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小喬的哀怨
字數:6185 加入書籤
“你三位將領各自帶領一萬兵士,嚴密封鎖,確保沒有一個人能逃出柴桑。”
“其餘部隊隨我駐紮在柴桑南麵,對柴桑發起猛烈攻擊!”眾將接到命令後各赴其責。
於是,無數投石機從寇封的軍陣推出並開始了石雨襲擊。
寇封的投石機射程遠超城牆上的弓箭,使得孫權隻能被動挨打,完全無法反擊。
巨石砸落柴桑城牆時,這座堅固的堡壘也不由得顫動不已。
“全體將士蹲下,利用城牆掩護自己!都躲好了,不然被石頭砸中九條命也不夠用!”
周泰一聲令下,城牆上的士兵紛紛遵照命令躲避。
而孫權則在眾人護衛下撤回郡守府。
作為江東之主,他絕不容許身處險境。
為了避免萬一,孫權被一眾文臣護送到安全地帶,隨後下令周泰率軍守衛南城牆,黃蓋、淩統、朱桓分守其他三門。
丁奉、朱然、潘璋等人則居中調撥,隨時支援危急戰場。
這樣做確實為守城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當孫權退回郡守府並端坐在江東之主的位置上,心中愈發感到絕望。
現在的困境不僅是因為兵馬不足,之前好不容易請來的援軍也似乎指望不上了。
如此一來,江東的覆滅似乎已成定局,若是沒有外力介入,隻能自歎末路。
此時,殿下的文武百官見到孫權愁容滿麵,魯肅率先開口說道:
“主公,周瑜的軍事才能遠勝我們眾人,聲望亦高於眾將。
倘若他能負責防守柴桑,或許還能支撐一些時日。”
“現在也隻能隨機應變,盡力而為。”
魯肅的話語剛落,孫權的麵色便沉了下來。
其實,他並非不了解周瑜的能力,但之前由於其策略的接連失利而心生不滿。
加上周瑜與孫策是連襟、義兄弟的關係,導致他對周瑜多了一分猜忌。
此時孫權意識到,自己和之前的劉備犯了一個同樣的致命錯誤——連自家基業都難以保全了,還擔心有人會覬覦自己的繼承權,這也許是身為君主最大的心病吧。
古往今來,曆代開國皇帝最後都將功臣謀士逐一清除,無論是劉邦還是朱元璋,無不是出於類似的恐懼,害怕自己的後代無法壓製這些有影響力的重臣,於是賜死他們。
這也便是《水滸傳》中所謂“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的淵源。
想到此處,孫權無奈地歎了口氣,說:“子敬之言甚有道理。
我要親自前往周瑜府邸,請求他的諒解,並且承諾這場戰事之後,不論勝負都不會怪罪於他人。
這一切都是我孫權咎由自取。”
孫權的話音落下後,便起身帶著決然的表情朝著周瑜府走去。
魯肅看著這一幕點了點頭,終於露出了難得的笑容,因為在魯肅眼裏,此刻的孫權才是真正有著雄心壯誌,能夠善用賢才並安定江東的明主。
若孫權能及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或可挽回頹勢。
當孫權來到周瑜府外,周府下人連忙恭敬行禮道:
“吳侯大駕光臨,請問您是要見我家老爺嗎?小的馬上前去通報!”
見此情景,孫權展露出一抹笑意,輕聲道:“無需緊張,麻煩你去找你家老爺通報,就說我孫權今日前來賠罪,希望他能給我一麵之緣。”
為了獲得周瑜的理解,孫權暫棄虛榮。
那下人聽完連忙跑回府邸告知此事。
孫權在未獲允許之前始終站在門外,未踏入一步。
半個時辰過去,隻見周瑜麵容憔悴、雙眼深陷,早已失去曾經的風采,在小喬的攙扶下來到了府門外,向孫權躬身行禮道:“周瑜拜見主公!”
見周瑜如此模樣,孫權限時驚惶不已,連忙上前扶住他:“公瑾,你怎麽了?為何這般病痛折磨?”
周瑜微微一笑以回應孫權的關心。
但還不等周瑜開口,一旁那位容貌與大喬有幾分相似的絕美容顏女子搶先說道,聲音中帶著幾分冷意:
“大夫說,周郎因鬱積愁思而生疾,如今已是病入膏肓,懇請主公讓他安心靜養!”
話未說完,小喬已然聲淚俱下。
曾經那個意氣風發的美周郎,因為孫策的早逝和孫權對他的疏離猜忌,竟落得這般田地。
說到底,周瑜是心如死灰,恐怕來日無多了。
聞言,孫權滿麵羞愧。
的確,這一切都怪他。
若是早知今日之局,當初他定不會換帥自誤,致使其英傑陷於生死邊緣!
周瑜卻淒然一笑,輕聲回應:
“主公的心意我明白。
瑜也深知自己時日不多,怕是難為守住柴桑一事盡力了……”
他又說:“雖在家養病,我的心中仍時刻牽掛江東大局。
眼下寇封大軍壓境,我們恐難以抵擋。”
“因此,主公當務之急便是暫且聯絡山越部落,用重金厚土換取援助,並割讓一郡供其繁衍生息。”
“此事若成,便可抵禦敵軍,守得住江東,不得已時也可以向交州退守求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至此,瑜已盡綿薄之力,餘下的路便由主公自裁了!”說罷,周瑜深深一禮,在小喬的攙扶下返身歸府,沒有再回頭看孫權一眼。
見到這樣的情形,隻剩下一人的孫權滿臉懊悔——周瑜之病痛皆由他造成啊!多年來為國奔走勞碌,到頭來竟遭遇如此結局。
可即使受盡誤解猜忌,周瑜依然不曾背主,反倒在臨終之際留下最後的策略!
這樣忠貞不貳之臣,孫權竟然屢次將他貶謫!想到此處,孫權不禁感到萬般歉疚。
若是將此二人對調——即便如他一般的雄才大略人物,或許也不及今日周瑜的忠誠與擔當。
孫權黯然地回到了柴桑府,派人送去最好的醫者以治周瑜。
許久,魯肅等人重新被召集回來時,他也沉重地述說著周瑜的病情:
“公瑾病情嚴重,太醫都說回天乏術了,病因就是憂鬱攻心、勞累成疾。
這是我的責任。”
在座的大臣聽聞之後,個個麵色難堪。
在這個江東危局的關鍵時刻,周瑜的重病無疑是一則噩耗。
但是聽到孫權接下來的話,則令所有人振奮起來:
“他給我留了一條出路,建議找山越幫忙,若事成可許以一片土地,如果敗亡可以退往交州。”
聽到這些,大殿陷入了一片寂靜。
作為好友,魯肅激動不已, 見上周瑜最後一麵。
孫權微微一歎,點頭示意同意了魯肅請求。
曆史上的記載裏,周瑜年僅三十六歲就過世了。
依照時間線估算,現在的一年後即是他原定壽命終點。
此刻的一切仿佛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盡管現在的曆史早已被寇封這位穿越者改得麵目全非,但周瑜的結局依然不變——他即將死去。
曆史上,周瑜並非如演義中所描述的被諸葛亮氣死,而是因病去世。
實際上,孫權麾下的四大都督大多是因為疾病或憂鬱而逝世,有些人甚至懷疑他們的死與孫權不無關係,尤其是呂蒙和陸遜的死亡更為人所疑。
這次,周瑜確實是因孫權的猜忌和多年的征戰疲憊不堪,憂憤成疾,最終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當魯肅從大殿離開後來到周府時,立即被家仆迎了進去。
他一踏入周瑜的寢室,便看到了憔悴且虛弱的朋友,這景象讓即使是堅毅如魯肅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見魯肅涕泗橫流,周瑜竟露出了一絲苦笑,聲音輕如鴻毛卻滿含深情地說道:“子敬啊,我的日子到頭了。
以後的一切,就拜托你了。
如果無法對抗寇封,能苟活下來也未嚐不是個好選擇。”
魯肅聞言,莊重地點了點頭,抱拳鄭重回應道:“公瑾,請放心。
我一定會盡我所能守護江東這片由你與先主公共同打拚下來的基業。”
隨著這話落下,周瑜似乎感到了一絲釋然。
然後他的目光轉向在一旁哭得淚眼婆娑的小喬,說道:“我有一兒一女,雖然他們並非出自你的身體,但我仍希望你能好好照顧他們。
當年你父親的事情我深感歉疚,我也曾勸說過伯符,但無濟於事。
現在我的命將盡,隻盼你不要因此記恨我,孩子們也都拜托給你了。
以後無論你想去何處,我都隨你心意。”說著,周瑜不由一陣輕咳。
看到這一幕,小喬更是淚如雨下,令人心生憐憫。
回憶當初,孫策強娶廬江喬玄的女兒為妾,使得喬玄受此羞辱而離世。
因為好友陸康正是亡在孫策手上,他對把女兒嫁給仇人的提議當然不肯同意。
這段經曆也造成了大喬對孫策始終心存恨意。
不過奇怪的是,大喬後來仍願意幫孫策撫養其子孫紹,女性的心思難以捉摸啊!相比之下,周瑜自幼成名,又是小喬同鄉,二人之間情投意合。
再者,大喬是孫策的側室,而小喬與周瑜是夫妻關係和睦且情深義重;雖說孩子並不是小喬親生,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她的痛苦心情,周瑜之死足以讓她肝腸寸斷。
“夫君莫要胡說八道。
你一定會好起來的!你若就這樣丟下我在這戰亂年代,讓我如何去獨自存活啊!”
聽著小喬哀怨的聲音,周瑜的心也如同被撕裂般難受。
喜歡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