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火焰中不斷哀號的山越族民

字數:5929   加入書籤

A+A-


    要知道,曾經伍雲召、伍天錫與熊闊海三位勇士,雖力戰一整天也無法戰勝宇文成都,他們個個不輸關張,甚至猶有餘勇!
    於是,淩統的失敗顯得毫無懸念地發生了,寇封麾下的親軍迅速上前將淩統綁住。
    此時,望著眼前燃燒的火焰中不斷哀號的山越族民,寇封不由感歎一聲。
    自古戰場多殘忍,“千軍功成萬骨枯”,這話誠不欺我。
    人們往往隻看到了將軍們英勇的身影和他們的赫赫戰功,卻忘卻了戰後的慘狀——那些倒在這片土地上的生命,無論敵人還是戰友,都是真實而鮮活的存在。
    然而為了江東的穩定局勢,寇封清楚,這場戰爭不可避免;讓山越一族在境內另尋棲身之地不過是不切實際的理想。
    曆史上無數次的經驗告誡他,隻要不是華夏子孫,便難以放心。
    自秦漢至今,無數外夷心懷亡我之心,即使一時歸順,終究又反。
    因此,在寇封眼中,隻有徹底解決掉山越人,才能換來長遠的和平。
    但他未曾想到的是,在遠處火海之外的一片密林之中,有一個絕色佳人,帶著滿腔仇恨注視著他。
    “寇封,你害我族人,此仇焰翎姬定要報複。”寇封不知情的另一頭,正有一位女子視他為大仇。
    她便是山越部落的首領之女——焰翎姬。
    若寇封知曉此事,大概也並不會感到過多詫異,畢竟在他看來,一個女人又能有多大威脅呢?能否靠近自己的愛將宇文成都亦是個未知數。
    即便寇封親赴戰場與其對決,憑借他武力值超過一百的強橫實力,誰又能在他手下幸存?至於說能夠使連宇文成都都無計可施的人物,在這個世上幾乎絕跡!
    山越部族曾經擁有五萬多精銳士兵,多數在這場大火中喪身,唯有區區七千多人得以脫逃。
    山越主力的覆滅,使得未來揚州南部從此太平無事。
    剩下那些老弱婦孺自然無力掀起大的  。
    等到戰亂平息,寇封可委派一位刺史管理這些難民,讓他們遷居至揚州各郡縣。
    這樣一來,隻需十年不到的時間,這些婦女和孩童將會融入漢人社會,與其他漢族百姓別無二致。
    畢竟從戰國至今,百越與華夏族之間的通婚已經屢見不鮮。
    在外貌和風俗習慣上,基本上很難看出差異,隻是山越人更偏好在山中居住罷了!
    隨著男性戰力幾乎全軍覆沒,寇封沒必要對這些弱勢群體趕盡殺絕。
    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時代,失去了男性的庇護,這些女人和孩子不得不順從現實,加入漢人的行列!如此一來,寇封麾下的民眾人數將大大增加數萬人,無疑是不小的助力。
    在剿滅山越之後,寇封旋即令陳到率領一萬大軍進攻會稽郡。
    之所以讓陳到前去,是因為接下來寇封打算率兵北進吳郡消滅劉備,鑒於陳到曾是劉備的護衛之一,避免讓他與舊主人對陣。
    接受寇封此道命令後,陳到心懷釋然並感恩戴德,然後迅速帶領萬餘將士向東方推進,進攻會稽郡。
    另一麵,在孫權被打敗、江東局勢大亂的情況下,隻剩韓當等領軍的最後一點勢力據守在鄱陽湖地區,僅有一萬五千左右的水師尚能作戰,指揮官包括三朝元老韓當及將領呂蒙和陳武。
    最初得知孫權失敗、柴桑淪陷的消息時,韓當等人不願置信;直到寇封北征吳郡以及陳到攻擊會稽郡的消息傳來後,三人方不得不相信這是事實。
    他們如今麵對著曆史上著名的水上將領戚繼光,根本沒有取勝的希望。
    幾次交鋒後,戚繼光已充分了解對方的實力,輕易擊潰了他們的數千軍隊。
    現下,韓當三人的軍隊完全被困於戚繼光和甘寧四萬精兵組成的重圍之中,無法脫身。
    眼看著層層船隻包圍,他們不由得流露出絕望的神色。
    這段時間以來,呂蒙與韓當之計無一不在戚繼光掌控之下,屢遭挫敗。
    原以為戚繼光不過是甘寧的副將、默默無聞,然而此時看來,他的軍事才能甚至超越了江東初代大都督周瑜!
    麵對眼前密布的敵艦如潮水般湧現而出的情景,韓當即下了決心。
    他對其他兩人說道:“子明啊,現今東吳隻剩下我們這幾個人,我不怕死,隻望你們能夠活下去。”
    “不必再為過往牽絆。
    好好地活下來才是正道,這萬名將士的身後事也就交付給你們二人照應吧!”
    韓當自追隨老主公以來,早已做好了馬革裹屍的準備。
    如今德謀、公覆等人都已陣亡,輪到他也算是一種歸宿。
    說至此,呂蒙和陳武本想開口勸解,卻被韓當製止。
    “為了江東延續一線血脈,請不要因這片江山而同歸於盡。”
    韓當說完,提起大刀站在最前方,朝著戚繼光的主船迎去。
    “戚繼光,論兵法與計謀,我等人不及你遠矣。
    但你能否現身一戰?”
    “這一戰若我失敗,剩下的萬餘江東戰士自然歸降於你,你是否敢接受這個賭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韓當此言一出,那陷入絕境的一萬多名江東將士麵露希冀之色。
    誰又不想活著呢?
    孫家已經覆滅,為何要與之同亡?倒是戚繼光和甘寧被韓當的話語引起了幾分好奇。
    甘寧見狀道:“還是讓我來應戰吧,韓當乃三朝元老,英勇過人。
    萬一你不慎失手,將是我們巨大的損失。”
    戚繼光聽後笑了笑,抽出腰間的佩刀回應說:“韓當點名要戰我,我若不出,則我軍聲威受損。
    再說,我的武藝也絕不亞於你。”
    “我去一戰,若能贏下韓當,不僅能為主公辦成好事,還能收降這些兵馬,一箭雙雕!”
    盡管他們是一正一副督軍,卻情同手足,所以甘寧願意代戚繼光出戰。
    戚繼光的武藝在甘寧心中是有數的,隻是略遜甘寧一些;然而兩人交手的話,他明白倒下的一定是自己。
    於是戚繼光登上一條朦朧小舟,手持戚家刀,朝著韓當而去。
    “行,那你便有這個機會。
    你若勝,這一萬人可自行離去,隻需不與我們為敵即可。”
    見戚繼光答應,韓當哈哈一笑,“好久未見這般豪爽之人,韓當我生平服氣之人不多,你是其中之一。”
    兩人小船相撞,戰鬥即刻展開。
    韓當的長刀先劈過來,因為戚繼光手中的戚家刀較長,所以在近戰中更為吃虧。
    但這把著名的武器,其精髓便是適用於戰陣廝殺,自然也有著鬥將的優勢。
    隻見戚繼光舞動手中的長刀,輕鬆擋開長刀,並貼近對手展開攻勢。
    戚家刀一旦進入短兵相接的狀態,幾乎無敵!
    加之戚繼光比韓當更技高一籌,差距明顯,一個為頂級猛將,一個是次一流的將軍。
    韓當的大刀瞬間被擋開,寒光一閃,戚繼光一刀橫向,韓當被一劈兩段,僅在一回合內。
    斬殺強將,可見戚繼光威嚴。
    戰刀鋒利,功不可沒。
    韓當戰死後,整個戰場陷入沉寂。
    所有人都呆滯地看著那位不可一世的身影。
    過了許久,呂蒙和陳武才放下兵器,歎息說道:“孫家既已覆滅,反抗也無意義,投降吧!”
    1906
    希望這次改寫的版本更符合您的要求。
    如果您覺得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請隨時告訴我。
    呂蒙和陳武雖曾是孫權的手下,但今時不同往日,韓當奮力一戰是為了保全他們的性命。
    他們二人又怎會有求死之心呢?
    況且主公已逝,即使拚死抵抗,最終也隻能多添上一萬條性命的犧牲!而現在的忠心,又有誰能夠看得到?
    所以,在呂蒙和陳武的帶領下,這一萬多江東水師士兵全部投降了戚繼光和甘寧。
    在接收這些投降者之後,戚繼光與甘寧也分別率軍攻打豫章郡的其他縣城。
    不出數日,整個豫章郡就徹底被平定。
    隨著陳到東進攻打會稽,寇封安排文聘率領兩萬兵馬留守豫章,並留下諸葛亮負責治理事務。
    諸葛亮本就擅長政務管理,盡管先前斬殺了作惡的世家大族子弟贏得了一定信任,但他知道要完全取得民心並非易事。
    需要逐步建立信任,這隻能慢慢來、循序漸進,尤其在很多百姓因仇視寇封,其親人也曾死在其士兵手中後,更加迫切地需要有專長的人去化解。
    顯然,處理內政方麵的一等好手諸葛亮無疑是最佳人選;另外針對山越的問題,也需出台一些措施使他們在生計無路時能自然歸附。
    所有相關事項都被交給諸葛亮安排執行。
    至於文聘則帶領兩萬人常駐豫章,監管四萬多名投降的東吳降兵和山越士兵,同時確保山區部落不亂來。
    寇封攜三萬五千兵力及宇文成都、黃忠、羅成三大將軍北上去吳郡與戚繼光甘寧在鄱陽湖畔會合然後一起行軍。
    水師雖然重要性下降了許多,但仍像海軍陸戰隊那樣可以兼顧  戰鬥。
    因此,八萬人組成的浩蕩大軍從豫章啟程率先抵達丹陽同魏延會合預備攻打劉備。
    麵對即將來襲的十萬雄獅可見對他的重視程度有多高。
    喜歡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