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忠誠是最大的資本

字數:6050   加入書籤

A+A-


    “兄長,我們無力阻擋寇封。
    與其硬拚,不如歸順寇封或者即將南下的曹操如何?”
    “這世上有誰能鼎足三分,唯有寇封和曹操,故……”
    張衛意圖借此讓張魯依托曹操或寇封的力量介入漢中的爭鬥之中以自保。
    聞此,張魯也浮現出微笑。
    “既然寇封有意攻我漢中,那就遣使者前往請曹孟德來援!就算不保漢中全地,至少有這份功勞,他也應當不會加害於我。”下定決心後,張魯即刻派出使團北上,尋求曹操支援。
    另一邊,在征服了西涼之後,隨著春季到來,曹操重新統率二十萬精兵集結於關中一帶,虎視眈眈瞄準益州。
    對他而言,益州必須收入囊中,否則一旦被寇封拿下則會導致勢力天平徹底扭轉;
    益州五百萬居民會壯大寇封的實力甚至可能趕超自己;想到這裏曹操就按捺不住焦急的情緒,因為即使得到了西涼的資源支持其總人數仍遠低於喪失徐州所帶來的損失——要知道那裏可是兩三百萬人口的大城,相比之下西涼僅貢獻了幾十萬。
    為了維持原有的勢力格局、避免局麵變得對己方不利;他一直密切關注漢中及周邊地區的變化。
    聽聞劉璋向寇封求助請求協助剿滅張魯的消息傳來之際立刻聚集幕僚共商對策;很快曹仁、夏侯淵以及謀士司馬懿鍾繇程昱等人  而來。
    “如今寇封派兵征討漢中,並且馬超回師支援;我們應該怎樣行動才能順利吞並益州呢?”,曹操環視一圈問道。
    眾人眉頭緊蹙思索片刻後由程昱首先開口回應:
    【簡化內容】
    於是,經過一番商議,群臣提出了不同方案。
    最終,他們達成一致:必須利用時機巧妙應對當前局勢。
    與此同時,曹操深知事態緊急,決不允許失去這塊戰略要地。
    麵對即將到來的變化與挑戰,他決心盡全力確保自己能夠在這場爭霸中立於不敗之地。
    於是,一係列針對益州的戰略部署迅速展開...
    “主公,這太史慈我聽說過,乃是往昔江東最勇猛的大將,如今卻歸降了寇封。”
    “但,從現在的陣容來看,雖然太史慈作為先鋒,薛仁貴才是真正統領全軍的主將。
    在下認為不能輕視薛仁貴。”
    “細數每次寇封的大戰,他總愛起用無名新秀,並且這些將領屢次出人意料地取得輝煌戰果!”
    曹操聽了程昱的見解,微微點頭。
    “說得不錯,看來這位薛仁貴也是個不容小覷的大將。
    難怪人們常說江東、荊襄才俊輩出。”
    “看到寇封近年培養了嶽飛、戚繼光、黃忠和甘寧這些傑出將領,真是令人感歎啊!”
    其他眾將聽罷也都不由得臉色微變。
    這話顯然在說自己這些人不夠出色。
    的確,在這幾年與寇封作戰中從未獲勝過,確實慘烈。
    北方百姓聽到寇封的名字連孩子都不再啼哭。
    這時司馬懿接著說道:
    “丞相,目前寇封派遣三萬大軍進攻漢中,而馬超似乎難以及時回援,不如我們先發製人?”
    “漢中是益州的重要門戶。
    一旦我們奪取漢中,日後寇封想要奪回必定需要費一番功夫。”
    “但是,恐怕我們的軍隊進駐之後,張魯反而可能因壓力被迫投降寇封,那就得不償失了。”
    隨著司馬懿的話音落,曹操眼中亮了起來。
    然而聽到後半句,曹操心中不滿。
    難道沒有更完美的解決方法嗎?這時賈詡淡淡道:
    “丞相不必憂心,張魯與劉璋之間的仇恨可以追溯到劉焉時代,劉璋向寇封求助就是看準張魯不會袖手旁觀。”
    “不出意外,張魯必定不願就此屈服,估計不久主公就能收到張魯的求援信。”文武官員們聞言陷入沉思。
    賈詡果然高瞻遠矚!
    就在賈詡話語落下之時,一小校前來向曹操拜報道:
    “丞相,張魯派遣使者來請求丞相親領軍隊援救漢中,拯救那裏的百姓免遭殺戮。”
    賈詡仍是淡然微笑,曹操卻是喜出望外,
    “文和真是智謀過人!時間緊迫,各將領聽令,夏侯淵率領五萬軍馬為先鋒,即刻開赴漢中抵抗寇封。”
    夏侯淵立即遵命行事。
    賈詡接著建議,
    “丞相,請留意馬超之事,他對您的深仇大恨若得知此次出兵可能讓他父親被害時會轉向效忠寇封。
    這事需防備。”
    曹操深思熟慮後連忙詢問對策:“該如何應對?”
    賈詡長歎了一聲。
    “隻有趁馬超尚未決定前將其在此解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司馬懿此時來了靈感,提出一個方案,“丞相關切之辭安撫張魯,說援軍即刻就到,不要貿然進軍。”
    “讓薛仁貴與馬超交鋒鬥個你死我活後,馬超定會心生怨念不願投效寇封!”
    實際上,丞相安排夏侯淵將軍迅速抵達漢中,占領那裏後,給張魯許以厚利,令其設宴邀請馬超,並在宴會  其不意地將其誅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考慮到僅憑夏侯淵將軍一人可能不足,建議讓許褚將軍一同前往,這樣更有把握,可以確保消滅馬超。
    曹操聽到司馬懿的這些建議,眼前頓時一亮。
    司馬懿的計謀毒辣而巧妙,果然不負“鬼才”之名,讓人不得不拍手稱讚!
    見此妙計大有可能成功,曹操隨即問身邊眾位謀士:“各位以為仲達此計如何?”經過一番考慮後,大家都覺得這個計劃是可行的。
    於是曹操按司馬懿的布局行事,派遣夏侯淵和許褚兩人帶領軍隊暗中走小道奔襲漢中,並且不豎立旗幟以防暴露行蹤。
    與此同時,薛仁貴和太史慈已經成功合並部隊,在南鄭城下集合。
    在這場戰鬥中,薛仁貴被指派為主要指揮官——這點連他自己也有些意外。
    然而,對於寇封的信任,薛仁貴深感不可辜負,必須盡全力抓住這次機會,奪取漢中,確立自己在軍中的地位。
    但現實卻不容樂觀,益州是唯一尚未落入曹操與寇封之手的地方,即將成為最為激烈的戰場。
    盡管孫權已經敗亡,但太史慈發現許多舊部歸順了寇封,親人也找回。
    因此,他此刻內心平靜了許多,也不再爭強好勝。
    即便新投效的薛仁貴官階與自己相同,他並未介意,繼續默默工作。
    畢竟曾經,太史慈曾豪言壯語道:“男兒當世,應手握寶劍,建立不世功勳。”由此可見他對功名的追求是多麽強烈。
    不過,寇封也深知太史慈內心的結,暫時也找不到辦法讓他立刻振作起來,所以給他這個與龐德對陣的機會,期望能夠激發出他的鬥誌。
    見太史慈有所恢複的神態,薛仁貴笑道:“子義不必如此擔心。
    我們還要迎戰馬超與龐德。
    不知道子義是否願意跟我一起去麵對他們?”這番話顯然  到了太史慈,使他又燃起了鬥誌:“我願意跟隨將軍作戰,直麵龐德!”
    看見自己的同伴充滿  地回應,薛仁貴心中大悅,立即開始備戰。
    當馬超率軍返回城下時,城牆上久等的張魯終於如釋重負,呼喊著:“孟起回來啦,我可以鬆一口氣了!”
    看到對方布下的戰陣規整而不突進,表現出極高的騎士風度,這讓向來看重君子之道的馬超心生些許好感。
    當他與薛仁貴在兩軍前列相對而視,見到彼此類似的白甲白馬形象,二人都不禁萌發了一絲戰意的火花……
    薛仁貴看著魯軍中的馬超——那白馬銀槍、身穿銀白色戰甲的英武身影,不由激起了一股戰意。
    果然,眼前的馬超生得儀表堂堂,堪稱當代英傑。
    然而,薛仁貴卻並未急於發起攻擊。
    待馬超部陣勢布好後,他方才催動戰馬前行,舉起手中的銀白方天戟,高聲問道:
    “來將可是馬超?我是大將軍麾下的薛仁貴。
    今日奉命收取漢中,還望馬超將軍助一臂之力!”
    聞言,馬超露出了幾分疑惑,難道對方不是敵人,竟要求自己相助嗎?此時,站在城頭上的張魯神色驟變,原本他對薛仁貴沒有立刻趁機進攻就已經有些擔心,眼下更是疑心四起。
    若是在此時乘虛而入,利用馬超高低不一致的時間差進行衝擊,必將使西涼鐵騎遭受重創,甚至可能被徹底消滅。
    此等情境下,本就多疑的張魯開始質疑起馬超的忠誠。
    此刻,他憤怒地質問:“難道馬超與寇封暗中有往來,想要奪我漢中不成?”
    聽到哥哥的疑問,張衛略加思考,冷靜答道:“兄長莫急,我們再觀望一下再說。
    曹丞相早傳來消息,援軍已在趕來的路上,並且叮囑不要過於張揚以免引起對方警惕。
    我們要把握時間差,讓寇封以為援軍未至。
    隻要等到曹軍趕到,必定可以覆滅薛仁貴的大軍!至於馬超,素來不與曹丞相合作,今天就看他的戰鬥結果如何。”
    說到這裏,他做出一個手勢表示對馬超的懷疑:如果馬超能擊敗薛仁貴則可留用,反之,則需要遵從丞相的命令……
    張魯沉思良久後點頭答應。
    畢竟,在這關鍵時刻,忠誠是最大的資本。
    喜歡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