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九層鎮妖玲瓏塔
字數:3825 加入書籤
庚字三號小院就在山城那麵西邊的一個小山穀,離主城十幾裏,屬山圍下坡處。
山秀水清,樹林不高而密集,水渠坡地奇花異草遍地。是一處遊玩,靜居好地。
每隔二裏方圓就有一座小院子,蘇玄清的三號就是其中之一。
蘇玄清走到其中一座小院邊界前,取出璿璣陣圖,稍注入一絲靈力。陣圖就飄在頭前上方空中,發出一束青光射向少院上空。
這是在激活小院的陣法,屬於小院的受權範圍升起一圈陣法靈光,把小院罩在當中,隨後隱沒入虛空。
蘇玄清收起陣圖,手持秘鑰玉牌向眼前一碰。麵前空氣蕩了一下,前方的阻隔消失,蘇玄清便大步邁入。
小院半畝大小,方方正正,西邊有一片花枝果樹,東邊是靈草花圃,圓溜河石輔就小徑,屋前天井中是一座假山荷葉錦鯉池。靠西有葡萄架子做的涼亭,茶幾,茶座都有。
“不錯,幽然農人家,種桑曬桃花。釆菊東籬下,青山入窗斜。”
房屋內的擺設倒不是在意,蘇玄清特意看了看西房的煉器屋,煉器爐,都盡如人意。
剛入住,不再忙活什麽。裏裏外外幹淨幽雅,蘇玄清不必再去打掃。於是將三山島放置在魚池中,讓其與天地交匯,自己就燒開了靈水,往長椅一靠,沏茶靜心。
把身上所有的金精鐵礦都取出來打量一遍,思索著能煉製成什麽法器,自己又能用到什麽法器。
又是一番寫寫畫畫,終於,蘇玄清定下。以藍山雲晶為主體煉製一座塔類空間法器,以五彩雲紋銅,鬥雲星鐵煉製一枝法劍。
悠閑靜靜的閑了幾天,蘇玄清把兩樣法器鍛造圖畫了出來,所用的材料,要篆刻的法陣,預估的時長一一羅列。
空間法器用材,陣法,品階更高,但是煉製方式最簡單,隻是法陣要求極高,要長期蘊養。
劍形法器品階低些,這是鬥劍,不是飛劍,煉製要精細,過程要繁雜,要留有升階空間。
這日,蘇玄清把小院法陣全部開啟,並在陣中留下警示言語,以防外人驚擾。
在煉器室,催動火爐。四相衍火陣四個獸頭噴出四道地火,把半丈大,圓滾滾的紫金鍛爐托在半空。
蘇玄清長袖一揮,把幾種主材攝進鍛爐中。鍛爐爐腔自帶空間,以陣法隔離將所有寶材分隔火煉。
另外,蘇玄清還多加了兩種隻有他才有的物品,三山島的幾根墨玉柱,一根主殿院中的銀絲青竹。
選用這兩種寶材就是因為他們有別的材料所沒有的神性。
墨玉柱還是好弄,蘇玄清把花圃小亭改動一下就能取出來。而那根青竹,刀劍不傷,法力難破,最後蘇玄清以自身氣息安撫後,長竹自落。
操控地火包裹著各種鐵石,火溫火息慢慢浸入其中。等鐵石內外全部被地火浸入,蘇玄清便增加火勢,慢慢灼燒,把雜質,低階碎屑燒成灰燼,各種鐵石才開始融化為水滴漂浮在爐中。
這是要淬取鐵石中的精髓。蘇玄清用的是道門中的“火罡凝結法”。沒有重錘,重砧反複錘打,隻直用純青之火把金鐵礦石中的精髓淬煉出來。
這個過程最長,耗了半月日夜不停的灼燒,淬取。那寶材精髓才如水滴般從中流出,剩下的空殼隨火焰化為烏有。
這精髓純之又純,已不再是流動的汁水,而是一團團光華奪目,色彩各異的光球,有的臉盆大小,有的如彈珠無二。個個的流光溢彩如水波蕩漾。
墨玉和青竹最是神奇,地火絲毫燒不了。蘇玄清把鳳印烙在金丹上,吐出金丹進入鍛爐。
金丹泛出赤紅光暈罩住墨玉和青竹,紫金色靈力與一絲三色火芒編成絲帶,如棉被一般纏繞墨玉和青竹,催動赤紅光暈慢慢向其中浸染。
墨玉和青竹好像有了靈性,附著在外的火芒一吞一吐的緩慢波動。曆經半個多月,兩物並沒有蘇玄清所想化為精髓光珠,墨玉變成幾條細小墨色水柱飄動,青竹則從幾丈長縮成三尺長的,有九節竹節的青色小竹子。
看到這裏,蘇玄清心有所悟。墨玉和青竹都是超越世界本源之物,此界火焰已對他們不起作用,隻有蘇玄清與三山島有了氣息相連,才能使他們現出本相。
墨玉本相是什麽,蘇玄清還不知道。青竹有靈,與竹笙同源,回歸本相便是竹子。
法器的煉製就不再是原先方案了,墨玉和青竹將是本體。
劍器最繁瑣,蘇玄清就九節青竹為劍胎,移到鍛爐爐火最純處。動行煉器法訣,神識化絲把五彩雲紋銅引出,在青竹周身層層編織胎衣,烙印下陣法。再驅動鬥雲星鐵覆蓋其上,然後便置於爐中任其塑型。
塔型法器就是以墨玉為骨,以藍山雲晶為肉凝煉。因為要成空間類法器,陣法的等級,難度,數量要非常龐大,繁雜。
蘇玄清日夜不眠不休,心神專注,神識一息不敢放鬆,操控著綠金,陰地河錫篆刻法陣。
藍山雲晶是虛空晶材料,小粒可煉製儲物戒,儲物環。大的可煉製靈獸空間,法寶空間,甚至是小洞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綠金五行親水火,河錫五行屬土金,親木水,其精華本源與道蘊同根,是煉製陣紋上乘材料。可在法袍,陣旗上編紋陣紋,也可用在法器法寶中刻印陣紋。
蘇玄清在如此高度專注中篆刻了近一月的法陣,每刻一層,塔就凝實一分,墨玉水柱便長出細絲多纏繞雲晶光球一層。
這法器的形狀就在這一絲一絲凝實中顯出外形,一座一尺多高的九層墨玉小塔。
塔有八麵,雕簷畫壁,八麵飛簷掛著七十二隻小玉鈴。十八門,五十四窗,中空無梯,每層塔壁上刻有流雲飛花浮雕。
法陣出自《天衍九數經》,按蘇玄清設想,一,二層為內天地,可做小洞天使用,可栽種靈草靈植。
因為手頭沒有先天五行寶材,隻能先刻了須彌法陣可當做大的儲物空間使用。
三層以上為封禁小洞天,以後要用做收納,囚禁妖獸,魔物。蘇玄清認為過度殺滅解決不了問題,要為一些有用的魔怪留下生機。
最篆刻的是“大五行羅衍陣”,這是為小塔留下進階的通道,隻要有適合的天材地寶投入其中,就可促使小塔完善與進階。
等百十套陣法全部刻完,小塔也自行凝形完畢,托在掌心閃閃發著地火餘光。
蘇玄清心神一動,在小塔一層門匾上刻下“鴻蒙”兩字,嘴中喃喃自語,
“小塔雖小,可另在乾坤。你為蘇某第一件嘔心之作,名字也應深遠一些。但願你能成長成一座絕世神器,若能橫壓萬古就更有魅力了。嗬嗬嗬!”
隨後又在塔門兩側門楣上刻下“承萬古不倒永鎮獄,繼蒼生常青禁神魔。”
喜歡琉璃仙路逍遙遊請大家收藏:()琉璃仙路逍遙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