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攻勢漸停

字數:5011   加入書籤

A+A-


    韓明瞪眼無奈"明知則好為何這般刁鑽?且不說那高羽坐擁越地萬眾且獲王浩撐持談何容易三天即克?"
    龐策笑解疑惑“君或不察,其實林秀用心昭然若揭提示我軍若意在進取必須先斬斷蒼梧後應方可無慮."
    文人心機終究太多。投降歸降又布設諸多前提實屬多餘繁冗。
    內心嘀咕終歸獨語。畢竟當前局勢雖看似蒸蒸日上稍有疏忽足以覆滅全軍。
    略過繁瑣思慮最終問詢下一步舉措,龐策沉吟建議通過水路偷襲截斷外敵增援路線並製定具體行軍計畫。經由縝密推演確認可行後決意行動。
    畢竟,張翼手下也有數千兵馬,緊要關頭,他也清楚需要團結一致,放下個人恩怨。
    等到諸將坐定,劉策環視四周後,把目光投向了馬良,道:“馬兄不是說趙霖的部隊不過一萬人嗎?為何這幾日過去,竟然多了四萬之眾!”
    劉策的話語中充滿了一絲指責意味。
    馬良麵帶些許羞紅辯解道:“趙霖來的時候確確實實不足一萬人馬,可能是他又從其他地方調兵過來了吧。”
    王成冷笑了一聲:“我看沒這麽簡單,我聽說趙霖吸收了不少你的舊部,人數恐怕也不下萬人。”
    馬良顯得十分窘迫,這件事情一直是他心中的恥辱,現在被王成當著眾人的麵點破,怒氣湧上心頭,他狠狠瞪著王成,喝道:“王成,你說這話是什麽意思?”
    王成卻不理睬馬良的憤怒。
    若不是馬良占據了重要據點,王成也不會落到今日這般境地。再加上最近受到周信一番挑唆,王成更是滿心憤懣。麵對馬良咄咄逼人的氣勢,他隻是緩緩端起茶杯,輕輕品嚐起來。
    馬良愈加憤怒,眼中閃過一絲凶光。
    劉策察覺到氣氛不妙,連忙調解,深恐這兩人爭吵會影響到抗擊趙霖的大局。
    但此時他內心也悄然起了一個念頭:既然趙霖軍中還有許多馬良的舊部,要是能把這些人勸降過來,倒是個極好的計謀。
    想到此節,劉策放緩語調,期待地看著馬良問道:“既然是這樣的話,不知道馬兄能否試著去聯絡一下那些舊部,促使他們重新回歸本郡。如果我們能夠內外夾擊,就算是趙霖實力再強,也必然敗北無疑!”
    作為領主,劉策的話讓馬良即使心中不悅也不敢表露過多,隻能沉思許久勉強笑道:“既然劉大人如此相托,我可以試一試,隻是結果如何,實在不敢打包票。”
    一邊的王成看到馬良同意此事,內心也是暗自打鼓,生怕這兩者齊心合力,真能把趙霖打垮,那樣自己的結局可能就隻是解甲歸田了。可又因手中並無實權而無從反駁,隻冷嘲熱諷道:“馬兄過謙了,那些人既然是你從前的手下,心裏肯定還念著舊主,隻要馬兄開口,必然手到擒來。”
    這話說得馬良臉上的假笑都維持不住了,隻好重重咳嗽一聲來掩飾尷尬。
    劉策心中也不是滋味,責怪的看了王成一眼,卻不好當場與他爭執而壞了威嚴。於是略加思考之後,對大家說道:“諸君勿憂,雖然趙霖援兵不少,但我方亦有足夠的力量應對。借此機會告訴大家一件大喜事,臨淮的孫昊已經同意發兵救援。現在,一支上萬人的大軍已經在途中,三天內就能抵達此地。我們隻需齊心防守即可,不管敵方五萬還是十萬兵馬,又有何懼?”
    這件事原本是劉策的秘密武器,本打算隱瞞一段時間用作奇襲增強士氣,但現在見諸將似乎都被趙霖五萬大軍所嚇住,不得已才提前公開。
    效果果然非同一般,眾人聽到有援軍前來的消息頓時大受鼓舞,重新振作精神開始熱烈討論。
    唯獨王成臉色有些沉重,硬著頭皮與大家寒暄片刻、談論軍情後,就告辭離開了。對此劉策也沒有太過關注。
    王成走後,陸續幾個文官也隨之告退,送出門後留下的就是劉策的心腹之人了。這段時間馬良刻意結交討好劉策,二人關係也愈發融洽加上同仇敵愾之心,馬良也順勢留下繼續商議。
    當晚,馬良仍舊和以前一樣住在太守府,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委質為抵押的表現。
    畢竟,馬良也知道自己的名聲問題多多,搬去軍隊駐紮會引發疑慮反而更不利於生存;因此獨身住在府邸反而相對保險一些。
    但是這不代表他甘於成為劉策手下的附屬品。那重新整合起來的一萬兵力依舊由他的親信李武掌管,在沒有收到他的命令之前誰也別想調動。
    這也是他目前賴以生存的根本依靠所在同樣,王成的兵力也被牢牢控製在吳勇的手中,沒有二人的指令,誰都不得隨意調動分毫。
    當天傍晚,王成滿腹心事回到了家。吳勇迎接進來,瞧見主子一臉愁容忍不住追問怎麽回事。王成歎了口氣,在這位值得信任的朋友麵前自然不用隱瞞,
    方浩驚訝地瞥了張亮一眼,沒料到他會主動獻策。方浩沉思片刻,覺得所言甚是,且騎兵現身確實影響了城上士氣,不願讓對方占得先機,便問左右將領:“誰願出城驅趕這些騎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眾人互相觀望,皆道:“敵騎四蹄奔騰,我等僅憑雙腿如何追趕?不如用強弓硬弩將他們拒之於外。”
    張亮冷哼一聲,一臉早有預料的模樣。
    方浩恰巧瞧見,自覺顏麵無光,有些慍怒地說:“我並非要求你們追擊,隻需引誘其進入弓箭射程之內,隨即亂箭齊發削弱其氣勢便行。”
    眾將聞言仍是猶豫不決,此時遠處敵營的李岩已然下令停下,穩立於城門外,數十人靠近後破口大罵:“方浩這個懦夫,有種出來正麵較量,躲在裏麵就像縮頭烏龜!”
    更有甚者下馬解褲就地小便嘲笑:“姓方的婦人之輩,不敢一戰就喝下這點‘饋贈’我們自會退兵!”
    城樓上,方浩聽得分明,臉漲得青一陣白一陣,他身為太守何時遭受這般羞辱,立即惡狠狠地轉身逼視群下道:“何人願為我出城迎戰斬殺這些狂徒!”
    所謂君主遭辱下屬憂心,方浩麾下還是有一些忠勇之人,未曾與敵軍交過鋒不知深淺,當即一位年輕的校尉挺身而出喊道:“主公勿慮,我願意領命殺盡這幫囂張小人!”
    方浩喜出望外一看卻是家族子弟吳凱,向來以勇猛著稱緊隨自己多年極其可靠。
    於是馬上賜予一杯美酒撫拍吳凱肩膀激勵說:“不負吳家期望去吧,但凡你能擊退這些敵人,我會立即冊封你為蒼梧都尉!”
    周圍將領聽了無不熱血沸騰投來嫉妒目光。
    吳凱摩拳擦掌整好鎧甲挑選五千精銳為先鋒以千人長槍手開路接著配備強勁弓弩心中明白對方皆為騎兵速度快需提前做好防範準備。
    蒼梧城門緩緩拉開吳凱率先衝鋒帶領大軍魚貫而出展示威風。
    外麵李岩自然看得分明,他之前指使叫陣就是要引敵人出擊畢竟若前鋒不出全力擊殺一個目標臉上也實在掛不住。
    此刻雖然對麵上非主帥但也已足夠振奮精神調擺布陣看到敵陣中有將領模樣的衝前高聲呼叫:“說出名諱免得死不明身份!”
    吳凱正部署軍列見對麵單獨突進隨即回應:“卑賤將領聽著,今日取你性命的是我,新任蒼梧都尉吳凱!”
    這家夥也是個功名心重的人物未獲戰果就擅自預設升遷。
    李岩怎會在意這點虛言大喝一聲隻是為吸引注意力乘敵方來不及指揮時己身飛馬而出,手揮武器迅猛砍至,吳凱倉促應戰槍鐧相撞。
    兩馬交錯之際李岩且戰且假裝後退誘導敵人步步緊跟漸漸深入弓矢範圍內。
    忽然李岩暴喝如雷震得吳凱分神動作緩慢,被其迅速反打一鐧將其砸落馬下,驚馬拖拽屍體奔回城裏。
    敵軍頓時慌作一團紛紛逃散李岩控製局勢緩緩退至城下再次派人挑戰。
    城頭方浩從歡喜瞬間跌入痛苦變得麵容蒼白。
    這吳凱本是他最信賴的大將沒想到轉瞬之間命喪黃泉,怎能不讓其心驚膽寒。
    剩下諸將也是惶恐不安眼瞅那些騎士充滿畏懼再也不敢輕易踏步出門。
    李岩持續騷擾一個時辰方浩推諉吳凱之死借整理遺物搪塞過去即便麵對羞辱也隻有裝作不聞隻想等待援軍前來再做行動。
    李岩無奈隻能鳴金收兵卻留下吳凱血跡斑斑頭顱示眾讓人印象深刻。
    此役使得城中士氣大跌,又因敵卒語多粗鄙令人厭惡憤懣交加不少人神情恍惚難以工作。
    這些狀況落入暗中協助散布謠言聲稱親信吳昊得知吳凱遇難反而冷笑暗爽幾聲。本身內部關係複雜民眾對立情緒嚴重稍加點火就成燎原趨勢加之該人士平時橫征暴斂民憤已久。
    不久流言傳進方浩耳裏竟變成故意賣國通敵勾結外援才招致禍患。還有不知從哪裏泄露袁耀持詔勤王一事同樣傳播
    此外,林川也沒有那麽多時間一直持續攻城。
    投石一個時辰後,城牆上已被轟得磚石四散,攻勢漸漸停下。
    喜歡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