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穿過渭水進入章台宮

字數:5159   加入書籤

A+A-


    嬴政看在心裏隻是冷笑了一聲。
    自夏商周以來華夏便是貴族政治,視人民為家奴國家如私產。
    即便是那開局隻有一口碗的某朱姓人亦是如此。
    所以孟子言“民心所重”的道理諸位帝王都很欣賞,然後麵的主張他們往往聽之無聞,權當虛妄!
    嬴政從容道來:“朕令韓終於杜郵亭設好一處榨油作坊,明天你們便陪朕去瞧瞧這油菜籽是如何榨出油來的!”
    此二位老者早已將自己原計劃拋之腦後,忙雙手合十躬身拜道:“遵旨!”
    ps:油菜起源我國,考古學家曾發現七千年前陝西半坡遺址裏已存有油菜種子。
    須臾,膳房尚丞率隨從流水似地上滿案桌食物。
    李斯和王翦眼前的菜式為燉羊肉鍋盔、醋醃蘿卜絲、香菇蔬菜、韭菜豬肝以及一小盆八寶粥。
    見李斯費力咀嚼羊肉鍋盔狀,嬴政肅然說道:“朕慮事不全,來呀,把那羊肉鍋盔拿下去,替我將今天朕親手製作的肉丸送與右相品嚐!”
    與人為衣解衣食推食,這是收攬人心一貫手法。
    李斯放下手頭食物微微搖頭:“下臣謝陛下好意,但此舉恐不符禮製……”
    嬴政揮手製止其辭謝正容曰:“孔夫子言七十者遂心意而不違規則。何況先年右相建溝渠水利工程成就功業萬世。不過區區一道菜肴何足掛齒!”
    工程名為李斯渠乃李斯為國修建之利渠,“萬世功業”一說出自其昔日原句“此本是為自己爭取數年的國運卻給秦國奠定萬代基礎”。
    聽此李斯不再辭讓而是再次鞠躬默首進食。
    嬴政眼瞅自己案前廚官擅自添加的一碟糜鹿生片。
    據稱早上時值守門衛見一隻走來走去野糜鹿於是就順路引入宮裏直奔禦廚房內。
    這即是所謂生割熟切。
    且注意寄生蟲危害警告哦!
    嬴政擺擺手示意張儀將麋鹿肉遞到王翦那邊去。
    王翦感激道謝取肉沾蘸佐料盡情享用開始美餐。
    嬴政笑而不語隨後專心用餐同時欣賞樂舞助興。
    次晨朝暉微露之際,嬴政著上繪有日月星紋之玄裳錦衣,頭頂冕旒清雅走出椒蘭殿。
    屏風之後發髻略散臉頰染粉趙姬正整理宮裝身旁侍立數位宮女掩口竊笑又透幾分幽怨豔羨目光。
    “陛下,左丞與右丞及車隊已經候駕宮外。”趙高輕步近前行禮而後幾名小太監齊持眾多長劍緊隨其後。
    秦穆公劍、皇極劍還有自己鍛造之兵器…嬴政輕輕撩起眼前珠簾犯起選擇困難症隨便瞎指一把選定了鑲有藍田玉雕八棱
    製油工坊占地極為寬闊,這是因為在設計時就將其定位為一座集儲藏與加工於一體的綜合工坊。
    感謝一部紀錄片的啟發,陸堯對菜籽油榨取的記憶格外深刻,憑借這一靈感,他幾乎沒有花費太多心思便複製出了一台楔子式壓榨機。
    “什麽氣味?聞起來真香啊!”慕容輝嗅了嗅空氣中的氣息,鷹眼般銳利的目光開始在工坊內巡視起來。
    “啟稟大人,這正是炒熟油菜籽散發的味道。”沈遠指了指不遠處的一處棚架說道。
    那裏堆著幾個節約木柴的爐灶,幾位身手敏捷的隱官正握著木鏟忙碌。所謂隱官,指的是專門為安置那些受過刑罰、刑滿釋放之人而設置的機構,並非都是太監——如王高就是從這樣的環境中走出來的人物。
    “炒?”杜風皺起了眉頭,“咱們不是說要榨油嗎?為什麽要先炒呢?”
    炒作為一項最近流行的烹飪技法,逐漸成為公卿階層之間的風尚,其中需要使用鑄鐵鍋具。直徑達二尺的鐵釜售價高昂,價值上千錢,幾乎堪比一副鎧甲!簡直像是搶劫!
    但是,經炒製後的菜肴確實更加美味,因此杜風當即決定次日清晨就派人前去排隊,看是否還有現貨,有就再多買兩個,以便送禮。
    沈遠笑著解釋:“油菜籽必須先經過炒製後,才能投入榨油工序。”
    接著補充道:“聖上強調,油菜籽需入鍋用文火細炒至散發香氣,然後碾成粉末,再通過篩濾,確保粗大顆粒重新回碾一遍。”
    “待全部碾碎之後,上鍋蒸熟,之後用麥草包裹並趁熱壓製為圓餅形狀。”
    “這些圓餅會被置於嵌套著麥草的竹環中,再次用木錘加固成型。”
    講完,沈遠指向放置在壓榨機上的一個圓餅,說道:“各位請看,這就是所謂的油餅。旁邊這環繞的槽紋,乃是聖上親命名之油槽。”
    “油餅將被固定在這裏,並在此位置塞入楔形木塊。通過懸掛穿孔石塊不斷敲擊木塊間隙中的兩個楔形件,促使楔塊深入榨腔內部。此時橫向排列的木材會持續壓迫油餅,從而做好正式榨油的準備。”
    而後他又指向下方導流出口處,說道:“榨出來的油便會從此流出,下麵僅需備好油桶接取即可。”
    “原來如此啊!”杜風環顧四周後,望見梁上懸著的一根巨木,“那看起來像攻城錘的東西是幹什麽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攻城錘?
    聽到這句話,在場的貴族官員們紛紛笑了起來。即便門外不明就裏的眾多低級官員也隨之配合地哄然大笑。
    嗬,這些拍馬溜須之徒……看著眼前的場景,心中暗自嘲笑一番。但他依舊保持肅立不動的姿態,隻因稍微動作便會碰響冕冠上的珠串。
    早知今日會選擇通天冠便不用承受這般重物,此刻頸脖又酸又疼,且視線也頗受影響。陸堯不禁心生感慨,似乎明白了為何昔日皇帝曾廢棄周朝傳下來的禮儀服飾。
    沈遠等笑聲漸漸平息之後,接著說道:“此乃撞木,足足有四百餘斤之重,形態確實酷似攻城器械,但它主要用於敲擊榨油設備上的木楔。”
    “此法乃由聖上發明改進。一旦撞木啟動,可激發出近千斤的力量來撞擊,效率遠遠高於傳統的錘砸方式,節力數倍不止!”
    右丞相林昭捋著胡須讚歎道:“荀子雲: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聖上舉措恰為此意!”
    “聖上真乃曠世神才啊!”殿內的眾臣拱手齊拜,連殿外守候的各級官員也隨聲附和起來。
    真爽啊……內心滿意地點了點頭,頭冠的玉飾隨之叮當作響。
    明白得很,這些稱讚並不全是出自真心。作為君主頻繁涉足“奇巧技藝”,已經招致部分保守大臣們的反感。
    照秦律以軍功論爵位的話,類似這種技術革新獎勵不過區區五百錢及一匹錦旗……
    最重要的發現是,在嶺南的諸多郡縣,可以將雙季稻和油菜實行輪種,從而形成“油菜早稻晚稻油菜……”這樣一年三熟的耕作模式!
    而且通過引入一個穩定的調控機製後,嶺南區域可以在人口增長後逐步融合周邊的越人部落,伺機進占海南島,進一步擴展至東南亞一帶……
    不僅僅是東南沿海地區,蜀地與關中也能夠采取同樣的策略。
    李信曾偶然讀過一篇清代學者所著的《齊民四術》,裏麵詳細記載了油菜種植的方法。文中建議,若全田隻種小麥,則肥力和人工消耗太大,應該留出三分之一的地用於栽種油菜,因為油菜不僅可以榨油,還有改良土壤的作用,一畝的菜籽餅足以肥沃三畝土地。
    經過與鄭國一番探討之後,李信決定將自己記住的關於套種與輪種油菜的資料先行試驗,選址定於鹹陽周邊的官田和南海郡內。等來年收獲時再視成果向全國推廣。
    在眾人熱烈討論中,首道壓榨已經完成。按照後來的說法,這叫作“頭榨油”。
    不過頭榨油水分含量偏高,色澤也不夠透亮,但炒菜已基本可用。當不再有油滴落入油槽時,頭榨程序便告一段落。接下來的任務是對剩餘油渣展開二次壓榨,流程依舊:先將原料搗碎上鍋蒸熟,再壓成圓餅放進榨油機裏繼續加工。
    然而到了拆卸環節時,幾個滿頭大汗的宮門衛士犯了難。榨床裏的油餅已經緊密粘合,幾乎無法用手掰開。站在一邊的公輸衡看到士兵們慌亂不已的場景忍不住發笑。
    一位負責的技術工匠手執木錘以及細長木楔緩步走上前,他將木楔插入縫隙,輕輕敲擊幾下,那些頑固的油餅就分離開來。幾名隱官隸臣低著頭走上來把它們取走。
    李信見目的已經達到,覺得自己沒必要繼續停留下去,於是帶著馮去疾等人轉身離去。臨出門前,他囑咐道:“稍候讓這幾個出力較多的宮門衛士每人帶兩斤菜油回去。”
    聽到這話,馮劫嘴角不自覺抽搐了一下。他清楚,“兩斤”與昨天提到的兩塊肥皂一樣是確切的數量。回想昨日離開宮殿時宦者令韓讓匆忙塞給自己的兩塊方方正正的肥皂,馮劫不由自主地與鄭國交換了一個會心的眼神,彼此臉上都流露出相似的表情。
    約莫一個時辰後,車隊穿過渭水進入章台宮。
    折騰了半天正好趕上吃午飯的時間。不像那位不理不管隻知獨自用餐的皇帝,李信為樹立良好形象經常邀請大臣一起共進膳食。
    喜歡大秦:開局得到瑤池蟠桃請大家收藏:()大秦:開局得到瑤池蟠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