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意圖廢長立幼

字數:6073   加入書籤

A+A-


    “唉,要是當時我知道事情會發展至此,當寇封求請甘寧時,我就應當搶先一步將他收攏於我麾下,這樣也許可以免除這心頭之敵。”
    確實,曆史上的甘寧在太史慈去世之後成為了江東第一猛將,並被視為孫權所倚重、能與張遼匹敵的名將!
    這一役中,甘寧率二萬之眾,力破十萬水師,此勝足以驗證寇封當時公開聲稱的決定確為明智之舉!
    主臣相望,場麵一度肅穆沉寂。
    許久之後,周瑜向孫權說道:“主公,近日劉備可有異動?”
    當周瑜提到劉備時,孫權的眼神微閃,作為東吳之主,他並不以其軍事才能聞名,而是精通  。
    正因為如此,當初劉備訪問江東時,宴會上他不斷強調與孫權父親孫堅的深厚友情。
    為了避免背負惡名,孫權安排劉備暫時居住於柴桑,並賜予他宅邸。
    麵對像劉備這樣精明的對手,倒讓孫權感到一番別樣的  。
    此時的劉備已經在江東待了三個多月。
    這段期間裏,劉備繼續保持著其隱而不發的態度。
    在各路諸侯之中生存的藝術,他已運用得駕輕就熟。
    此外,他清楚意識到曹操作亂在南方已經是不可逆轉的事實。
    這對江東而言,正是劉備及其部下二弟、三弟的力量,以及他自己多年與曹操周旋的經驗變得尤為珍貴之際。
    江東雖英雄豪傑輩出,但卻少有人能夠像關羽、張飛一樣勇猛。
    即使像太史慈或者年輕時的孫策,相較於二人也稍遜一籌。
    因此,盡管意識到劉備是個深藏不露的人才,且具有不小的影響力,孫權仍不打算在此時除掉他。
    尤其在曹魏威脅之下,保留一個潛在盟友總是有益的。
    劉備作為漢室宗親的身份,令他在這段期間獲得了一些民眾的支持。
    關於“皇叔駕臨,曹操南侵必敗”
    的傳言開始在民間流傳,這讓孫權感到惱火。
    然而,為了維護自身形象,他選擇了沉默以對。
    緊接著,孫權暗中運作,散播劉備為“厄運之星”
    的傳言,將其描繪成一個招致戰爭、殘害無辜的凶殘之人。
    這番宣傳很快便使劉備在江東的聲譽急轉直下。
    然而,當民眾強烈呼籲驅逐劉備之時,孫權卻意外地發現自己陷入了進退兩難之境。
    倘若真的將劉備趕出去,江東對抗曹操時便會失去一位有力的將領和他所帶來的支持。
    而且,孫權清楚知道曹軍南征的計劃早已確定,即便沒有劉備,這場戰役也在所難免。
    於是,他立即與周瑜、魯肅商議對策。
    聽罷孫權之言,魯肅與周瑜交換了一個眼神,隨即說道:“主公,據最新消息,曹操已有明顯的南下意圖,中原大軍正頻繁調動,預計不久之後就會采取行動。”
    “眼下劉備的兵力不足百員,但他的手下關、張二人英勇非常,正是我們用來對抗曹操的一大利劍!”
    “依在下看,不可將劉備逼走,因為他對我們來說,還有一絲利用的價值,利遠大於弊。”
    孫權聽後輕輕點頭,隨後他的眼神轉向了周瑜。
    周瑜見到這般,微笑道:
    “我問主上一句:您是否讚賞關羽與張飛二位的勇烈?”
    對於此問,孫權笑了笑,表情帶有一抹無奈:
    “這二人的武勇名震四方,又有何道理我不喜愛呢?但是劉備、關羽、張飛三位結義兄弟,情義深似海,我喜愛關張二人的勇氣又有什麽意義?”
    話音剛落,周瑜嘴角輕輕翹起:
    “這三兄弟,早在桃園之時就已義結金蘭,關羽曾在曹營中過五關斬六將來尋找兄長劉備。”
    “正因為如此,想要直接歸化關張二人實屬無望。
    不過現在我們可以將他們作為對抗曹操的力量。”
    ...
    “至於唯一的辦法,就是借對曹操的戰役之機,設法使劉備在曹操的手下意外死亡。
    到那時,以關羽和張飛的義氣,必定會對曹操窮追不舍!”
    “即便到了最後一步,他們可能一同赴死追隨劉備而去;然而,若他們的怒火針對曹操,那麽這將是主上的機遇。”
    周瑜這一席話引起孫權和魯肅極大的興趣:
    “周瑜所謀何解,請快些講明!”
    孫權顯得有些焦急,希望聽到接下來的策略。
    見此狀,魯肅的眼神也充滿了期待,敦促周瑜繼續。
    周瑜看了看急切期盼答案的主公和摯友,胸有成竹地答道:
    “若能言之以禮,勸關羽、張飛二位先避於江東之地,領兵對抗曹操,替劉備  如何?”
    “目前,放眼全天下的勢力,隻有我和主上具備挑戰曹操的實力,可是我與關張二人宿怨頗深,他們斷不會轉而依靠我!”
    “因此,主上恰恰成為了他們唯一的庇護所!”
    隨著周瑜一番論述完畢,孫權喜形於色,好像已近掌握了招募關張二雄的關鍵一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繼而,孫權和魯肅商議了一番,認定這件事大有前景。
    哪怕最終關張二人沒有歸順江東,也不失為一次劃算之舉;但如果他們真的為江東效力,長久以來缺少將領的難題就能迎刃而解。
    甚至一統四海的目標也將不再遙不可及!
    而在另一邊,在寇封妥善安排了戰鬥後的各項事宜後,他也召集了他的將士們開會。
    會場之中,眾將領看著甘寧,無不對其感到欽佩,原來此人並非一般水賊,而是真正的天生長於指揮水軍的人才。
    此刻的甘寧滿麵英氣,雙目如炬地望著寇封,恭敬地行禮:
    “主上,甘寧不負所托!”
    聞言,寇封麵露欣慰之情,伸手將甘寧從地上攙扶起來。
    他知道,對於甘寧這樣一位過去常遭輕視的水賊,自己的重用不僅讓他感動萬分,同時更感肩負重任。
    因這份重大的信任不僅是個人的榮耀,更是天下人皆知的事實。
    要是甘寧輸掉了戰鬥,自身的敗北並不足為懼;然而,若他辜負了寇封的信賴,導致天下的士人嘲笑寇封缺乏識才的慧眼,那才是甘寧即使死了也無法挽回的大錯!
    因此這段時間,甘寧幾乎是用盡所有的力量,隻為能夠對得起寇封對他的厚待。
    盡管在寇封麾下的官員和將領中,並沒有人公開對甘寧表示不滿,但甘寧清楚,他們在暗處都在等著看他是否有真正的才幹!
    因著這個緣故,當這場戰鬥爆發時,甘寧幾乎傾其所有地決心要擊敗蔡瑁!
    所幸,在這場戰役中,以極其小的代價擊潰了蔡瑁的大軍。
    甘寧不僅沒有丟臉麵給寇封,還向所有人展示了他自己!
    所以,就在那一刻,麵對這樣的勝利,甘寧一時情緒激動,難以自持!
    而目睹了這一切後,寇封扶起了甘寧,輕拍著他的肩頭說:“我就說過,我絕不會失望於你的!”
    話音落下,當甘寧耳中聽到這熟悉的言語,他不禁渾身湧過了一股暖流。
    這般堅定不移的支持與明辨是非的主人,他到哪兒才能再找到呢?
    隨後,係統的聲音適時響起,“叮,甘寧忠誠度提升至最高值,現忠誠度滿100!”
    。
    與此同時,寇封放聲大笑,說:
    “各位的表現堪稱完美,打出了我軍在江南的赫赫威勢,僅憑一場大戰便擊垮了蔡瑁的百萬水軍,實在是令人稱快的重大勝利!”
    “但是請記住,蔡瑁不過是曹操前陣的將領而已,更艱巨的挑戰將是中原那位不可一世的人物!”
    隨著眾將聽聞寇封言及此,之前因勝利所帶來的喜悅逐漸平息,代之而來的是一種更加警覺的態度。
    當然,他們很清楚:眼下並非放鬆警惕之時,更大的考驗還未來臨!
    隨著將領們回歸各自的位置上,整齊劃一地站在兩側。
    隻見寇封緩緩說道:
    “我有一位老友,名叫趙雲。
    論勇猛果敢無人能出其右,自呂布辭世以來,可稱得上首屈一指!”
    “誠然,在那些不在朝堂上的英雄中或許存在更厲害的人物,但這方麵我也難以判斷,不過我可以確信其他人都難以抗衡!”
    聽完寇封的話,無論是楊再興、羅成還是黃忠都激起了強烈的爭勝欲望。
    就連平日裏較少言語的羅成也破例表達了願望:
    “主公,請問您說的英雄是誰?末將聽了頗為心動,極渴望有機會與之交手!”
    對此,寇封微笑道:
    “此人便是趙雲,無論是再興還是伯溫和子淵都應知曉。
    當年追隨劉備之時,正是因為得到了他的照顧,我的未來才能夠如此順暢,不然可能早已不知所蹤。”
    此時,在座的所有將領都已經明白了事情的始末——關於寇封與劉備之間的故事早已有流傳。
    其實大家心中也都了解,這主要是由於劉惷意圖廢長立幼的結果。
    但現在回看,劉備的現狀顯然遠遠不及寇封所成就的輝煌,甚至已經沒有多少可以炫耀的地盤了。
    提及此,這也成為了如今有關劉備最為津津樂道的一個諷刺點:曾經被逐出門的兒子如今卻獨霸一方,擁有數十萬之眾的軍隊;而你又作何感想呢?
    喜歡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