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助劉璋攻打張魯,平定漢中

字數:5662   加入書籤

A+A-


    聽到這話,寇封心中不由得湧起一絲感動,心想有妻如此,夫複何求?不過大喬竟然也會出麵勸說孫尚香,這讓寇封感到頗為意外。
    畢竟,大喬一向對他態度冷淡,甚至有些對立,而現在這樣的舉動確實讓他始料未及。
    他輕輕拍了拍孫尚香的背以表安慰,然後轉身向大喬行了一禮,說道:“多謝!”原本兩人之間似乎水火不容,然而現在看來,他卻要感激大喬的一番良苦用心。
    或許是大喬以自己的親身經曆為孫尚香做了榜樣,使得孫尚香更加容易接受這個改變,對此恩情,寇封滿懷感激。
    而對於小喬,寇封則感到一些惱怒。
    他隨即開口說道:“看在大喬的麵子上,我會派最優秀的醫生來為你治病,其他需求你都可以找尚香。”
    說完後,寇封帶著黃月英、孫尚香和樊婉清離開了房間,留下大小喬相對無言。
    姐妹倆獨自麵對時,大喬看到妹妹咳得厲害,上前拿出藥遞給她,溫和地勸道:
    “你也太過執拗了,現在我們的命運全掌握在寇封手中,又何必與他作對呢?”聽到姐姐的話,小喬無奈地道:
    “姐姐,江東的大好基業毀於寇封之手,你倒還好似無所謂,為什麽還勸尚香放下仇恨?”
    大喬回答的時候,語氣中帶著幾分絕望的微笑:“當初孫策強行娶了我,害得父親鬱鬱而終,這樣的仇怨我怎能輕易忘卻?但那畢竟是他們孫家的事,與我又有什麽關係?這些年我和紹兒漸漸產生了感情,不忍拋下他,再加上你在,我才勉強撐著沒有自盡。”
    說到此處,小喬沉默了一會兒,聽大喬繼續道:
    “自從孫策死後,我的心中反而如釋重負,高興得很。
    這寇封滅了江東,也算為咱們  ,報了殺父之仇,我為什麽要恨他呢?倒是你,周瑜之死確實是孫權的過錯,為何你要遷怒到寇封身上?”
    小喬流下了兩行清淚,她解釋說:“姐姐或許對孫策有所怨恨,可我對周郎真心相待,從未受過脅迫,更不是他的負擔。
    如果不是那寇封多次發兵江東,令周郎遭孫權猜忌、積憂成疾,怎麽會英年早逝?”
    聽完小喬的話,大喬覺得她的反應有些過分,仿佛因為周瑜的死而變得易怒。
    她不再是從前那個溫潤如玉的小喬了。
    無奈之下,大喬隻能搖搖頭說道:
    “寇封說得沒錯,弱肉強食本就是這個世界的規律。
    周瑜當初攻陷廬江時也是威名赫赫,逼死了陸康等人,當時他們是勝利者,我們不得不屈從。
    但現在,有比他們更強的人出現了,這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啊。”
    聽完大喬的這些話,小喬不禁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凝視著姐姐。
    “姐姐,這寇封到底給了你什麽樣的迷惑,竟然讓你這般誇讚他,難道你是對他……”大喬說到這裏,搖搖頭,無奈之情溢於言表。
    “你這小丫頭想什麽了?我隻是感懷,因為寇封裝平了江東,我對他有些好感也是事實!”
    “如今的日子,比起我在廬江被軟禁的時候好得太多了。
    說起來還真是虧欠他!”
    “不過尚香是我的妹妹,我怎麽可能會和她去競爭?再說,以我的身份,也實在沒有資格!”
    “僅僅是因為暫住在寇封的府中,我對他多了些敬意罷了。
    你應該明白,如果換了其他人滅掉江東的話,我們的命運可能更加淒慘,淪為  都有可能!”
    “現在孫尚香在幫助我們姐妹,寇封也沒有對我們強行動手,這樣的局麵已經是極大的幸事了!”
    聽到大喬如此危言聳聽的話語,小喬陷入沉默。
    作為名門望族之後,她理解大喬的說法,畢竟父親喬玄曾位列三公。
    小喬與周瑜之間的感情甚深,隻能靠自己慢慢走出陰霾。
    而大喬和小喬對待寇封態度不同的根源在於她們各自的遭遇:大喬對孫策失望已久,以為他死後可以解脫,卻不想反而在廬江軟禁,內心愈發抑鬱。
    所以孫權被滅後,是寇封救她出了困境,她自然而然對其滿懷感激;相反地,小喬一直以來生活幸福美滿,但寇封的到來破壞了她的美好時光,自然不會有好臉色看待寇封。
    這段時間裏,寇封與幾房妻妾久別重逢,自有一番新婚之感,生活過得悠閑愜意。
    特別是這兩天他特意多陪了陪孫尚香。
    畢竟從嫁給寇封的那一刻起,孫尚香的人生就注定與寇封密不可分。
    一旦寇封因孫權的事情對她不滿,那她的命運將會十分悲慘。
    更何況,在麵對丈夫與娘家之間的選擇時,孫尚香選擇了支持寇封,這種堅定的愛情讓寇封不得不珍視她的心意。
    但是小喬現在還在寇府養病,並且一直住下去不太合適。
    寇封想到一首描繪大喬、小喬的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既然曹操作了銅雀台安置  ,他也可以依葫蘆畫瓢,建造類似的樓閣來安置這些人,既給這些  諸侯的妻子和女兒一個棲身之地,也可以妥善安排其他有罪的大臣的女兒成為這裏的女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再者說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時,各國女性也在秦宮中有落足之處,這符合曆史慣性。
    於是,寇封招來劉伯溫負責修建此閣,命名為銅雀台。
    得到命令後的劉伯溫不敢怠慢,立即籌備資金,準備在江夏郡建此高樓,以供安頓這些人之用。
    對於荊州的力量而言,建造這座銅雀台絕非難事。
    對於銅雀台的妙用,劉伯溫坦言大家不敢多問,也不敢多言,隻要主公滿意就好。
    在陪了黃月英她們幾天後,寇封打算去勸降關押在監牢中的曹孫劉三方的官員和將領。
    同時,他還需要與自己的部下商討應對曹操的策略,處理政務和軍務,並且要進行必要的封賞。
    這一仗立功者眾多,加上寇封已官至大將軍,除了驃騎將軍、車騎將軍以及三公九卿外,他幾乎可以對所有人進行獎賞。
    因此,他的部下都在期待著嘉獎。
    於是,寇封召集了他的幕僚們一起商議對策。
    恰好此時得到了伊籍返回江夏的消息,這讓他非常高興,隨即召見了伊籍。
    此前,伊籍已經發信件給寇封詳細講述了西涼的戰況。
    這次出使的成功,離不開伊籍的遊說技巧——正因為他說服了韓遂和馬騰出兵牽製曹操的主力,才能讓寇封安然奪取徐州和揚州。
    因此伊籍可謂居功甚偉。
    寇封與眾謀士到達大殿後,看到剛剛趕回來尚未休息的伊籍,連忙起身迎接並請他講述西涼之戰的情況。
    伊籍麵帶風塵地報告說他已經成功說服了馬騰和韓遂聯合牽製曹操於西涼,並簡要介紹了戰役經過。
    "主公,此次任務順利完成,馬韓聯軍迫使曹操主力滯留於西涼,這才讓我順利回歸。
    "
    伊籍坐下,繼續解釋到:“最初階段韓遂和馬騰連連挫敗曹操部隊,尤其是馬超以高強武藝令敵人喪膽。
    不過後來由於信息不暢通加上地理距離遠,再加上曹仁擅長守城、西羌撤軍和潛在威脅導致馬韓二將心生退意。”
    最後他表示:"當我離開不久便聽聞馬騰中計被殺,韓遂投降。
    而其子馬超率三千兵馬逃脫了此難,其他人則全部遇難。”
    聽到這些話,在場的文臣武將們無不麵色沉重。
    這意味著曹操再沒有內憂之後,可以全心投入對抗寇封的競爭。
    這兩年曹操雖受打擊嚴重但逐漸恢複,軍事、民生也有了很大改觀,雖然軍隊人數不及從前,但在財政實力和社會支持方麵已接近當年全盛時期的水平。
    明年春天到來之際,寇封或將迎接曹操全力的軍事壓迫。
    屆時,在徐揚兩州尚未安定的狀況下進行對抗,對於寇封而言顯然不占優勢。
    麵對曹操,寇封恐怕也難以全力爭雄中原。
    聽完伊籍的話後,寇封不禁讚歎道:“曹孟德確實是我寇封的強勁對手啊!”
    隨之,寇封流露出幾分好奇:“不過既然馬超已從西涼撤退,他是投奔了益州劉璋還是漢中的張魯?”
    伊籍回應說,“主公,據我觀察,馬超出走方向確是漢中,但他是否加入了張魯暫時還無定論。
    途中我遇到張鬆,並得知漢中與益州早已關係破裂、互為敵手。”
    伊籍接著說:“漢中軍事強大,但難以進攻益州中心地區;反之亦然。
    張鬆建議向主公請援,助劉璋攻打張魯,平定漢中。”
    提到“張鬆”這名字,寇封心中暗喜,似乎意味著他的勢力已超過了曹操。
    因此張鬆選擇了先來找寇封示好。
    而這一事實或許說明在他人心目中,寇封的力量已經超過曹操。
    帶著微笑,寇封問向身旁眾人:“這位張先生莫非就是那位過目不忘的益州別駕?”
    旁邊的劉伯溫會意地說,“是的,主公平素了解的人中,這位張先生的確擁有驚人的記憶力和智慧,並與劉璋關係密切。”
    喜歡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