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明智之舉?

字數:5680   加入書籤

A+A-


    而且,諸方諸侯目睹寇封也被阻截在宛城附近後,意識到繼續衝突並無實益,便紛紛選擇休養生息為先!
    徐州方麵,隨程昱、張遼二將率部增援,原本防守的陳登立即轉而采取攻勢。
    依靠張遼的高明指揮以及超過一萬的騎兵力量和優勢的兵力,成功地重新奪回了合肥!
    至此,整個徐州地區再次落入曹操的掌控之下。
    之後,張遼與李通率領的五萬名將士進駐合肥,令周瑜和劉備難以再有寸土進展,甚至損兵過萬。
    加之隆冬臨近,無奈之下周瑜隻好率部撤回長江以南!
    提及江東克星,非張遼莫屬。
    由於江南士兵更擅長水上戰鬥,步戰遠不及曹操軍隊中的精英力量,
    即使由智勇雙全的周瑜統帥,也無法取得勝利!
    因此,在周瑜與劉備無奈班師回營之際,對於寇封占領曹操眾多土地的情況極其不滿,
    孫權同樣憤怒不已——明明大家是一條繩上的螞蚱,為何隻有你不勞而獲?
    這令一股濃烈的忌妒之火在他心中熊熊燃燒起來。
    他並未忘懷之前,寇封曾在戰場上重創東吳大軍及數名大將。
    這次自己不僅損失慘重,且毫無所得,這種憋屈感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於是,當周瑜回到江東之後,孫權不得不再次策劃向荊州擴展版圖。
    畢竟,唯有占據荊州方可實現當年楚國的霸業夢寐以求之壯舉!
    既然中原來路不通,就隻能攻打荊州實行兩岸共治,亦可以達到稱雄一方的目的!
    當然,想要除掉劉備,現階段周瑜也束手無策。
    劉備終日與其兩位兄弟相伴,周瑜找不到合適的下手時機,所以暫時作罷!
    劉備心中對孫權此番失敗倒是有了一些更為詳細的打算。
    他認為,對於已經傳了三代的江東地區,不能操之過急,最好與孫權形成聯盟,甚至結為一家。
    若能如此,將來即便是與其他江東大家族聯手,也有充分的理由共同爭奪孫家族業。
    然而,如果直接反對孫權的統治,那麽自然就是要擁護已故領袖孫策的長子孫紹即位。
    畢竟,孫策打下的江山不應該落入其弟弟孫權的手中,尤其是當孫權還在排擠自己的侄兒時。
    這個念頭在劉備腦中盤旋,讓他心裏既興奮又癢癢,幾乎迫不及待地想立刻實施。
    他深知,長江天塹使江東自保有餘,即便外患不多,但足以讓他在江東稱王稱霸。
    然而,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則要依靠一個方法:通過孫權的妹妹孫尚香,這位江東知名的弓腰舞者來建立兩家之間的聯盟。
    盡管與她有接近三十年的年齡差距,但這卻是聯姻的關鍵人物,即便是以劉備的豁達,提到這樁婚事也會有些許的難以開口。
    至於大喬,則不在考慮之列。
    孫權早已將她安置在廬江,讓她在那裏安享晚年,遠離政治漩渦中心,以防那些忠誠於孫策的人支持孫紹奪位。
    因此,這件事需要巧妙布局,最好是讓周瑜或孫權本人提出來,如此劉備方能有可乘之機。
    另一側,在其他地方的戰火逐漸平息之際,特別是豫州被寇封占領後,他與曹仁在宛城的僵局終於出現了轉機。
    已經與曹仁在宛城對峙了一個多月,眼看寒冬即將到來,寇封明白必須在這個最後的一個月裏攻克宛城,否則就得回撤江夏。
    好在這時,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嚐試,智謀出眾的龐統最終為寇封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戰略方案,用以擊潰堅守城中的曹仁。
    見到希望的寇封立刻召集團中將領,共同商量作戰細節。
    最初投入這場戰役的力量有五萬餘兵力,而在近兩月的對峙中,已經有高達八千人的傷亡留在了宛城城牆之外。
    而相比之下,城內的防禦軍所付出的代價更高!通常情況下,攻方的損失應該更大,但在寇封強大的拋石機關支持下,情況卻反常地顛倒過來。
    數百個這樣的拋石機關不斷地對城牆發起攻擊,即便像曹仁這樣經驗豐富、在曹操麾下被視為最能守城的大將軍,也難以抵抗這種猛烈的轟擊。
    結果,曹仁率領的三萬精兵已經有一半以上的減員。
    盡管第一次試探導致了兩千人喪生,寇封迅速調整戰術,堅持用拋石機關不間斷地炮擊宛城。
    直到近半月以來沒有直接派出步兵進攻,這種非傳統的方式有效減少了人員的犧牲。
    正是這些石頭堆積,差點把護城河填滿的同時,也在消耗敵人的實力,最終造成了如此嚴重的損害。
    就是在這樣的壓力下,曹仁仍能夠堅守陣地超過半月時間,這讓寇封也不禁對其軍事才能表示敬佩。
    困於宛城一個多月以來,現在聽到了龐統提出了破城之策,這對寇封來說無疑是好消息。
    “我們隻有再過一個月就進入冬天了,考慮到退軍所需的時間,留給我們的隻有半個月的機會,一定要在這段期間攻克宛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寇封向聚集在營帳內的諸位將領鄭重宣告道。
    如果在未來半月之內我們不能攻克宛城,我們便隻有撤兵的選擇,那樣一來,曹操將主導整個荊州戰場的局麵!
    故而,這半個來月,無論如何都必須占據宛城,不然荊州從此將無一日安寧!
    當寇封的話落,趙雲、羅成、陳到以及龐統皆麵色沉重。
    隨後,隻聽見龐統進言道:
    “主公,現在曹仁部眾已折損過半,而宛城正是保護洛陽與許都的防線,如果我們繞過宛城,假裝要進攻許都——”
    “即使曹仁知曉這是調虎離山之計,為了許都,也就是曹操所在地,他也必帶兵來阻撓我們。
    否則,一旦我軍突破許都防線,所有休戰的勢力,像孫權、劉備、馬騰他們,必定會對曹操再度發難。”
    龐統此話剛畢,寇封思索良久後認同了這個雖然有些草率,但卻是明麵的戰略布局。
    這裏所謂的明確戰略即陽謀),意指的是對方很清楚地明白你的目的和意圖,卻仍然無法避免掉入你的設計,因為對他們來說,這是必須麵對的風險。
    若是寇封率領部隊攻打許都,如果曹仁不予理睬,即使他們是兄弟,也將不可避免地在曹操心裏種下疑慮。
    因此,這個策略實際上是在施壓於曹仁,迫使他必須出動阻截寇封北上進攻許都。
    就算許都附近還有將近十萬兵力防守,
    在這個誰也不會認為寇封能在這半個月內攻克許都的情況下,
    曹仁仍然必須響應許都需要援助的召喚!無論他知道這是不是個圈套。
    假若曹仁不為解救曹操挺身而出,即便保得住宛城又有什麽用呢?曹操與宛城相比較,
    哪個對於他來說更加重要,這將對未來君臣間的關係產生深遠的影響!即便是骨肉之情,在麵對曹仁不把曹操的安全視為首位時,也會變得淡薄!
    這同樣也是為什麽許多朝代裏,宦  掌控  麵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因為人類往往偏愛聽話、始終將自身置於最安全位置之下的屬下。
    即使是史上最英明的君王,也難以抗拒這種傾向。
    即便是在曹操身邊的這些親屬中,盡管夏侯淵、夏侯惇和曹仁各有所長,超過曹洪;但實際上,曹操最信任的兄弟就是曹洪。
    這並非空穴來風,曾經在曹操追趕董卓時遭遇呂布設伏命懸一線的關鍵時刻,
    正是曹洪慷慨地將馬讓給曹操,使他逃得性命!自那時起,曹洪被委任管理挖掘古物的摸金校尉一職,手握重金無數,即便是曹操也從沒對曹洪有過一絲猜忌之心。
    即使後來到了曹丕掌權的時代,宗親勢力試圖侵占更多魏國領土,意圖針對曹洪的時候,就連曹丕的母親、曹操的妻子卞太後也曾以曹洪當年救駕有功為理由嚴厲譴責曹丕。
    最終,曹丕也未曾對曹洪有所舉動,反而還對其加以褒獎。
    所以,龐統提出這項計劃,旨在使曹仁領兵出征抵禦,這樣他就不得不放棄宛城。
    此外,假如曹仁失去宛城控製,但當此消息傳至曹操處時,
    他不會責罰曹仁,甚至還會表彰曹仁的貢獻。
    因為與喪失一座城市相比,自己的心腹能夠優先考慮自身安全,必然會讓曹操更加看重!
    用一座城市的損失換來最高統治者的絕對信任,這豈非是明智之舉?
    寇封確信,麵對這樣的情況,曹仁會作出正確的抉擇的!
    隨著龐統的話語落下,寇封隨即放聲大笑起來。
    "士元這招真是神妙絕倫,若曹仁不領兵回防許都,就等於讓曹操不再信賴他的大將軍了!"
    "趙雲,你率白馬義從來我旗下,連夜進擊許都。
    餘下的部隊隨我後退三十裏,為趙雲行動掩藏  。
    "
    "要讓曹仁誤會,我真帶領大軍北上去攻許都了!”
    寇封發布完命令,諸位將領紛紛受令行動。
    趙雲便指揮自己的白馬義從,掛滿了旌旗,高舉"寇"字大幡,昂首闊步地通過了宛城前。
    喜歡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