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戰鬥開始進入決勝時刻

字數:6006   加入書籤

A+A-


    “別再哀嚎了,估計不久之後,你的二哥也會成為我們主公的俘虜,等待裁決。”
    至此,隨著壽春的攻破以及主將孫翊的被擒,九江郡其餘各地聞風而降。
    黃忠一時聲名鵲起,威震江東。
    丹陽方麵,魏延正攻打蕪湖,聽到黃忠奪取九江的消息後心生爭勝之意。
    想他與黃忠同為長沙防禦的核心力量,並一同歸附了寇封。
    魏延長期鎮守長沙卻未能建立顯赫功績,相反,由於最近的表現黃忠成為了寇封手下武將中的佼佼者。
    為了證明自己並不遜色於黃忠,在攻取丹陽時魏延更加積極。
    丹陽共有十六縣,分別是:宛陵、蕪湖、春穀、溧陽、丹陽、石城、秣陵、湖熟、江乘、句容、故鄣、於潛、涇縣、陵陽、黟縣和歙縣。
    它最為人熟知的一句話是“天下精兵出丹陽”。
    早先陶謙麾下擁有一支丹陽軍隊,但在失敗中潰敗;而孫策則在此招募五百名士兵,由此開創了統一江東六郡的大勢!
    後來聽說司馬炎能擊敗東吳,也是因為他擁有了一支同樣來自丹陽的精銳部隊!總之丹陽地區的人普遍精通武藝,具備成為全國最強軍事單位的基礎,算是最優的軍事人才庫!
    然而可惜的是經過多次諸侯在此征召士兵,丹陽地區壯丁的數量大大減少。
    即使這些年孫權也試圖大力恢複和發展丹陽,但當寇封直接發來數十萬大軍向江東發起衝擊時,丹陽仍無力抵抗。
    如果丹陽落入寇封之手,則又為他增加了實力!
    孫權雖還有些丹陽兵可用,但這對目前的局麵已無關大局。
    但這支軍隊如今並不在丹陽郡,而是隨孫權在豫章,即由周泰親自率領的親衛軍!
    魏延一心想著建功立業,此刻心下一橫,大聲疾呼道:
    “眾將士聽令!蕪湖乃是丹陽的戰略要地,隻要攻下此城,就能擊潰步騭的主力部隊,一舉占領整個丹陽郡!”
    “黃忠將軍已成功拿下九江郡,我們絕不能落後。
    主公命令我等為先鋒,務必要奪得出師頭功!”
    “立即傳令,挑選最精銳的五千戰士,隨我一起攻打蕪湖,俘虜步騭,攻陷丹陽!”
    隨著魏延的聲音爆響,他麾下的將士們一個個奮勇當先,士氣陡然高漲。
    隨後,隻見魏延下了戰馬,一手提刀,一手持盾,注視著眼前精選出的五千精銳,激昂地喊道:
    “兄弟們,你們都是我在長沙的生死之交。
    我們厲兵秣馬一年多,就是為了向天下人證明我長沙兵馬的勇猛!”
    “奪取廬江雖是我們的驕傲,但還不夠。
    我們必須迅速占領丹陽,南下與主公會合。”
    “隻有親眼見證自己的功勞被主公所認可,才能對得起那些戰死的袍澤!今日我魏延定與你們並肩作戰,必取蕪湖南門,活捉步騭!”
    的確,魏延真是一代名將:精中選精,並親自冒著矢石與士兵一同攻城!
    在這種激勵下,這五千人如何敢不盡最大努力?高昂的士氣往往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所在。
    隻見魏延手持盾牌屹立於最前方,右手揮刀吼道:“投石車準備,進行三  擊,為我大軍攻城鋪路,隨我衝殺!”
    魏延下令之後,士兵們便迅速舉盾組成密集陣型,朝著蕪湖縣城進軍。
    而投石機則裝載巨石開始猛烈轟擊城牆,避免敵軍給己方造成大量傷亡。
    利用投石機的優勢壓製對方弓箭手,給足時間讓魏延率軍接近城牆,如此才能借這五千人之力拿下蕪湖。
    無數巨石落在城牆上,守城的弓箭手紛紛倒下。
    趁此良機,魏延率領前鋒衝到城樓下約數十步後停止投石車射擊,以免誤傷己軍。
    接下來便是激烈的攻城戰。
    當守城將士重組隊形向下射箭時,雲梯已然搭上城牆。
    魏延當即扔下盾牌,持刀直撲城牆。
    若是能搶先登上城牆,並憑借個人勇武守住幾座雲梯,就能確保後續大軍源源不斷登上城牆。
    憑借數量優勢,魏延有信心完全占領蕪湖並消滅步騭的數千殘軍。
    此刻在城牆上,步騭身穿重甲,劍指魏延所在的下方位置,神情陰沉無比!
    莫小看這個時代文人的軍事素養,在漢朝,即使身為文職,也有足夠的格鬥技巧。
    至少步騭手中的劍足以對付幾名普通士兵的進攻。
    當初在朝堂上,那些士大夫若是爭吵起來,脾氣一上來,整個朝廷就會變成集市,士大夫們會揮舞著手中的武器互相攻擊。
    魏延殺向城牆的行為讓步騭明白到此舉對蕪湖的嚴重威脅。
    隻聽步騭大聲呼喊:
    “趕快阻止魏延登上城牆,否則蕪湖今日必失,丹陽郡難保,江東將陷入危機!”
    伴隨著步騭的叫聲,士兵們紛紛湧向魏延攀登的雲梯,並舉起落石試圖擊退他。
    然而,在戰刀和落石碰撞之際,憑借魏延的全力一揮,石頭反而被拍向一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眼見阻擋無效,士兵們開始彎弓搭箭瞄準魏延——他們清楚,若中一箭,魏延非死即跌下城去。
    深知利害的魏延迅速作出反應,單手抓住雲梯迅速翻身到另一側,巧妙地避開箭矢的襲擊。
    躲過兩次攻擊後,他迅速爬到雲梯頂端,猛力一躍,跳上了城牆。
    隨著魏延衝上城牆,這一幕意味著一隻猛虎闖進了羊群,所遇無人可敵。
    魏延揮手之間便將幾名攔路士兵擊殺。
    江東軍無力抵抗魏延,逐漸潰散。
    長沙兵隨後也陸續登上城牆,在魏延的帶領下組織起戰鬥序列展開激戰。
    隨著時間推移,魏延拚命抵擋住敵軍反撲,令越來越多的盟友登臨牆頭,最終成功占據了最後一段城牆。
    麵對被魏延包圍並滿臉絕望的步騭,魏延冷冷說道:
    “步騭,鑒於你的才能與家世地位,如肯投降我不殺你,否則今日步家便和你一同隕滅!”
    這突如其來的威脅使步騭臉色大變。
    他想到如果隻是自己一個人尚可忍辱投降,但若牽連步氏家族,必須三思而行。
    雖為孫權提拔之臣,世家利益始終為首,
    更考慮到步氏一門中有孫權寵妃步練師的存在——若真觸怒孫權,則後果難以預料。
    可現實情況是:江東局勢已經今非昔比,失去了廬江、九江郡之後,如今連丹陽郡也被攻破,
    六郡之中失去了一半。
    步氏家族沒有必要為了孫權陪葬。
    想到先人艱辛傳承下來的一切,無奈之下,他隻得放下手中兵器,望著南方痛哭著說:
    “主公啊,我對不住您了!”
    麵對這一局麵,魏延的臉上露出了幾絲笑意,隨即下令將步騭帶離,並妥善看押。
    這一次,他不僅攻下了廬江郡,俘獲了大喬與孫紹,還攻克了丹陽,成功生擒步騭!這次攻打江東,他魏延想必立下了頭等戰功!
    若大喬能入寇封宮中,而步騭成為其麾下的重臣,那麽至少在寇封麵前,他會因此建立起自己的人脈。
    這些人脈對他魏延來說至關重要,可以讓他在寇封的手下不再孤立無援。
    任何勢力都會有派係爭鬥,即使是寇封的隊伍也難逃這一規則。
    目前,寇封麵下的重要將領文臣可分為兩大派係:一派是由劉伯溫、羅成、楊再興等初創之臣組成;另一派則是以荊襄人士為主,包括諸葛亮、龐統、黃忠、文聘和蒯越等後來投靠的謀士武將。
    至於像趙雲、嶽飛這種不熱衷於參與  的將領,則完全置身事外。
    對此,寇封心知肚明。
    古來有之,即使是像寇封這樣的一代雄主也無法避免,因此如何平衡各派的利益才是治理的關鍵。
    寇封深知這一點,預料隨著自己勢力的不斷壯大,未來可能會湧現出更多派係。
    當前,這兩個主要派係之間的衝突尚屬溫和且關係不錯,因此總體而言,利還是大於弊的。
    如果今後有任何派係之間出現惡化的跡象,寇封自會出麵調節,不過當下並無這個必要。
    所以魏延如此渴望立功也不足為奇,因為他性格直爽,在無意間容易得罪人。
    若能有人在他的上司麵前為他說些好話,無疑是最佳的狀態。
    接下來,在攻占蕪湖之後,魏延即令手下將領分別占領其他各縣。
    既然蕪湖已拿下,而其餘地區駐防較少,丹陽郡全境的掌控變得輕鬆得多。
    但就在此時,寇封的指令也隨之到達。
    為了盡快覆滅孫權並防止劉備從後偷襲丹陽,要求魏延帶領兩萬士兵駐守丹陽。
    不僅要阻擋住劉備,同時還要抵禦可能來自北方曹操的攻擊。
    得到這道命令後,魏延盡管渴望再建奇功但也明白,堅守丹陽給寇封主力軍隊爭取到的時間也是不小的貢獻。
    於是魏延奉命坐鎮丹陽郡。
    而另一邊,戰鬥也開始進入決勝時刻。
    當黃忠成功奪取九江後,便分兵五千留守九江,交給魏延負責,親自帶軍前往豫章。
    如今的豫章既有寇封裝率的五萬大軍,也有戚繼光和甘寧統帥的四萬水師以及黃忠帶來的兩萬五千士兵,總計十一萬五千兵力,由水陸騎兵三方形成合圍之勢將豫章困死。
    喜歡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