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回到京城

字數:8913   加入書籤

A+A-


    離開海邊村落,呂少曦與黃芪的車隊沿著蜿蜒的海岸線繼續前行。溫暖的陽光灑在海麵上,波光粼粼,海風吹拂,帶來大海獨有的鹹濕氣息。呂少曦坐在車輦中,望著窗外不斷變換的風景,心中思索著新朝的沿海治理與發展策略。
    車隊抵達的第一座沿海城市,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商埠。碼頭邊,商船林立,來自各地的貨物在這裏裝卸、交易。呂少曦換上便服,與黃芪在六位天境強者的暗中保護下,混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們看到一位滿臉風霜的商人,正指揮著工人搬運貨物,便上前攀談。
    “老板,看您這生意做得不小啊,這往來貿易可還順利?”呂少曦微笑著問道。
    商人抬頭看了看他們,歎了口氣說:“唉,表麵看著熱鬧,實則艱難。這海上風浪大,時常耽擱行程,貨物損耗不少。而且,關卡的稅費也高,利潤被壓得越來越薄。”
    呂少曦微微皺眉,心中暗自記下。他又與周圍的漁民、水手交流,了解到沿海的漁業也麵臨著諸多問題,如漁業資源的過度捕撈,以及海上治安的不穩定,時常有海盜出沒,威脅著漁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離開這座城市後,車隊繼續北行。下一站是一座軍事重鎮,這裏駐紮著新朝的海防軍隊。呂少曦在當地將領的陪同下,視察了軍營。他看到士兵們正在進行操練,雖然士氣高昂,但裝備卻略顯陳舊。
    “這軍備情況,為何如此?”呂少曦嚴肅地問道。
    將領麵露難色,回答道:“陛下,這沿海防線漫長,所需軍備眾多,朝廷撥款有限,實在難以全麵更新。”
    呂少曦微微點頭,心中明白,海防建設關乎國家安危,必須加大投入。他對將領說道:“朕會即刻下令,增加海防軍費,務必在最短時間內更新軍備,加強訓練,確保沿海的安全。”
    繼續北行,呂少曦每到一處,都會深入了解當地的民生、經濟和海防情況。他看到了沿海百姓的勤勞與堅韌,也看到了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在一座風景秀麗的港灣城市,他與當地的官員們進行了一場長談。
    “陛下,這沿海地區,雖有漁業和商業之利,但治理起來困難重重。不僅要應對自然災害,還要防範海盜和外敵的侵擾。”一位官員憂心忡忡地說道。
    呂少曦沉思片刻,說道:“朕決定,在沿海各地設立巡檢司,加強治安管理;同時,鼓勵漁民和商人聯合起來,組建海上自衛力量。對於那些願意投身海防建設的人,朝廷給予一定的獎勵和支持。”
    官員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呂少曦又詢問了當地的教育和文化情況,得知這裏的百姓對知識的渴望十分強烈,但由於資源有限,許多孩子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教育乃國之根本,沿海地區也不能落下。”呂少曦說道,“朕會派遣學識淵博的學者前來,興辦學校,讓更多的孩子能夠讀書識字,將來為國家效力。”
    隨著行程的推進,呂少曦的心中逐漸勾勒出一幅沿海發展的藍圖。他深知,要實現新朝的繁榮昌盛,必須重視沿海地區的發展。這裏不僅是經濟的重要支柱,更是國家的門戶,必須精心治理,確保安全與繁榮。
    在旅途中,呂少曦與黃芪也會在閑暇之餘,漫步在海邊,感受大海的浩瀚與神秘。黃芪望著波濤洶湧的大海,感慨地說:“陛下,這大海如此廣闊,卻也隱藏著無數的危機。新朝的發展之路,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呂少曦輕輕握住她的手,堅定地說:“有你在朕身邊,有天下百姓的支持,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朕都有信心帶領新朝走向繁榮。”
    當車隊繼續向北行駛時,呂少曦的心中充滿了使命感。他知道,這次沿海巡檢,是新朝發展的重要契機。
    呂少曦站在一座臨海的高崖之上,海風獵獵作響,吹得他的衣袍肆意翻飛。他的目光從波瀾壯闊的海麵緩緩收回,眉頭緊蹙,神色凝重。這段時間沿著沿海城市的巡檢,讓他對新朝沿海地區的狀況有了全麵且深入的洞察,那些堆積如山的問題沉甸甸地壓在他的心頭,不容他有片刻耽擱。
    “陛下,一切準備就緒,隨時可以啟程回京。”一位侍衛長快步上前,單膝跪地,語氣恭敬而急切。他深知陛下此次南巡意義重大,此刻歸心似箭,必然是心係京城,要盡快將這些關乎國家命運的問題妥善解決。
    呂少曦微微頷首,轉身走下高崖,邁向早已等候多時的車隊。他步伐匆匆,每一步都踏得堅實有力,盡顯帝王的果敢與決絕。上車前,他再次回望了一眼這片他剛剛巡視過的沿海大地,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讓這片土地擺脫困境,迎來繁榮昌盛。
    車隊浩浩蕩蕩地向著京城進發,車輪滾滾,揚起一路塵土。呂少曦坐在寬敞的車輦內,身旁是溫婉可人的黃芪。但此刻,他無暇顧及兒女情長,腦海中全是一路上遇到的各種問題。
    他伸手從一旁的案幾上拿起一本厚厚的冊子,上麵密密麻麻地記錄著他沿途的所見所聞。那些與商人、漁民、官員、士兵的交談,仿佛還在耳邊回響。他輕輕翻開冊子,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關於沿海貿易的問題。商人們抱怨的高額稅費和關卡刁難,使得沿海貿易的活力被大大抑製。呂少曦的手指輕輕劃過這些文字,心中已經開始構思新的貿易政策,他深知,隻有減輕商人的負擔,簡化貿易流程,才能讓沿海貿易重新煥發生機,為國家帶來豐厚的財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接著,他看到了關於漁業資源的記錄。過度捕撈讓這片海域的漁業資源日益枯竭,漁民們的生計受到了嚴重威脅。呂少曦微微皺眉,他明白,必須製定嚴格的漁業管理法規,限製捕撈數量和時間,讓海洋有足夠的時間休養生息。同時,他還在思考,是否可以引導漁民發展其他產業,如海水養殖等,拓寬他們的收入來源。
    海防問題同樣不容忽視。陳舊的軍備、漫長的防線以及猖獗的海盜,都讓沿海地區的安全岌岌可危。呂少曦想起視察軍營時看到的那些士兵,他們雖然士氣高昂,但裝備卻遠遠落後於時代。他暗暗下定決心,回京後要立刻調配資源,更新海防軍備,加強軍事訓練,讓新朝的海防堅如磐石。
    除了這些經濟和軍事問題,沿海地區的教育和民生也讓呂少曦憂心忡忡。許多孩子因為缺乏教育資源而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百姓們在自然災害和海盜侵擾下生活困苦。他深知,教育是國家的未來,必須加大對沿海地區教育的投入,興辦更多的學校,培養出更多的人才。而對於百姓的生活困境,他要出台一係列的救助政策,讓百姓們能夠安居樂業。
    “陛下,您休息一會兒吧,您已經看了很久了。”黃芪的聲音溫柔而關切,打破了車輦內的寂靜。
    呂少曦抬起頭,看著黃芪那充滿擔憂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輕輕握住黃芪的手,說道:“芪才人,朕怎能休息?這一路上看到的問題,關乎新朝的興衰,朕必須盡快趕回京城,與大臣們商議出解決之策。”
    黃芪微微點頭,眼中滿是理解與支持:“陛下心係天下,百姓們定會感激您的。有您在,新朝一定會越來越好。”
    呂少曦微微一笑,鬆開黃芪的手,又重新投入到對問題的思考中。他知道,這一路的奔波隻是開始,回到京城後,等待他的將是一場場激烈的朝堂辯論和艱難的決策。但他毫不畏懼,因為他肩負著天下蒼生的期望,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為新朝開辟出一條繁榮昌盛的道路。
    隨著車隊的飛速前行,京城的輪廓在遠方逐漸清晰起來。呂少曦的眼神愈發堅定,他已經做好了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 。
    曆經漫長的奔波,呂少曦一行終於回到京城。巍峨的京城在日光下熠熠生輝,高大的城門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榮耀與滄桑。車隊緩緩駛入城中,百姓們紛紛駐足觀望,眼中滿是對帝王歸來的敬畏與期待。
    呂少曦神色未改,威嚴中帶著幾分疲憊,卻又難掩眼中的堅定與思索。他深知京城之內,諸多事務亟待處理,而此刻,安置隨行親屬便是首要之事。
    “來人,將這些親屬妥善送至各家府上,務必安排周全,不可有絲毫懈怠。”呂少曦聲音沉穩,命令迅速傳達下去。士兵們領命後,立刻行動起來,護送著親屬們前往各自的府邸。一路上,百姓們的目光紛紛投向這支隊伍,猜測著這些隨行之人的身份與故事。
    回到皇宮,呂少曦並未立刻休息,而是徑直走向書房。他需要整理這一路的見聞與思考,為即將到來的決策做準備。書房內,燭光搖曳,呂少曦坐在案前,手中的筆在紙上飛速舞動,記錄著沿海地區的種種問題以及應對之策。
    “陛下,您已勞累許久,還是先歇息片刻吧。”一位老太監輕聲說道,眼中滿是關切。
    呂少曦微微搖頭:“國事為重,這些問題一日不解決,朕難以安心。”
    三日後,皇宮內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呂少曦為了答謝那些將領以及他們留在山穀中的親屬,特意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宴會。金碧輝煌的宮殿內,華燭高照,絲竹之聲悠揚婉轉。
    將領們身著華麗的朝服,帶著自己的親屬,依次步入宮殿。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與自豪,能夠得到皇帝的宴請,是無上的榮耀。
    “陛下駕到!”隨著一聲高呼,呂少曦身著龍袍,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宮殿。眾人紛紛跪地行禮,高呼萬歲。
    “眾卿平身,今日設宴,隻為與大家歡聚一堂,不必拘謹。”呂少曦微笑著說道,聲音中帶著幾分親切。
    眾人起身,紛紛入座。宮女們端著精美的菜肴和香醇的美酒,穿梭在席間。呂少曦舉起酒杯,說道:“此次南巡,多虧了各位將領的支持與協助,朕敬大家一杯。”
    將領們紛紛起身,舉杯回應:“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宴會上,眾人歡聲笑語,氣氛熱烈。呂少曦與將領們交談甚歡,詢問他們在山穀中的生活情況,以及對朝堂事務的看法。
    “陛下,此次將親屬留在山穀,本是無奈之舉,但好在山穀寧靜祥和,家人們都安好。”一位將領說道。
    呂少曦微微點頭:“待日後局勢穩定,朕定會讓大家與家人團聚。”
    宴會上,呂少曦也與將領們的親屬親切交談,詢問他們的生活需求,展現出帝王的關懷。
    “夫人,在山穀中可還習慣?”呂少曦問一位將領的夫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陛下,山穀景色宜人,生活也十分愜意,多謝陛下掛念。”夫人恭敬地回答。
    宴會持續到深夜,眾人盡興而歸。呂少曦望著離去的眾人,心中暗自思索,這些將領是新朝的棟梁,他們的支持至關重要。而此次南巡的收獲,也將成為新朝發展的重要契機。他深知,未來的道路充滿挑戰,但隻要君臣一心,定能開創出一個繁榮昌盛的新朝 。
    朝堂風雲起:諫言與謀略的交鋒
    翌日清晨,天色尚早,京城的皇宮便被初升的朝陽鍍上一層金邊,巍峨的宮殿在晨光中更顯莊嚴肅穆。鍾聲悠揚,回蕩在皇宮的每一個角落,宣告早朝的開始。大臣們身著朝服,神色凝重,魚貫而入,踏入那寬敞而又威嚴的朝堂。
    呂少曦高坐於龍椅之上,目光沉穩地掃視著下方的群臣。他的眼神中透著幾分疲憊,但更多的是對新朝未來的堅定與期待。經曆了漫長的南巡,他對國家的現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此刻,他急需與群臣共同商討,為新朝的發展尋找出路。
    就在這時,一位太監手捧著一本厚厚的冊子,邁著小碎步走到朝堂中央。他清了清嗓子,聲音尖細而又清晰,開始念誦起君賢記錄的南巡見聞。
    “沿海諸地,貿易雖興,然稅費繁重,關卡刁難,商人苦不堪言。商船往來,常因風浪與拖延損耗貨物,利潤微薄,致使商業活力漸衰……”太監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一字一句都仿佛重錘,敲在每一位大臣的心上。
    大臣們紛紛交頭接耳,神色各異。有的眉頭緊鎖,麵露憂色,顯然是被沿海貿易的困境所觸動;有的則微微點頭,似乎在思考著解決之道;還有的麵露疑惑,似乎對這些情況還不甚了解。
    “漁業資源,因過度捕撈,日漸枯竭。漁民生計艱難,且海上治安不穩,海盜時常出沒,威脅百姓生命財產安全……”太監繼續念誦著,朝堂上的氣氛愈發凝重。
    “海防軍備陳舊,防線漫長,兵力分散。雖將士們士氣高昂,但麵對海盜與潛在外敵,難以形成有效防禦……”
    隨著見聞的逐步念出,朝堂上的議論聲也越來越大。終於,一位年長的大臣站了出來,他身著緋色朝服,頭戴烏紗帽,正是朝中的禮部尚書。
    “陛下,依老臣之見,沿海貿易關乎國家經濟命脈,當務之急是減輕商人稅費,簡化關卡流程,鼓勵商業發展。如此,方能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繁榮沿海經濟。”禮部尚書言辭懇切,聲音洪亮。
    他的話音剛落,一位年輕的大臣緊接著站了出來,此人是戶部侍郎,平日裏對經濟事務頗有研究。
    “尚書所言極是,但僅減輕稅費還不夠。臣以為,還需設立專門的貿易管理機構,規範市場秩序,打擊不法商人的壟斷行為,確保貿易公平公正。同時,可鼓勵商人組建商會,共同應對海上風險。”戶部侍郎條理清晰,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呂少曦微微點頭,眼中露出讚許的神色:“二位所言皆有道理,還有其他愛卿有何高見?”
    這時,一位武將站了出來,他身材魁梧,身著鎧甲,正是負責沿海防務的大將軍。
    “陛下,海防問題刻不容緩。臣建議立刻調撥軍費,更新軍備,加強士兵訓練。同時,在沿海要地增設烽火台,加強巡邏,以便及時發現海盜行蹤,予以打擊。”大將軍的聲音如洪鍾般響亮,充滿了力量。
    “將軍所言甚是,但這軍費開支……”一位文官皺著眉頭,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可從其他方麵節省開支,比如削減一些不必要的宮廷用度。”另一位大臣建議道。
    朝堂上,大臣們各抒己見,爭論得十分激烈。有人主張優先解決民生問題,有人認為海防才是重中之重,還有人提出要加強教育,培養人才。各種觀點相互碰撞,一時間,朝堂上充滿了緊張而又熱烈的氣氛。
    呂少曦靜靜地聽著大臣們的發言,心中暗自思索。他深知,每一個問題都關乎新朝的興衰,每一個決策都必須謹慎。他要在這些紛繁複雜的建議中,找到最適合新朝發展的道路 。
    早朝的日光悄然偏移,從最初斜灑在殿內金磚上,逐漸變得熾熱,卻依舊沒能驅散朝堂上凝重的氛圍。大臣們激昂的爭論聲此起彼伏,每一個觀點都飽含著對新朝的關切與期望,卻也因立場與見識的不同,難以達成統一。
    呂少曦端坐在龍椅之上,神色始終沉穩,目光卻在群臣間來回遊走,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的表情與言辭。他深知,今日所議之事,樁樁件件都牽一發而動全身,沿海貿易的興衰、漁業資源的存續、海防的穩固,哪一項都關乎著新朝的根基,稍有差池,便可能引發難以預料的後果。
    “陛下,沿海貿易改革勢在必行,可這步子究竟該邁多大,涉及各方利益,實在難以權衡。”一位鬢角斑白的老臣,聲音中帶著幾分無奈與憂慮。
    “是呀,海防軍費的籌措,也絕非易事,稍有不慎,便會影響民生。”又一位大臣附和道,朝堂上響起一陣低聲的議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隨著時間的流逝,爭論愈發激烈,卻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呂少曦抬手,示意眾人安靜,他的聲音在空曠的朝堂上回蕩,沉穩而有力:“今日朝議,諸位愛卿各抒己見,朕深感欣慰。此事關乎重大,絕非一時半刻便能決斷。”他微微頓了頓,目光掃過每一位大臣,“朕命各位將所言詳細寫成奏疏呈上來,朕會仔細斟酌,確保每一項決策都能周全考慮,少出差錯。”
    大臣們紛紛跪地領命,整齊的聲音在朝堂內回響:“遵旨!”
    早朝結束後,大臣們魚貫而出,神色各異。有的眉頭緊鎖,還在思索著如何將自己的觀點在奏疏中清晰闡述;有的則三兩成群,低聲交流著,試圖在後續的奏疏中達成某種共識。
    回到禦書房,呂少曦坐在案前,疲憊地揉了揉太陽穴。他深知,這一場改革之路,必將充滿荊棘。每一份奏疏,都承載著大臣們的智慧與期望,也暗藏著各方利益的博弈。他必須在其中找到那個微妙的平衡點,讓新朝在變革中穩步前行。
    “陛下,先喝杯茶,歇息片刻吧。”太監輕聲說道,將一杯熱氣騰騰的香茗放在案頭。
    呂少曦微微點頭,端起茶杯,輕抿一口,滾燙的茶水順著喉嚨流下,帶來一絲暖意。他望著窗外的天空,心中暗自思索,這新朝的未來,究竟該如何書寫?
    接下來的日子裏,一封封奏書如雪片般飛至禦書房。呂少曦每日都沉浸在這些奏疏之中,仔細研讀每一個字,每一條建議。他時而皺眉沉思,時而微微點頭,在心中反複權衡利弊。
    “陛下,這是今日最新的奏疏。”太監又呈上一疊厚厚的文書。
    呂少曦接過,展開其中一份,是禮部尚書關於沿海貿易改革的詳細方案,從稅費減免的具體額度,到關卡流程簡化的細則,都一一羅列。他認真讀完,又拿起另一份,是大將軍關於海防建設的規劃,包括新戰艦的打造、士兵訓練的計劃等。
    每一份奏疏,呂少曦都不敢有絲毫懈怠。他深知,自己的每一個決定,都將影響著無數人的命運,關乎新朝的興衰榮辱。
    喜歡哎!天道推著你發展請大家收藏:()哎!天道推著你發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