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正中其下懷啊!
字數:5789 加入書籤
此戰之後,按陸遜建議,關羽率四千人進駐吳縣,放棄曲阿。
由吳郡世家提供糧草物資,劉備還有六千多人馬,完全可以支撐一段時間,抵擋對方的圍攻。
隨著周瑜在戰場上遭受慘敗,損失超過一萬兵馬的消息傳回柴桑後,孫權心中的不滿愈發膨脹成憤怒。
“過去周公瑾追隨我大哥時,計策屢次奏效,每次都能取得輝煌的勝利。”他心中憤懣地思索,“然而自從我繼承大位後,他獻上的每一個策略都毫無建樹,難道他存心要打擊我的名聲?甚至圖謀取代我嗎?”
這一係列想法使得孫權臉上的怒意愈發猙獰。
事實上,這不僅僅是憤怒的表現,而是在他心裏盤踞已久的心魔:江東基業是由其兄長奠定,所以諸如周瑜、太史慈等舊臣始終不服於孫權。
出於這種擔憂,他曾將侄子孫紹逐出柴桑並送到廬江,以防未來某日孫紹成年之後,迫使自己讓出吳侯與江東之主的位置。
時間流逝間,這件事逐漸演變成揮之不去的心病,使他對周瑜等人再也無法完全信任,尤其是在對方一再戰敗的情況下,猜忌之情早已萌芽。
於是孫權決意立即召回魯肅,並授意讓他暫代三軍大都督,同時下令調周瑜返回柴桑“療養”,聲稱是因為他在最近戰役中受傷需靜養恢複。
魯肅聞訊趕來試圖勸阻這項決策,畢竟臨陣更換統帥極其危險,若如此則很可能與劉備陷入長期僵持之中,但是看到孫權麵沉如水,明白此刻勸諫亦無益於事。
因此他隻是暗自思量:“先隨主公意思行事,待其火氣平息後再作溝通吧。”
帶著調令趕往吳郡的魯肅憑令牌順利抵達駐紮營地,並直接進見周瑜。
令人意外的是,此時周瑜已獨自一人等待在中軍帳內,微笑迎接魯肅。
開口之際,周瑜直接問到魯肅來意:“子敬兄,此番來訪想必是為了繼任大都督職務吧?”聞言,魯肅麵色突變,隨即歎氣默認。
相反,周瑜反而輕鬆一笑:“看來主上對我仍有猜疑啊,因為近來策略屢次失利,這份猜疑便加深了呢!不過這樣也好,在柴桑養老也頗為適合我這把年紀。”
說著便毫不遲疑地交出了兵符遞給魯肅:“還請子敬務必謹慎行事,切莫再有所閃失,1.8寇封恐怕很快就會展開軍事行動了。”
與此同時,在荊州方麵收到周瑜被撤職的消息後,劉備注意到了這一局勢轉變。
他笑稱這是孫權的昏招——臨陣換將豈不正給己方機會?
一旁軍師諸葛亮隨即補充說這是一個絕佳的契機:“主公,請把握住這次良機向江東進擊,如今敵方內亂不斷、人心浮動;孫權與周瑜彼此疏離;士兵和平民也陷於恐慌。
利用此際發動攻勢或可快速控製江東地區,奪取其六郡土地!”
聽得諸葛亮這話,寇封也微笑應道:
“立刻傳令魏延,讓他率長沙兩萬五千精銳兵馬出發攻打廬江,擔任先鋒,剩餘的五千人留在長沙戍守,不得有誤!”
隨著命令下達,已在長沙籌備多時的魏延終於在收到指令後,放聲大笑:
“我在這長沙練兵一年多,錯過了葫蘆口之戰。
如今終於輪到我魏延大展拳腳,名揚天下了!”
此時此刻,魏延激動得全身發抖。
從前,每次大戰寇封都讓魏延留守長沙,未能建功立業。
回想當初魏延與黃忠一起投靠寇封,現而今黃忠已經是寇封軍中一等武將。
而魏延依舊駐守長沙,眼看著甘寧、嶽飛等後來者相繼得到重用,他心中的不甘可想而知!
這次接到了寇封進擊廬江的軍令,魏延怎會不興奮?
收到軍令後,魏延立即下達指示:
“本將命令,挑選兩萬五千名精銳士兵,隨我立即出征廬江!這場戰役一定要證明我的能力給主公看!我要讓孫權見識一下我魏延的實力!”
滿懷抱負和急切之心的魏延隨即帶著兵馬朝著廬江郡進發。
目前的江東局勢風雨飄搖。
自從孫權敗於寇封之手以來,對外戰鬥幾乎沒有勝績。
更糟糕的是劉備已經占據了吳郡,並和孫權重啟紛爭,江東百姓原以為劉備不堪一擊,卻不料周瑜大敗並身受重傷,導致戰局逆轉。
所有人都開始擔憂未來,這種不利的局麵使江東瀕臨崩潰邊緣。
此刻,廬江郡太守換成了顧雍,他雖是儒學大家蔡邕之高足,在江東也是有名的文士,卻對未來充滿憂慮。
作為江東名門望族的一員,顧家也無法逃避這個混亂的時代。
臨陣易將反而給了劉備更大的信心和時間窗口,這表明這場江東內的紛爭短時間內不會有結局。
如果此時寇封或曹操趁勢南下,江東的處境更加岌岌可危。
就在此時,有士卒來報說臨湖和襄安兩縣遭到未知軍隊進攻,情勢告急。
廬江郡共轄十四個縣:舒縣、臨湖、襄安、居巢、皖縣、尋陽、龍舒、六安、安豐、潛縣、雩婁、陽泉、寥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作為太守府所在地,舒縣暫時還沒有直接麵臨危險。
但聽罷士卒報告,顧雍當即起身走到地圖前仔細審視。
不久之後,他臉色驟變,焦急地說:
“不妙,臨湖和襄安靠近長沙,一定是魏延從長沙出兵了,真是怕什麽來什麽!”
隨之,他對將士們說道:
“快,速派人返回柴桑,向主公報告寇封進軍的情況,請他做好防禦準備。”
“與此同時,召集各縣兵力集中到舒縣防守。
隻有依靠舒縣城牆才有可能堅持到主公援軍到來。”
“另外,迅速通知徐盛將軍整備兵馬,準備禦敵,並且確保喬氏家族的安全。”
顧雍果然不愧是位大儒,哪怕在戰事當前也從容不迫。
他的指令有條不紊地下達,盡管局勢緊迫卻無一絲慌亂,並且布置得相當周全。
然而,話雖如此,廬江郡的兵馬僅有區區五千,如何抵擋魏延率領的數萬大軍?
之前的廬江太守乃是呂蒙。
為了抵禦來自長沙的威脅,孫權特地派遣呂蒙帶領一萬名士兵駐紮此地。
但隨著劉備的背離,呂蒙及廬江的五千兵馬已被調往吳郡迎戰劉備。
因此,目前的廬江該如何抵抗魏延成了問題。
若要在蜀漢之中尋找一個能與五虎上將相匹敵的人,非魏延莫屬。
雖然魏延不及五虎上將的勇猛,但相比江東諸將,恐怕隻有淩統和周泰能夠勉強與之抗衡!至於太史慈和甘寧,此刻已成為寇封的手下。
魏延不但武藝了得,而且擅長軍事謀略,“子午穀奇策”便是出自他手,若非當初孔明未采納此策,長安是否可取還真說不定。
再說另一麵,魏延一日之間率兩萬五千士兵攻陷了兩個縣後並未稍作停歇,馬不停蹄地向著舒縣逼近。
魏延明白,自己這個先鋒官表現得好壞直接決定寇封是否會更器重自己。
守長沙對魏延而言不過是小兒科,他最向往的是能夠獨領一支軍隊征戰各方。
魏延在留下五千士兵鎮守新攻占的地盤後,親率剩餘的兩萬人馬一路攻打廬江其餘各縣。
由於顧雍早有準備,下令所有守軍退守舒縣,因此魏延沿途並沒有遭遇太大阻攔,在兩日內便到達了舒縣城牆之下。
此時的舒縣擁有三千餘人的守軍和徐盛坐鎮,應該還能堅守幾日,不過能否撐到孫權的大軍到來就難說了。
當魏延的大軍抵達舒縣城下後,立即布下圍城之勢並進行勸降:
“城上的各位聽著,我是征南將軍麾下的先鋒大將魏延。
現率兩萬將士至此,廬江指日便可攻克。”
“若識時務,立即打開城門投降;不然,一旦攻破城門定不饒你們一命。”
聽到這話,顧雍和徐盛麵色微變,徐盛隨即對顧雍說道:“顧太守,寇封旗下的名將大多戍守荊、豫兩州,這位魏延我從未聽聞,想必是個無名小卒。
即便我方固守以待援軍,但也難以堅持太久。
眼下主公主力都在吳郡,援軍難望。
倒不如讓我率軍出擊,萬一擊殺魏延,形勢或可扭轉。”
顧雍思索片刻後點頭讚同。
既然硬守也不過是幾天的事,與其等待注定的失敗,還不如冒險一搏。
於是,在得到顧雍首肯後,徐盛挺槍上馬,率領城內三千士兵衝出!
見到徐盛開城挑戰後,魏延竟露出了嗜血的笑容。
正中其下懷啊!這反而更符合他意了。
“報上名來,我魏延不斬無名之徒!”
隨著魏延一聲怒吼,徐盛亦是氣憤不已,手握銀槍向著魏延衝殺而來。
“記住了,取你性命者乃徐盛!到了 那裏,莫要忘了這個名字!”
刹那間,二人兵刃相接,徐盛差點握不住手中的銀槍。
盡管他勇武不凡,仍不及魏延之強!
僅僅幾招交鋒之後,徐盛即感意識到對麵的武藝高於自己。
可是悔恨此刻已毫無作用。
喜歡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