明,葉暗傳回的技術數據成為了當天的頭條。
“藍星能源儲備預計將在兩個月內耗盡,請各區域居民合理分配使用。”
周衡皺了皺眉,隨手調換了頻道,但所有頻道的內容都圍繞著能源問題展開。
資源枯竭的陰影籠罩在每個人的頭頂,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他關掉全息屏,走到窗前,看著外麵昏暗的城市街道。
一輛輛自動清掃車緩慢地穿梭在路麵上,周圍卻空無一人。
街道上的行人越來越少,因為沒有人願意浪費體力在毫無意義的閑逛上。
周衡的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葉暗的影像。那個在垃圾星上孤軍奮戰的人,居然能在那種惡劣環境下找到藍星從未見過的技術。
“如果有更多像葉暗這樣的人,也許藍星還能多撐幾年。”周衡喃喃自語,隨後疲憊地倒在沙發上,閉上了眼睛。
第二天清晨,周衡被智能終端的鬧鈴聲叫醒。他起身洗漱後,匆匆吃了塊合成蛋白塊便趕去上班。路上,他的智能終端彈出了一條最新通知:
“根據葉暗提供的能源轉化技術,第一批試驗成果已投入使用,航天局預計將在一個月內開發出新型能源轉換設備。”
這條消息讓周衡精神一振,但他很快意識到,這遠遠不夠。
藍星的問題並不僅僅是能源枯竭,而是整個生態係統的崩潰:空氣淨化器失效,飲用水供應不足,糧食生產大幅減少……
這些問題每一個都需要龐大的資源和時間來解決,而時間,正是藍星最缺乏的東西。
當他走進航天局的大樓時,看到一群工程師正在忙碌地調試設備。
那些新研發的能源設備被小心翼翼地擺放在實驗室內,每一台設備都代表著藍星延續希望的努力。
“周衡,你來了。”同事向他點頭打招呼,“今天有幾個新模塊需要調試,局長說一定要抓緊時間。”
“明白,我馬上開始。”周衡點了點頭,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中。
喜歡穿越文明垃圾場,我能修複一切請大家收藏:()穿越文明垃圾場,我能修複一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