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河陽令田懷禮
字數:6233 加入書籤
皇帝微微蹙眉,北方邊界是首都長安至關重要的戰略屏障,在後世曆史中正是劉邦由此攻入武關,直搗長安,最終逼迫嬴子嬰投降,滅亡秦朝。
“朕希望能聽到更為詳盡的說明!”
...
在華清宮一間裝飾精美的暖閣裏,扶蘇與蒙毅相對而坐,兩人之間隔著一張雕刻著龍鳳紋飾的檀木茶桌。桌上有一香爐嫋嫋升煙,散出一股濃鬱甜潤且略帶中藥清香的氣味。
蒙毅輕輕嗅過那縷香氣後繼續:“若要說起北地諸事,實則淵源頗久矣。”
“那是燕昭王時期的典故,對於秦而言正值孝公十四年。彼時距離長平血戰已然數載。”
扶蘇眉頭輕挑,心想蒙毅怎麽不追溯到更遙遠的盤古時期呢?秦孝公十四年相當於公元前307年左右的事跡了... 接下來便浮現出記憶中的一場大戰。當年六國之一齊、韓曾結盟共伐秦國欲趁勢占取周天子的部分領土...
齊湣王為了阻止這次聯盟順利進行選擇賄賂燕將樂毅從而打亂原有計劃。
但是這並沒能真正緩解危機——之後的戰爭局勢迅速轉向不利於楚軍發展,先是魏冉帶領大軍拿下漢水南部區域; 不久白起率部隊再度深入攻擊, 施行引河水灌注方法成功摧毀楚都城,令無數民眾殞命…
燕昭王敗退後被迫遠徙淮陽現屬河南省), 繼而重新確定臨時都府所在地。
正是因為這一役立下赫赫戰功使得白起封號"武安君".
屈原也在這一年悲憤交加投入汩羅江結束自己生命。
... 這種情懷至今難忘 啊!
然後,扶蘇目光投向蒙毅"那經曆那次慘敗後難道楚還有翻身之力?”
對方含笑回答"國土寬廣資源豐富具備多種產業支持如製鹽鑄鐵之類, 加之水運交通便利導致商賈興旺蓬勃並非輕易一次衝突就會徹底垮台的。"
...
以下根據要求刪節和改動內容省略部分內容直至結尾)
大殿內寂靜無聲,僅剩下窗外偶爾幾聲鳥鳴傳進來。
望著外麵陰霾密布天氣,內心複雜萬分感歎道前任統治者給自己遺留下來諸多問題實在不容忽視啊!尤其想到為何曾經著名將軍堅持從特定方向出兵征戰而不是利用地形優勢采取另外更直接路線推進更加令人疑惑難解......
“趙川?就是自稱是趙家後人的那位嗎?”高強思考了一下回答道:“這是個懂得大勢之人。”
嬴政開口道:“如果朕任命他為南陽郡的郡丞會如何?”
高強頓時眼神一亮:“陛下此計,妙哉!”
然而他隨即露出了一絲隱憂:“南陽本就有許多趙氏舊人,若是讓趙川成為郡丞,恐怕會讓當地民眾有別的想法。”
嬴政搖頭道:“當初朕便說過,遠方百姓未歸,需懷柔以安其心。後來我便去北部巡邊……”
“如今趙川進獻國策助我獲取巨額利益,這便是功績,當論賞罰分明。重用此人恰好可以向南陽的人樹立榜樣……”
嬴政未說出口的是,趙國已然亡矣,這些被邊緣化的舊貴族,大抵隻盼著重回祖上那富足的生活。
誰坐皇位姓嬴或者姓趙,並非他們在意之事。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嬴政生母乃正宗趙國公族之後,自然對趙國貴胄頗有吸引。
諸如當年孝成王趙歇執政之時,趙國人幾乎占據了秦國中樞要職。
此外提拔一些家族卻忽視另一些家族亦可分化瓦解其勢力。
已經得權者必守護自己所得,而失權者必然謀求反攻。
後世人稱之為“以鬥促建”……
南陽能這樣做,也是因為北方有重兵把守潼關,再往北便是最驍勇善戰的鹹陽大軍。
嬴政心中盤算,待時局更穩,可在洺河畔修一座祭拜趙括的祠堂,借此進一步籠絡趙地民心。
就如同後代敬奉文天祥一樣,愛國誌士值得銘刻於世。
至於效忠的是哪家王朝,並非首要考量。
“若無成果之前,不便多言。”高強沉吟了一會兒,然後告退離去。
然而在禦賜的馬車上,看著卷宗中提到的公廁建造方案時,陷入深思。
……
嬴政重新披起黑熊毛披風步出閣樓。
需用涼意喚醒自己略感疲憊的狀態。
想不到南陽事務複雜超過預期,但及時彌補還來得及。
微風拂麵,神清氣爽,此刻來看那些積壓心間的愁雲也不足為懼。
相較於東部各地的錯綜複雜的局勢,近在眼前的南陽實則簡單解決。
因離國都鹹陽極近,軍事威懾足以支撐一切策略。
解開舊怨需緩急得當。
若高強調往南陽主事,改革地方吏治想必可行。
這樣一來,新政可落到實處。
百姓所求無非安居樂業。
嬴政篤信推廣鐵器工具必將極大提高生產效率,新式犁具與耬車投入使用定使耕地更快更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此以往原本十數日耕種量可縮短至七、八天即可完成。
從木製到鐵製工具轉變帶來質變飛躍顯而易見。
省下時間無論是替官府打工或入山采藥皆有助於提升收入環境。
嬴政遙想鹹陽章華南池,進而想到雲夢大澤廣袤景象。
如果填湖造田,是否增添更多好地呢?
不過立刻放棄念頭。
並非擔憂生態平衡問題而是想到史書記載蝗害從北方幹旱擴展到長江流域恰因人為增加糧食產量圍湖墾荒導致湖水調節失效災害頻繁發生形成大麵積適蝗環境致使蝗災頻仍例如明代某個時期始自北方一路南擴造成民不聊生結局。
再聯想到某位失去工作的驛卒喊出“賦稅減免”引起天下動蕩之景。
心中不禁悲歎朝臣誤己最後自刎收場的故事。
...
在將此念打消之後,嬴政思索如何促進南陽民生富裕。
俗語講靠水吃水靠山吃山。
而境內擁有漢水和雲夢澤的區域完全可以通過漁業發展帶動經濟繁榮。
何不用桑基魚塘模式。
現代江浙一帶常見這種結合農業方式但已被光伏取代。
替代理由魚值錢而且養魚相比種植經濟價值突出
世間喧囂,皆為名利。
隻要把賞金提得足夠高,應該會吸引不少人參與吧。
屆時天下各郡相互嘲笑攻擊,或許就能減輕他們對嬴家的怨恨。
嗯,不過具體的操作流程還需進一步斟酌。
…………
滎河郡,河陽邑。
這裏曾是周王朝的核心區域,秦滅周後,丞信侯將此地劃作自己的封邑,並把滎河郡的行政中心設在東邊的鄭陽縣。
一則因地勢更加險峻,二則有貫通黃河與淮水的大運河,加上大型糧庫,大豐倉,方便糧食轉運至關中地區。
不過自從被罷黜後,這曾經繁華的大城重新收歸朝廷管轄。
如同關中,此刻的河陽邑飄著白雪,寒風凜冽。
然而圍坐在裴肅麵前的一群官員內心更是如寒冬般刺骨。
在他們對麵整齊排列的長桌上,堆滿了竹簡如山丘。
細看發現這裏有滎河郡各縣的案卷和去年送至鹹陽城的會計文書。
後方站著一大群穿著白色獬豸服,頭戴高山冠的內監官。
隻見他們手中拿著不是慣用的劍,而是算盤。
隨著計算聲響,除了蕭由麵色平靜外,其他從小到大負責監察郡縣事務的官員身體都在發顫。
尤其是監察禦史更是不敢正麵瞧向裴肅。
可裴肅那張布滿風霜的臉上,看到監察禦史卻露出了戲謔神情。
他想起了十多年前的經曆,那時他不過是某個小小地方的小吏。
一天某位權貴的私生子拿著一紙偽造文件,要求地方借他糧食物資,聲稱等到秋收加倍償還。
如果是一個老練官場的人肯定順水推舟,給人情債留後路,即使將來不還也有人承擔。
然而當時的裴肅初入仕途正熱血方剛,於是就憑文書造假罪指控他。
結果是該貴胄認罪後下落不明,他這個查辦大案功臣被從中原腹地貶至偏遠的西北高原……
此刻看著眼前的所謂被判終身勞役如今在此做禦史之人,裴肅臉上帶著譏諷的笑容。
ps:感謝各位讀者的月票支持!()
蕭由看了眼裴肅,發覺他對側的監察禦史不斷注視,便微笑著問:“廷尉左承莫非識得趙禦史?”
監察禦史略顯尷尬笑了一笑未言語,裴肅哼了聲答道:“我和趙禦史並無交往,隻是覺得他跟某人頗為相似。”
裴肅撫著胡子輕輕搖頭,在心裏感歎按以往性格早就叫人把這禦史綁起來了!
隻是現在的自己處事沉穩許多,清楚即使用強把他拿下也難以證實這就是那個當年判罰為終身勞役之徒。
蕭由疑惑看了一眼二人後就閉上眼睛不理閑雜之事。
片刻之後一個內監報出統計結果,走近裴肅低聲耳語幾句。
裴肅目光陰沉環顧四周,問道:“河陽令田懷禮何在?”
一名體態圓潤膚色蒼白且留著小胡子的中年男人顫抖站出:“田懷禮在這裏。”
裴肅揮手兩名侍衛進來迅速製伏並捆起來。
蕭由皺眉問:“河陽令一直勤懇辦事熟練事務,去年獲得嘉獎為最佳,裴左承你此舉何意?”
喜歡大秦:開局得到瑤池蟠桃請大家收藏:()大秦:開局得到瑤池蟠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